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到底是什麼地方龍城到底是什麼地方

2021-03-08 12:12:43 字數 6792 閱讀 7790

1樓:的人

中國有六個龍城,分別是天水、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陽

山西太原古城 別稱幷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瀕臨汾河,三面環山,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歌曲《人說山西好風光》,便是為了突出山西,尤其是其省會太原的秀美。

北齊武成帝高湛因晉陽城位於龍山之下,改汾西晉陽縣為龍山縣,隋開皇十年(590)復改龍山縣為晉陽縣。

2樓:匿名使用者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龍城就是匈奴的祭天聖地。同時龍城還代指擊敗匈奴的大將軍衛青。

中國的龍城是**? 10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有六個龍城,分別是天水、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陽

山西太原古城,個人覺得這個龍城最血統最純,應為有「龍城**」**就是太原的標誌性**。

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伏羲是甘肅天水市甘谷縣人氏,所以甘肅天水是龍城!!!

5樓:

濮陽。因發掘出土中國最早龍形雕塑而得名

6樓:明鏡中的夢與實

濮陽,因為有「中華第一龍」

7樓:下著小雨聽著歌

龍崗中心城龍福一村對面

8樓:香芫鮮樂和

常州、諸城、柳州、太原、朝陽中國有七個個龍城,分別是

濮陽天水

9樓:畢駿逸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想象生物,起源也不一樣,代表的意義也是不一樣的...若非要找一個相同的地方,就是最早翻譯西方這個大蜥蜴名字所對應單詞的人,把這個生物名字dragon這單詞翻譯成了 龍 ....

我國神話故事中的龍,翻雲覆雨,吞雲吐霧,騰與九天之上,藏與九地之下.. 可以召喚雷電,暴雨...掀起海嘯,跺腳**... 可任意變化....無所不能....

dragon這個單詞的本意是指:巨大的怪物

西方神話故事中的"龍"..,可以吞吐火焰,刀槍不入..喜發光物品..

,性情暴躁,力量強大,一般是"故事名稱"的主角,劇情中的配角..勇者修煉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殺死"該死"的龍.奪得名譽,寶物,美女...

所以它與我們東方的龍沒有一點點關係

但是東方的『龍』西方語言中沒有這個詞

於是就混淆了……

所以實際上根本沒有所謂的東西方龍,之所以套用是因為東西方語言的誤差,『龍』這個神物其實是中國的唯一!!

但使龍城飛將在的龍城是指**?

10樓:匿名使用者

龍城,也叫龍庭,在今天的蒙古國鄂爾渾河的東岸。

龍庭漢朝時是匈奴的要地,因為這是匈奴人祭天的地方,不難理解這是匈奴的一個聖地,對他們來說是很神聖的。

而衛青首次出征匈奴,不懼險境,出奇招直接搗毀的就是匈奴的祭天聖地——龍城,虜700人,匈奴人對衛青又恨又怕的原因恐怕就在這,就像漢文化裡被刨了祖墳差不多。

龍城之戰是漢初征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天子實現「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的理想,籠絡了人心,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和精神基礎。

龍城之戰的勝利也是衛青的成名之戰,由此開始,衛青逐步成為抗擊匈奴的名將和代表。

11樓:第七路口

中國有八個龍城

,分別是諸城、 濮陽、天水、湘鄉、太原、常州、柳州、朝陽。詩中的『龍城』指奇襲龍城的大將軍李廣。但具體是**已不可考。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李廣(?—前119),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其先祖李信為秦國名將,曾率秦軍追逐燕太子丹直到遼東。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舉入侵邊關,李廣少年從軍,抗擊匈奴。他作戰英勇,殺敵頗眾,使漢文帝大為讚賞。九年後,漢景帝即位,李廣升為騎郎將,成為景帝身邊的禁偉騎兵將軍。

吳王、楚王叛亂時,李廣以驍騎都尉官職跟隨太尉周亞夫出征平叛,在昌邑城下奪得叛軍軍旗,立下顯赫戰功。諸王叛亂平定後,李廣調往上谷、上郡、隴西、雁門、代郡、雲中等西北邊陲做太守,抗擊匈奴的入侵。

