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植物學歷史發展的看法,你是如何看待植物學歷史發展?

2021-03-04 01:22:49 字數 6251 閱讀 6266

1樓:雲南新華電腦學校

人類對植物的認識最早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類在尋找食物的專過程中採集了植物的屬種子、莖、根和果實。植物學的創始人是提奧夫拉斯圖(theophrastus),在他的著作《植物歷史》(也稱《植物調查》)中將植物進行了分類。1世紀希臘醫生迪奧斯克裡德斯(dioscorides)的著作《藥物論》(de materia medica)為以後藥用植物的使用奠定了基礎。

2023年中國明朝的李時珍也完成了《本草綱目》的編寫。17世紀末英國生物學家雷確立了現代植物分類的基本原理。17世紀,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顯微鏡,開創了植物解剖學的研究,隨後植物生理學和植物胚胎學也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你是如何看待植物學歷史發展?

2樓:匿名使用者

植物學是生物學的分支學科。研究植物的形態、分類、生理、生態、分佈、發生、遺傳、進化等。目的在於開發、利用、改造和保護植物資源,讓植物為人類提供更多的食物、纖維、藥物、建築材料等。

3樓:匿名使用者

植物學就是這樣發展的而已,並沒有什麼好看待的。

植物分類學的歷史和發展

4樓:°迷島

公認自然界有40萬種左右植物,它們形態各異,結構差別大,生活方式也各種各樣,這些植物是在長期的地質歷史過程中不斷進化而形成的。為了認識並更好地利用植物,必須對植物進行分類。對植物進行分類與人類認識和利用植物的歷史一樣悠久。

在不同歷史時期,由於認識水平的不同,對植物分類的出發點和方法也不同,出現了不同的分類系統。英國植物分類學家c. jeffery(1982)在《植物分類學入門》一書中,將植物分類的歷史劃分為三個時期。

自遠古時期至2023年左右,人們對植物的認識主要是從用、食、藥開始,給植物以俗名,這一階段稱為民間分類學或本草學階段。

在我國,公元200年左右的藥書《神農本草經》已記載了植物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為營養的和常服的藥,共120種;中品為一般藥,共120種,下品為專攻病、毒的藥,共125種。這是我國最早的本草書。此後各個朝代都有本草書出版,但以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最為著名,該書共收集藥物1892種,將1195種植物藥分成草部、谷部、菜部、果部和木部,每部又分成若干類,如草部分成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和雜草。

清代吳其浚的著作《植物名實圖考》一書記載了我國1714種植物,分為谷、蔬、山草、溼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果、木等12類。這種分類方法主要是從應用角度和植物的生長環境出發,沒有考慮到從植物自然形態特徵的異同來劃分種類,更看不到植物之間的親緣關係。

在這一階段,西方人同樣採用適用的、本草學的思路對植物進行分門別類,如亞歷士多德的學生theophrastus在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85年著有《植物的歷史》等書,記載了480種植物,並根據形狀特徵分為喬、灌、半灌、草本四類,並知道了有限花序和無限花序、離瓣花和合瓣花之分,並注意到了子房的位置,這在當時是很了不起的認識,後人稱他為「植物學之父」。希臘軍醫dioscorides在公元1世紀寫成了《醫學材料》一書,描述了近600種植物,被認為是最早的本草學書。13世紀,日耳曼人a.

magnus注意到了子葉的數目,創造了單子葉和雙子葉兩大類的分類法。15~16世紀,人為分類法取得快速發展,本草學者o. brunfels第一個以花之有無將植物分為有花植物和無花植物兩大類。

c. gesner指出植物分類最重要的依據應該是花和果的特徵,其次才是莖葉,並提出了「屬」的見解。另一位學者c.

de i』eluse最初提出了「種」的見解。

人為分類法的特點是從人類需要和實用角度出發,通俗易懂,簡單實用,便於指導生產。 (1)機械分類階段

自17世紀以來,植物的形態解剖特徵逐漸被認識並被作為分類的依據。在《物種起源》發表以前,人們認為物種是不變的,物種間不存在親緣關係,當時的分類標準只考慮某種表面現象。

