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是一首典型的什麼詩,《蒹葭》是一首什麼詩

2021-03-03 22:47:26 字數 5423 閱讀 4805

1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民歌雖然有爭議,但是大多認為是愛情詩。

2樓:歌舞颯颯

最主流的觀點是愛情詩,但也有其他觀點認為是招賢詩。

《蒹葭》是一首什麼詩?

3樓:一彈戲牡丹

一、近代學者認為

方玉潤:此詩在《秦風》中,氣味絕不相類。以好戰樂鬥之邦,忽遇高超遠舉之作,可謂鶴立雞群,翛然自異者矣。 (《詩經原始》)

王國維:《詩·蒹葭》一篇最得風人深致。 (《人間詞話》)

高亨:這篇似是愛情詩。詩的主人公是男是女,看不出來。敘寫他(或她)在大河邊追尋戀人,但未得會面。 (《詩經今注》)

東周時的秦地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大部及甘肅東部。其地「迫近戎狄」,這樣的環境迫使秦人「修習戰備,高尚氣力」(《漢書·地理志》),而他們的情感也是激昂粗豪的。儲存在《秦風》裡的十首詩多寫征戰獵伐、痛悼諷勸一類的事,似《蒹葭》《晨風》這種悽婉纏綿的情致卻更像鄭衛之音的風格。

二、原文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三、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 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 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為追求心中思慕之人而不可得而作。陳子展《詩三百解題》說:「《蒹葭》一詩,無疑地是詩人想見一個人而竟不得見之作。

這一個人是誰呢?他是知周禮的故都遺老呢,還是思宗周、念故主的西周舊臣呢?

是秦國的賢人隱士呢,還是詩人的一個朋友呢?或者詩人自己是賢人隱士一流、作詩明志呢?抑或是我們把它簡單化、庸俗化,硬指是愛情詩,說成詩人思念自己的愛人呢?解說紛歧,難以判定。」

4樓:戀勞

《蒹葭》的內容有爭議,一般認為是一首情詩。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三種說法:

一是「刺襄公」說。《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

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中闡(chǎn )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

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

二是「招賢」說。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

」或謂:「徵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

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如呂恢文說:

「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蒹葭》,出自《詩經·國風·秦風》,這首詩描寫了一個熱戀者對心中愛人的追求。表現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的精神。

5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

《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衝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

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

「徵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

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一、作品原文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jiān jiā)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萋萋(qī),白露未晞(xī)。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二、註釋 翻譯

註釋蒼蒼:茂盛的樣子。下文的「悽悽」(「悽」是「萋」的假借字)「采采」都與「蒼蒼」的意思相同。

白露為霜:晶瑩的露水變成霜。為,凝結成。

所謂:所說,這裡指所懷念的。

伊人:這個人或那個人.指詩人所思念追尋的人。

在水一方:在水的另一邊,即水的對岸。方,邊

溯洄(sù huí)從之:沿著彎曲的河邊道路到上游去找伊人。溯洄,逆流而上。

溯,在水中逆流而行或在岸上向上遊走,這裡指陸行。洄,曲折盤旋的水道。從,跟隨、追趕,這裡指追求、尋找。

之,這裡指伊人。

道阻:道路上障礙多,很難走。阻,險阻,道路難走。

溯游從之:順流而下尋找她。溯游,順流而下。「遊」通「流」,指直流的水道。

宛在水**:(那個人)彷彿在河的中間。意思是相距不遠卻無法到達。宛,宛然,好像。

悽悽:茂盛的樣子。現在寫作「萋萋」,與下文「采采」義同。

晞(xī):晒乾。

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指岸邊。

躋(jī):升高意思是地勢越來越高,行走費力。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小島。

采采:茂盛的樣子。

未已:指露水尚未被陽光蒸發完畢。

涘(sì):水邊。

右:迂迴曲折。

沚(zhǐ):水中的沙灘。

之:代「伊人」

今譯河畔蘆葦碧色蒼蒼,

深秋白露凝結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之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方。

