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怎樣的一種藝術境界?意境分為幾種

2021-03-04 03:56:19 字數 5937 閱讀 8076

1樓:匿名使用者

什麼是意境?人與世界接觸,因關係的層次不同,可有五種境界:

一,為滿足生回理的物質的需要,而答有功利境界;

二,因人群共存互愛的關係,而有倫理境界;

三, 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係,而有政治境界;

四,因鑽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學術境界;

五,因欲返本歸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於利,倫理境界主於愛,政治境界主於權,學術境界主於真,宗教境界主於神。但介乎後二者的中間,以宇宙人生的具體為物件,賞玩它的色相、秩序、節奏、和諧,藉以窺見自我的最深心靈的反映;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以為象徵,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這就是「藝術境界」。

藝術境界主於美。

意境和意象的區別?

2樓:月似當時

3樓:enjoy慕蓉曉楓

1、意象是以象寓意的藝術形象,意境是由那寓意之象生發出來的藝術氛圍。

例如:白樸的《秋思》:「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鷗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綠葉黃花。」共並列了十二個意象,雖也鮮明生動地呈現出絢麗的秋色圖,但並無飽滿深摯的情感,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

再看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就是一首通過一組意象有機組合而成為優美意境的傑作: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此散曲營造了一個遊子思歸而不得、觸景生情的淒涼悲清的意境;為了完成此意境的營造,作者構築了「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天涯」等意象,把這些名詞意象直接連綴,產生的悲涼氣氛就是意境。

通過這兩首詩我們可以感受到意象與意境的鮮明區別。

2、意象是實有的存在,意境是虛化了的韻致和意味。

比如:海子的《日記》,如果單個地挑出來那些意象,就是:德令哈(地名)、戈壁、草原、姐姐、淚滴、荒涼的城等。然而,作者將意象組合起來,表達了對「姐姐」的思念。

3、意境是作家所追求的藝術創造的終極目標,意象則只是營造意境的手段和材料。

例如:《秋歌》:「落葉完成了最後的顫抖,荻花在湖沼的藍睛裡消失。

七月的砧聲遠了,暖暖。雁子們也不在遼瞏的秋空,寫它們美麗的十四行了,暖暖。馬蹄留下踏殘的落花,在南國小小的山徑。

歌人留下破碎的情韻。在北方幽幽的寺院,秋天,秋天什麼也沒有留下。只留下一個暖暖,只留下一個暖暖。

一切便都留下了。」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營造了一個秋天的意境。這裡有秋的白描,有對人物暖暖的深情。

由「落葉、荻花、湖沼、砧聲、雁子、秋空、馬蹄、山徑、寺院、」這一系列意象,組合融合成一種秋的意境。在這裡,意象是材料,意境是最終目的和最高追求。

總之,意象與意境既有密切聯絡,又有細微區別。所謂區別,概括起來就是:在創作時,總是先有意象,後有意境;意象是手段和材料,意境是虛化了的藝術氛圍,是作家追求的終極目標。

二者互相支援、相得益彰、相輔相成。

4樓:渡歸

意是意,境是境。連起來說是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能教得太複雜。很多教師都分辨不出來,但是細細品嚐的話,分別不是很小哦。

我們對對聯講究字對、韻對、意對、境對。咬文嚼字,意境總體來說的話是很深遠的,但是分開來說更有韻味。

象,是佛家用語。指具體的事物,或者是說對具體事物的統稱。意象,包含的意思是,人在世間,世在心上。

和意境非常相似,對於佛家來說,強調一種自我修養,對事物的觀點和看法。是從這個角度來闡述意境。

如果說區別,意境強調人境合一,人在景中的一種自我陶醉的狀態。不能擺脫,合為一體。意象更是強調環境對應在人物心理的反應,或者說反映。

如果不是高中及以上的教育,這兩個詞可以籠統的認為都是一樣的。

舉例說明: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分辨一下,意、境、意境

意、象、意象。

5樓:乾莘出佩

意象與意境在詩詞中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各有特點,又相互聯絡.

何為意象?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它滲透了作者的審美意識和人格情趣.一般說來,在創作時詩人都會藉助客觀事物來抒情言志,化客觀事物為意象.

