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是象徵國家權利的傳國之寶九鼎哪去了

2021-03-05 09:16:10 字數 5554 閱讀 3942

1樓:對方考慮看過

九鼎下落至今成謎。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入秦。

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昭襄王五十二年,秦從雒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

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泗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泗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無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祀志》中認為:

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無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入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泗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使人難以置信的。

後世帝王亦曾屢次重鑄九鼎,以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和宋徽宗崇寧三年兩次最為有名。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週三代的鎮國之寶。

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2樓:匿名使用者

權力的象徵 帝王九鼎之謎

禹治水成功,被奉為一代聖賢,但他違反了部落聯盟的傳統,建立了家天下的奴隸制國家,並鑄造了象徵王權的九鼎。隨著王朝的更送。九鼎一代又一代地傳下去。

然而,到了秦漢之間。九鼎卻不見了蹤影,由此人們懷疑九鼎到底真的存在嗎?

我國古代青銅工藝高度發達,傳下了許多稀世之寶,,然而就歷史價值而言,卻沒有一件比得上傳說是大禹所鑄的九鼎。後人將爭奪政權稱為「問鼎」,建立政權稱為「定鼎」,就是因為三代以來,九鼎一直被視為王權象徵的緣故。

根據《左傳》魯宣公三年記載,夏朝初年,令九州州牧貢銅,鑄造九鼎,事先將全國各地山川奇異之物畫成圖形,然後分別刻於鼎身。九鼎鑄成後,陳列於宮門之外,使人們一看便知道所往之處有哪些鬼神精怪,以避凶就吉。據說此舉深得上天的讚美,因而夏朝獲得了天帝的保佑。

九鼎一出世,就蒙上了一層神祕色彩。其實,透過神話因素,就不難看出它的政治價值。夏以九州之銅鑄成九鼎,再以九鼎象徵九州,無非是要表明自己乃九州之主,實現了天下一統。

此後,九鼎便成了三代傳國之寶。傳說夏亡之後,鼎遷於商,商亡之後,鼎遷於周,表明天命之所歸。

春秋時期,隨著王室力量的衰落,強大的諸侯對九鼎產生了覬覦之心,而由楚國首先發難。《史記

3樓:匿名使用者

九鼎不明下落(**)

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

在工藝美學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從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集中代表,從鑄造工藝技術上看,它標誌著中國的歷史已結束了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的時代。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有關九鼎的資料,不絕於歷代史冊,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隱身何處了。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夏代的鍊銅業。

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為兵。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

《左偉》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即言此事。

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範,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範中,就成為青銅器。

《春秋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夏朝初年,朝廷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夏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此後,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人秦。

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從錐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

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元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把志》中認為:

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元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人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難以使人置信的。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週三代的鎮國之寶。

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希望對你有幫助

4樓:匿名使用者

「周王國最後一任王姬延,他被稱為「羞愧之王」(赧王)。那時國土更小,**更窮,姬延靠著向新興的商人們借債度日,負債累累,無法支援。他就悄悄的把九鼎熔化,陸續出賣還賬。

等周王國被秦王國滅掉時,九鼎已賣了個淨光。」——柏楊 《中國人史綱》

5樓:匿名使用者

聽你們這麼一說,我倒想起小時候我家後院角落堆著一堆長方形的鏽跡斑斑的大缸,已經不能裝東西了,破破爛爛,上面有奇奇怪怪的花紋,還長著腳,爺爺說是銅的,好多年了他也不知道哪來的,說他小時候就堆在那裡了.........後來家裡做房子,當成廢品賣了,收破爛的還不大想要,說爛透了不值錢,好像是賣了幾十塊錢吧

周朝九鼎各個鼎的意義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周朝九鼎為大禹所鑄

禹鑄九鼎

大禹建立夏朝後,在以前先王子孫諸侯國林立的基礎上,又分封了很多諸侯國,時間長了,有些諸侯不免離心離德。為了檢閱天下究竟有多少諸侯國,維護夏朝和諸侯國的統屬關係,大禹決定召開一次諸侯大會。因這時適值各方諸侯來朝,夏禹趁機舉行郊祀之禮,眾諸侯都留在陽城助祭。

到祭祀的時候,大禹稽首伏地,深深祝禱。典禮官高聲朗誦祝文,各方諸侯細細聽去,前半部分是為國祈福、為民祈年,後半部分說天下受之於舜,將來亦必定傳之賢人,決不私之一家一姓,以副列聖授受之意:"茲查群臣中惟皋陶老成聖智,夙著功德,今謹薦於皇天,祈皇天允許,降以休徵,不勝盼禱之至"。

