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徽之間的距離古琴是彈琴徽的地方還是兩個琴徽之間的地方

2021-03-04 06:30:23 字數 4388 閱讀 6646

1樓:獨愛紫萱

不是完全固定的

古琴有十三個徽位,從嶽山到龍齦(從琴首到琴尾)依次為一徽、二徽……十二徽、十三徽,琴譜上標註的還有×徽×分,含義如下:

卜 ——徽外,十三徽中心向龍齦方向延伸約2釐米的位置。

十二——其實並非十二徽,是十二徽中心向龍齦方向延伸約2釐米的位置。

十八——十徽八分,從十徽到十一徽的4/5(或8/10)處,靠近十一徽。十九

八キ——八徽半,八徽九徽中間。

七九——七徽九分,從七徽到八徽的9/10處,靠近八徽。

七六——七徽六分,從七徽到八徽的3/5(或6/10)處,靠近八徽。

七**——六徽四分,從六徽到七徽的2/5(或4/10)處,靠近六徽。

六二——六徽二分,從六徽到七徽的1/5(或2/10)處,靠近六徽。

六五六——五徽六分,從五徽到六徽的3/5(或6/10)處,靠近六徽。

五四六——四徽六分,從四徽到五徽的3/5(或6/10)處,靠近五徽。

四四——四徽四分,從四徽到五徽的2/5(或4/10)處,靠近四徽。

四常用的就這些,但它們不是絕對的位置,具體演奏時還需要自己作微調。

2樓:謬醉柳詹思

剛量了一下我家的伏羲,用直觀的方法回答你!因為以7徽為中心兩邊徽位是對稱的,我就簡單寫了。

1-2徽、13-12徽:5釐米

2-3徽、12-11徽:4釐米

3-4徽、11-10徽:6釐米

4-5徽、10-9徽:

10釐米

5-6徽、9-8徽:

8釐米6-7徽、8-7徽:

11.5釐米

每張古琴的做工不同,可能會有偏差,但不會太大。

古琴是彈琴徽的地方還是兩個琴徽之間的地方

3樓:南陌煙寒

若是右手彈奏,

則在一徽與嶽山之間處,

根據曲子需要,強弱處理,可左右移動。

若是左手按弦走音,

一徽到十三徽,都會用到。

且徽與徽之間,

會被分成10等份,

根據需要,基本每個等份也會用到。

如七徽六分等。

古琴徽位是如何定的

4樓:琴書相伴的老巢

《說文解字》說:徽,衺幅也。一曰三糾繩也。

從糹,微省聲。《辭海》〔徽〕條亦解釋道:「琴徽,系弦之繩。

」很明顯《說文解字》與《辭海》的解釋,與我們現在對古琴「徽位」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樣的。倒是更像是在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絨扣」

上個世界九十年代,湖北曾侯乙墓與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中均有古琴,分別代表了戰國與漢初時古琴的形制。可以從**中看出來,此時的古琴並無徽位之分。那麼古人是如何尋音位以辨音呢?

我們可以猜測是純靠聽力來辨別徽位的。在**發展之初,和諧的聲波震動是演奏者的一致追求。於是,可以想象,在古琴製作時,製作者發現,在古琴的有效弦長內,以中間為例(即現在的七徽)一分為二,左邊泛音高與右邊泛音音高在許多地方是相同的,於是以此演奏。

而習琴的人也都知道,古琴是不必調至絕對音高的,相對音高下,只要音高和諧,是一樣可以演奏的。

慢慢的,更多的演奏者發現,古琴等分三份,則三分之二與三分之一處相同;等分四份,則四分之三與四分之一相同;等分五份,則五分之四與五分之一相同,五分之三與五分之二相同;六八類推。其實到八分的時候,已經出現重複的了,那麼為什麼還是會出現呢?為什麼一定要湊齊十三徽?

現有說法都是以「象徵一年十二個月和一個閏月」,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在科技並不發達的古時,將人事與天地相參,是古人的習慣。這點,許多現代人是不能理解的。

至於暗徽為何變為明徽,筆者有個大膽的猜測,在文化相對比較普及的兩漢時期,尤其是董仲舒喊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的口號之後,文人階層的出現,使得古琴的普及成為必要。這些文人出於儒學開創者孔子的對古琴的喜好,對於「禮樂」的重視,便將古琴作為一門學科來學習。

同時也解釋了為何古琴會在歷代文人中佔據了重要的位置。筆者認為,自西漢中期,古琴已成為大部分文人必修的一樣技藝了。但是耳朵並不敏銳的人無準確尋找徽位的能力,所以就需要明徽了。

至於為何要湊齊十三徽,前邊已說。

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十年代,關於古琴徽位出現時間的研究類文章層出不窮。古琴十三徽具體出現的時間,有文獻可證為魏晉時期。嵇康《琴賦》便有「徽以鐘山之玉」之言,文字譜《碣石調·幽蘭》亦有表明徽位,南朝的畫磚《竹林七賢與榮啟期》中嵇康撫琴所用之琴亦有十三徽。

香港的饒宗頤先生在《三論琴徽》中提出,認為徽位最早應該是出現在西漢。但至今並無西漢晚期及東漢時期古琴或者相關書畫作品以證,除了感嘆一句「文獻不足故也」實在是別無他法。

雖無法確定徽位具體出現時間,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徽位的出現,對古琴的發展與普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古琴融入非職業琴人生活中的必要條件。也正是前人的智慧,為後來的許許多多熱愛古琴**的人創造了非常便利的條件。