一次,匈奴進攻上郡,景帝派了一名親隨到李廣軍中,這名親隨帶了幾十騎衛士出遊,路上遭遇三名匈奴騎士。結果,衛士們全被射殺,親隨本人也中箭逃回。李**訊,即率百名騎兵追擊,親自射殺其中兩人,生擒一人。

剛把俘虜縛上馬,匈奴數千騎兵趕來,見到李廣等人,以為是漢軍誘敵之兵,連忙搶佔了一座高地。李廣所帶的百騎兵士慌忙上馬欲逃。李廣大喝:

「我們遠離大軍數十里,逃必死!不逃,匈奴以為是誘敵之計,必不敢攻擊我們。」遂帶領兵士向匈奴騎兵迎去,離匈奴陣前二里之遙,他令士兵下馬解鞍,匈奴搞不清他們的意圖,果然不敢攻擊,只派一名將官出陣試探,李廣飛馬搶到陣前,將他射落馬下,然後從容歸隊。

到夜半時,匈奴人認為一定有漢軍埋伏夜襲,遂引兵而去。

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調李廣為未央衛尉。四年後,李廣率軍出雁門關,被成倍的匈奴大軍包圍。匈奴單于久仰李廣威名,令部下務必生擒之。

李廣終因寡不敵眾而受傷被俘。押解途中,他飛身奪得敵兵馬匹,射殺追騎無數,終於回到了漢營。從此,李廣在匈奴軍中贏得了「漢之飛將軍」稱號。

歸朝後,李廣被漢帝革除軍職,貶為庶人。

幾年後,匈奴殺遼西太守,擊敗韓安國將軍。武帝重新起用李廣為右北平太守。匈奴聞「飛將軍」 鎮守右北平,數年不敢來犯。

一次,李廣外出打獵,看見草中大石,以為是虎而一箭射去。待他近看時,方知射中的是大石,而那枝箭卻深深地射入了石中。他張弓對石再射,卻始終不能再將箭射入石中了。

公元前120年,李廣率四千騎兵出右北平。配合張騫出征匈奴。兵進數百里,突然被匈奴左賢王率四萬騎兵包圍,漢兵死傷過半,箭矢也快用完了。

李廣令士兵們引弓不發,他自己以大黃弓連續射殺匈奴裨將多人。匈奴兵將大為驚恐,紛紛被李廣的神勇所鎮住而不敢妄動,直到第二日,漢軍主力趕到,李廣軍得以解出重圍。

公元前119年,大將軍衛青率軍出擊匈奴,李廣以60多歲的高齡任前將軍職。出塞後,衛青從俘虜口中得知了單于的駐地。他想甩開李廣獨得大功,便令李廣的前鋒部隊併入右翼出東道,他自帶中軍去追單于。

李廣力爭無果,遂引軍與右將軍趙食其合軍出東道。由於道路難走又無響導,終於迷了路。此時衛青與單于接戰,單于逃走,衛青只得徒勞而返,在回軍的路上才與右翼部隊會合。

衛青差親信帶著酒肉來慰問李廣,向他詢問右翼部隊迷路的經過。說衛青要向天子上報,把走失單于的責任推給右將軍趙食其。李廣一身正直,自然不答應。

衛青大為光火,又派人催逼李廣的幕僚去中軍接受審問。李廣說「他們無罪,迷路的責任在我,我自己去受審。」把責任全攬在自己身上。

來人走後,李廣望作那些多年共同生死的部將,慨然嘆道:「我自少年從軍,與匈奴大小七十餘戰,想不到現今卻被大將軍如此催逼,我已年過花甲,那能再受這樣的屈辱!」說罷拔出配劍引頸自刎。

一代名將,就這樣含冤,悲慘地隕落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龍城是甘肅天水,是李廣的故鄉,甘肅天水是伏羲、女媧、軒轅故里,伏羲創造了龍圖騰,而且他也被神化**身龍尾的形象,天水被稱為「龍城」由來已久。李廣是天水人,古代常有籍貫+名號的稱呼慣例,如「九原呂布」、「常山趙子龍」等,龍城飛將稱呼天水李廣,是一個意思。

13樓:1610406553翟

是盧城,在古代是唐北平郡(漢代右北平郡)郡治。李廣駐軍的地方,在今河北省盧龍縣。

14樓:五蘊六塵

龍城:或解釋為匈奴祭天之處,其故地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國鄂爾渾河西側的和碩柴達木湖附近;或解釋為盧龍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為漢代右北平郡所在地。《史記。

