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同理和共情能力如何以同理心的心態來提升工作績效

2021-03-06 23:18:22 字數 4935 閱讀 1267

1樓:匿名使用者

同理心,根據其定義來看「同理心(empathy),又叫做換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對方立場設身處地思考的一種方式,即與人際交往過程中,能夠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場和感受,並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主要體現在情緒自控、換位思考、傾聽能力以及表達尊重等與情商相關的方面」。在我們應用同理心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重要的還是在於我們要如何去揣摩他人的心理、情緒和感受,進而我們做出什麼樣的行為來達到一種理想的溝通效果

一般按照四個步驟來進行:觀察——>感受——>需求——>請求/訴求。

2樓:慧育家

首先要提高準確理解他人想法的能力,這意味著我們既要專注的聽他人的話,也要有技巧的重複對方講過的話,即概要的歸納並說出對方所講的主要意思,與對方進行核對,如果對方覺得你已經明白了他的話,那麼雙方的氣氛就會改善,距離會拉近如果我們能進一步理解對方內心的情緒與感受,雙方的心會靠的近一些,因為有了情緒上的理解。

我們對他人的理解,在表達上是很關鍵的,我們如果能用關心和尊重的態度,來表達對他人的理解,這樣我們才算是做到了對他人想法的共情。

如何以同理心的心態來提升工作績效

3樓:好小然

同理心,就是進入並瞭解他人的內心世界,並將這種瞭解傳達給他人的一種技術與能力。在人際的相處和溝通裡,「同理心」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要能易地而處,切身處地理解他人的情緒,感同身受地明白及體會身邊人的處境及感受,並可適切地迴應其需要。

part2它與社會工作

在社會工作中,同理心是助人關係中重要的條件,是指社工能正確理解服務物件,敏銳覺察服務物件的內在感受,並運用符合服務物件感受的語言,協助其改變。社工可以用理性完全的去了解服務物件,並真誠的、溫暖的幫助、支援、安慰服務物件。

使用同理心的目的,是為了建立良好的輔導關係,讓對方知道你試圖瞭解他們的立場。

當你能夠同理他人時,對方常會覺得被接納或被關懷,因此更能自由的和你談談他的感受,又可以減少導致爭端的誤會或猜測,使雙方可以繼續溝通。

如何增強同理心

4樓:行者行者行

同理心的培養 同理心是一種天生或後天培養的能力,若嬰兒孩童期有極不安全的經歷,周遭世界對自己的感受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或照顧者充滿嬲怒暴力,同理心的發展便受障。培育同理心,需至少有一個穩固的親子關係,有心連心的聯絡;親密和有安全感的家庭關係,有助體恤別人的感受。「我們愛,因 神先愛我們。

」(約壹4:19)被愛過的人才會去愛人。想像一下在一個欠缺同理心的家庭中成長之孩子會是怎樣的樣子?

首先,這些家庭的是父母大多都屬「忽視型」,甚或是「反對型」,他們每次遇到孩子情緒低落時就感到焦慮,因憂傷或憤怒帔視為失敗或潛在災難。遺憾的是,在孩子的生命中會不斷出現「不如意」的事;由於父母忽視孩子的負面情緒反應(更多時候是批判或責罵),久而久之,孩子學會了閉上嘴巴、裝假及掩飾,嚴重的更會與父母對抗!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孩子對他人的負面情緒同樣會表現冷漠,而自我情緒察覺力也會偏低!

如何提高共情能力?

5樓:填寫後要改r種

步驟一:學習擺脫自我中心

人在兒童時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認為太陽是為他而發光,星星是為他而閃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是以他為中心而發生發展的。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開始瞭解個體與環境中他人的關係,開始漸漸擺脫自我中心。

但是,中國的獨生子女們由於自小所受到的關注、照顧和呵護太多,再加上高考制度導致的對青少年人格、情感培養的嚴重忽略,因此現在不少大學生的心理年齡與其生理年齡沒有同步發展,都上大學了,卻仍然以自我為中心,只關注自己的需要和願望,受自己需要和願望的支配,對他人的需要、感受甚至存在都缺乏敏感。這種狀況中,還怎麼談得上利他?

