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雎》或《蒹葭》的賞析不少於。。急

2021-03-03 22:47:26 字數 5260 閱讀 2789

1樓:曉詰

《蒹葭》,此詩被歷代譽為情深景真、風神搖曳的好詩。全詩三章,每章八句,前二句寫景,後六句述事抒情。「蒹葭蒼蒼」等寫景句子,作為詩歌的發端,寫出了蒹葭茂盛、霜露高潔,烘托出抒情主人公摯烈的追求和純潔的愛情,同時兼有寫景敘事的作用,它是全詩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因為它是主人公觸目所見、情之所趨。

作者又以秋水的描寫連線思念之人的深情。秋水盈盈,似乎是相愛者之間的脈脈深情;盈盈秋水,又是意中人顧自生盼的眼睛。秋水牽動情思,在水一方是特定環境中的深情流露,又是痴情者的獨特感受。

此詩採用重章的形式,一唱三嘆。詩人情感豐富,非反覆詠歎不能抒其可望不可及的心情,使抒情不斷加深。由於在重複中變換個別詞語,寫出了白露從凝結為霜到融化為水而逐漸乾涸的過程,表現了時間的推移。

而詩人又在這時間的推移中,上下求索,徘徊瞻望,章法的重疊也顯示了情感的逐層加深。

對這首懷人詩,歷來解說不一。有人認為作者在思念戀人,詩的主旨是寫愛情;有人說是詩人借懷友諷刺秦襄公不能禮賢下士,致使賢士隱居、不肯出來做官;也有人說作者就是隱士,此詩乃明志之作。我們細味詩意,詩中並未明確顯示男女戀情,況且「伊人」是男是女也難判定。

說它是諷刺詩則更無根據。因此,我們只把「伊人」視為作者所敬仰和熱愛的人,至於是男是女,且不論及。

《關雎》或《蒹葭》的讀後感,要求300字以上 ,希望不是古文的翻譯

2樓:影_魅

讀《蒹葭》有感

這個故事出自《詩經·秦風》一提到秦,一般人的印象都是「粗獷」吧?地處西北,極具侵略性,崇尚武力,士兵男子近乎**,而《蒹葭》怎麼聽都應該是在江南水澤的呢喃而不是西北風沙中的嘆唱......

不過,若真若真如此,那可就大不一樣了:一個是白面書生手中相攜的溫香;一個是粗獷武夫心底掩埋最深的惆悵。

恍然大悟——《蒹葭》真的很美,它被那些粗獷嚴峻的男子輕輕的唱出來,如岩石下無人見過的涓涓細流,清涼而溫柔地撫摸過戈壁日晒風吹的破裂。

血紅色的白綢,在你手中,輕拂袖,卻徒留殘淚,水中。箭,穿越千年,射中你傷殘的心。斷劍,額下,無聲的留戀。

眼神,讀透內心的愛,劍,無從下手,心,早已成空。你悠然而走,伸手,伸手,為何觸不及你冰涼的手。 遊從之,宛在水中坻,只不見伊人,白袂隨風飄。

心已悔斷腸,為何只留你宛一方。天地蒼茫,千年輪迴,我卻不知,宛在水**。

你化身,我心隨,不知方向,已迷茫,怎追尋你一世芬芳,讀透你,依然是謎,我願留宛,在水一方.....

3樓:孟明

純真的愛情是如此的可貴,愛情是一種說不透的東西,總之一句,珍惜眼前人。

為《關雎》或為《蒹葭》一段賞析文字。

4樓:s半命題

《詩經》的第一篇《關雎》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美麗委婉的相思愛慕故事:一個貴族青年男子(君子),見到採摘荇菜的女子,愛慕之意於內心油然生起,遂被「求之不得」弄得「輾轉反側」,只能在想象中和她親近、結婚。「君子」對認為是「君子好逑」的物件是明確的,既看重她的外表又看重她的內涵,所謂「窈窕淑女」,這區別僅僅是外貌的一見鍾情(當然,外貌的第一觀感心生悅意也無可指責)。

對愛情的敘述方式直白又含蓄,他不敢正面去表白,似乎只限於「輾轉反側」和「寤寐思服」,讓自己在愛情的幻想中求得滿足。這是典型的中國民間傳統的愛慕方式,是柔美含蓄的,也是清新健康的。《詩經》中的民歌有許多是古代男女愛情的寫照,有些是場景,有些是對話,更多的則是這種矜持羞怯式的心理描述。

