有誰能描述一下阿羅漢眼中的世界有誰能描述一下阿羅漢眼中的世界

2021-03-09 09:56:36 字數 5563 閱讀 7506

1樓:加內沙

慧解脫阿羅漢與俱解脫阿羅漢

22、學員:北傳的阿含經裡面講有慧解脫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巴利三藏聖典中不知道有沒有這種說法?

尊者:有。

學員:如果有這種說法的話,這兩種阿羅漢有什麼不同呢?第二個問題,中國禪宗說:光影門頭鬼家活記,這和我們止觀禪修所見的光,所見的禪相、似相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

尊者:第一個問題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他們的區別在於俱解脫阿拉漢有能力入滅盡定,慧解脫阿拉漢他們沒有能力入滅盡定,現在有很多書籍及佛教界對 于慧解脫阿拉漢有一種誤解。其實,慧解脫阿拉漢與俱解脫阿拉漢是相對的,如果一位阿拉漢聖者他可以入滅盡定就稱為俱解脫,如果不能夠入滅盡定就稱為慧解 脫;那什麼樣的阿拉漢才能夠入滅盡定呢?

他唯有擁有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的能力,才能入滅盡定,為什麼呢?因為一個聖者要入滅盡定之前,他先入那個 定,出來之後再觀照這種定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個,比如初禪,從初禪出來再觀初禪的名法是無常、苦、無我,再進入第二禪,再觀照無常、苦、無我,第 三禪一直到非想非非想處,但是到非想非非想處他不用觀照無常、苦、無我,當他從非想非非想處定一出定之後,非想非非想定的心一滅去之後,他的心流就中斷 了,中斷就進入了滅盡定;我們以這樣的標準來分,一共有8種慧解脫,第一種就是沒有任何禪那,但是他有欲界近行定的定力,基於欲界近行定的定力修觀而證得 阿拉漢果的聖者,是第一種;第二種是隻有初禪,依照初禪的定力去修觀證得聖果的;第三種是隻有初禪和第二禪;第四種是隻有三禪,第五種是四禪;第六種是擁 有空無邊處的定力;第七種擁有識無邊處的定力;第八種是擁有無所有處定的定力;因此有這八種慧解脫。

也就是說,只要一位阿拉漢聖者他沒有非想非非想處定,當他證得阿拉漢的時候都叫慧解脫。

慧解脫的定義就是這樣,但現在有人誤解不用修禪那,沒有禪那才叫慧解脫,那就變成說如果有些禪修者只有初禪、二禪、三禪,他應該叫什麼呢?就變成是一個空檔,所以我們應當瞭解什麼是慧解脫,什麼是俱解脫,是以能不能入滅盡定來分的。

尊者是瑪欣德尊者

十六觀智

vipassana nana?前言

(編注:十六觀智的次第修證,必須以戒清淨和心清淨為前提,此前言節錄自《清淨道論道次第簡表》)

修學佛教的目的在於斷除煩惱。要斷除煩惱,就必須禪修。談到禪修,就必須依照戒、定、慧三學的次第修行;也即是說,在戒清淨的基礎上修習止觀。

談到戒清淨,對在家人來說,要守護好五戒,有條件的話應持守八戒。對於比庫來說,有四種遍淨戒:巴帝摩卡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淨戒、資具依止戒。

無論在家、出家**,都應當守護好各自的戒,持守不犯即是戒清淨。唯有以戒清淨為前提,才談得上修習止、觀。

對於修習止業處,佛陀教導了很多種方法,《清淨道論》將之歸納為四十種業處。這些業處是依所緣來分的,即通過專注四十種不同的所緣而達到近行定或安止定,此之謂心清淨。

對於觀業處(vipassana),一位禪修者從修習世間慧到出世間慧,次第成就的觀智有十六種,稱為十六觀智。

(編注:以下內容節錄自泰國阿姜念著作《身念處禪觀修法》,讀者還可參考緬甸馬雜湊尊者的《七淨門與禪觀諸境》、緬甸帕奧禪師的《智慧之光》、上座部佛教禪修寶典《清淨道論》等著作)

