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處理政務時,到底是說滿語還是漢語

2021-03-08 15:08:19 字數 5844 閱讀 5410

1樓:匿名使用者

漢語。到康熙後期,大部分滿人都不會說滿語了

2樓:匿名使用者

由於清朝離我們最近,留下的史料也最多,因此大家在清宮劇中,會看到這樣的一幕,清朝皇帝上朝的時候,下面全部都是跪拜的文武百官。這時太監就會高喊「皇上駕到」,隨後皇帝便開始和大臣們談論軍國大事,然而其實據史料記載,在真實的歷史上,這樣的情形還是相當少見的。幾乎每個月才會出現這樣的一次,據資料揭露,皇帝在處理軍國政務的時候,基本上是採取召見的方式,而**一般要等皇帝吃過飯之後才能彙報政務。

那麼相信大家會有一個疑問,清朝皇帝處理政務時,到底是說滿語還是漢語呢?畢竟大清王朝是滿洲貴族主政,其實這主要是要分情況討論的,如果是大型的朝會,皇帝基本上都說的是滿語。不過在清朝中後期,皇帝們因為深受漢文化的影響,漢語也說的越來越好,其實也在說漢語,不過按照嚴格規定,早朝還是應當說滿語。

但如果是皇帝召見大臣,就沒有那麼嚴謹了,一般來說,如果是滿族大臣,那麼皇帝就會說滿語,面對漢臣,自然也是這樣。當然之所以還是要以滿語為準,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保密,大家要知道,清朝早期的一些絕密檔案基本上都是用滿文記載的,為了討好滿洲貴族。許多漢人大臣也開始學習滿語,據史料記載,張英和張廷玉父子兩人,就因為精通滿語,深受皇帝的器重。

其中張英更是在滿語考試中考了第一名,當然清朝統治階級為了緩和****,也大力鼓勵滿族大臣積極學習漢語。而且除此之外,皇子們學習也十分辛苦,並非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那麼舒服,他們必須精通滿語、漢語和蒙古語,不僅要會寫,還要會說。特別是從乾隆開始,乾隆帝十分喜歡漢語,並且留下了眾多的詩篇,還號稱是文治武功的十全老人。

這其中還出現了一個語言奇才,他一生精通10門語言,當他的兄弟還在為學習漢語發愁的時候,他就已經精通了滿語和漢語,以及蒙古語,除此之外,他還在積極學習俄語和義大利語。而且更為厲害的是,他還創造了用拉丁文寫滿文的方法,並且已經成為國際社會慣用的一種方式,此人便是九阿哥胤禟。當然大家要知道的是,滿族貴族要長期統治中原,並且主宰數以萬眾的漢人,必須要學習漢語,因此滿族也開始慢慢減弱,一般只有在滿族貴族交流中才會實現。

而且清末時期,洋務派大臣張之洞做了一件事,大力推廣普通話,並且最終決定用官音來代替各地的方言,大大加速了各地和各民族的交往。從此之後,大清王朝的官方語言也變成了漢語,自然無論是光緒帝,還是宣統帝,均使用漢語交流。

清朝皇帝到底說滿語還是說漢語?

3樓:默默她狠傷

清朝皇帝一般來說,都要精通漢藏蒙三種語言,要求做到會說會寫。

清朝早期幾個皇帝漢語水平其實都很一般,寫的奏摺裡面錯別字大大的多。因此,滿文是主流。但從乾隆開始,清朝皇帝轉身一變個個成了文學家藝術家,寫的一手好打油詩,皇家詩集出了一本又一本,於是漢語佔據主流。

清朝政治體系主要是由滿漢兩族構成的。不同的民族所使用的語言也不一樣,語言的差異必然會帶來交流上的障礙。清人入關後,朝廷**基本上都是滿族人,所以在清朝早期,滿語是官方語言,少數進入朝廷的漢臣也必須學習滿語。

清朝皇帝從小就開始接受滿漢兩種教育,既有滿族**,又有漢族**,滿族**主要教武功騎射,漢族**教文化課,語言也是既要學滿語又要學漢語,所以,皇帝是滿漢雙語都會說的。

