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比較分析義務論和功利主義,哲學引論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看待行為道德性的區別表現在哪裡

2021-03-03 23:44:43 字數 5326 閱讀 4462

1樓:匿名使用者

:「善良意志之所以為善,並不是因為它所促成的東西和它所實現的東西,也不因為它易於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僅僅是因為意願而善,也就是說,它是善本身。」,之所以會記下這概念和對一概念印象深刻,是因為,這一個定義中,讓我明白《道德形而上學基礎》一書的主旨是什麼。

而且這一概念,跟我曾經接觸的道家哲學有著相似之處,道之為道,並不會由它是什麼東西體現而改變,道有它的本身,這個本身是一,而不是二的存在。現在想想,我當時在理解康德所提出的「善良意志」這一概念時,我是直接套用了「道」的這一理解。兩者在表述上是何其相似。

從這一理解中,不難發現,在康德認為,道德行為本身之所以是道德的,不是因為這一行為,而是首先有了「道德」這一先天存在。人們的行為,如果是道德的,那麼這行為本身便不應該是有目的的,就如為了道德而道德,本身便是對「道德」本身的一種褻瀆,更不用說其它的目的而造成的這一行為,只是貌似而形異罷了。道德行為,應該是出自一種義務,一種「天性」,只有不抱任何目的的道德行為,才是真正的道德,真正的善。

也就是說,不應該有「道德」這個概念,我們應該連這個概念都否定了,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道德。在這裡,道德,應該是一種「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存在。當然,這樣一來,「道德」這一個概念的存在便處在一種尷尬中,既然要否定它,才能「成就」它的意義,那麼,我們從一開始所以說的,豈不是都是徒勞?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似乎進入虛無主義中。

功利主義,一種政治哲學,根據這種政治哲學,**應該選擇使社會上所有人總效用最大化的政策。在我國古代的道德哲學上,一般都是恥言功利,一談利,便流於俗套,所以,古時「士農工商」,商賈之流便在社會的最底層。如何事事都有利才做,那麼,道德必將淪喪,這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根源之一。

所以,逐利,君子所不為也。但到了今天,在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這一理論,似乎有了新的詮釋,亞當斯密在他的《國富論》提到,在市場經濟下,有一雙無形的手,在這雙手的作用下,每個人各自「逐利」,反而會讓資源最優化,讓社會上所有的人總效用最大化。所以,人人追逐利益也便有了積極的意義。

當然,它的弊端並沒有由此消除,當人們為了各自利的目的而不折手段時,那麼必將導自社會的混亂,無序,也便談不上道用的最大化了。

所以,對於這種情況,應該用像儒商「以義制利」的方式,讓利與義合一,到那時,可能便如古人所說的「何必曰利,仁義而已」,我想,這樣才是社會發展的進取之道。

功利主義和義務論的區別

2樓:孝感名人

a,功利主義是一

種後果論,即在倫理評價中,只有後果是重要的;b,功利主義是一種福利主義,即後果中只有福利是重要的,其他的後果是不重要的;c,功利主義是一種加總排序,我們對事物的排序只看福利總和的大小,而不管其分佈如何。照此思路,我們也可以來看待帕累託標準的成分。顯然,相對於功利主義而言,帕累託標準實際上只是在第三點上有所區別,它由於否認了效用的人際可比性,因此對功利主義能夠排序的地方不能排序,因此比功利主義要弱得多。

哲學引論義務論和功利主義看待行為道德性的區別表現在**

3樓:果果ai媽咪

功利主copy義,即效益主義,提倡追求「最bai大幸福」。它是道德du哲學(倫理學)中的一

zhi個理論。功利主義是一種dao效果論,以此區別於義務論。義務論是根據行為是否違反道德義務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善惡,而效果論是根據行為造成的結果的好與壞來判斷一個行為的善惡

分析義務論和功利論的利弊及相關關係

4樓:秋雨新晴

義務論,強調人的義務和,能激發人的責任心。但缺乏獎勵,久而久之,人會淡漠義務。

功利論,激發人的進取心。但如果唯利是圖,則又會導致人精神的空虛。

義務論,功利論,看是矛盾,實則是可以並行的。義務論,提高人的責任心。功利論,強化人的進取心。使人即盡責任,又有利益。

功利主義與義務論的定義最大的分別是什麼? 10

5樓:大克林斯曼

功利主義核心在利益,沒有利益就不會做。義務論核心在責任,沒有利益也得去做。

6樓:匿名使用者

功利主義的核心觀念是「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義務論的核心是絕對命令:除非你願意你的主觀原則能成為普遍的客觀法則,否則你不應該行動。

如何評價功利主義的觀點

7樓:謝耳朵的記事

i. 功利主義是什麼?