1.名色識別智 (nama-rupa pariccheda nana)

此智是修行者體會到當下的實相。實相是指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此智改變了妄執身心是「我」的邪見。因為妄執身心為「我」的煩惱(邪見)已經存在非常長久的時間了,所以此智(見到身心無我的智慧)對於修行者而言是非常難以在當下掌握到的。

想要成就此觀智的人就必須奉行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所提到的四念處正確修法。

想要成就此觀智的修行者,必須以逐漸增強的思慧常常在當下觀察身心,直到正念正知生起猛利的智慧,然後引發正見。例如,正見生起的時候,修行者會知道當下正在觀察什麼是色身、什麼是心(坐的色身,心在聽等等)——而他也清楚是心知道這是坐的色身等等。而且進一步他會瞭解到世間萬物也只是色法和心法而已——非男、非女、無我或無靈魂——而修行者現在知道這一點,甚至是由他內心深刻體會的。

自我的邪見破除時,修行者會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從出生以來他從未有過這種無「我」的感覺。

由於猛利的實相智慧將我的邪見從他的感覺中**,現在他就能體會到身心自然的真實狀態(實相)了。

修行者成就此智時是自知的,就像吃糖一樣——用不著別人告訴他糖的滋味如何。

在巴利經藏長部經中,佛說「法是可以由智慧直接體證的」。法是不需要老師向你解釋你成就了哪一種智慧——你可以由自己的體驗知道。有時修行者也會認為他已經成就了達到某一種智慧,但並不是很肯定,通常如果自己還不肯定的話,就很可能是他還沒達到那一觀智。

這一觀智稱為見清淨,因為在體證的那一剎那是沒有煩惱的,但這種正見尚未真正體會到行法的三相,要見到無常、苦、無我還需要更進一步的修持。

此智(第一觀智)成為修行者的「歸依處」,因為他親自嚐到了究竟實相的滋味,就像吃糖一樣,他體會到第一觀智是因為他親自嚐到它的。

從現在起,他清楚不是「他」在坐而是色身在坐,不是「他」在看而是「心」在看等等——而且進一步,他瞭解到每一個他所見到的有情眾生都只是身心的現象而已。從這時候起,名色(身心)就成為他的老師了。

2.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paccaya-pariggaha nana)

修行者體會到第一觀智的時候,如果他持續地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將體會有很多種色身和很多種心,並且觀照的時候,不會將兩者混淆在一起。例如,以前坐的色身痛時,他注意到痛,但他只知道是坐的色身痛,並沒有體會到這個苦是心受。但現在他不但知道坐的色身痛而且體會到心受知色身痛。

因此在此智,他體會到身心兩者皆從因緣而生並且身心是互為因緣,因為心要作用需要有意根、其它諸根(器官)和所緣才能起作用。相反地,色身也要依靠心才能動作——走、移動等等。修行者當**會到身心皆從因緣而生並且互為因緣(緣起),他就明白身心不是由上帝或超自然的力量所創造(邪見)。

現在的身心,事實上是從過去的無明、愛、取和業而來,身心需要食物賴以維生。修行者以智慧體會到這種因緣關係,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也是如此。他體會到此世是由此而生(由因緣而生),因此對於過去也是由此而生,未來也要由此而生是確信無疑了。

在七清淨當中,此智(第二觀智)稱為度疑清淨。在此智以後,修行者覺得自在了,因為他確信在他死後一定能往生善趣。能體證到此智的人稱為「小須陀洹果」(小初果)。

3.遍知智(思維智)(sammasana-nana)