4樓:浮生夢魘

我們知道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起來的王朝,清朝的興起絕對是一個奇蹟,當年努爾哈赤能夠憑藉13副鐵甲起兵,統一女真各部落,與強大的明王朝相抗衡,實在是戰爭史上的奇蹟,當時也藉助於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明末農民起義被鎮壓或者自然災害少一些,或許清王朝就不會這麼輕而易舉的入主中原了,所以清朝的八旗軍實際上並沒有傳說中的那麼牛,只是恰好碰上了好時候,也可以說是天命所歸。

清朝的開國奠基者和創始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卻沒能看到清朝入關的那一刻,而當時剛剛九歲的福臨卻有幸成為了清朝入關的第一代君主,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波瀾疊起,其實也非常有趣,清朝雖然沒有昏君,可以說每位皇帝的修養和素質都非常高,但是卻成為了歷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實在可以說是天意弄人。

大家看過清宮劇的朋友們相信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那就是清朝開國之初的國語是滿語,但是後來完全發展成為了漢語,那麼清朝的皇帝們上朝的時候到底是說滿語還是漢語呢?他們所說的漢語又是什麼味道呢?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簡單,清朝的前幾任君主在上朝的時候主要是以滿語為主,因為建國之初,尤其是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的時候,那時候漢官比較少,大多以女真**為主,所以還是說女真語言比較自然。

與其彆彆扭扭的說漢話,還不如怎麼順口怎麼來,當然那時候的女真權貴也非常鄙視漢人和漢族文化,因此在語言和習俗上都不屑於借鑑和學習,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後,還是沒有改變這種觀念,雖然此時已經有大批的漢官加入,比如洪承疇,范文程等等,但是無奈君主說方言說順了嘴,與漢族大臣交流還真是不方便,所以此時則面對滿臣說滿語,面對漢臣則彆彆扭扭的說漢語。

後來清朝入關之後,本來想讓漢人學滿語,結果效果非常不理想,很多人也因此反抗朝廷,所以清王朝在這方面就開始妥協了,逐漸開始學習漢語,而滿漢一體也成為了政治上的新名詞和維護穩定的新政策,所以在文化上也逐漸向漢文化靠攏,其實從清朝皇帝的名字的變化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清朝入關後實際上受漢文化的影響非常深,比如前兩代君主叫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而順治皇帝則叫福臨。

漢文化的影響必然導致語言的變革,從此滿語逐漸成為了清朝皇室權貴的內部通用語,而漢語則成為了官方語言。到了清朝末年,就連皇室內部都很少有人會滿語了,例如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說自己只會幾個簡單的滿語詞彙。而滿語在皇室內部也逐漸走向了消亡。

清朝皇帝上朝的時候說的是滿語還是漢語

5樓:97樂於助人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確定一下所謂「上朝」的概念。

在我們通常概念中的那種「上朝」,也是清代所謂的「大朝、常朝」,是非常正式禮節。由於現代人受到電視劇的不良影響,往往覺得每日皇帝的上朝都是這種,各種品階的大臣都要出席、每個人都要求穿著禮服(朝服)排排站,再來個太監喊一嗓子「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而事實上這類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現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辦一下的情況下,才會舉行。這個原因也很好理解,大朝會級別的禮服(朝服等一大套)實在是太不好穿了……皇帝也是人啊筒子們~

所以儘管理論上來講每月

五、十五、二十五日應當舉行常朝,但實際上這個完全是禮儀性質的,皇帝們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義上舉行常朝,有時候甚至一年的都不舉行一次。根據穿戴檔記載,乾隆十七年穿禮服有十六次——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禮服也在祭祀、大節日的情況下穿著(多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穿著)——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麼如果不舉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麼交流感情辦辦公事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個召見,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檔案中也記載「叫起」,聽起來還是挺形象的。

這種見面方式不會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引見**,例由吏部帶領,應著藍袍、天青褂,掛朝珠,每逢朔、望,及五日、十日,著補褂...

