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的《草》的原文是什麼,白居易的詩《草》的全詩是什麼

2021-03-04 06:10:00 字數 5926 閱讀 3586

1樓:匿名使用者

白居易《草》(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版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權。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譯文: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陝西、出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於洛陽市郊。

白園(白居易墓)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賞析: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

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白居易的詩:《草》的全詩是什麼?

2樓:煙雨帥風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3樓:水晶妮妮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長長的原上草哇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野草野花蔓延著掩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這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應考的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命題詩,題目前要加「賦得」兩個字,內容類似詠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了送別友人時的惜別之情。

借春草表達情意是古人慣用的手段。「青」,諧音「親」、「情」。春天是青草發芽的時候,也是人最思念親人的時候。

青草年年長,思念也會年年加深。野火燒不盡野草,空間隔不斷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

野草塞滿了道路,該有多麼難走!野草是那麼荒遠,你何時才能回來?我雖然不願意你離去,你卻不得不遠行。

這莽莽的青草,見證著我們的友情。

說白了:朋友,你就要遠行了。我們何時才能相見呢?

等到明年青草再綠的時候,我該多麼想你呀。這路途遙遙,又讓我多麼擔心你呀!不過,我們的友誼像青草一樣常青,我們一定會再相見的。

4樓:暴雨

賦得古原草送別

白居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時,又遷居下邽(音guī)(今陝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鞏縣(今河南鞏義)縣令,與當時的新鄭[屬河南]縣令是好友。

見新鄭山川秀美,民風淳樸,白湟十分喜愛,就舉家遷移到新鄭城西的東郭宅村(今東郭寺)。唐代宗大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東郭宅降生了。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卒於洛陽[屬河南],享年75歲。

著有《白氏長慶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諡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後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因而人稱詩佛,又自號樂居士。他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為最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等極為有名。

註釋:1離離: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2原:原野。

3一歲:一年。

4枯榮:枯,枯萎;榮,茂盛。

5盡:光、淨。

詩意:長長的原上草哇多麼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幹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野草野花蔓延著掩沒古道,豔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助讀:這是白居易十六歲時應考的習作。按科舉考試規定,命題詩,題目前要加「賦得」兩個字,內容類似詠物詩。《賦得古原草送別》通過對古原上野草的描繪,抒發了送別友人時的惜別之情。

借春草表達情意是古人慣用的手段。「青」,諧音「親」、「情」。春天是青草發芽的時候,也是人最思念親人的時候。

青草年年長,思念也會年年加深。野火燒不盡野草,空間隔不斷友情。野草遮住了道路,你就不要走了吧?

野草塞滿了道路,該有多麼難走!野草是那麼荒遠,你何時才能回來?我雖然不願意你離去,你卻不得不遠行。

這莽莽的青草,見證著我們的友情。

5樓:宋奕倩

《草》唐·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6樓:檸檬戀

草 白居易

離離1原2上草,

一歲3一枯榮4。

野火燒不盡5,

春風吹又生。

題解:白居易(772—846),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他關心人民的疾苦,反映下層勞動者的心聲,詩歌明白如話。

作此詩時,詩人才十六歲。詩人以「草」為歌詠物件,讚頌了野草無窮的生命力。此詩原題為《賦得古草原離別》。

註釋:1離離:草長得茂盛的樣子。

2原:原野。

3一歲:一年。

4枯榮:枯,枯萎;榮,茂盛。

5盡:光、淨。

今譯:原野上長著繁茂的的野草,每年都要枯萎一次,繁榮一次。野火無法把它完全燒死,來年春風一吹,它又綠遍大地,生機勃勃。

【賞析】

這首詩是白居易少年時代成名的作品,也是歷來為人們所稱賞的詩。詩人熱情地歌頌了原上草無窮的生命力,其色青翠,其氣芳香,結句點明題旨,並給它賦以感情,令人百讀不厭。這雖是詩人少年時代的創作,但仍然不愧為唐詩的名篇之一。

頷聯的形象中寓於哲理,是歷來傳誦的名句,而且成為今天廣泛引用的格言。

相傳這首詩是白居易十六歲時作。唐張固《幽閒鼓吹》載白居易到長安應試,攜詩作往謁顧況,顧以他的名字開玩笑說:「米價方貴,居亦弗易」,看白的詩作第一首《草》,即嗟賞曰:

「道得個語,居即易矣」,「因為之延譽,聲名大振。」白居易以原上草喻別情,想象別緻,情味雋永。「野火」兩句傳誦千古,不僅突出了野草頑強的生命力,也表現了對於新生事物的讚頌。

韻譯: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評析:

白居易的詩詞《草》原文是怎樣的?