孔子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關雎》為我們保留了一千多年前民間傳來的一縷情絲。

除了河洲的一群水鳥,《關雎》中有兩個形象,君子,淑女。君子稱得上真正的「君子」,他對心儀的女子沒有過激的行為,甚至沒有一點言語或行為表示,只有苦苦的單相思。詩歌用兩段的篇幅描述著「君子」意欲親近的想象,又用採摘荇菜的鏡頭切換,情境和意識跳躍性的閃現,到高潮處戛然而止,很有"蒙太奇"組接的現代感。

三次採摘荇菜的描寫,不僅僅是詩歌節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刻畫人物,我們彷彿通過「左右流之」「採之」「芼之」的行為描繪,看見了那位嫻靜可愛美妙娟好的古代「淑女」。孔子說這種情感的描寫「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固然是本篇情感的有秩序有節制的傾吐,也正是整個中國藝術對「寫意」手法和審美「間離」效果的追求。

孔子時代的士大夫們言必稱「詩」,常說的「詩云子曰」「賦詩言志」所指皆是《詩經》。《論語》說「不學《詩》,無以言」,可見,在中國文人詩人心目中,《詩經》的地位是很高的。引起研究者注意的,不僅僅是古代的這些愛情描寫和生活場景記錄,當然還有它的藝術手法。

雖是民歌,但它是中國詩歌的良好的開端和當之無愧的「基礎」,韓愈稱《詩經》的藝術手法為「葩」,王士禎說它:「如畫工之肖物」。關於藝術手法,《周禮》總結出了《詩經》「六藝」:

風、雅、頌、賦、比、興。前三種是分類,風是土風,土樂,是民歌小調。雅為「夏」地的雅音,可為「官調」。

頌是舞曲,可看作宮廷歌舞樂曲。鄭樵《六經奧論》說:「風土之音曰風,朝廷之音曰雅,宗廟之音曰頌。

」但在《詩經》中三者互有滲透。朱熹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就是直接敘述或描寫。比是比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中國人是很會運用比喻的,《詩經》中有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對喻。興,是啟發,是借物起興,是詩人見到一種景物,由此引發心中儲存的情感而發出的感嘆,也或許是把早已潛伏於內心的「本事」放置於某一特定的情景後的相互交融,換句話說,是一種心靈或情感需要。謝榛《四溟詩話》對賦比興作了一番統計:

「予嘗考之《三百篇》:賦,七百二十;興,三百七十;比,一百一十。」看來,那時的民歌作者已經把這幾種修辭方法應用得得心應手了。

《關雎》是現存《詩經》中的第一篇,其「比」「興」的作用非同小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是詩人事先營造的環境和美妙的氣氛,「關關」也有水鳥相互鳴唱應答的意思。也有學者考訂,鳩意指女性,相傳這種鳥多雌雄情意專一,與常鳥不同。

《淮南子·泰族訓》說:「《關雎》興於鳥,而君子美之,為其雌雄之不乖居也。」王先謙解釋:

「不乖居,言不亂耦」。如此說來,「興」又有「比」的成分。詩人不可能拿一個毫不相干的東西來起「興」,更不會借一個截然相反的事物與所營造的境界相悖。

河,有人解釋為黃河,「興」起的一句話並不特指黃河,那麼下面的「左右流之」呢?黃河裡有「荇菜」嗎?這只是詩人創造或想象的一種氛圍,是「空鏡頭」。

《詩經》的這種手法一直影響到後世的民歌詩歌,或者說,這種手法一直被中國的詩人民歌所沿用。如《孔雀東南飛》的開頭:「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織素……」現代民歌《東方紅》:「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山丹丹開花紅豔豔》:

「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咱們革命的隊伍大發展。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領導咱打江山。」《信天游》:

「山丹丹開花背窪窪紅,先挑你人才後挑你的心。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你把你白臉掉過來。青楊楊的柳樹長得高,你看看妹子哪達兒好。

蕎麥子開花一溜溜白,你看看妹子哪達兒美。馬裡頭挑馬一般般高,人裡頭挑人就數你好。」「崖畔上開花崖畔上紅,受苦人盼著好光景。

」現代獨唱歌曲:「百靈鳥從藍天飛過,我愛你,中國!」……這些來自民間的歌聲,其借物起興、興比互補的用法,與古代民歌是一脈相承的。

《關雎》和《詩經》絕大部分篇目一樣,以四字為主,讀來琅琅上口,振振有聲,幾番「參差荇菜」大同小異的重複,起到了描寫人物行為、強化感**彩,以及調節節奏的作用,而「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更使得詩歌有聲有色,顯現出繪畫**的「音色」美,難怪孔子稱之「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亂」相當於「副歌」,章句的重疊,一唱三嘆反覆的吟詠,渲染了音韻、節奏氣氛,達到了意象合一的妙合, 完成了意境的創造。