英國植物學家j. ray(1703)在《植物的歷史》一書中,首先認識到胚中有一**葉和兩**葉之分,但沒有認識到其分類意義,只將其放到次要的地位。他在著作《植物的分類方法》中,認為所有的形狀對植物分類都是有用的,以一複雜的系統處理了18000種植物。

瑞典著名植物分類學家林奈基於對大量植物的研究,於2023年寫成《自然系統》一書,根據雄蕊的數目和離合情況將植物分為24綱,分別稱為一雄蕊類、二雄蕊類等,結果將水稻和白菜定為同一綱(六雄蕊類)植物,實際上水稻和白菜的親緣關係相差甚遠。此後又寫成了《植物種志》和《植物屬志》,將約7700種植物歸入1105個屬,並首次使用了雙名法。由於林奈對植物分類學的卓越貢獻,後人稱他為「分類學之父」。

這一時期的特點是從本草學向分類學過渡,但停留在植物的1~2個先定的形狀,使用機械的思維方法。

(2)自然分類階段

從18世紀末至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為自然分類階段。由於資本主義生產力的上升,科學發展,人們對植物的認識越來越廣泛和深入,許多學者在指出18世紀前植物分類系統和分類方法的漏洞的基礎上,努力尋求反映自然界客觀植物類群的分類方法,從多方面的特徵進行比較分析,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建立的分類系統稱為自然系統。法國植物學家a.

l. jussien於2023年在《植物屬志》中發表了一個比較自然的系統,成為現代系統的奠基人,他將植物分成無子葉、單子葉、雙子葉三大類,並認為單子葉植物是現代被子植物的原始類群。比較有名的還有瑞士植物學家a.

p. de candolle(1813)的系統以及英國的bentham和hooker(1862~1863)的系統。後者雖然在達爾文的《物種起源》發表之後,並支援達爾文的學說,但該系統和前兩個系統具有繼承性,總體上沒有大的改變,仍歸入自然系統。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從林奈的性系統到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誕生,植物學家的分類原則已經開始轉向以植物形狀的相似程度來決定植物的親緣關係和系統排列,有了自然的因素。 在達爾文(1859)的進化論在《物種起源》上發表了之後,植物學家提出來植物分類要考慮植物之間的親緣關係。系統發育分類基於這樣一種思想:

現代的植物都是從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的,彼此間都有或近或遠的親緣關係,關係越近,則相似性越多,它能夠較徹底地說明植物界發生發展的本質和進化上的順序性。但是,由於古代植物早已滅絕,化石資料殘缺不全,新的物種不斷被發現等原因,使自然分類法裡面也帶進了不少人為因素 。

從具體操作來說,目前採用的通常是比較形態分類,即通過比較組成植物的各器官的形態特徵進行區分。花的特徵是最主要的區分標誌。由於認識上的差異,出現了數十個植物分類系統,比較著名的有恩格勒(engler)系統和哈欽鬆(hutsinson)系統,分別代表「假花」學派和真花學派。

恩格勒系統認為葇荑花序類植物(即木本植物種花單性、無花被、有葇荑花序者,如楊柳科)為雙子葉植物種的原始型別,這一觀點目前為許多學者所反對。恩格勒系統的使用時間長、影響較大,許多國家的大的植物標本室和植物誌仍然按照恩格勒系統編排。

哈欽鬆系統認為單性花比兩性花要進化,木蘭目是最原始的被子植物。現在多數學者接受這一觀點。但該系統將雙子葉植物分為木本支和草本支兩大類,這一點在現在看來是完全錯誤的。

這兩個系統的提出分別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早期。在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植物學各分支學科的發展,給植物分類學提供了更多證實親緣關係的證據,因而出現了很多更符合自然的系統,主要有前蘇聯植物分類學家塔赫他間(a. takhtajan)系統和美國紐約植物園前主任柯朗奎斯特(a.