7樓:蕭love曇

1、古詩《草》來

作者:白居易源 (唐)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bai枯榮。

野火燒du不盡,春風吹又生zhi。

遠芳侵dao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註解:

離離:歷歷,分明的樣子。

遠芳:伸展到遠處的草。

萋萋:茂盛的樣子。

3、譯文: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4、賞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8樓:宋奕倩

源 (唐)

離離bai原上草,一歲一du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zhi生。遠dao

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2、註解:

離離:歷歷,分明的樣子。

遠芳:伸展到遠處的草。

萋萋:茂盛的樣子。

3、譯文: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一吹依舊蓬勃生長。

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

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

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

萋萋亂草可比滿腹離傷。

4、賞析:

這是詠物詩,也可作為寓言詩看。有人認為是譏刺小人的。從全詩看,原上草雖有所指,但喻意並無確定。「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9樓:匿名使用者

草/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遠方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

古詩《草》的原文是什麼?

10樓:匿名使用者

《草》唐代: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是「枯榮」二字的發展,由概念一變而為形象的畫面。古原草的特性就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是斬不盡鋤不絕的,只要殘存一點根鬚,來年會更青更長,很快蔓延原野。

作者抓住這一特點,不說「斬不盡鋤不絕」,而寫作「野火燒不盡」,便造就一種壯烈的意境。野火燎原,烈焰可畏,瞬息間,大片枯草被燒得精光。而強調毀滅的力量,毀滅的痛苦,是為著強調再生的力量,再生的歡樂。

烈火是能把野草連莖帶葉統統「燒盡」的,然而作者偏說它「燒不盡」,大有意味。因為烈火再猛,也無奈那深藏地底的根鬚,一旦春風化雨,野草的生命便會復甦,以迅猛的長勢,重新鋪蓋大地,回答火的凌虐。看那「離離原上草」,不是綠色的勝利的旗幟麼!

「春風吹又生」,語言樸實有力,「又生」二字下語三分而含意十分。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說此兩句「不若劉長卿『春入燒痕青』語簡而意盡」,實未見得。

此二句不但寫出「原上草」的性格,而且寫出一種從烈火中再生的理想的典型,一句寫枯,一句寫榮,「燒不盡」與「吹又生」是何等唱嘆有味,對仗亦工緻天然,故卓絕千古。而劉句命意雖似,而韻味不足,遠不如白句為人樂道。

如果說這兩句是承「古原草」而重在寫「草」,那麼

五、六句則繼續寫「古原草」而將重點落到「古原」,以引出「送別」題意,故是一轉。上一聯用流水對,妙在自然;而此聯為的對,妙在精工,頗覺變化有致。「遠芳」、「睛翠」都寫草,而比「原上草」意象更具體、生動。

芳曰「遠」,古原上清香瀰漫可嗅;翠曰「晴」,則綠草沐浴著陽光,秀色如見。「侵」、「接」二字繼「又生」,更寫出一種蔓延擴充套件之勢,再一次突出那生存競爭之強者野草的形象。「古道」、「荒城」則扣題面「古原」極切。

雖然道古城荒,青草的滋生卻使古原恢復了青春。比較「亂蛬鳴古塹,殘日照荒臺」僧古懷《原上秋草》的秋原,就顯得生氣勃勃。

作者並非為寫「古原」而寫古原,同時又安排一個送別的典型環境:大地春回,芳草芊芊的古原景象如此迷人,而送別在這樣的背景上發生,該是多麼令人惆悵,同時又是多麼富於詩意呵。「王孫」二字借自楚辭成句,泛指行者。

「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說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懷思行遊未歸的人。而這裡卻變其意而用之,寫的是看見萋萋芳草而增送別的愁情,似乎每一片草葉都飽含別情,那真是:「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

這是多麼意味深長的結尾啊!詩到此點明「送別」,結清題意,關合全篇,「古原」、「草」、「送別」打成一片,意境極渾成。

全詩措語自然流暢而又工整,雖是命題作詩,卻能融入深切的生活感受,故字字含真情,語語有餘味,不但得體,而且別具一格,故能在「賦得體」中稱為絕唱。

草這首詩原來的名字是什麼,白居易寫草這首詩原名是什麼

賦得古原草送別 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成名作。原文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白話譯文 原野上長滿茂盛的青草,年年歲歲枯萎了又蒼翠。原野上的大火無法燒盡,春風一吹它又生機勃發。芳草的馨香瀰漫著古道,陽光照耀下碧綠連荒城。又送遊子遠行踏...

白居易寫鳥的詩句,白居易寫的詩 《鳥》

鳥 誰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感鶴 鶴有不群者,飛飛在野田。飢不啄腐鼠,渴不飲盜泉。貞姿自耿介,雜鳥何翩翾。同遊不同志,如此十餘年。一興嗜慾念,遂為矰繳牽。委質小池內,爭食群雞前。不惟懷稻粱,兼亦競腥羶。不惟戀主人,兼亦狎烏鳶。物心不可知,天性有時遷。一飽尚如此...

白居易幾歲寫的古詩《草》,白居易在幾歲才寫古詩草的

白居易 賦得古原草送別 又名 草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韻譯 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春風一吹舊蓬勃生長。遠處芳草掩沒古老驛道,延至荒城一片翠綠清朗。春綠草長又送遊子遠去,萋萋亂草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