寫一段賞析文字 關於古詩 《關雎》 或 <<蒹葭> 不少於300字

5樓:e拍

《關雎》寫了一個男子對一個女子的思念、追求過程,表達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悅之情。

《關雎》是《詩經》的第一篇,全詩可分為三節。第一節(前四句)愛慕:這一節開頭用關關雎鳩起興,運用比的手法點出了戀愛的主題。以雎鳩的關關和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二節(中間八句)思念:男子對姑娘思念不止,以至夢寐以求,輾轉反側。形象逼真地表現了主人公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第三節(最後八句)願望:表達了希望與姑娘成婚的美好願望。琴瑟友之、鐘鼓樂之,是設想與姑娘結婚時鼓樂齊鳴的歡樂場面。

《關雎》這首詩主要運用了興的藝術手法。如本詩開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它原是詩人借眼前景物發端的話,但水鳥和鳴,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間和諧恩愛。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義上發生關聯。

本詩的起興之妙正在於詩人情趣與自然景物渾然一體的契合,也即一直為人們所樂道的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先秦佚名《國風·周南·關雎》原文: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雎鳩關關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島上。善良美麗的少女,小夥理想的物件。

長長短短鮮荇菜,順流兩邊去採收。善良美麗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追求沒能如心願,日夜心頭在掛牽。

長夜漫漫不到頭,翻來覆去難成眠。長長短短鮮荇菜,兩手左右去採摘。善良美麗的少女,彈琴鼓瑟表寵愛。

長長短短鮮荇菜,兩邊仔細來挑選。善良美麗的少女,鐘聲換來她笑顏。

擴充套件資料

據說《詩經》中的詩,當時都是能演唱的歌詞。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可分成《風》、《雅》、《頌》三個部分。

《風》出自各地的民歌,是《詩經》中的精華部分有對愛情、勞動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懷故土、思徵人及反壓迫、反欺凌的怨嘆與憤怒,常用復沓的手法來反覆詠歎,一首詩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幾個字不同,表現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為貴族祭祀之詩歌,祈豐年、頌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貴族文人,但對現實政治有所不滿,除了宴會樂歌、祭祀樂歌和史詩而外,也寫出了一些反映人民願望的諷刺詩。《小雅》中也有部分民歌。

《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是中國韻文的源頭,是中國詩史的光輝起點。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

它內容豐富,對周代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

《詩經》是周代社會的一面鏡子,而《詩經》的語言是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漢語概貌的最重要的資料。

孔子十分重視《詩經》,曾多次向其**及兒子訓誡要學《詩》。孔子認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這是孔子對《詩經》所作出的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興、觀、群、怨」說,也是他認為《詩經》之所以會產生較大社會功用的原因所在。

孔子的「興、觀、群、怨」說闡明瞭《詩經》的社會功用,既點出了《詩經》的文學特徵——以形象感染人,引發讀者的想像與聯想,又切合了社會與人生,達到了實用功效。

急求關雎和蒹葭的古文及翻譯,關雎和蒹葭的全文翻譯

關 雎 周 南 關 關 雎 鳩,在 河 之 洲。窈 窕 淑 女,君 子 好 逑。參 差 荇 菜,左 右 流 之。窈 窕 淑 女,寤 寐 求 之。求 之 不 得,寤 寐 思 服。悠 哉 悠 哉,輾 轉 反 側。參 差 荇 菜,左 右 採 之。窈 窕 淑 女,琴 瑟 友 之。參 差 荇 菜,左 右 毛 ...

不少於的精彩片段,急啊,摘抄用的

閉了雙目,陽光下喧騰的青草芳香就包圍了我們的嗅覺。是怎麼樣溫馨而又好聞的一種清香啊,沒有各色花香的濃烈,沒有名牌香水的清雅,就是稻子成熟時的那種香味,是牛羊奶裡的那個香氣,是大自然的原香,是大地的味道,是自家母親懷抱的味道。是啊,小草,你原就是牛馬羊們的主要食物,通過它們,你變身為潔白的乳汁,鮮美的...

求有關化學PH值的試卷或題目(不少於20題)

還是自己去買幾套試卷,或者買練習冊,某個章節都會有特定的練習題的,還有答案!跟可以問老師同學 1 96 時ph 3的鹽酸和ph 9的氫氧化鈉溶液以體積比11 9混合,混合液的ph為 a 約3.3 b 8 c 6 d.4 2 25 時,向純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 11,則由naoh電離出的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