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絡生活實際談談對孔子孝的理解

2021-03-03 20:44:13 字數 5099 閱讀 4224

1樓:匿名使用者

孔子認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也就是說,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

那麼,什麼是孝呢?《論語·為政》記載:孟懿子問孝。

子曰:「無違(不違禮)。」

那麼,什麼是無違呢? 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活著時按禮侍奉;死之後按禮安葬、按禮紀念)」(《論語·為政》)。

由此可見,孔子對孝有兩個標準,即對老人生前的無違和死後的無違。

所謂生前的無違,就是 「生,事之以禮」。怎樣才是「生,事之以禮」呢?1.《論語·為政》記載:

孟武伯問孝。子曰:「關心父母的健康(父母唯其疾之憂)。

」 2. 《論語·為政》記載:子游問孝。

子曰:「現在的孝順,只是能贍養老人。即使是犬馬,都會得到飼養。

不敬重,有何區別(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3.《論語·為政》記載:子夏問孝。

子曰:「和顏悅色很難。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隨便吃;這樣就是孝了嗎(色難。

有事**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也就是說。孔子的「生,事之以禮」絕不僅僅是應付差事和對老人物質生活的關心和滿足,更是要發自內心、關心和滿足老人的精神生活。

所謂死後的無違就複雜了。孔子絕不僅僅滿足於「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這樣的簡單應付差事,他還要求無改呢!什麼是無改,怎樣才是無改呢?

《論語·學而》記載: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父親在時世時看其志向,父親死後看其行動,三年內不改父親的規矩習慣,可以說是孝啦)。

」這簡直就是荒唐致極的嘛!秦二世胡亥果然是三年無改父道,算是盡孝了,可也卻亡國了,不僅沒得到讚美,反而讓司馬遷著實嘲諷一通,留下千古罵名。 那麼,孔子為什麼提出這樣的標準呢?

所謂無違,就是能養、能敬、能葬、能祭。這似乎好理解,就是為了讓人老有所養,是愛人,這是文明進步的結果。其實,問題也並不盡如此。

孔子提出無違和無改這兩個孝的標準,那可是非同小可:一是、養兒防老,促進生育,文明社會。古中國地廣人稀、生產以人力為主。

所以,先賢們早就認識到人是立國之本,是生產力第一要素,自然十分重視人口的增加。增加人口的根本出路就在於提高生產率。可生兒育女不僅很艱苦,而且撫養**還要付出很大。

這樣,國家就採取獎勵和強制生育的政策。僅是如此,作用還畢竟有限,尤其是有違民意、易引起**。所以,孔子提出了孝道,以養兒防老、延續香火的理念刺激自願生育,同時實現了老有所養的社會文明。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孟子·離婁上》)。正是在養兒防老、延續香火的理念刺激下,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不絕。

至今雖然有觀點認為已是中國人滿為患了,可也沒人能否認支撐當今中國經濟繁榮的主要還是物美價廉的人口優勢。西歐則不然。因為那裡適合早期人類發展的空間有限,一旦人多就必須向外殖民。

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生多育的動力,自然也就沒有產生孝道倫理的條件。二是、積累經驗,汲取教訓,減少失誤。古代社會不僅生產力發展和社會變化緩慢,而且教育範圍極其狹隘、各種知識主要是經驗的積累和口傳心授的傳播。

這樣,一般人是年齡越大、經歷就越多、見識就越廣,經驗就越豐富,知識就越廣博。所以,得到老人的指導、學到老人的知識,就能積累經驗,汲取教訓,減少失誤。俗話說: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可是要想得到老人的指導、學到老人的知識,就必須首先得到老人的好感和賞識。所以,中華文明就有了尊老敬賢的美德,孔子特別強調了「敬」。

在哪個時代,社會變化節奏遲緩,積一生經驗教訓留下的父道,那是行之有效的,是不好輕易改變的。所以,孔子才 說,三年不改父道可謂孝。三是、由近及遠,從小到大,等級和諧。

愛是從**來,又是怎樣產生的呢?來自繁衍的本能,來自生產的艱辛,來自生存的需要。動物為繁衍延續種族就必須生產和養育後代。

生產過程的艱辛決定了必然要珍惜和呵護後代,這就產生了愛。看看動物世界中,雄野狼忍飢挨餓奔跑百里獵獲食物後馬上就跑回家,等候的母狼則不顧一切地從雄狼口中奪過食物餵給小狼後,就知道了什麼是世上第一愛!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東西。

唯有父母的愛才是本能的愛、純潔的愛、無私的愛、高尚的愛、奮不顧身的愛、自我犧牲的愛。動物本能的愛原本是沒有回報的愛,一旦幼仔長大即被逐出家。但是人類為了生存形成了群居社會,為了發展又必須鼓勵生育。

這樣,就產生了養老、敬老、葬老和祭老的需要。不僅如此,團結就是力量。在自然面前,個人的力量是渺小的,獨立是無法生存的,每個人的生存必須依靠他人的生存,只有相互團結才能相互生存。

這樣,就必須關心他人的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愛人。客觀環境決定,愛人是以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作用大小遠近為依據,從近到遠、由小到大的。第一的就是父母,而後是兄弟姊妹,再後是街坊鄰居、親朋好友,然後是同事領導。

