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悉尼歌劇院這一建築給你的藝術感受

2021-03-04 06:08:27 字數 5050 閱讀 4068

1樓:矢口_道

歌劇院的整體造型 以貝殼為靈感. 形象上的生態模擬功能上, 貝殼式的建築是可以活動的. 而且 悉尼 的特殊位置也強調了它的 自然環境的和諧.

在海上.好象一個大貝殼一樣 與周遍的環境融合的十分完美

2樓:楓丹白露的黎明

富有動感、清新、朝氣、積極向上。

悉尼歌劇院建築風格簡要介紹

3樓:w晴天去看海

有「船帆屋頂劇院」美稱,因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陽光照射的時候,遠遠望去,不僅像豎立著的貝殼,也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在建築的細部組成上,建築物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

該建築2023年3月開始動工,於202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 。

其建築整體為白色,給人一種乾淨冷峻的感覺,與藍色的海洋天空融為一體,讓人不禁讚歎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同時,整個建築物並不是孤立於岸邊,它緊鄰悉尼港灣大橋,並伴有良好的植被,與周圍景物互相呼應。

4樓:demon陌

它的建築特色簡而言之就是像在風浪中鼓帆前進的巨型帆船,又像漂浮在悉尼港灣海面上的潔白貝殼,這就是悉尼歌劇院的外觀。

這棟建築物的形狀實際上參照了一個被撥開的球體的扇形部分。悉尼歌劇院是多數人能從**上認出來的少數現代建築之一。對許多人來說,它幾乎成了澳大利亞的象徵。

悉尼歌劇院是澳大利亞的地標建築,也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202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

從遠處看,悉尼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陳放著貝殼的大展臺,貝殼也爭先恐後地向著太陽立正看起。

5樓:暴走少女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廳,最多可容納2679人。

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2023年至2023年製造的。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時14年。

6樓:暮雨殘煙

悉尼歌劇院設計始於2023年,當時澳洲**舉辦了全球性的設計比賽,題目是在悉尼海港旁設計一座包括2600多人的多用途表演場地、能容納1500人的劇場和能容納500人左右的戲劇廳。最終,約恩·烏松從233位建築師中脫穎而出。

立面上,悉尼歌劇院可謂光彩奪目,足以讓任何人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會愛上它,獨特的造型在腦海裡不會忘記。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反傳統的造型使得遊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會收穫到不同的景色與觀賞體驗,這與中國古典園林理論中的「步移景異」不謀而合。

在建築的細部組成上,建築物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這些「貝殼」依次排列,前三個一個蓋著一個,面向海灣依抱,最後一個則背向海灣侍立,看上去很像是兩組開啟蓋倒放著的蚌。高低不一的尖頂殼,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在陽光照映下,遠遠望去,既像豎立著的貝殼,又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故有「船帆屋頂劇院」之稱。

其建築整體顏色為白色,給人一種乾淨冷峻的感覺,與藍色的海洋天空融為一體,讓人不禁讚歎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同時,整個建築物並不是孤立於岸邊,它緊鄰悉尼港灣大橋,並伴有良好的植被栽植,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認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標誌。

平面上,歌劇院的造型與佈局仍然讓人叫絕。平面上看,悉尼歌劇院的外觀為三組巨大的殼片,聳立在南北長186米、東西最寬處為97米的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基座上。

第一組殼片在地段西側,四對殼片成串排列,三對朝北,一對朝南,內部是大**廳。第二組在地段東側,與第一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規模略歌劇廳。第三組在它們的西南方,規模最小,由兩對殼片組成,裡面是餐廳。

其他房間都巧妙地佈置在基座內。整個建築群的入口在南端,有寬97米的大臺階。車輛入口和停車場設在大臺階下面。

悉尼歌劇院三面臨水,環境開闊,以特色的建築設計聞名於世,它的外形像三個三角形翹首於河邊,屋頂是白色的形狀猶如貝殼,因而有「翹首遐觀的恬靜修女」之美稱。

悉尼歌劇院在最開始的時候,並不適合作為演奏**使用。因為設計演奏廳都會採用同一個理論,就是把整個劇院設計成又長又窄,成一個長方形,因為左、右兩邊的距離差別少,所以聲效差別不大,而且出現多種迴音的情況亦會較少,所以聲效方面會較容易處理,情況就有如北京的國家大劇院,整個劇院成一個長方形,雖然外形是成蛋形,但只是用金屬外殼包著3個長方形而言。