李將軍傳》說:「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避之數歲,不敢入右北平。」後一解較合理。

15樓:

龍城,一作盧城,唐北平郡(漢代右北平郡)郡治。即盧龍城,是李廣駐軍的地方,在今河北省盧龍縣。

16樓:匿名使用者

山西太原

廣西柳州

江蘇常州 均美譽為「龍城」。

17樓:匿名使用者

根本法就舊舊酷熱環境人口忽然

18樓:復活的軍團

古代的成紀,也就是甘肅天水

中國有幾個被稱為龍城的城市啊 ?

19樓:匿名使用者

龍城是哪個城市的別稱

中國有七個個龍城,分別是 濮陽 天水、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陽。

20樓:匿名使用者

真正的龍城是遼寧省朝陽市。

細究歷史你會發現其他地方的「龍城」都是別稱,不信你去百科一下,「xx」別稱「龍城」。

而遼寧朝陽在公元341年被封做龍城,下屬柳城為龍城縣。《晉書》及《十六國春秋輯補》記載:「晉鹹康七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皩以柳城之北,龍山之西,所謂福得之地也,使陽裕、唐柱等,可營制規模,築龍城,構宮室宗廟改柳城為龍城縣。

」時至今日朝陽還有個區叫龍城區。

如果你對這個實至名歸的龍城不瞭解的話,那我告訴你它的另一個名字:三燕古都。

可記否金庸老先生題寫的一副對聯:

龍城朝陽,三燕故都;

傳奇慕容,華夏一脈。

中國有龍城這個地方嗎?

2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六個龍城,分別是天水、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陽。

清平縣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地方了,2023年清平縣建制撤銷。其轄區分別劃歸臨清縣和高唐縣。

普雲寺是在山東淄博。

這三個地方都在山東,最接近的就是龍城諸城了。估計你看的**裡面的龍城是把這三個地方綜合起來的。

22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有六個龍城,分別是\

龍城朝陽\柳州龍城\常州龍城\諸城龍城\龍城天水

中國把皇帝稱為真龍天子,有2023年曆史的太原是因為出了多個皇帝被稱為龍城。

宋代封建王朝把晉陽叫做「龍城」,他們認為系舟山為「龍角」,龍山、天龍山為「龍尾」,晉陽正當蟠龍的中心,故常有「真龍天子」的出現:北齊的高歡、唐代的李淵、後唐的李存勖、後晉的石敬瑭、後漢的劉知遠,都是從晉陽起家奪取天下的。趙宋王朝怕再有人起來與他們爭天下,於太平興國四年(979)五月十八日放火焚燒了晉陽城,次年四月又引汾水、晉水灌了晉陽城的廢墟。

傳說中的:

帝堯曾建都晉陽

大禹曾建都晉陽

周成王桐葉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實:趙簡子,趙襄子以太原為基地成就戰國七雄。

漢文帝劉恆八歲來到太原為代王,16年後即位並開創文景之治,成就西漢盛世。

漢景帝劉啟出生在晉陽。

司馬氏先被封為晉公,封於幷州,晉封為晉王,因此立國號為晉。

劉淵以晉陽為據點建立前漢。

前秦苻丕在晉陽稱帝。

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以晉陽為基地,建立東魏、北齊。

隋煬帝楊廣即位前為晉王,封晉陽。

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號稱「太原公子」。

唐高宗李治為晉王,封晉陽。

武則天為幷州文水人。

李克用、李存勖從太原起兵建立後唐。

李存勖也號稱「太原公子」。

石敬瑭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晉

劉知遠從太原起兵建立後漢

劉崇在太原建立北漢。

孟知祥為太原尹、北都留守後入蜀建立後蜀

孟昶出生在晉陽城。

太原簡稱「並」這你知道吧,大營盤那的幷州路~~太原古稱晉陽,建立於公元前479年,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早在西漢時期,晉陽就成了全國13個州部治所之一,隋朝時晉陽在全國是僅次於長安、洛陽的第三大城市了!

唐王朝發祥於晉陽,唐初先後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五代十國時的後唐後晉後漢等都以晉陽為都,因此太原素有龍城之別稱!