如「月亮」是一種客觀事物,但詩人把它寫進詩詞,用以表示皎潔、清冷、團聚、離散等情調,它就含有了詩人的情感意趣,就成為意象了.又如柳代表送別,草代表離情,月代表懷人和思鄉,雁代表思鄉和漂泊,菊代表高潔、隱逸、飄零,竹代表正直、謙虛,落葉代表悲秋、失意,闌干代表思念、寂寞和離愁等.王維的《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我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個個意象:「空山」、「明月」、「清泉」、「山石」、「竹林」、「浣女」、「蓮葉」、「漁舟」……這些自然物象被詩人攝入大腦,加入自己的主觀之情,就構成了生動的意象,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畫面.表現詩人自願隱入山林,過隱居生活的愜意心情.

在詩詞中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詩篇中常常可以構成不同的意象.如「柳」:朱淑真《送春》中「樓外垂柳千萬縷,欲系青春,少住春還去」,「柳」是抒寫春光易失的意象;柳永《雨霖鈴》: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是哀婉悽切,戀戀不捨的別離意象;白居易的「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柳」是窈窕多姿的美女意象.可見意象是客觀事物與情感的有機結合,是作者的藝術創造.

意境是詩人藉助於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構成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單位,意境是由一個個意象及其互動作用而形成的.

如《天淨沙·秋思》用「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

十個意象來表現淒涼蕭瑟的秋天,營造出遊子淒涼孤寂、悲秋思鄉的意境.一首好詩就是一幅優美的畫,因而讀詩要用形象思維,把握一個個意象,使語言文字轉化成可見可感的生活意境.要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善於捕捉形象,領略意境,讓詩中描繪的聲、光、色、態,像電影畫面一樣在頭腦中顯現出來.

當我們讀到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詩句時,眼前就會出現這樣一幅圖景:詩人告別好友之後,不忍遽然歸去,卻呆呆地佇立江邊,看友人揚帆遠去了,於是再登樓遠眺,只見長江如帶,一洩千里,友人之帆順流而下,越去越遠,漸漸消逝在蔚藍色的天幕下,只見長江滾滾東流.通過這幅意味深長的圖景,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孟浩然有多麼深厚真摯的友情.

其實,詩人看到的又何止是江水?這又何嘗不是詩人對孟浩然的滾滾不盡的友情呢?

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觀事物,意境是詩詞的藝術境界,意象構成了意境.要正確地把握這二者的區別與聯絡.

6樓:毋巨集勝田霓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用「意境」這個詞。比如說,一首詩很好,我們就說:「這首詩很有意境。

」一幅畫很好,我們就說:「這幅畫很有意境。」甚至看完一場電影,走出電影院,我們也會聽到有人議論:

「今天的電影很有意境。」但是儘管大家都在用這個詞,對於究竟什麼是意境,很多人並沒有搞得很清楚。

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於:

1.它們所達到的層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審美的廣度,而意境指的是審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昇華;

3.在中國文化中,意象屬於藝術範疇,而意境指的是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其範圍廣闊無涯,與中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相聯絡。

7樓:百里秀花世嬋

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它滲透了作者的審美意識和人格情趣.一般說來,在創作時詩人都會藉助客觀事物來抒情言志,化客觀事物為意象.

意境是詩人藉助於多種藝術手法而創造出來的情景交融、虛實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種美好的藝術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詩、幾句詩或一句詩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構成意境的一些具體的細小單位,意境是由一個個意象及其互動作用而形成的.

簡單來說:

意境是意象的靈魂,所有意向構成意境.

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客觀事物,意境是詩詞的藝術境界,意象構成了意境可以嗎?採納好不好

8樓:留遐思侍醜

簡單通俗點說,意象就是實際存在的東西,意境就一種感覺。拿歌說事,張雨生唱大海,如果大海能夠帶走我的哀愁,這裡面大海的潮起潮落就是意象,他就實際存在的。意境就是你聽這首歌的創造的感覺,大海能把哀愁帶走嗎?

不能,大海和你哀愁有毛關係。沒有。但你聽的感覺就是給你置身海邊落魄哀怨的感覺,就是意境。

意象和意境分別是什麼意思?