但是約恩。烏松設計的悉尼歌劇院的外形成雞蛋形,圓拱形的天花則會製造多種的迴音,而且聲波可能反射至歌手身上,而不是到達觀眾席,針對這一問題,他們借用其他合規格劇院的內部規劃作為核心,並根據現實情況下作出相對的調整,並同時把劇院的外型修正至滿足能容納合規格的演奏廳和劇院,最終解決了這以功能上的難題,使得功能與造型的完美統一。

歌劇廳可容納1547名觀眾,內部陳設新穎、華麗、考究,為了避免在演出時牆壁反光,牆壁一律用暗光的夾板鑲成:地板和天花板用本地出產的黃楊木和樺木製成;彈簧座位椅子蒙上紅色光滑的皮套。採用這樣的裝置,演出時可以有圓潤的音響效果。

舞臺面積440平方米,有轉檯和升降臺。舞臺配有兩幅法國織造的毛料華麗幕布。一幅圖案用紅、黃、粉紅3色構成,猶如道道霞光普照大地,叫「日幕」;另一幅用深藍色、綠色、棕色組成,好像一彎新月隱掛雲端,稱「月幕」。

舞臺燈光有200迴路,由計算機控制。還裝有閉路電視,使舞臺監督對臺上、臺下情況一目瞭然。**廳裝潢華麗,有2690個席位。

歌劇院規模巨集大,陳設講究,演出頻繁,除聖誕節和耶穌受難日外,每天開放16小時,平均有10個不同的活動專案,可同時容納7000餘人。歌劇院已成為澳大利亞最熱鬧的場所,旅遊者、觀眾從早到晚絡繹不絕。入夜,到這裡來的人,不只是看演出,還來貝尼朗餐廳吃飯和觀賞夜景,同時,歌劇院的展覽廳是免費向公眾開放的,主要展商是悉尼的物體藝廊,展現現代藝術和手工藝品。

7樓:百度使用者

象徵主義風格的建築

像在風浪中鼓帆前進的巨型帆船,又像漂浮在悉尼港灣海面上的潔白貝殼,這就是悉尼歌劇院的外觀。這棟建築物的形狀實際上參照了一個被撥開的球體的扇形部分。悉尼歌劇院是多數人能從**上認出來的少數現代建築之一。

對許多來說,它幾乎成了澳大利亞的象徵。

這項建築設計是20世紀50年代末在國際競爭中被選定的。許多人反對這項設計,建造過程中曾出現過很多爭議。最後,丹麥建築師約恩.烏特鬆在工程進行到一半的時候辭職。

2023年工程終於完成。它既是一座歌劇院,同時也包括兩個 劇院、一個**廳、若干個餐館、一個電影院、多個藝術畫廊和一個圖書館。

悉尼歌劇院內的音響效果並不十分完美。歌劇院的內部也是約恩.烏特鬆設計的,但他的計劃未被採用,因為有人認為他對音響不夠了解。

然而,若按烏特鬆最初的設計,歌劇院的音響效果本該是完美的。

悉尼歌劇院從哪些方面說明了藝術的審美性是內容和形式的完美統一?

8樓:漫閱科技

與之相反,悉尼歌劇院卻是當代藝術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產物,它的建立標誌著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建築技術和建築材料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美學追求來看,悉尼歌劇院這一建築作品具有鮮明突出的個性,它的設計師丹麥建築家伍重強調現代建築應當從屬於自然環境,崇尚「有機建築」理論,認為建築應與周圍環境有機融合在一起,彷彿是自然而然「生長」出來的一樣,努力使建築與環境有機地結合。在海灘上設計建造的悉尼歌劇院,遠遠望去,似大海在萬頃碧波中的片片白帆,又如荷花盛開,充滿浪漫的詩情畫意。

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徵

9樓:手機使用者

悉尼歌劇院位於澳大利亞悉尼,是20世紀最具特色的建築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藝術中心、悉尼市的標誌性建築。該劇院設計者為丹麥設計師約恩·烏松,建設工作從1959開始,2023年大劇院正式落成。在2023年6月28日這棟建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文化遺產。

