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戰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商代

2021-03-03 23:24:37 字數 5247 閱讀 3587

1樓:手機使用者

從春秋晚期開始,中國進入了鐵器時代。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中國開始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轉變。這種變化在墓葬制度上也有所反映。

春秋晚期和戰國時期,許多統治階級的墓在地面上築有墳丘。墳丘一般用夯土築成,有的呈方錐狀,有的形狀欠明,現存最高的達十餘米。河北省平山中山王墓和河南省輝縣固圍村魏國墓地,在墓室的地面上建「享堂」,則應看作是繼承商代以來的舊制。

在戰國時代,墓室仍然保持商、西周以來的形制,有的大墓甚至還保留著腰坑。有些國君和大貴族的陵墓,如上述平山中山王墓、輝縣魏王墓和邯鄲趙國貴族墓,都在墓室的兩面設墓道,與商、西周的中字形墓相似。有些國君的墓,如安徽省壽縣蔡侯墓,則和許多貴族的墓相同,僅有一個墓道或沒有墓道。

湖北省隨州曾侯乙墓, 開鑿在丘陵的岩石中,規模甚大,但沒有墓道,而且墓室的形狀不規整,是罕見的特例。諸侯、貴族的大墓,仍流行附設車馬坑。中山王墓的附近除車馬坑以外,還有船坑,坑內埋船。

這時的大墓,往往在墓室內積石以加固,積炭以御溼。輝縣的魏王墓,則在墓壙內大量屯沙以防盜。在南方的楚地,流行用一種白色或灰色的黏土填在棺槨的周圍,以保屍體和隨葬品不朽。

棺槨仍然存在嚴格的等級制度。諸侯、貴族的大墓,用多重棺槨。隨州曾侯乙墓槨室龐大,分隔為4個部分,雙重木棺都髹漆施彩繪,十分精緻。

由於生產的發展,手工業的發達,貴族墓內的隨葬物,在種類、數量和質量方面都達到空前的水平。當時漆器的製作已很精美,它們在隨葬品中的比重顯著增加。但是,禮器和樂器仍然被統治階級看作是最重要的隨葬品。

例如:曾侯乙墓有編鐘一架,共64件(見彩圖 編鐘及鍾(東周) 顯示**),編磬一架,共32件,顯示了諸侯行禮作樂的大排場。青銅禮器中,有「升鼎」一組共9件;一組共8件,正符合墓主的國君身份。

下層貴族和上層庶民,多在墓中用仿青銅禮器的陶「禮器」隨葬。在各地發掘的大量戰國小型墓裡,隨葬品甚少,卻都有著一組仿銅的陶器,如鼎、豆、壺之類。只有渭河流域的秦墓是例外,墓中的陶器是鬲、盒、罐、甕等日用品,而不是禮器,這可能是由於秦受禮制的影響少,有它自己的葬俗。

在關中和中原地區的戰國晚期小型墓中,出現了橫穴式的土洞墓室,也有用一種體積龐大的空心磚築槨室以代替木槨的。這種橫穴式墓和空心磚墓在當時還很不普遍 ,但它們的出現意味著商周以來的傳統墓制發生了變化。人殉在春秋晚期和戰國初期的一些大墓裡仍然存在,但總的說來,在戰國時代,確比商代、西周少見了。

用木俑和陶俑隨葬的風俗已盛,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從商、西周以來,墓主的屍體多是仰身直肢。到了戰國時代,除了南方的楚國以外,黃河流域的秦、韓、魏 、趙、燕等國都程度不同地流行屈肢葬。

特別是西方的秦國,屈肢葬墓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墓中屍體側身而臥,四肢蜷曲。這可能是受黃河上游自新石器時代以來的一種特殊葬俗的影響。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商代

2樓:手機使用者

商代是中國青銅時代的盛期,社會生產力有了高度的發展,以商王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統治著龐大的國家。因此,在商代的墓葬制度中存在著嚴格的階級和等級的差別,統治階級的陵墓有著十分巨集大的規模。

