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遼西夏的政權關係北宋遼西夏的政權關係

2021-03-07 02:25:35 字數 4832 閱讀 2097

1樓:子峰呂

對峙並列。遼、西夏與北宋的關係有戰有和,其中和平相處是遼宋、夏宋關係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民族關係的主流,北宋與遼和西夏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北宋政治、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對遼和西夏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但北宋統治階級用送給遼、西夏大量「歲幣」的辦法求得苟安暴露了北宋**的腐敗,也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負擔。

2樓:三國演戲

自宋太宗趙光義起,北宋曾多次與遼交戰,但一直未能收復失地。直至公元2023年,宋真宗與遼國在澶州定下了停戰和議,約定宋遼為兄弟之邦(宋為兄,遼為弟),北宋每年向遼交納「歲幣」,雙方互不侵犯。自此,中國北方才有了少許安寧,宋、遼的這次結盟被後世稱之為「澶淵之盟」。

這次結盟後,北宋因為邊疆戰事危機的解除,國內經濟發展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西夏(公元2023年-2023年),始於景宗李元昊,終於夏末帝,共10帝。西夏是由党項民族建立的國家,首都興慶府(今寧夏銀川)。西夏是在宋,遼兩大王朝之間誕生的,所以從建國起,就與宋,遼發生戰爭。

宋仁宗天聖九年(公元2023年),李德明死,李元昊繼位,他開始不斷向宋發動攻勢,宋仁宗寶元元年(公元2023年),元昊正式稱帝,國號大夏,史稱西夏。

西夏自成立後不斷向宋發動攻勢,宋就不向西夏提供錢,後西夏向宋稱臣,北宋每年還得給西夏錢

3樓:銀殿至上

現有宋西夏打仗,西夏沒吃到什麼甜頭,籤合約稱臣,但是北宋每年還得給西夏錢,西夏沒吃虧。後有北宋遼國打仗也籤合約,約為兄弟之國,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宋還是每年給東西給錢給遼。遼和西夏不清楚,只知道後來西夏好像被蒙古吃掉的,遼變成了金國,具體過程也忘了

北宋與遼、西夏和金的關係

4樓:南瓜蘋果

遼與北宋是兄弟關係,北宋與西夏、金是君臣關係。

遼是中原宋朝時期的東北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是西北的一個政權!

澶淵之盟後,宋遼達成和議,宋每年給遼歲幣,約為兄弟之國,誰的國君年齡大,誰就為兄;在官方來往的國書中這樣稱呼;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後,宋給西夏歲幣,西夏向宋稱臣;

在遼末年,金崛起,與宋結盟相約攻遼,在雙方完成滅遼後,金毀約揮軍南下攻宋,雙方聯盟破裂,宋金即轉為對抗。

遼人強盛的時期征服了女真,但是沒落的時候卻反而被女真給滅亡了,女真建立了金,金朝追趕遼人的時候順便征服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北方遊牧裡出了一個鐵木真,整合了遊牧民之後聯合南宋把金朝給滅了。

擴充套件資料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

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

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等事宜。

經過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總攬大權。

北宋**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將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同時還設定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

宋朝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職、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書,侍郎之類,只是一種虛銜,作為敘級、定薪俸之用;職亦稱貼職,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榮譽銜,並無實際職掌,如學士、直閣之類;

差遣才是**所擔任的實際職務,故亦稱職事官,樞密使、三司使等,屬於此類。一般**則在所擔任的職務之前,冠以「判、知、權、管勾、提舉」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舉常平等,以示差遣。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集權。

5樓:牙牙的弟弟

北宋、遼、西夏、金都是同一時期存在的政權,這四個政權都在混戰,北宋和遼最後都被金所滅,北宋滅亡之後又成了南宋、金、遼、西夏混戰。

1、北宋

北宋(960—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繼五代十國之後的朝代,傳九位皇帝,享國167年。與南宋合稱宋朝,又稱兩宋,因皇室姓趙,也稱趙宋。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定都東京開封府(河南開封) ,改元建隆。後通過杯酒釋兵權,將兵權與財政權集中於**,避免了中晚唐藩鎮割據的亂象。

