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解釋名言的意思

2021-03-09 04:46:41 字數 4867 閱讀 7610

1樓:匿名使用者

1.知道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不如以學習為樂的人.說明了一定要有好的心態,只有將學習當成一種樂趣,才能更好地學習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dai 四聲)

學而不思則罔------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注重通過自省來提高自己的修養,儒家當然也不例外!所以我的理解是:只埋頭讀書作學問,而不反省自身來糾正自己的錯誤,提高修養,培養良好的品德,那麼就會迷失方向,學的知識就會用於邪門歪道。

思而不學則殆------而如果只是著眼於自身,而不向外部學習,不與外部接觸,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礎,更談不上進步了!這也與「三人行必有我師」相似!

總之,孔子是告訴**,即使學習忙,也不能丟棄修養品行。正確處理內外部的關係!

3.這一章的原文是:「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迄今幾乎沒有人從思想上特別看重這一章。它既未言「仁」,亦未談「禮」,似乎只是一個編排上的起頭,而不是內在的開端。可是,如果我們深入到《論語》的語境之中,會體會到這一章、乃至這一章中孔子所說的第一個字具有的極深的含義,由它才能進入孔子的思想境界之中。

傳統註釋家們對於這個「學」字有兩大類看法。第一種認為它是個「虛字」或及物動詞,指「去學個什麼」。比如朱熹在《四書章句集註》中主張:

「學之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覺有先後,後覺者必效先覺之所為,乃可以明善而復其初也。」 「效」一定是指去仿效個什麼,這裡按朱熹當然意味著「效先覺之所為」。

另一種看法認為這個「學」字只能是個「實字」或「名詞」,不然不可以作為「習」的物件。毛奇齡《四書改錯》這樣批評朱熹:「學有虛字,有實字。

如學禮,學詩,學射、御,此虛字也。若志於學,可與共學,念終始典於學,則實字矣。此開卷一字,自實有所指而言。

……且『效』是何物,可以時習?……學者,道術之總名。」 這兩種解釋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使「學」完全受制於「所學」,不管這所學指先覺之所為還是道術。

可是,孔子在這裡只講「學而時習之」,並未講「學聖」或「學道」。而且,從《論語》全書看來,「學」在一些重要地方不能被置換為「學什麼」或「學的什麼」;不論「學(的)什麼」,總遺漏了孔子講「學」本身中所蘊涵的那樣一種更純粹活潑的意思。

在一般情況下,「學」與「所學」似乎不可分,談「學」一定要落實到所學的什麼上來。但孔子卻常要「還原掉」所學而只講「學」。這並非只是為了「縮寫」而「言簡意賅」,也不是為了達到一個普遍概念,而應理解作,這「簡易」本身就是「變易」,因而能使「意賅」,達到無論多少「所學」也達不到的「中極」。

在這種情況下,孔子關注的是「學」這樣一個原發的現象或狀態。以否定的方式講就是:「學則不固」。

(1.8) 「固」意味著「固執」於某種現成者,因而「蔽」於斯。 它代表著孔子所最反對的一大類人生樣式和思想方式。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9.

4)孔子所戒絕摒棄的這四者——「意,必,固,我」——都屬於這一類,指進入不到時機化境域之中的僵執自閉的態度。「學」則恰與之相反,它破除對現成者(不管它們是物質性的還是觀念性的)的固執,因而能引人入境。

「學」本身的含義在古希臘人意識到的「學習悖論」中可被更真切地感受到。柏拉圖的《美諾篇》(80e以下)講到了這個悖論。 按照這個思路,「學」就「所學」而言從「邏輯上」就不可能,因為所學者或是你已經知道的或是你還不知道的;而這兩種情況都使學不可能或無意義:

「已知」就不用學,「不知學什麼」就不能學。「學」一定要求一種介乎「已知」與「還不知」的中間狀態,但這在持二值邏輯觀、真理觀和實在觀的傳統西方哲學中,是一個無法真正說清而只能靠插入「第三者」含糊過去的問題。直到十九世紀末,「現象」(「『假』象」)、「生成」、「運動」、「時間」等,都一直未得到通透明瞭的理性說明。

因此,「蘇格拉底」或柏拉圖只能提出「靈魂不朽(因而已知道了一切)」和「回憶說」來說明學習的可能,「所有的學習不過只是回憶而已」。 當然,這只是一種「含糊」的策略而已。

春秋之時,華夏之域,似乎沒有這樣的論辯;但孔子對「學」本身所要求的和所能引發的那樣一個居間境界的含義,卻定有極深的領會。「子曰:『七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5.28)可見「好學」是他自認的獨特之處。眾**中,他獨許顏淵「好學」。

「哀公問:『**孰為好學?』孔子對曰:

『有顏回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6.3;又見11.

7)以子貢之敏銳,曾參之誠懇,子夏之才氣,有若之充實,都不能算好學,可見「好學」絕非指「喜好」一般意義上的「學」和「所學」,而應理解作「對學本身的居中境界好之樂之而不離之」。因此,我們在《中庸》第8章讀到:「子曰:

『回之為人也,擇手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中庸」對於孔子而言乃是「中極」,「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6.29)它是超出一切二值方式的最微妙的時機化智慧,被稱為「時中」。 《中庸》第1章這樣描述: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這裡「未發」可以被更深切地理解為觀念和二值邏輯的區分還未行之有效的那樣一種原本狀態,所謂「天下之大本也」; 這也就是「學本身」所要求和進入的那樣一種狀態,不然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學。在這種狀態之中,就有了一種超出單單「學個什麼」的境域式的或原本呼應式的學法,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 也就是所謂「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的狀態。

確實,只有顏回對這種狀態感受最深。「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而;雖欲從之,末由也已。」(9.