太原歷史上出的皇帝數不勝數

趙簡子,趙襄子以太原為基地成就戰國七雄

漢文帝劉恆八歲來到太原成為晉王,16年後即位, 開創文景之治,成就西漢盛世

北齊高歡、高洋父子以晉陽為基地,建立北齊

隋煬帝楊廣即位也為晉王

太原留守李淵及其子李世民,從晉陽起兵,攻入長安,奪取了隋朝政權,於 618年建立了唐朝。

武則天為幷州文水人

五代十國,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和劉崇兄弟憑藉晉陽爭奪天下,走馬稱帝分別建立了後唐、後晉、後漢、北漢。

正是因為這些,所以太原才被稱為:「龍城」。

太原老城區呈南北走向,狹長蜿蜒,據說乃龍相,後李世民晉陽起兵,未防止龍城再起風聲,故將街巷十字路口悉數改做丁字路口,以求「斷了龍脈」。此外,太原市內有一大湖,湖水深而廣闊,名曰:龍潭湖。

傳說棲息蛟龍在此,又有城西北二龍山為故。

龍城太原公元 979 年宋太宗趙光義以潘美為北路都招討使 , 分兵四路再次向北漢發動進攻 , 宋軍冒死登城 , 晝夜攻擊 , 矢集太原城如猾毛。北漢主劉繼元在援盡糧絕的情況下 , 出城投降。劉繼元投降後 , 太原人民以磚瓦為** , 繼續襲擊宋軍。

趙光義面對憤怒的人民 , 既痛恨太原城的堅 困難攻 , 又痛恨太原人民的頑強鬥志 , 再聯想起高歡、李淵及五代時三主起自太原的歷史 , 便認定太原是出真龍天子的「龍城」, 系舟山是龍角 , 太原的存在不利於他的統治。因此下令剷平系舟山的龍角 , 焚燬太原古城 , 晉陽城煙焰熏天 , 葬身火海的老弱婦女不計其數。而後又引汾水灌城 , 把經營千年的晉陽古城徹底毀掉 , 廣大人民無家可歸 , 充分暴露了封建**統治者為了自己的統治而不惜破壞古文化以及無視人民生命財產的殘忍和元道。

北宋滅北漢 , 毀太原舊城之後 , 宋太平興國初 , 在榆次縣置幷州。

宋太平興國七年 (982), 陽曲縣移治唐明鎮 ( 即今大南門之西 ), 我們今天的太原城 , 是潘美在唐明鎮一帶修建的 , 當時為了釘破「龍脈」使之永世不得翻身 , 全城只修丁字街 , 不修十字 路。金元詩人元好間在金亡以後 , 懷著國破家亡的悲憤心情 , 登懸甕山望見晉陽故城 , 深深感慨於北宋統治者毀滅晉陽城在防禦外患上的失策 , 譴責其破壞行徑帶給人民的災難 ,

刷屏的雄安,到底是個什麼地方,雄安新區到底是什麼意思

雄安新區,bai 涉及河北du省雄縣 容城 安新3縣及zhi周邊部分割槽 什麼是雄安概念 約基bai 設立雄安新區du,目的是深入推進京津冀協zhi同發展,dao北京人口 太多了,設立內雄安新區有助於集容 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調整優化京津冀城市佈局和空間結構,這對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有重要意義。新聞聯...

異次元到底是什麼地方呢,別人說我是異次元的,什麼意思?

在我們生還的空間 是點線面的3維空間,而 實際上,第四維度的空間是時間,然後是空間,其實,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就是生還在4維空間裡的一個點,如果可能的話,在4維空間裡,就像我們從北京去武漢,我們能從現在到2000年前,也能前往1000年後,而5維空間,餓,應該記得數學的座標系吧,x y是2維的 x ...

愛到底是什麼,愛到底是什麼?

第一,愛是一種感覺 愛是一種感覺,說不清。愛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心情,更多的時候它給予我們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因為愛只是一種感覺,愛的全部需要只是一分真誠,一顆善良的心,一張微笑的臉,一雙溫暖的手都能感受這份愛。第二,愛是一種責任 一句簡單的話卻有著震撼人心的力量,愛,在某種程度上說是種責任。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