所以,要想具備共情,首先要做的就是:學習擺脫自我中心,學習關注周圍的人。

步驟二:培養對人需要的敏感

我曾經非常注意地觀察過在車上不懂得讓座的青年人,我發現那不像很多老年人認為的那樣只是簡單的道德問題。我認為就青年人而言主要的問題還在於他們缺乏對人需要的敏感。

我觀察到一些很善良的青年人因為缺乏對人的敏感而對站在自己身邊的老人視而不見,在很多需要提供援手的場景中無動於衷。

這些青年人不缺道德觀,也不乏善良,他們缺的只是對人需要的敏感和具體的共情與利他習慣。

其實,人與人的交往中,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一個欲言又止的表情,一次嘴角的牽動,一次稍縱即逝的皺眉等等,都可能反映出人的需要,所以,我們要學習從這些細微的非言語表達中迅速察覺別人的需要。

步驟三:學習觀察並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因為缺乏對人情緒的敏感而難以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所以我們還有必要通過對他人情緒的觀察與體驗,來提高我們對人情緒的敏感,以此增強我們對他人的共情。

為了提高大家對情緒的敏感度,我們先就情緒描述語作了詞彙替換練習。中國傳統中一向強調自我剋制,因此,中國人不太善於描述自己的情感,所以,從積累相關詞彙入手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

我們分別就以下詞做了替換練習,它們是:

「高興」;「煩惱」;「憂傷」;「焦急」。

例如:煩惱的替換詞包括:煩躁、煩悶、鬱悶等等。

從情緒描述詞彙的擴大入手不僅有助於提高對情緒的敏感度的,它還能增強我們對情緒的體驗和描述並表達情緒的能力。

步驟四:通過觀察非言語資訊增加對他人的瞭解

人際之間的交流交往,既通過言語也通過非言語進行,社會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際互動中,有65%的資訊是以非言語形式傳遞的。

所以,要想準確體驗並理解他人的感受與意圖,在傾聽中還需要養成觀察非言語行為的習慣,學習把非言語資訊當作為了解他人的重要線索。

共情的含義

6樓:杰倫式閃耀

共情(empathy),也稱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譯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所謂共情,指的是一種能深入他人主觀世界,瞭解其感受的能力。該詞是由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所闡述的概念。

7樓:木木小新芯

共情釋義:

也稱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譯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擴充套件資料:

共情概念

共情是人本主義創始人羅傑斯提出的,是指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包含三個方面的含義:

1、諮詢師藉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對方內心去體驗他的情感、思維;

2、諮詢師藉助於知識和經驗,把握求助者的體驗與他的經歷和人格之間的聯絡,更好地理解問題的實質;

3、諮詢師運用諮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傳達給對方,以影響對方並取得反饋。

注意事項

1、諮詢師視角需要轉變,務必要從求助者的角度而不是自己的角度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問題。

2、共情的基礎不是有與求助者相似的經歷和感受,而是要設身處地地理解求助者及其問題。

3、表達共情不能一視同仁,而是因人、因事而異,視情而定。

4、表達共情應把握時機,共情應該適度,才能恰到好處。

5、表達共情要善於實現諮詢師一求助者之間的角色轉換。

6、表達共情還應善於使用軀體語言,注重姿勢、目光、 聲音、語調等表達。

7、表達共情應考慮求助者性別、年齡、文化習俗等特徵。

8、諮詢師應不斷驗證是否共情,得到反饋後要及時修正。

8樓:獨自等待的星子

共情,是看透別人的內心和靈魂、知道他人的想法、感受他人的情緒的能力。你的共情能力越高,說明你越能對他人的感受感同身受。這種能力有先天遺傳成分,也受後天成長環境的影響。

亞瑟畢業於哈佛醫學院,因而對共情的生物學基礎解釋地特別透徹。他在《共情的力量》中提出,共情能力,既包括情緒感受能力(與情緒有關),又涉及換位思考能力(與思維有關),所以它跟大腦兩個部位有關:杏仁核和新皮層。

杏仁核是情緒腦,是管理我們各種慾望和情緒的部位,也是產生眼淚、儲存記憶的地方。它控制著大腦所有的神經迴路,根據個體遇到的危險做出戰鬥或逃跑的反應。新皮層是思維腦,是隨著進化逐漸產生的,可以指導個體進行反思、邏輯和推理,進而調節自身的行為。