但也導致宋朝與遼國、西夏、金國的戰爭中失利。靖康元年(2023年)發生靖康之難,次年被金國滅亡。

2、遼遼朝(公元907年—公元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契丹族建立的朝代,共傳九帝,享國二百一十九年。

公元907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成為契丹部落聯盟首領,公元916年始建年號,國號「契丹」,定都上京臨潢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南波羅城) 。

947年,遼太宗率軍南下中原,攻佔汴京(今河南開封),耶律德光於汴京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遼,改年號為「大同」。

983年復更名「大契丹」。2023年遼聖宗遷都中京大定府(今內蒙古赤峰市寧城縣)。2023年遼道宗耶律洪基復國號「遼」。公元2023年被金國所滅 。

3、西夏

西夏(2023年—2023年)是中國歷史上由党項人在中國西北部建立的一個政權,歷經十帝,享國一百八十九年。

西夏的祖先党項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時遷居陝北。因平亂有功被唐帝封為夏州節度使,先後臣服於唐朝、五代諸朝與宋朝。

夏州政權被北宋併吞後,由於李繼遷不願投降而再次立國,並且取得遼帝的冊封。李繼遷採取連遼抵宋的方式,陸續佔領蘭州與河西走廊地區。

宋寶元元年(1038)李元昊稱帝建國,即夏景宗,西夏正式建國。西夏,本名是大夏,簡稱夏,又自稱邦泥定國或白高大夏國、西朝。因其在西方,宋人稱之為西夏。

西夏在宋夏戰爭與遼夏戰爭中大致獲勝,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後,大權掌握在皇帝的太后與母黨手中,史稱母黨**時期。

西夏因為皇黨與母黨的對峙而內亂,北宋趁機多次伐夏。西夏抵禦成功並擊潰宋軍,但是橫山的喪失讓防線出現破洞。

金朝崛起並滅遼、北宋後,西夏改臣服金朝,獲得不少土地。兩國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間發生天災與任得敬分國事件,但經過改革後,到天盛年間出現盛世。

然而漠北的大蒙古國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後拆散金夏同盟,讓西夏與金朝自相殘殺。西夏內部也多次發生弒君、內亂之事,經濟也因戰爭而趨於崩潰。最後於西夏保義二年(1227)亡於蒙古。

4、金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天慶四年(2023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

並於2023年滅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貞元元年(202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由盛轉衰。

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女真貴族大肆佔領華北田地,使得雙方的衝突加劇,漢族紛紛揭竿而起。2023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擴充套件資料:

自唐朝滅亡開始,直到元朝建立,中國本土(包括華北和華南)從未被一個統一政權所控制。當時除宋、遼、金的對峙外,中國本土還存在著西夏與大理等國。

與「宋遼金元」相關的朝代並稱還有宋遼金夏(即元朝建立前宋朝和與它對峙的主要少數民族政權)、宋元(中國歷史上商業、文化發達的兩個時期)等。

首先是宋,遼並立。宋在南,遼在北,形成對峙。後來金崛起,以極快的速度滅掉遼(2023年),後又南下,靖康二年(1126)佔領宋朝都城汴梁,俘虜宋徽宗和欽宗。

北宋滅亡。趙構在南方的臨安(今杭州)建立南宋,金宋在淮河一線又形成對峙態勢。蒙古和宋於2023年聯合滅掉金,然後2023年忽必烈建立元朝,並於2023年滅南宋,統一全國。

6樓:匿名使用者

澶淵之盟後,宋遼達成和議,宋每年給遼歲幣,約為兄弟之國,誰的國君年齡大,誰就為兄;在官方來往的國書中這樣稱呼;

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後,宋給西夏歲幣,西夏向宋稱臣;

在遼末年,金崛起,與宋結盟相約攻遼,在雙方完成滅遼後,金毀約揮軍南下攻宋,雙方聯盟破裂,宋金即轉為對抗

遼、金、西夏、北宋、南宋之間的關係

7樓:南瓜蘋果

遼與北宋是兄弟關係,北宋與西夏、金是君臣關係。

遼是中原宋朝時期的東北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是西北的一個政權!