5樓:百度使用者

授課老師均畢業於相關**院校,又師承名師,規範科學的教學方式,既能快速學古琴,又能掌握正統的古琴文化。下面為大家更好的理解古琴先講一下,古琴的徽位是怎麼來的。因為古琴的琴長(比如膝琴只有七十到九十釐米)不固定 所以徽位間的距離也不固定七徽是在有效弦長的二分之一處 (二分法)

六徽和八徽是在有效弦長的五分之二處(五分法)

五徽和九徽是在有效弦長的三分之一處(三分法)

四徽和十徽是在有效弦長的四分之一處(二分法)

三徽和十一徽是在有效弦長的五分之一處(五分法)

二徽和十二徽是在有效弦長的六分之一處(五分法)

一徽和十三徽是在有效弦長的八分之一處徽位是根據三分損益的原則來劃定的

以有效弦長110cm計算(琴長124cm左右)以七徽為原點計算 嶽山方向為正方向

七徽在二分之一處 即為0處

六徽和八徽分別在有效弦長的五分之二處 即+11cm處 -11cm處

五徽和九徽是在有效弦長的三分之一處 即+19.7cm處 -19.7cm 即九徽與八徽相差8.7cm 五徽與六徽差-8.7cm

大概是這樣 不繼續算了 每床琴的琴長不同 有效弦長也不同。深圳古琴老師(深圳古琴 古琴老師 )

深圳學古琴(學古琴 深圳學古琴 )

深圳古琴(深圳古琴)深圳古琴培訓(深圳古琴培訓)

不抗指古琴一弦7徽距離琴面多少釐米

6樓:琴風

因弦的粗細不一樣,從6弦到1弦距琴面的距離應漸高,不是完全和7弦一樣,從6弦開始逐漸高至1弦,但這個高度差很小,通常到了1弦七徽也才距離琴面0.6釐米。

手疼,除了琴本身的問題,還要檢查練習時有沒有按照老師要求的做,比如中指按一弦的練習,有幾天手疼是正常的,注意放鬆不要用僵勁,很快就能適應,正確的方法練琴手是不會疼到不能練習的。

古琴的弦間距離多少是合適的呢

7樓:

古琴有七根弦,傳說最早古琴是五絃,後文王武王各加一弦,共7弦。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絃琴,是中國漢族傳統撥絃樂器,有三千年以上歷史,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製為7弦,且有標誌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琴是漢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

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古琴的徽位是如何確立的呢?比如說幾徽 是有效弦長的幾分之幾?請知道的告訴我吧,謝謝!

8樓:1124楊樹森

一徽至十三徽從右向左排列

七徽:二分之一

八徽、六徽:五分之二(左右各一個,相對於離龍齦或嶽山近的方向)九徽、五徽:三分之一

十徽、四徽:四分之一

十一徽、三徽:五分之一

十二徽、二徽:六分之一

十三徽、一徽:八分之一

9樓:匿名使用者

弦的振動可以產生兩種音,整根弦振動產生的是基因,分段振動產生泛音。基因可以直接聽出,泛音則需要藉助儀器。而古琴的徽位正是分段振動的點。

七徽:二分之一點;九徽、五徽:三分之一點;十徽、四徽:

四分之一點;十一徽、三徽:五分之一點;十二徽、二徽:六分之一點;十三徽、一徽:

八分之一點;八徽、六徽:五分之三點。

10樓:匿名使用者

一年有十二個月 和一個閏月 十三個徽就是這麼來的

彈古琴時是坐在三徽和四徽之間嗎,上課老師說的我

11樓:息弦堂

正對四到五徽之音的位置 ,也沒問題。 反正正對中間是不對勁的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坐在正對五徽的位置。

古琴徽與徽的距離是多少古琴徽之間的距離,

做古琴很難的,要用生漆,鹿角霜,合的泥子,非常的硬,還不好乾燥。音色也不宜控制。要有專業的鏟子刨子。邊挖邊用奔子,試音。要有好的耳音能聽出挖的是否到位。不容易最好,會彈琴,做起來才容易。古琴的徽與徽的距離,7輝是2分之1。我在大陸時常有人請我幫助挑選古琴,來英國之後也有朋友寫信問以如何挑選。初學古琴...

古琴泛音彈奏,是先按徽位在彈左手?還是左右手同時演奏?我兩種方法都試了發音差不多。那種正確

其實所有的彈撥樂器演奏泛音的方法都基本一樣,先把手指輕觸在弦的中間 泛音點 上,當彈弦的手指撥動弦的一瞬間,泛音點上的手指立即離開!幾乎同時的,以音清澈為準。右手彈弦的同時左手輕觸徽位 泛音是左右手同時的!古琴左右手如何配合是右手先彈左手再按還是同時按不懂的人請別回答 按音,當然是右手彈之前左手就要...

安徽徽派建築的特點是徽派建築特點?

徽派建築的特點 徽派建築在總體佈局上,依山就勢,構思精巧,自然得體 在平面佈局上規模靈活,變幻無窮 在空間結構和利用上,造型豐富,講究韻律美,以馬頭牆 小青瓦最有特色 在建築雕刻藝術的綜合運用上,融石雕 木雕 磚雕為一體,顯得富麗堂皇。徽派建築結構多為多進院落式 小型者多為三合院式 一般坐北朝南,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