...至召見,大致服色略同,惟長袍不一例,藍者、深駝色、淺醬色者,皆可著,亦配忠孝帶。」所以穿的輕便多了,皇帝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奏事。

明確了上朝的概念以後,我想大家該明白清代每日奏事之時皇帝其實不需要面對很多人,所以儘管樓上某位同學認為這是皇帝「最愚蠢的行為」,但的確,皇帝是看人說話的。需要說滿語的時候就用滿語,面對不會滿語的大臣就用漢語。

上面還有同學說雍正帝就只會用滿語來罵人,這是非常不準確的。且不說雍正本人,雍正時期許多大臣們滿文也還是很不錯的,這其中也包括漢八旗的大臣,譬如年羹堯。我曾看過年的滿文奏摺,文字嫻熟,而且關鍵是寫的夠長……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國立故宮博物院 故宮文獻編輯委員會出版的《年羹堯奏摺**》,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清字摺」,亦即滿文摺。

鑑於給個插圖估計大家也看不懂,所以還是不佔地方了。雍正帝的滿文就更是神妙,一手滿文寫得龍飛鳳舞,讓無數讀檔案的後人看得淚流滿面……

有清一代,大方向上的確是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就越小,但由於清代皇帝素來維護「國語騎射」,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瀛生先生曾在《滿語雜識》一書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親見道光帝訓斥因在御前奏事時滿語口音有訛變的侍衛,可見起碼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而且還要求口音標準t_t)。

最近我看到的一些新的資料也表明清末滿語在檔案、君臣問答、正式場合還是存在一定的應用範圍的。如光緒年間接見外國使臣時,有記載表明光緒帝使用滿語來主持場面。而哈佛燕京學院最近放出來的滿文珍稀圖書電子版的檔案之一《中俄咸豐十一年條約檔》滿文原文更是點出了條約最終解釋權以滿文版本為主,這一點可能以往中國史學界提及的不多。

清代皇帝中滿文最糟糕、最不著調的就要數宣統帝了,這也是客觀環境所導致——畢竟他還沒長大就退位了,嚴格說也並沒有接受傳統的滿語文教育。所以對於其他皇帝,我們還是不要跟宣統一概而論比較好。

總而言之,儘管滿語滿文在日常生活中適用範圍不斷縮小,但在正式的場合中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無用。在日常的召見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說的語言取決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內容,既有使用漢語的情況,也有使用滿語的情況。

6樓:綠茶

如今的影視作品中,凡關乎滿清上朝情景的,皆是皇帝大臣呼啦啦一大群盛裝出席,再來個太監喊一嗓子「有事啟奏無事退朝」——然而事實上這類大朝在清代每一年出現的次數都是屈指可數的,只在不得不正式操辦一下的情況下,才會舉行。

不過儘管理論上來講每月

五、十五、二十五日應當舉行常朝,但實際上這個完全是禮儀性質的,皇帝們很少自己找罪受真正意義上舉行常朝,有時候甚至一年的都不舉行一次。根據穿戴檔記載,乾隆十七年穿禮服有十六次——這其中不完全是常朝所穿,禮服也在祭祀、大節日的情況下穿著(多數都是在這類情況下穿著)——其他年份差的也不多。

那麼如果不舉行常朝,清代君臣要怎麼交流感情辦辦公事呢?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召見」,這個召見,才是每日都有的形式。檔案中也記載「叫起」,聽起來還是挺形象的。

這種見面方式不會很多大臣,一般就是一個人或者幾個人。《道鹹以來朝野雜記》記載:「引見**,例由吏部帶領,應著藍袍、天青褂,掛朝珠,每逢朔、望,及五日、十日,著補褂...