9樓:原來是知恩

1、意象 [ yì xiàng ]:

亦作「 意像 」。謂寓意深刻的形象;經過運思而構成的形象;神態;風度;想象;印象;意境;心境。

2、意境 [ yì jìng ]

中國古典文論中的用語。指文藝作品中客觀景物和主觀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藝術境界。具有情景相生和虛實相成以及激發想象的特點,使人身臨其境,得到審美愉悅。

意境,是指一種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卻又難以明確言傳、具體把握的境界。它是形神情理的統

一、虛實有無的協調,既生於意外,又蘊於象內。

中國的山水潑墨最講究意境的營造:

意境和意象的區別在於:

1、它們所達到的層次和深度不同:意象指的是審美的廣度,而意境指的是審美的深度;

2、意境是意象的昇華;

3、在中國文化中,意象屬於藝術範疇,而意境指的是心靈時空的存在與運動,其範圍廣闊無涯,與中國人的整個哲學意識相聯絡。

10樓:牛奶〓小蠻

中國傳統詩歌強調意象和意境,但是,什麼是意象和意境,中學課本中往往語焉不詳。《現代漢語詞典》(2023年增補本)也認為:意境是「文學藝術作品通過形象表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意象則就是「意境」,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

的確,在不少情況下,這兩者是可以吻合的。但是,從文學審美的角度細細推敲,我們發現,這兩者之間還是有著多方面的不同。

一、內涵不同

詩人創作詩歌作品,要藉助一定的形象。這些寫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於它們是經過詩人的挑選和判定而寫入的,所以已經附著了詩人的主觀認識和情感(即「意」),因而這些形象便不再是現實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稱為「意象」。

我們可以把這種主觀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心象通稱為「意象」。意境則不同,它是文學作品中所描繪的客觀圖景和所表現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它依賴於作品的意象而產生,是超越於具體意象之外,需要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達到的境界。

而且我們說意境時只是針對少數優秀的文學作品而言的,不是所有的文學作品都能產生意境。

二、範圍不同

意象往往可以用數量的多少來統計,屬於個體觀念;而意境則是一個整體觀念。如***《沁園春·長沙》:「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有著多種意象:山、林、江、舸、鷹、魚,達6種之多。

但是作為意境,卻只有一項,詩人通過這些意象創造出了一幅絢麗奪目、生機勃勃的秋景圖。那濃重的色彩,那爭競的場面,那搏擊的氣勢,那輕翔的自由,在讀者的心中已經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圖畫,帶給讀者的聯想和想象已經遠遠超出了那6種意象所表現的範疇。

三、獲得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從作品中獲得的,詩人寫了幾個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數」出來;而意境則需要「悟」才能獲得。因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結果與讀者個人的胸襟抱負、個性氣質、知識修養、人生經歷等有著密切的關係,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條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來。但這並不是說,意境就沒有一些共性的東西存在了,因為詩人是屬於某個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詩人的創作出的優秀作品有著為這個民族共同感受得到的意境。

當然,優美的意境也能為其他民族所感知、認識,畢竟,人類有著共同的情感和認知。

意象和意境雖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範疇,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用它來解釋外國詩歌。如裴多菲的《我願意是急流》。詩中應用了兩類意象:

先用某一種或幾種事物,如急流、小河、荒林、廢墟、草屋、雲朵、破旗等做自我的意象;再聯絡到與之關係緊密的另一事物,如小魚、小鳥、常青藤、火焰、夕陽,來**人的意象。細細數來,竟有12種之多。詩人通過這一系列的創造,展現了這樣的的意境:

無論我是什麼,我都願意為心愛的人奉獻出一切,表達出了對愛人深摯的愛慕之情。雖然一些意象和中國文化中的意象不同,但這樣的意象和意境,也會令我們認同,同樣引起我們感情上的共鳴。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這首詩最令人難忘的就是題目,以及它所包含的意蘊張力。就其語言表層分版 析,一望便知權,一看就懂,然而,我們心底總湧動著兩種思維的焦慮 1 為什麼一定要 面朝大海 2 面朝大海 如何看得見 春暖花開 大海是海子詩中的核心意象,廣闊浩蕩,心曠神怡,生機勃勃,是安魂之鄉,是搏鬥之鄉,是理想之鄉,是海子作為...

古詩詞中的西樓是一種怎樣的意境

西樓,其意境和夕陽 黃昏沒有關係。西樓,是指月亮從東向西照來,夜深,人靜,孤寂,思念的一種意境。我們北半球的天象,月亮傍晚從東方升上來,照在人們住的房 樓 上,從樓上看月亮,是從西往東看,所以稱西樓。如 李清照詞 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

書畫是一種什麼境界,畫畫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古詩讀書分成的三個境界是立志 忘我到迴歸,而作為讀書經常出現的伴侶書畫而言,它也有三個境界。古往今來對書畫的三個境界的看法有一些出入,但整體上來講是從形態到意境,再由意境到大道這樣的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一 書畫的第一境界是描寫實際狀態 古人明白,無論是寫字還是畫畫,最開始都是看到什麼寫什麼畫什麼。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