河南省安陽的商王陵墓,有「亞字形墓」和「中字形墓」。亞字形墓的墓室,是一個巨大的方形或亞字形的豎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個墓道。侯家莊的一座最大的亞字形墓,墓室面積約330平方米,加上墓道,總面積達1800平方米,深度在15米以上。

類似的墓葬在山東益都也有發現,是屬於諸侯或方國的首領的。中字形墓的墓室,是一個大型的長方形豎穴式土坑,南北兩面各有一個墓道。武官村的一座最大的中字形墓,墓室面積近170平方米,加上墓道,總面積達340平方米,深度為7米餘。

除了王陵以外,其他貴族的墓也有中字形的,但規模略遜。在貴族的墓中,還有一種「甲字形墓」,只在墓室南面有一個墓道,規模一般都較中字形墓為小。商代絕大多數的墓,都是沒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式土坑。

形狀雖然類同,但規模則有很大差別。大貴族的墓,面積可達20餘平方米,在安陽小屯發現的商王武丁配偶「婦好」的墓即如此。一般小貴族的墓,面積往往不足10平方米。

而平民的墓面積更小,有的甚至不足2平方米。

商王和各級貴族的墓,都用木材築成槨室。亞字形墓的槨室,平面呈亞字形或方形。其餘各種型別的墓,槨室平面呈長方形。

斂屍的葬具都是木棺,放在槨室正中。平民的墓,有的有棺有槨,有的有棺無槨。屍體的放置方式,主要是仰身直肢。

無論是貴族還是平民的墓,墓主都只有一人,尚未發現夫妻合葬的情況。商王和各級貴族墓的隨葬品極其豐富、精美。包括各種青銅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骨角器等。

婦好墓隨葬各種青銅器460餘件,玉石器750多件,骨角器560餘件,另有海貝近 7000枚(見彩圖 鴞尊 顯示**、 三聯甗 顯示**、 偶方彝 顯示**、 玉龍 顯示**、 玉鳳 顯示**、 玉鷹 顯示**、 玉 顯示**、 玉人 顯示**、 玉龍與怪鳥 顯示**、 帶流虎象牙杯(商) 顯示**)。由此可以想見,商代的王陵若不被盜掘,其隨葬品應達到更為驚人的程度。

商代統治階級墓葬的特點之一,是使用大量的人和牲畜殉葬。商王和大貴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則數十,多則

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從、婢妾、衛兵和各種勤雜人員。另有完全供殺殉用的「人牲」。殉葬者的葬式各有不同,其中頗多采用俯身葬。

殉葬的牲畜,以馬與狗為最多。各種型別的墓,都在墓底的正中設一長方形的小型坑穴,其位置正當墓主人屍體腰部之下,故稱「腰坑」,坑內埋一殉葬的人或狗。即使是平民的墓,也往往有埋狗的腰坑(見商代的人殉和人牲)。

在安陽侯家莊的一座亞字形墓的墓室之上,發現了大型的礫石,應是房屋的礎石。在安陽小屯的婦好墓和大司空村的兩座長方形墓的墓坑上,都發現了用夯土築成的房基及礎石。由此可見,從王陵到一般的貴族墓,有時在地面上建有房屋。

它們可能是供祭祀用的,類似後世的所謂「享堂」。

西周春秋 西周的墓制承襲商代。由於尚未發現王陵,不知當時是否有亞字形墓。諸侯、貴族的大墓,有的是設有兩個墓道的中字形墓,有的是設有一個墓道的「甲字形墓」。

河南省浚縣辛村衛國墓地多系中字形墓,其形制與商代的陵墓相似。除上述兩種型別的大墓以外,絕大多數的墓僅有長方形的墓室,不設墓道,它們的規模因墓主人的身份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與商代一樣,也多在墓底設腰坑。