...至召見,大致服色略同,惟長袍不一例,藍者、深駝色、淺醬色者,皆可著,亦配忠孝帶。」所以穿的輕便多了,皇帝也不需要面對那麼多人奏事。

而歷史真如我們在影視作品上看到的那般上至皇帝下至**都是漢語來漢字去的嗎?當然不是,通常來說,皇帝釋出決策的時候都是說滿語的,尤其是在早期。

清朝使用滿語除了保持民族傳統之外,還有一個目的是為了保密。因此,清朝早期機密檔案全是滿語記載。

清朝早期混的好的漢大臣全都苦學過滿語,有些甚至還學過蒙語和藏語。例如張英張廷玉父子得寵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精通滿語,其中張英在漢人滿語考試中第一名。在康熙朝開博學鴻儒科,招錄了一幫大儒,一開始對他們是委以重任,讓他們擬寫文稿。

可不就發現,這些人因為不懂滿語,寫的文辭極難翻譯,也就將他們統統打發了。

同樣的,滿族大臣也比要求學習漢語,還定期考核。

此外,還涉及到一些召見。一般來說,這個就因人而異了。例如康熙在接見**班禪的時候就秀過一口藏語,班禪驚訝的不行。

此外在接見一些蒙古王公的時候,皇帝一般說蒙語。我比較好奇的是,皇帝接見朝鮮使臣的時候說的是什麼語言?反正肯定不是韓語。

清朝皇帝一般來說,都要精通漢藏蒙三種語言,要求做到會說會寫。清朝早期幾個皇帝漢語水平其實都很一般,寫的奏摺裡面錯別字大大的多。因此,滿文是主流。

但從逆天的乾隆開始,清朝皇帝轉身一變個個成了文學家藝術家,寫的一手好打油詩,皇家詩集出了一本又一本,於是漢語佔據主流。但是滿文仍然是官方正統問題。。

在清朝,大方向上的確是越到後期滿語適用範圍就越小,但由於清代皇帝素來維護「國語騎射」,在很多特定場合是要求必須說滿語的。瀛生先生曾在《滿語雜識》一書中提及,其高祖曾在道光末期親見道光帝訓斥因在御前奏事時滿語口音有訛變的侍衛,可見起碼到了道光時期,御前奏事還是看人下菜的。

根據史料記載,滿語在檔案、君臣問答、正式場合還是存在一定的應用範圍的。如光緒年間接見外國使臣時,有記載表明光緒帝使用滿語來主持場面。而哈佛燕京學院最近放出來的滿文珍稀圖書電子版的檔案之一《中俄咸豐十一年條約檔》滿文原文更是點出了條約最終解釋權以滿文版本為主,這一點可能以往中國史學界提及的不多。

總而言之,儘管滿語滿文在日常生活中適用範圍不斷縮小,但在正式的場合中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般無用。在日常的召見中(即御前奏事),皇帝所說的語言取決的大臣的身份和所奏內容,既有使用漢語的情況,也有使用滿語的情況。

清朝上朝時和後後宮裡,到底是用滿語還是漢語

清朝皇4歲起必須接受嚴格語種教育滿 漢 蒙 藏 四種語言必修課四門功課及格能皇位繼承 早期連滿清朝廷都用滿語,無論上朝還是打仗,每個滿洲 將領都配有專門的翻譯官。一直到康熙後期,才在部分地區撤消了這些翻譯官。滿清的國語是滿語,其官方文字為滿文 當時叫清文 漢字和蒙古字只是一個補充,現在故宮裡還有幾十...

正德皇帝是怎麼死的,明朝正德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哈?

泛舟湖上,船翻身亡 1520年10月,正德皇帝在他從南京返回北京的路上,在一次乘船遊玩的事故中幾乎淹死 他的健康狀況從此不斷惡化。到了1521年春,他已不能上朝,他的醫生報告說,他已不能 他既沒有生下一個後嗣,也沒有過繼一個 1521年4月19日他去世時,沒有留下關於繼位的明確指示。一切事情都交託給...

清朝竟然還有黑色的龍袍,到底是何人所穿

如果你說的是正式場合使用的龍袍,沒有 清朝皇帝的規定是明黃色,親王是杏黃色 正式場合一般只有這2種。唯一例外是乾隆皇帝,曾經在乾隆十九年 1754 農曆十二月二十九日,祭祀的時候穿的 香色 龍袍,也就是茶褐色,如果說最接近 黑色 那就是這個了。平常的便服,那就沒規定了,喜歡什麼顏色就穿什麼,不過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