cronquist)系統。cronquist系統在各級分類系統的安排上較前幾個分類系統更為合理,科的範圍較適中,有利教學,在20世紀後期的教材種較多使用。

5樓:

你所說的「植物的分類」指的是什麼?如果是指植物分類學上的門、綱、目、科、屬、種,那麼它們分類的主要依據(或者大多數依據)不是花,花的形狀、特徵最多隻能作為參考之一,如十字花科、脣形科等。如果你所說的「植物的分類」指的是其他一些方式,那也是可以按與花相關的特徵來區分的,比如植物可以分為蟲媒花和風媒花植物,可以分為顯花植物和隱花植物,等等。

6樓:付雲雷

很好的,但是就是不太適應社會

植物學中內起源,外起源是怎麼理解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內起源:植bai物的側根通

du常起源於母根的中柱鞘,zhi發dao生於根的內部版組織,這種起源方式稱為內權起源。

側根開始發生時,中柱鞘相應部位的細胞恢復分生能力,並進行平周**,增加細胞層數,接著進行各個方向的**,突起形成側根原基,並分化出根冠和生長點.生長點不斷**、生長和分化,穿過皮層和表皮,伸入土壤中,成為側根.側根分化出的輸導組織與母根的輸導組織相連線而形成相互連通的輸導組織.

外起源:葉原基和芽原基在頂端分生組織的表面發生,這種起源方式成為外起源。

植物學的歷史上,有哪些為它做出突出貢獻或者有重大

8樓:歐陽慕小白

我國著名植物病理學家

曾士邁2023年4月生於北京。2023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植物病理系。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植物保護系主任,中國植物保護學會第四屆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三屆常務理事。

六十年代初在國內進行植物病害流行的數理分析。七十年代倡導採用系統科學和系統工程的理論、方法進行植物病害流行學研究。是中國植物病害流行學和植保系統工程學的創始人之一。

在開拓免疫學與流行學交叉的研究領域中也起了重大作用。在研究植物水平抗病性,小麥條鏽病定量流行學和大區流行規律及其計算機模擬等方面有突出貢獻。合作主編《植物免疫學》、《農業植物病理學》,與楊演合著《植物病害流行學》。

周宗璜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他在高等真菌分類和個體發育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是中國高等真菌學科的開拓者之一;也是中國粘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他並率先對人蔘病害進行了研究,填補了我國空白。

鄧叔群福建福州市人。真菌、植物病理學家。202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專門從事林業植物病理和粘菌、真菌的分類研究,以及中國糧棉作物--水稻、小麥、棉花病害的研究。建國以後,在他的倡導下實現了人工栽培食用、藥用真菌,還成功地運用生物防治的科研成果,大面積防治森林蟲害,為中國真菌學開拓了道路。他所發現的4個新屬120個新品種為國際所公認,列入英國真菌研究所編的《真菌字典》中。

曾發表**70多篇,專著有《中國的真菌》等。

裘維蕃曾任金陵大學農學院、福建農學院、清華大學農業研究所講師。2023年獲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學位。回國後,任清華大學副教授。

建國後,歷任北京農業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農學會第三屆理事和第

四、五屆常務理事,中國植物保護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第二屆副理事長、第三屆理事長,國際植物病理學會第四屆理事,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委員(院士)。在植物病理學方面有傑出貢獻。

謝聯輝植物病理學家。福建龍巖人。2023年畢業於福建農學院。

福建農業大學教授。系統地研究了中國水稻病毒的種類、分佈、為害、傳播測報與治理,其成果被譽為是「對世界病毒作出了新貢獻」;發現一種新的水稻病毒——水稻簇矮病毒,受到國際稻病學界的高度重視;報導的水稻齒矮病毒和東格魯病毒均系中國新記錄;三種病害的及時發現,有力地控制其蔓延,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較全面地研究了中國水仙、甘蔗、福建菸草、蕃茄和香蕉等植物的病毒種類、分佈、發生和治理措施,報導了9箇中國新記錄和5箇中國大陸新記錄。