在前一觀智,修行者只體會到身心的因(生起),還沒體會身心的滅——由於身迅速不斷的生滅,對於見到生滅現象,修行者的智慧還很弱。如果修行者繼續保持在當下觀照身心,他很快就可以見到生滅的身心,但這時候的智慧還不足以見到相續的空檔。例如從坐姿變換到立姿,修行者可以見到滅去的舊姿勢(坐姿)。

但坐著當下觀照時,因為智慧還不夠強,還無法見到生滅的身心。但他可以瞭解身心的三相:無我、無常。

苦。而這還不是真正的當下,真正的當下要在第四觀智才現前。

《清淨道論》稱此智為「審察遍知」。

在七清淨中此智稱為「道非道智見清淨」,此智可以導致真實的道路——亦即下一觀智。

4.生滅隨觀智 (udayabbaya nana)

此智是體會身心的生滅並且相續的感覺(妄執身心為相續的錯覺),現在看起來事實上是身心生滅的分離現象——在(修慧)當下。在此觀智修行者可以見到身心同時生滅,事實上,據佛所說,心的生滅比身的生滅快十七倍——只是修行者無法見到這麼快的速度,他可以見到兩者(身心)同時生滅。此智可以清楚地見到身心的三相,而見三相可以消除心中潛伏的煩惱,也就是愛、我(「我」的錯覺)、見(邪見)和顛倒妄想。

此智可以告訴修行者修行正確與否。如果修行正確可以導致涅槃。正確修法生起的智見是觀智(第四至第十二觀智),如果修行錯誤就會產生觀的染——有十種觀的雜染稱為毗婆奢那染。

(見此智下一段介紹毗婆奢那染)。

如果毗婆奢那染存在的話,表示修行者的清淨不足以厭離雜染(煩惱)——因為煩惱深沉而智慧微弱,不足以厭離它。這種染是由於偏定造成的,偏定的現象會使修行者偏離了觀智,而使他執著於不同的境界,而這些境界很容易使他誤以為是涅槃。這些境界包括光明、喜、舍等等。

如果修行者以前修過禪定的話,會很容易偏定。他會發覺如果這種定境一再發生的話,對於修毗婆奢那是一種非常大的障礙。信太強或精進過猛也可能會成為障礙。

這十種染可能會非常誘人,以致於修行者執著於境界之中,還迷糊地誤認為這就是涅槃,甚至於他老師告訴他並非如此,他也不會相信。如果修行者不離開這些染著,他就無法進步至更上一層的觀智了。

行道智見清淨。如果修行正確的話,行道智見清淨是此智(第四觀智)所生的觀智,這樣稱呼它是因為它是正確之道,沒有混雜煩惱、貪愛和迷惑。

行法的三相(無我,無常,苦)(注1)都包含在此智之中——因此這個觀智就顯得非常重要了。如果修行正確的話,在此智可將三相看得很清楚。智慧越增長,煩惱就越斷除;將身觀照得很清楚的話,修行者就可以自己觀察心法了。

(注1:見到行法的三相是用觀禪(毗婆奢那),不同我們腦海中一般描述的印象。他們是:

1)覺了諸法非自作而是由緣的關係而起的,故得明瞭「無我相」。

2)覺了既有而無及前際後際的差別,故得明瞭「無常相」。

3)覺了生滅的逼惱,故得明瞭「苦相」。(佛音尊者,清淨道論,第二十品,330頁)。)

觀的雜染(毗婆奢那染),如前所述,共有十種觀的雜染:

1.光明。修行者見到亮光,這時侯他可能會誤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因此滿足於這種境界而起貪愛,但這是邪見,是他的「自我」認為他已經證得涅槃了。