11)這段嘆辭既有子貢的「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19.25)之意,但要更深切精微得多,充滿了一個在學境之中而非之外的人的體會。夫子「善誘人」,讓**於不明見於其已知,又不隔絕於其未知的過程中入其學境;繼而讓他越來越深切地感受這境界本身的惚恍居中性。

兩「彌」字,「瞻前忽後」,都顯示這學境本身總是超出所能學的東西,所能「立」的原則,所能「從之」的門徑;但這超出並非像不可階而升的天那麼高遠「無限」,卻恰恰總是源源不絕地構生出豐富的意蘊,令人好之樂之,「欲罷而不能」。正因為如此,才有所謂「孔顏樂處」,即這師徒二人的最相契無間處:「子曰: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6.11)

由此我們可知「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這句話中「時」與「悅」的含義。這「時」不止是一般意義上的「時常」,而是「學」所要求和包含者。「學」一定處於「已知」與「未知」還未從邏輯上割分的的狀態,即一種原發的「過去」與「未來」相交而維持著的「當下」之「中」,也就是顏回所體驗的「忽後瞻前」而「欲罷不能」的「時」之當「中」。

這樣講來,學本身就要求和蘊含原本的而非物理的時間性,或一種活在時機境域之中的不可窮盡的終極(中級)。這樣的學本身就會「時習之」,也自其本性就要求「反」和「復」,以「見天地之心」。 這重複並非只是重新找回和維持那已學者,而同時就會引出新的可能,「溫故而知新」,(2.

11)在中節應和之中摩蕩不絕。如果沒有這樂聲一般氤氳相揉的時境,則學無可能。因此學境本身總走在所學者之前,以其樂境時境「誘人」,使學者悅之,「飯疏食飲水,曲肱而忱之,樂亦在其中矣。

」(7.16)可見對學本身有體會者必時習之,也必「悅乎」。這段話講的是學本身的狀態和境界,引領全書乃至全部儒家思想。

從「藝」的角度講是領會「禮」、「詩」、「書」、「樂」、「易」、「春秋」的關鍵;從「作人境界」上講則是引領到「君子」和「仁人」的開端。

由於「學」本身總在使人「不固」,使人入境,它相比於眾德性就處於一個特殊的地位上。孔子這樣講:「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7.8)任何德行如只當作「所學」而持之好之,則被其本身所「固」所「蔽」。要解其蔽,唯有入「好學」之境,感受「如有所立卓,末由也已」的狀況,方能還仁、知、信、直、勇、剛以本來面目。

當然,這「好學」或「學」絕非只限於書本、師徒之學;它是人的一種最不受制於現成者的生存形態,可以有各種表現。「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所謂好學也已』」。

(1.14)

簡言之,「學」是這樣一種活動,它使人超出一切現成者而進入一個機變、動人和充滿樂感的世界。

4.這句話,表現出孔子自覺修養,虛心好學的精神。它包含了兩個方面:一方面,擇其善者而從之,見人之善就學,是虛心好學的精神;另一方面,其不善者而改之,見人之不善就引以為戒,反省自己,是自覺修養的精神。

這樣,無論同行相處的人善於不善,都可以為師。《論語》中有一段記載,一次衛國公孫朝問子貢,孔子的學問是從**學的?子貢回答說,古代聖人講的道,就留在人們中間,賢人認識了它的大處,不賢的人認識它的小處;他們身上都有古代聖人之道。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他隨時隨地向一切人學習,誰都可以是他的老師,所以說「何常師之有「,沒有固定的老師。《論語》中不少記載,如孔子入太廟,「每事問「(《論語·八佾》);宰予白天睡覺,孔子說:

「始我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我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子貢對孔子說,子貢自己只能「聞一而知二」,顏回卻可以「聞一而知十」。

孔子說:「弗如也。吾與汝弗如也。

「(《論語·公冶長》)都體現了這種精神。這樣的精神和態度,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態度和精神,也體現了與人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則。隨時注意學習他人的長處,隨時以他人缺點引以為戒,自然就會多看他人的長處,與人為善,待人寬而責己嚴。這不僅是修養、提高自己的最好途徑,也是促進人際關係和諧的重要條件。

雖然「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可是人們並不是經常能夠做到。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他人的短處比。

在與人相處中,就表現為對優於己、強於己者不服氣;對有缺點錯誤者鄙視、嫌棄;嚴於責人而寬於責己;拿正確的道理當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這樣,既堵塞了向他人學習提高自己的道路,也難免造**際間的不和諧,以至衝突。

所以,重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認真領會它的深刻內涵,並且努力去做,還是很有意義的。

關於學習的名言警句及其解釋,關於學習的名言及解釋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關於學習的名言及解釋 1.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 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 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 災而焚燬。2.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 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

財經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是什麼意思

財經是指財政 金融 經濟。財經類專業是指經濟類和管理類專業,常見的專業包括市場營銷 會計 人力資源管理 金融 國際 企業管理 統計 財稅等,名詞解釋是什麼意思 5 對概念的內涵或語詞的意義所做的簡要而準確地描述。1 名詞 讀音 m ng c 釋義 表示人或事物名稱的詞,如 人 牛 水 友誼 團體 今...

什麼是名詞解釋,名詞解釋是什麼意思

名詞 就像是名字 比如 鋼筆,學校,手機.解釋就是 翻譯.什麼是鋼筆?什麼是學校?什麼是手機?不知你問的是英語還是漢語.就是用別的詞來解釋這個詞 例如 lz 樓主,網路上指發帖的人。沙發 第一個跟帖的人。名詞解釋 對一個名詞的分析說明 解釋 ji sh explain 分析說明 為什麼,相當與英文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