功利主義首先是一種道德哲學(倫理學)理論,其它方面的功利主義,比如法學和政治學上的功利主義應當視為這種倫理學理論在這些方面的應用。

功利主義理論的核心內容是,人的行為應當有助於達成「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圍繞這一核心內容,功利主義理論有以下幾個核心預設:

1)這裡的「幸福」可以是個體的主觀感覺,但它應當是可以被計量的,比如我吃了一個漢堡帶來的快樂數值大概是多少;同理,痛苦也是可以被計量的,它是「幸福感」的負值,比如我吃了漢堡又被人罵了一頓,吃漢堡帶來的好心情頓時沒了。

2)功利主義視每個個體為同質,也就是說,同一件事給不同個人帶來的幸福感被視為是相同份量的。比如我吃漢堡的快樂是5,那就不能假設你吃漢堡的快樂是50。

3)衡量一個人的行為應當只關注其結果是否帶來幸福的增進,而不看他本來的動機為何。

(當然,某些功利主義者可能對以上原則作出修正,比如j.s.密爾)

ii. 把功利主義理解為「基於價值判斷而作出的選擇」合不合適?

不合適。每一種倫理學都是告訴人如何「基於價值判斷而作出選擇」。比如一個人視「不能說謊」為最**值,假設他掌握某種機密,****獲得了他掌握的機密就可以致數萬人於死地,而如果他不說,****並不確定他是否掌握該機密,也不會危及他的生命。

但這個人依然選擇了向****吐露機密,這依舊是他基於「不能說謊」的價值判斷而作出的選擇,但這絕對是功利主義不認可的選擇。

iii. 與「實證主義」、「歷史主義」等相比,功利主義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不明白題主為什麼要把功利主義與這兩個概念作比較,它們不是一個層面上的概念。

「實證主義」首先是一種認識論,它相信對現實的認識只有靠特定科學及對尋常事物的觀察(也就是經驗)才能獲得。實證主義和功利主義並不矛盾,功利主義可以認為只有依靠實證主義的方法,我們才能認識「幸福」。

「歷史主義」則是許多思想的雜燴。籠統來說,歷史主義相信諸如正義、平等、幸福這類價值是在與人類歷史程序相伴相糾纏中誕生的,不存在超越歷史程序的價值(請不要跟我扯波普爾這個沒有閱讀能力的學者)。要注意的是,歷史相對主義、歷史虛無主義、歷史進步主義……都可能被稱為「歷史主義」,但它們的核心觀點可能是相反的。

與「功利主義」相對應的概念其實是「義務論」。那個腦子不太清楚的哈佛教授桑德爾曾經在他關於「正義」的公開課中舉過很經典的例子:火車就要開過來,兩個鐵軌一個上面捆著1個人,一個上面捆著5個人,你掌控鐵軌扳道,扳向哪邊?

功利主義認為讓一個人死總好過讓五個人死,義務論則認為讓人死就是惡,不存在何者更正義的問題。

8樓:芥末留學

分析和評價都必須緊密結合文學作品實際,避免離開作品去進行漫無邊際的分析,或是把自己的一些猜測和沒有證據的材料無限誇大。

客觀的評價。

對於作品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內容和作家的觀點態度,應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即以正確的思想為理論基礎,以辨證法為基本的分析法,並結合文學作品創作特有的藝術規律,對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而不應依據個人的好惡去隨意評說。

在具體評價時,社會時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作品創作實際,都是必須考慮的重要因素。

行動功利主義和規則功利主義的區別

9樓:z風起

1、兩學說主張完全對立

行為功利主義:人在選擇行為時,必須估量自己的處境,直接根據功利原則行動,即選擇一種不僅為自己,而且能為所有與此相關的人帶來最大量的好結果,並能把壞結果減少到最低限度的行為。

規則功利主義:若每個人都永遠遵守同一套道德規範,就能產生最大快樂值。常見的應用可見於交通規則,不能像情境功利主義那樣,視哪種方法能取得最大快樂值而決定該往左開還是往右開,而是根據既定的規範。