逆流而上尋尋覓覓,

道路險阻而又漫長。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的**。

河畔蘆葦一片茂盛,

清晨露水尚未晒乾。

我那魂牽夢繞之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邊。

逆流而上尋尋覓覓,

道路坎坷艱險難攀。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沙洲中間。

河畔蘆葦更為繁茂,

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之人,

就在河水對岸一頭。

逆流而上尋尋覓覓,

道路險阻迂迴難走。

順流而下尋尋覓覓,

彷彿就在水中沙洲。

「古之寫相思,未有過之《蒹葭》者。」

相思之所謂者,望之而不可即,見之而不可求;雖辛勞而求之,終不可得也。於是幽幽情思,漾漾於文字之間。吾嘗聞絃歌,弦止而餘音在耳;今讀《蒹葭》,文止而餘情不散。

蒹葭者,蘆葦也,飄零之物,隨風而蕩,卻止於其根,若飄若止,若有若無。思緒無限,恍惚飄搖,而牽掛於根。根者,情也。

相思莫不如是。露之為物,瞬息消亡。佛法雲: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情之為物,虛幻而未形。莊子曰:

樂出虛,蒸成菌。一理也。霜者,露所凝也。

土氣津液從地而生,薄以寒氣則結為霜。求佳人而不可得,於是相思益甚,其情益堅。故曰「未晞」,「未已」。

雖不可得而情不散,故終受其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此相思之最苦者也!

情所繫著,所謂伊人。然在水一方,終不知其所在。賈長江有詩云: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夫悅之必求之,故雖不知其所蹤,亦涉水而從之。曰「溯洄」,曰「溯游」,上下而求索也。

且道路險阻彎曲,言求索之艱辛,真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然終於「兩處茫茫皆不見」,所追逐者,不過幻影雲霧,水月鏡花,終不可得。

相思益至,如影在前,伸手觸之,卻遙不可及。「宛在水**」一句,竟如斷絃之音,鏗鏘而悠長。痴人耶?夢境耶?每讀到此,不由喜之,嘆之,怨之,哭之!

三、寫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

《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衝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

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

「徵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

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6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選自《詩經•國風•秦風》,大約是2023年以前產生在秦地的一首民歌。

關於這首詩的內容,歷來意見分歧。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說法:一是「刺襄公」說。

《毛詩序》雲:「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禮,將無以固其國焉。

」今人蘇東天在《詩經》辨義衝闡析說:「『在水一方』的『所謂伊人』(那個賢人),隱喻周王朝禮制。如果逆周禮而治國,那就『道阻且長』、『且躋』、『且右』,意思是走不通、治不好的。

如果順從周禮,那就『宛在水**』、『水中坻』。『水中沚」,意思是治國有希望。」二是「招賢」說。

姚際恆的《詩經通論》和方玉潤的《詩經原始》都說這是一首招賢詩,「伊人」即「賢才」:「賢人隱居水濱,而人慕而思見之。」或謂:

「徵求逸隱不以其道,隱者避而不見。」三是「愛情」說。今人藍菊有、楊任之、樊樹雲、高亭、呂恢文等均持「戀歌」說。

如呂恢文說:「這是一首戀歌,由於所追求的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詩人陷入煩惱。說河水阻隔,是含蓄的隱喻。

」由於此詩之本事無從查實,詩中的「伊人」所指亦難徵信,故而以上三說均難以最終定論。在這裡,我們姑且先把它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解讀。

《蒹葭》屬於秦風。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於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

後來秦逐漸東徙,都於雍(今陝西興平)。秦地包括現在陝西關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域的民歌。

以河邊蘆葦寫一首詩要意思,《蒹葭》是一首什麼詩

詠蘆葦 韻 上平一東 律 仄起入韻 敬候伊人窪沼中,腰身剛毅為賢弓。誠心不畏霜和雨,俯首謙恭慕聖風。墨香俠士謹獻原創七絕 搖擺的思緒 隨風一起舞蹈 於河畔一隅守望著 季節臨近的腳步 恰一群河鳥飛過 驚起片片 柳絮紛揚的追逐 在銀波江面 尋找棲夢的地方 七字詩風瑟玉立澤淖邊 吹進蘆花舞翩翩 十面埋伏鶴...

在《詩經 秦風》中有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

露是液體小水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 霜是固態的,是水蒸氣快速放熱,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形成的,屬於凝華現象 故答案為 液化 凝華 不是我要的題目題目題目題目題目!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句話什麼意思,出自 出於 詩經 國風 秦風 蒹葭 大意是 河畔蘆葦碧色蒼蒼,深秋白露凝...

《蒹葭》這首詩塑造了什麼樣的形象

1 伊人 的形象。伊人 是他日夜思念的意中人,清雅高潔,可親可愛,然而由於種種阻力,變得遙不可及。主人公雖望穿秋水 執著追求,但 伊人 嘟飄渺阻隔。可望難即,故而詩句中盪漾著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悵惆的情致。如果把詩中的 伊人 認定為情人 戀人,那麼這首詩就表現了抒情主人公對美好愛情的執著追求和追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