據記載,周代的棺槨制度有嚴格的等級,即所謂「天子棺槨七重,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考古發掘工作究明,有些大、中型墓,在槨室內建雙重棺,可見記載大體上是可信的。諸侯、貴族墓的隨葬品,仍以各種青銅禮器為主,但和商代相比,酒器減少,食器增多。

在各種食器之中,鼎和簋是最重要的。周代的禮制規定,天子用九鼎,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到了東周,則是天子、諸侯用九鼎,卿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與鼎配合使用,九鼎配八,七鼎配六,五鼎配四,三鼎配二,亦有明確的規定。這在考古發掘中也得到了證明。例如,在河南省陝縣上村嶺虢國墓地中,有一些大型和中型的貴族墓分別隨葬七鼎、五鼎、三鼎或一鼎;墓的規模也依次減小。

其中「七鼎墓」已被證實為虢太子墓。

與商代一樣,往往在諸侯、貴族墓附近設有「車馬坑」,其規模視墓主人的身份而定。以上述虢國墓地為例,虢太子墓的車馬坑埋車10輛、馬20匹,兩座「五鼎墓」的車馬坑各埋車5輛,馬10匹。浚縣衛侯墓的車馬坑,規模最大的埋車12輛、馬72匹。

殉人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後稍減少。但直到春秋戰國時代,有些大墓依然使用人殉。

發掘工作證明,西周已經有了合葬制度,其方式為夫妻分別葬在兩個互相緊靠的墓坑中,即所謂「異穴合葬」。陝西省寶雞茹家莊西周中期的伯墓及其夫人井姬墓的發現提供了這方面的證據。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這種異穴合葬的制度更為普遍。

例如,在山西省長治分水嶺的晉、韓墓地中,凡屬大、中型的貴族墓,都是兩兩成對,並列在一起,一葬男性,一葬女性,當為夫妻無疑。

中國古代墓葬制度的魏晉南北朝

3樓:小q獸

魏晉南北朝時代的墓葬制度,大體上承襲漢代。但經過漢末的戰亂,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的破壞,統治階級的厚葬之風不得不有所改變。

考古調查發掘證明,自魏晉以降,規模巨集大、雕刻精緻的畫像石墓已很少見了。貴族官僚的墓,一般都是磚室墓,有時設石門。和漢墓相比,墓室的平面佈局簡化, 面積減小。

但是,在墓室的細部結構和設施方面卻有一些新的發展。例如:洛陽西晉墓中有角柱與斗拱,南京東晉墓中有直櫺窗。

從漢末、魏晉開始,各地都流行在墓室中設棺床。在長江流域的晉墓中,有時還有燈龕和臺桌。這些結構和設施,都是用磚砌成,使得墓室更象現實生活中的居室。

在黃河流域,磚室墓的墓道甚長, 其接近墓室的部分是一段隧道。隨著年代的推移,隧道逐漸加長。到了北魏,有的墓在隧道的頂部開天井,直通地面。

北朝後期,有些大墓的隧道長達20米,天井有

三、四個之多。這是出於對現實生活中的住宅的模仿。天井愈多,愈顯得門多宅深,院落重重。

魏晉之際,遼東、河西等邊遠地區的豪族大姓,沿襲漢代舊制,營建磚石結構的大墓,在墓壁和磚面上施彩畫,其題材多與漢墓壁畫相似。在中原一帶,卻很少有在墓內繪壁畫的;但到了北魏,壁畫又重新流行。長江流域的東晉和南朝,則流行用模印著畫像的磚來裝飾墓壁。

這一時期的隨葬器物,主要是陶瓷器如杯、盤、碗、壺、果盒等飲食器皿和薰爐、唾盂、虎子等生活用具。其形制往往因地區而有差異,有的器物僅見於南方而不見於北方。總的說來,瓷器的數量激增,長江流域尤其如此。

漢代流行的倉、灶、井、磨等陶製模型和家禽、家畜的陶製偶像繼續沿用,但往往形體不大,製作粗簡。貴族官僚階級墓中的主要隨葬品,是各種陶俑。從兩晉以迄南北朝,時代愈晚,俑的種類和數量愈多。