悉尼歌劇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bennelong point),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作為背景的悉尼港灣大橋,與周圍景物相映成趣。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遊客前來觀賞這座建築。

悉尼歌劇院主要由兩個主廳、一些小型劇院、演出廳以及其他附屬設施組成。兩個大廳均位於比較大的帆型結構內,小演出廳則位於底部的基座內。其中最大的主廳是**廳,最多可容納2679人。

設計的初衷是把這個最大的廳堂建造成為歌劇院,後來設計改動了,甚至已經完工的歌劇舞臺被推倒重建。**廳內有一個大風琴,是由羅納德·沙普(ronald sharp)於2023年至2023年製造的。號稱是全世界最大的機械木連桿風琴,由10,500根風管組成。

主廳中較小的一個才是歌劇院。由於當初是將較大的主廳設計為歌劇院,小廳被認為不太適合做大型的歌劇演出,舞臺相對較小而且給樂隊的空間也不便於大型樂隊演奏。

其他附屬設施則包括戲劇院、影院以及攝影室。在入口的階梯前也經常舉行一些免費的公共演出。

歌劇院規模:悉尼歌劇院整個建築佔地1.84公頃,長183米,寬118米,高67米,相當於20層樓的高度。

悉尼歌劇院,sydney opera house ,位於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首府悉尼市貝尼朗岬角。這座綜合性的藝術中心,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認為是巨型雕塑式的典型作品,也是澳大利亞的象徵性標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悉尼歌劇院不僅是悉尼藝術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清晨、黃昏或星空,不論徒步緩行或出海遨遊,悉尼歌劇院隨時為遊客展現不同多樣的迷人風采。從遠處看,悉尼歌劇院就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帶著所有人的**夢想,駛向蔚藍的海洋。從近處看,它就像一個陳放著貝殼的大展臺,貝殼也爭先恐後地向著太陽立正看起。

悉尼歌劇院的外型猶如即將乘風出海的白色風帆,與周圍景色相映成趣。悉尼歌劇院是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構思興建,2023年起公開徵求世界各地的設計作品,至2023年共有32個國家233個作品參選,後來丹麥建築師約恩·伍重的設計屏雀中選,建設從2023年3月開始,直至2023年10月竣工,斥資1億零200萬澳大利亞元完成建造,為了籌措經費,除了募集**外,澳大利亞**還曾於2023年發行悉尼歌劇院彩券。

通常用於舉辦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舞蹈、合唱、流行樂、爵士樂等多種表演。此**廳最特別之處,就是位於**廳正前方,忠實呈現澳州自有的風格。

悉尼歌劇院的英文介紹,悉尼歌劇院的介紹中英文版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劇院 您好!悉尼歌劇院的英文介紹如下 sydney opera house 悉尼歌劇院的介紹中英文版 20 悉尼歌劇院英文簡介 the sydney opera house is a multi venue performing arts centre o...

悉尼歌劇院建築風格簡要介紹,悉尼歌劇院的建築特點和功能

有 船帆屋頂劇院 美稱,因外表用白格子釉磁鋪蓋,陽光照射的時候,遠遠望去,不僅像豎立著的貝殼,也像兩艘巨型白色帆船,飄揚在蔚藍色的海面上。在建築的細部組成上,建築物由4塊巍峨的大殼頂組成。該建築1959年3月開始動工,於1973年10月20日正式竣工交付使用,共耗時14年 其建築整體為白色,給人一種...

比薩斜塔 紅場 泰姬陵 泰晤士橋 悉尼歌劇院 自由女神像 勃蘭登堡門 雙塔分別是在哪個國家

義大利,俄羅斯,印度,英國,澳大利亞,美國,德國,雙塔具體指哪一個?紅場,泰姬陵,帕提農神廟,泰晤士橋,系呢歌劇院,埃菲爾鐵塔,自由女神像,勃蘭登堡門,雙塔的地方 80 紅場 俄羅斯莫斯科 泰姬陵 泰國 帕提農神廟 希臘雅典衛城 泰晤士橋 英國 悉尼歌劇院 澳大利亞 埃菲爾鐵塔 英國 自由女神像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