林亮東別號立農,香山縣(今中山市)南朗鎮大車人。2023年被選派到美國奧列貢大學研究院學習植物病理及真菌學,2023年獲碩士學位,由於成績優異,獲美國生物學會授予榮譽會員及美國植物病理學會金質獎章一枚。回國後,一直從事植物病理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歷任中山大學教授、華南農學院教授、廣東農林處處長、華南農學院植保系系主任、華南農學院湛江分院副院長、廣東植物病理學會理事。

戴芳瀾字觀亭,真菌學家、植物病理學家。戴芳瀾在真菌分類學、形態學、遺傳學和植物病理學等方面發表**和著作50多篇,為中國近代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的形成和發展,作出了開創性的貢獻,他是中國真菌學和植物病理學的奠基人。2023年,他發表的「三角楓上白粉菌之一新種」的**,是中國真菌學家首次報道的真菌新種,是真菌學在中國創立的標誌。

他與b.o.道奇(dodge)合作對脈胞黴 (neurospora) 的分類和細胞遺傳學研究成果是真菌學的經典文獻。

主要著作有《中國經濟植物病原目錄》《中國真菌總彙》和《真菌的形態與分類》等。

黃齊望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在油菜病害、稻瘟病、菸草立枯病和疫病都有較深的研究。他編著的《江西省病蟲害志》一書,對促進江西省農業生產起過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黃齊望歷任南昌大學、江西農學院、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總校、江西農業大學教授,並被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江西省政協常委、民盟江西省常委,還擔任過中國植物病理學會理事,以及江西省植保學會副理事長、顧問等職。

吳友三吳友三,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他在小麥抗鏽育種上培育出十多個品種,對我國東北麥區作出了突出貢獻。在小麥稈鏽菌生理小種分離、鑑定,小麥耐鏽性特點和機制的理論研究上做出了重要成果。

林孔湘植物病理學家,農業教育家。一生潛心研究柑桔黃龍病,首先證明黃龍病病原為病毒;首創柑桔繁殖材料熱處理消毒方法;推行「無病蟲栽培」技術,為振興我國柑桔事業作出了卓著貢獻

紋身的由來及發展歷史紋身是如何流行起來的

先秦時代以來黥刑就是在犯人臉上刺字作警示。在古代典籍中,曾出現紋身 鏤身 扎青 點青 雕青等故事,如岳母刺字。古埃及更利用刺青來劃分社會地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婦女流行在脣部文上紅色,類似現代的文脣 文眉等永久性彩妝的美容方式。古老的紋身方法可能要比現在的技術疼20倍,用木炭和水製作墨水,然後使用鐵...

老公比老婆大十幾年你的看法是如何

我倒 看樣子你也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人家一七幾年的人 都快能當你爸了吧 你真就相信他還沒有結婚呢?現在什麼事沒有啊 沒準人家的孩子正在家複習功課準備中考呢 您一個九零後 甭說初出茅廬了 連茅廁都沒出呢 哪懂這些東西 而且他還把你給那個了 這就不得不讓人考慮他最初的動機問題了.說的難聽了 但理兒是這麼個...

動植物如何過冬,動植物是怎麼過冬的呢?請把你知道的寫下來。

植物過冬的方法 1.松樹 葉子像針一樣,可以減少體內水分的蒸發,抵禦冬天的乾旱。2.梧桐樹 落葉 減少水分蒸發 3.狗尾草 靠根過冬 小麥 菠菜 靠植物幼苗過冬 4.大豆 靠種子過冬。動物過冬的方法 1.狗 貓 兔 到了秋天,身上會長出很多細細的 厚厚的絨毛,到了冬天,這層厚厚的絨毛會覆蓋在身體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