起初是少數男女侍者和武士,大約從五胡十六國時期開始,又大量增添騎兵、步卒、文吏、武弁以及吹鼓手之類,除家內奴婢外,大部分是墓主人出行時的儀仗隊,它們具有明顯的軍事性質,反映了當時各地統治者擁有私人的武裝部曲。大同北魏前期的司馬金龍墓和洛陽北魏後期的元乂墓中的儀仗俑,竟達數百件之多。北魏後期,在墓門的兩側,還往往有一對形體特別高大的守門衛士俑。

在南方地區,除陶俑外還有瓷俑,但用俑隨葬的風氣不如北方盛。從漢末至魏晉, 統治階級常乘牛車,長期因襲不改。在兩晉南北朝時代,貴族官僚墓中多用陶製的牛車模型隨葬。

上述由各種陶俑組成的儀仗行列,便是以牛車為中心的。用陶製的 「鎮墓獸」隨葬,是從西晉開始的。西晉墓中的鎮墓獸往往只有一件,作四足直立狀。

北魏墓中的鎮墓獸成雙,置於墓門的兩側,作臥伏狀。到了北魏後期,墓中的兩件鎮墓獸,一為獸面,一為人面,都作蹲坐狀。長江流域的東晉、南朝墓,鎮墓獸多保持西晉時的形態,缺乏變化。

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始在墓內建墓誌。兩晉的墓誌,或為石質,或為磚質,形狀多為長方形,而洛陽發現的年代較早的西晉墓誌則作碑形,可見它是從墓碑演變而來的。到了北魏後期,才流行方形有蓋的石質墓誌。

從此以迄隋唐,乃成定製。山西省大同北魏文明太后馮氏的方山永固陵及孝文帝的萬年堂,為北魏帝陵。墓室都分前後兩室,與一般貴族墓之為單室相比,顯示了帝陵的特殊規模。

永固陵墳丘之前設石殿,應是繼承東漢的陵制。南朝的帝陵在江蘇省南京和丹陽。陵前有很長的神道,兩側立石獸、石柱和石碑等。

墓室皆為單室,室內有用模印畫像磚拼嵌而成的大幅「竹林七賢」圖和「白虎」、「獅子」圖等(見南京地區模印拼嵌畫像磚墓,與北朝墓內流行施彩色壁畫的作風相比,顯示了南朝陵墓在墓室裝飾方面的特色。

中國古代兵役制度由哪些形式,中國古代有什麼兵役制度 各有什麼特點

秦漢徵兵制度 宋代募兵制度,唐,明軍戶制 我國古代稱作兵制,大致有以下幾種 1 應招之制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為了壯大自己不被別國併吞,紛紛招兵買馬擴充軍力,秦 齊 魏等國率先採取了 應招之制 望文生義,應招 就是響應招兵,但並非人人可以入伍,而是對應招的人通過考核,錄用身體強健 有相當武藝者。...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製度的基本常識,中國古代科舉制度基本特徵是什麼

創始於隋,形成於唐,完備於宋,強化於明,至清趨向衰落。在隋朝以前,中國古代官吏選拔制度各代不同,但薦舉任官制一直佔有重要地位。魏晉南北朝奉行 九品中正制 世家大族把持鄉舉裡選,壟斷仕途。隋朝科舉考試屬初創階段,為地方薦舉與 考試相結合。唐承隋制,使科舉考試制度化並逐步完善。唐初科舉分兩種 常科,歲考...

中國古代偉人簡介,中國古代詩人的生平簡介

孔 子,名丘,bai字仲du 歷史上最偉大的一個人物 是一個叫做 馬嘉薇 的人 而且 我告訴你哦 她還是個女人 關於她的事蹟 以下省略8000000字 古代偉人多了 你想說誰啊?中國古代詩人的生平簡介 古代名人簡介 成吉思汗 1162 1227 名鐵木真,古代蒙古族軍事家 政治家。出生於蒙古孛兒只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