而共情能力則是杏仁核和新皮層配合的結果,即杏仁核感受刺激,產生情緒感覺,並將刺激通過神經迴路傳給新皮層,新皮層接收刺激,做出思考和反應,最終調節行為。所以很顯然,如果一顆大腦中,情緒腦佔主導,但思維腦發育差點,那他肯定情緒反應激烈,但對後果的反思能力和換角度思考能力都很差。

很多***行為人及殺人犯就屬於這一咖,只要遇到不順心就特別容易動情,突出表現是動怒,在情緒刺激下很容易就做出過激行為。他們往往不計後果,對他人的感受反應遲鈍,與別人的交往也很難深入。這種人群的內心與他人是缺乏連線的,所以雖然常常容易情緒充沛,卻血液裡流淌著孤獨感。

對於情緒腦主導和思維腦主導的個體,在行為上有什麼不同,亞瑟在書中提到一個特別明顯的對比:

以情緒腦為主導的蛇在飢餓的時候會把剛出生的小寶寶吃掉,而且絲毫不會覺得內疚;但思維腦主導的人類卻寧願犧牲自己也要保護自己的孩子。

我們在出生時,大腦的情緒腦就已經發育完全,所以會表達情緒,嗷嗷大聲哭,或哈哈大聲笑,但思維腦幾乎沒有發展,所以嬰兒的世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思維腦需要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一點點發育完全,這樣隨著孩子的長大,他會慢慢學會如何看見他人、安撫他人。

人類不同於其他物種,具有獨特的鏡映能力,這決定了早期童年經歷對一個人的共情能力具有很大的影響。鏡映能力,是說小孩子需要從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和反應中獲得自我意象,把他人看作是一面認識自己的鏡子。如果鏡子對映出的是陽光,孩子會收穫自信和優越;如果鏡子對映出的是黑暗,孩子也只會變得自卑和怯懦。

共情能力高的父母,孩子一般也具有高情商。因為父母的共情能力高,在對孩子的撫育中會給予更多的呵護和安撫,這會加強情緒腦和思維腦的連線回路,強化共情的產生。相反,如果父母跟孩子的互動中充滿漠視、暴力或憤怒,這會造成神經迴路的短路,孩子只能學習到情緒表達,但學不會反思和自我調節。

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如果我們的成長中,父母沒有教會我們共情,沒有對我們溫柔相待,我們在情緒旋渦中便無法自救,不會安撫自己,更不會調節和掌控情緒。於是,長大的我們,再度成了焦慮的父母。我們不會自我共情,遇到難題時不會安撫自己;我們不會跟孩子共情,因為沒有被看見我,我們看不見孩子;我們不會跟愛人共情,面對愛人對愛和理解的渴望,我們愛莫能助。

感謝心理的韌性,即使我們從小沒有被共情對待過,我們依舊可以學習如何去掌控情緒,如何去感受愛和信任,如何去給予。

怎麼培養共情能力,如何提高共情能力

共情是理解另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的經歷,就好像你是那個人一般。但同時,你也時刻記得,你和他還是不同的 你只是理解了那個人,而不是成為了他。共情還意味著讓你所共情的人知道你理解了他。努力使你自己有關情緒方面的詞彙變得更為豐富。然後多看一些別人經歷的可怕的事件,多去傾聽別人講話 多一些體諒別人的感受,多一...

容易共情的人適合什麼工作,如何和共情能力弱的人相處?

我想知道做什麼能避免傷害到自己,像心理諮詢師之類的,他可能會把病人的痛處加倍放在自己身上吧 共情力強的人的確會深刻體會到他人的感情,這對心理諮詢師來說是風險但也是資源,重要的是得通過學習和修煉讓自己有足夠的邊界意識和自省能力,我想這樣才能不會過多受到共情的負面影響吧 如果共情能力強,還不由自主會去代...

如何樣增強自己的同理心和感受情緒的能力?

我覺得你平時可以多看一些電影來增加共情感,或者是找一個情感能力強的人來幫助你增強感情,或者在網上找找 也可以找心理師,我覺得你可以學會換位思考,要多學會體諒別人,就可以增強自己的同理心,同時也可以增強感受他人情緒的能力。要設身處地的為其他人著想,也要有更強的同理心。也要明白一些基本的做事方法。也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