澶淵之盟後,宋遼達成和議,宋每年給遼歲幣,約為兄弟之國,誰的國君年齡大,誰就為兄;在官方來往的國書中這樣稱呼;宋與西夏達成和議後,宋給西夏歲幣,西夏向宋稱臣;

在遼末年,金崛起,與宋結盟相約攻遼,在雙方完成滅遼後,金毀約揮軍南下攻宋,雙方聯盟破裂,宋金即轉為對抗。

遼人強盛的時期征服了女真,但是沒落的時候卻反而被女真給滅亡了,女真建立了金,金朝追趕遼人的時候順便征服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北方遊牧裡出了一個鐵木真,整合了遊牧民之後聯合南宋把金朝給滅了。

擴充套件資料

宋朝的政治體制大體沿襲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長官擔任,而是另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宰相。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通稱執政,與宰相合稱「宰執」。宋朝的相權大幅萎縮,僅負責行政職能。

中書門下與樞密院合稱二府,掌文武大權。

又設鹽鐵、戶部、度支三司,主管財政大權,號稱計省。這樣三司、宰執、樞密使三權互相制衡,因此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朝還在御史臺之外增設諫院和置諫官,這些都是監察機構,負責**等事宜。

經過這番改革,而皇帝便可以總攬大權。

北宋**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將宰相職位由多人擔任,同時還設定了樞密使、參知政事、三司使,來分割宰相的軍、政、財權,使皇帝掌握的權力超過了歷朝歷代。

宋朝還實行官銜與實際職務分離的官吏任用制度,即「官、職、差遣」制度。官即官名,如尚書,侍郎之類,只是一種虛銜,作為敘級、定薪俸之用;職亦稱貼職,是授予一部分文官的榮譽銜,並無實際職掌,如學士、直閣之類;

差遣才是**所擔任的實際職務,故亦稱職事官,樞密使、三司使等,屬於此類。一般**則在所擔任的職務之前,冠以「判、知、權、管勾、提舉」等字眼,如判寺事、知州、提舉常平等,以示差遣。這樣做的目的也是為了**集權。

北宋和遼 西夏為什麼要議和,北宋和遼 西夏為什麼要和議?

一開始打不過遼軍,到1004年,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北宋的宋真率兵出征,宋軍士氣大振,此後,宋遼議和,議和利於遼。而與西夏的議和,因為西夏向宋開戰,為有好相處議和。ps 事實上,北宋的皇帝怕死,沒用啊,比別人強害怕別人.北宋與漢唐等朝不同,從某種意義上講,他並未統一中國。只是佔據了中原之地。所以他並不...

對於遼,西夏和北宋的關係,對戰與和有什麼看

遼與北宋是兄弟關係,北宋與西夏是君臣關係 遼是中原宋朝時期的東北一個少數民族政權,西夏是西北的一個政權!遼人強盛的時期征服了女真,但是沒落的時候卻反而被女真給滅亡了,女真建立了金,金朝追趕遼人的時候順便征服了北方的遊牧民族,哪曉得北方遊牧裡出了一個鐵木真,整合了遊牧民之後聯合南宋把金朝給滅了!鐵木真...

遼攻北宋當時遼為什麼會議和,北宋和遼 西夏為什麼要議和?

遼同意議和的最主要原因是軍事上沒有達到預期目標,在澶淵遭受重大挫折。不是遼議和,是北宋 1004年,遼軍大舉進攻北宋,在寇準的支援下,宋真宗回御駕親征,在澶州 今答 河南濮陽 打敗遼軍。但宋真宗畏敵,歷來主張議和,先通過降遼舊將王繼忠與對方暗通關節,後派曹利用前往遼營談判,於十二月間 100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