若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規則,那麼交通就能安全便利(最大快樂值)。

2、判斷行為正當錯誤的觀點不同

行動功利主義者認為,行為的全部後果是決定該行為正當與否的唯一的、全部的標準,只要能造成最大的好結果的行為,就是正當的。

規則功利主義者則認為,這種觀點把全部道德責任問題都變成了對行為結果的算計,這至少部分地曲解了道德判斷的性質。

3、思考方式不同

例如,在決定人們是否可以為了自己的方便而不遵守諾言時,行動功利主義者考慮的是不避守諾言能否在總體上造成更好的結果,而規則功利主義者則要考慮在下述兩種情況中,何者能在總體上造成更好的結果,即

(1)人們都普遍遵循「只要對己方便,就可不遵守諾言」;

(2)要求人們「不論對己方便與否,都要遵守諾言。

10樓:武大隊長

1、利益區別:

規則功利主義強調的是:不要看特定的情境,要看一般情況下服從這個規則會帶來怎樣的功利。

行動功利主義強調的是:先做,且這件事的功一定大於弊。

2、個人角度區別:

規則功利主義強調的是:指從我個人角度出發的功利考慮。

行動功利主義強調的是:從功利原則所說的「最多數人最大功利」的客觀角度考慮

3、思考區別:

規則功利主義強調的是:從整體思考,以及所帶來的後果。

行動功利主義強調的是:從某一件小事,一個細節所來的的利弊。

11樓:彼岸的暗夜

規則功利主義強調的是:不要看特定的情境,要看一般情況下服從這個規則會帶來怎樣的功利。比如說,落水救人:

假設有一個人落水,他患有不治之症,且一心求死;救他有一定危險,而且會一定程度上耽誤我自己的事情。在這個特定的情境t中,看起來是不應該救人的,因為救人不會帶來更大的功利(注意:這裡的「更大的功利」不是指從我個人角度出發的功利考慮,而是從功利原則所說的「最多數人最大功利」的客觀角度考慮)。

但是,規則功利主義要求我們從特定情境中把行為規範抽出來思考:把「落水救人」這個原則單獨拿出來看,它顯然比「落水不救人」的功利更大,所以就可以確定「落水救人」的規則,而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的情境中按照該規則行動。

但是行為功利主義的反駁是,既然「落水救人」這個規則比「落水不救人」有更大功利,那麼「落水並且在情境t中不救人,在其他情境中救人」這不也可以成為一個規則嗎?這個規則難道不是比「落水救人」的規則功利更大嗎?這就導致在情境t中出現了坍塌,上述規則坍塌為:

「在情境t中按照功利原則行動,而在其他情境中按照『落水救人』的規則行動」。更進一步,在任何特定情境中,都會出現這樣的坍塌,因為可以這樣考慮:在情境x中,假設能夠按照規則功利主義得出一個規則k。

如果按照k行動不會帶來最大的功利,那麼我們就不應該按照k行動,而應該服從功利原則,因此k是錯誤的;而如果按照k行動可以帶來最大的功利,那麼按照功利原則肯定也可以帶來最大的功利,因此k是多餘的。這樣,k要麼是錯誤的,要麼是多餘的,所以在任何情境中,k都要坍塌為功利原則。

論述功利論和義務論,分析義務論和功利論的利弊及相關關係

瞭解功利論,可以閱讀邊沁的 道德與立法原理導論 以及穆勒的 功利主義 瞭解義務論,可以閱讀康德的 實踐理性批判 道德形而上學原理 道德形而上學 希望對你有幫助 功利是人的本能,義務是認為的給你加上的本能而已。分析義務論和功利論的利弊及相關關係 義務論,強調人的義務和,能激發人的責任心。但缺乏獎勵,久...

試比較基本分析和技術分析的優缺點,並論述兩者的區別。急

3 技術分析基本分析的對比與批判 技術分析的優缺點是什麼?大部分的技術分析都是以過去的事實去判斷未來趨勢,但是市場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以過去判斷未來本身就具有風險.技術分析的結果只是大概率事件.新手,望採納.金 融 點 評 網 有大量關於此類的問題解答,您可以去檢視!如何認識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的關係 ...

試從行為論取向 精神分析取向 人本論取向 認知論取向與心理生物學取向當中任選一理論

就用行為論取向來分析一下吧。行為主義流派關於人性認為,人剛一出生是一張白紙,就是內行為主義的先驅洛容克主張的白板說,因為人一出生一無所有,所以各種經驗都可以塑造他們的品性,也就是 環境決定論 強調環境對人性的影響。有點就是我們可以通過控制環境來決定人性,可以通過實驗,觀察等來提供一些量化的指標。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