2.智。某些修行者精通教理,會一直思惟佛法,而這種現象會使他偏離當下。

3.喜。因為修行者偏定而感覺喜,而這是染(煩惱)。修毗婆奢那時是不會有喜的感受,因為體會到行法的三相(無我、無常、苦)不會導致喜的感覺。

4.輕安。有時一種非常平靜的狀態會生起:這也是偏定的現象,三相是不可能以輕安而體證的,這種情況下智慧也不會增長。

5.樂。樂的感覺也是偏定。樂一生起,就無法見到苦了。

6.勝解。這會造成修行者誤以為他已見到涅槃了,而甚至他老師告訴他事實並非如此的時候,他也不相信他的老師的話。這是由於信太強而慧太弱(通常慧和信要保持平衡)。

7.策勵。太過堅忍或精進會令行者感到疲憊,而使他的心變得不太清楚,妄想就會生起。通常進和定要保持平衡,太過精進會導致妄想,太過偏定會造成修行者停止修行。

8.現起。念住太強會導致偏定而使修行者會看到幻像(眼前現起各種圖樣),然後他會迷失身心的所緣——亦即他會偏離當下而無法繼續修行。

9.舍。有時猛利的舍念會生起,而修行者會誤以為他沒有煩惱了-煩惱為涅槃所滅;但他仍有邪見的煩惱(痴),而貪和瞋也只是暫暫時地平息,這種情況下他是無法繼續修行的。

10.欲。修行者會對所有觀的染感到快樂,並且滿足於維持現狀,而因此無法繼續修行。

毗婆奢那染是一種觀禪的雜染,是由於偏定而產生的,這種情況修行者會產生他已經沒有煩惱或已經達到涅槃的錯覺。他這種認為「我」已經達到涅槃的感覺是不清淨的,因為他是以心中有一個「我」的方式在修行。(這已經不是毗婆奢那四念處禪觀了,因為毗婆奢那不是用一個「我」在修行)。

這些感覺對於修奢摩他是好的,但對修毗婆奢那卻是不好的。因為奢摩他(定)會助長幻像,所以奢摩他需要很強的定,但毗婆奢那並不需要。

觀的染不會發生在三種修行者身上:

1)不是用正確方法修毗婆奢那的人。這種情況下所生的煩惱不會是觀的染。

2)修行不太精進的(不太精進,偏定的現象就不會產生)。

3)成就聖道,知道正確修法的人。

修行者去除觀的染的時候,他很快就能清楚地見到生滅的身心,在七清淨中,此智(第四觀智)至第十一觀智稱為─行道智見清淨。

以上是16觀智的其中前5個。 而您說的應該是第二智,把握因緣智(緣攝受智) 一直到生滅隨觀智 。 說真的,在下不能說這是初級,因為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看到『這些,而這是相當深入的觀智了。

慧解脫阿拉漢和俱解脫阿拉漢的差別就在上面,而在觀智方面是一樣的。

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CDMA,有誰能詳細介紹一下CDMA CA

ca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機構 ca,certificate authority 也稱為電子商務認證中心,是負責發放和管理數字證書的權威機構,並作為電子商務交易中受信任的第三方,承擔公鑰體系中公鑰的合法性檢驗的責任。ca中心為每個使用公開金鑰的使用者發放一個數字證書,數字證書的作用是證明證書中列出的使用者...

關於榴蓮的味道,榴蓮什麼味道?誰能描述一下?

用刀切或是用勺子挖都可以,不必拘泥於方式!未開口的榴蓮,不成熟的有一股青草味,成熟的散發出榴蓮固有的香氣。吃時提起來在地上輕摔,摔出裂口,從襲口處撬開即可食用。初吃者可用軟物塞住鼻子,只找口中的感覺,千萬不要嗅聞其味,三 四次後您再大膽地嗅聞,那時您感到只有醉人的芳香。還有不便敘述的魅力只有您心知肚...

誰能幫我翻譯一下這段英文?謝謝,有誰能幫我翻譯一下這段英文啊??很急!!謝謝了!!

100 pure essential oil 100 純精油 plant part seed 種子植物的一部分 scent fresh,slightly bitter氣味清新,略帶苦澀 aromatheraphy uses aromatheraphy使用 antimosquito,prevent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