祭畢之後,諸侯紛紛散開,又復聚攏來。大家對於大禹深深不滿。一個諸侯說道:

"真是好笑,他薦皋陶於天,皋陶老病垂危,朝不保暮,哪個不知道?他要禪位於他,豈不是虛領人情嗎?"一個諸侯接著說道:

"我聽見說夏禹的兒子啟糾合了無數心腹之臣,想承襲王位。大禹**肯傳賢人呢?"後來不太滿意的諸侯就都紛紛歸去。

且說大禹郊祭之後,看見諸侯不服而去者有三十三國之多,心中不免納悶。計算起來,不服之國以東南兩方為多。於是大禹決定在陽城東南的塗山儘早召開諸侯大會,以檢討自己的過失。

到了正式大會的日子,大禹穿了法服,手執玄圭,站在臺上,四方諸侯按著他國土的方向兩面分列,齊向大禹稽首為禮,大禹在臺上亦稽首答禮。禮畢之後,夏禹大聲向諸侯說道:"我德薄能鮮,不足以服眾,召集大家開這個大會,為的是希望大家明白懇切的責備、規戒、勸喻,使我知過,使我改過。

我胼手胝足,平治水土,雖略有微勞,但生平所最兢兢自戒的是個驕字。先帝亦常以此來告誡我說:'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如果我有驕傲矜伐之處,請大家當面告知,否則就是教我不仁啊!

對大家的教誨,我將洗耳恭聽。"大家都明白禹受命於天,原本對大禹有意見的諸侯看到大禹這種態度,也都表示敬重佩服,消除了原先的疑慮。

這次大會,各方諸侯都帶來了朝賀的禮物,大國獻玉,小邦獻帛,史書記載"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大禹大享諸侯後,對各諸侯又重加賞賜,並申明貢法,要求務須按照規則繳納。同時,大禹也表示要竭力保護各諸侯國的權利,使其不受鄰國的侵犯。

塗山大會之後,諸侯們高高興興分道而去。大禹也率領群臣返回都城陽城。走到半路,忽然傳來急報,說皋陶去世了,大禹聽了,不勝傷悼,返都之後,就又改薦伯益於天。

這樣,從前疑心的諸侯知道誤會了大禹,就在堅決擁護大禹的同時,也積極進獻各類貢品。

為表示敬意,各方諸侯常來陽城獻"金"即青銅,後來,九州所貢之銅年年增多,大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為了紀念塗山大會,就準備將各方諸侯進獻的"金",鑄造成幾個大鼎。但為免諸侯責備,大禹經過深思熟慮,決定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並將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異禽獸、神怪等一併鑄在鼎上,使九州之百姓知道哪一種是神,那一種是奸。

又過了幾月,大禹已在位五年了。夏禹承帝舜之制,也五歲一巡狩。巡狩回來後,氣勢磅礴的九鼎鑄成,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

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大鼎,豫州即為**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

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

後來夏朝為商所滅,九鼎就遷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所滅,九鼎就遷於周朝的鎬京。後來成王在洛邑營造新都,又將九鼎安置在洛邑,謂之定鼎。

這就是所謂的"鼎在國在,鼎失國亡"。九鼎作為鎮國之寶、傳國之鼎僅傳三代約二千年後,因週末戰火頻仍而神祕失蹤,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因為禹鑄造九鼎,直到現在,"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還是人們常用的詞彙。

傳國璽是和氏璧雕刻的嗎傳國璽是何時失蹤的

是的據 韓非子 記載 戰國時期有楚人卞和,在荊山發現一塊非同尋常的石頭,憑著幾十年的玩石經驗,認定內藏有美玉,就恭恭敬敬奉獻給楚歷王,怎奈愚君不識貨,說是一塊普通的石頭,就以 欺君之罪 處以刖刑 砍掉卞和的左腳。歷王駕崩,武王即位。卞和認為也許武王是位明君,跛著腳再次前去獻寶,不料此君同樣不識寶,又...

傳國玉璽上的印章是什麼傳國玉璽上的篆字是什麼篆啊

秦以前,國璽是以方寸金銀 製作的。完璧歸趙 中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後來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為秦至晉的 傳國寶 晉代以後,此寶失落了,但歷代帝王仍用其他玉璽代替 傳國玉璽 不過,李斯在他的 諫逐客書 中寫道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 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

秦始皇的傳國玉璽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傳國玉璽是不是就是和氏璧

秦始皇的傳國 玉璽是用玉做的。傳國玉璽就是和氏璧。基本介紹 傳國玉璽 又稱 傳國璽 傳國寶 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八篆字,以作為 皇權神授 正統合法 之信物。此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