一般的,一個人只有首先愛自己的親人,才會去愛他人。仁者愛人最深厚的根源即是家庭血緣的親情之愛,離開了親情之愛,仁者愛人就成為無根之萍,無本之末。只有先父父、子子,才能有君君、臣臣。

所以,孔子才把「孝弟」列為是「仁」的根本所在。

孔子對孝有什麼主張,請聯絡實際進行分析

2樓:大鹿萌欸

孔子主張孝道,

孝道也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子曰:「出則孝,入則悌。」

等等一系列關於孝的言論,

體現了孔子對孝的重視。

曾子正是受了孔子的影響,

結合實際 ,談談你對孝順的理解

3樓:奔跑中的憤青

我感覺生活中的孝順。

不僅僅是給父母買東西、

也要多陪伴父母,多關心父母、

經常令他們出去玩玩。

聊聊天。

4樓:奔跑的桂圓

百善孝為先。孝順不是給父母照顧好衣食。真正的孝順,要言於表,而進於心。

荀子是古代孝子的典型代表。每次父親吃完飯,都有想要接濟普通人的想法,年齡大了,又不好自己動作。而荀子總會在飯後問父親,剩下的飯菜怎麼處理?

父親說,給誰誰誰吧,荀子說,好的,並照辦。這看似簡單的舉動,蘊含了極為深刻的孝之情懷。孝順,有時候是對父母的成全。

就像父母一直成全你一樣,那是無私的不求任何回報的,而作為子女的,無論做多少,無論愛多深,都是應該的。但這其中,更應該加上尊敬與成全。

5樓:匿名使用者

自古,孝道最重要的就是傳種接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這是中國受孔孟思想影響的結果,但人們忽視了人類也是動物的基本特點,也就是說動物生存的基礎就是物質財富的滿足,而所謂的道德等都是精神財富的追求,只有當物質財富滿足自身生存需要時,才有能力去追求更高的精神財富的滿足。也就是說,對於所謂的道德等方面的精神財富追求是建立在物質滿足的基礎上的,而在物質相對低下的社會中,追求所謂的精神財富也只是人類的一種理想化思想。

比如當一家人在沒有任何食物的時候,動物的本性就會體現,也就是說會出現人吃人的現象。 在清朝末期,梁啟超等人受西方先進思想的影響,就對中國孔孟封建教條主義思想進行了批判與指責,每個社會都有其相適應的思想,人的思想是隨社會的進步而更改進步的。中國人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至盡仍無法擺脫,所以在世界發達國家眼中,中華民族是個愚昧無知的民族。

孔子說:「學習是無止境的」。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6樓:匿名使用者

在生活中,買一個杯子,看一本書都可以獲得知識,所以是學無止境

聯絡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啟示 40

7樓:嘴角di微笑

告訴我們在學習

中思考和勤奮學習的關係,不思考對所學的東西就是惘然懵懂,光思考不繼續學習所學就會停滯不前。

這句話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及學習方法。指的是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告誡我們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

我們可以把這句話視為孔子所提倡的一種讀書方法。一味讀書而不思考,就會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而失去主見,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即指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卻不去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

學習與思考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真知。

孔子在《論語·衛靈公》中還說過:"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夏曰:

"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這些都是強調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的重要性。 西方的哲人康德也說"感性無知性則盲,知性無感性則空。

"這與孔子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以說是驚人的一致。可見,人類在知識的學習和獲取上,不論地域、種族如何差異,其根本性原則往往是一致的。

參考資料

來可泓.論語直解.復旦大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8樓:智慧的姜

生活是需要智慧的,比如學辦公只是學會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思考為什麼這麼做。另外想法思路有還要去實驗是否正確,沒有行動的巨人,就會變成思想的矮子。

9樓:夏日娃

只是空泛的學習,而不去思考為什麼,也是無用深入學習的。只是一味的閉門造車,不去學習新的知識也是無法學習最新的知識。因此在學知識的過程中學和思並行,相輔相成,才能學好知識,形成自己的知識。

10樓:匿名使用者

這句話告訴了我們學習,卻不思考無所得,只是空想而不讀書就會疑惑。

11樓:索愛的倥伈魜

孔子所認為的思與學的關係

12樓:愛打遊戲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線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係〖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also;intothebargain;if;incase;however〗 表示並列關係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表示遞進關係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 表示承接關係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宋·蘇軾《石鐘山記》 表示轉折關係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荀子·勸學》 表示假設關係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餘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表示修飾關係,連線狀語 吾恂恂而起。

——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這裡「學而不思則罔」是指光學習卻不加思考則會迷惘。所以這裡的「而」是錶轉折關係,是「卻,但」的意思。例:

「言而不行」、「出汙泥而不染」、「水利萬物而不爭」。

聯絡生活實際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既問題都是有智慧伴隨而存在的,而你對這些事情以及問題的看法和理解,不管正確與否,這都證明了你的智慧,這是完全屬於自己的智慧,是任憑他人搶不走的。這種智慧便是思考與證實。我思故我在,即使當一個人的生命完結,但是他的一生便會以一種這種智慧的集合體而永遠的存在於這個世界上,這也是任何人抹煞...

結合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我們所面 來對的生活是現自實的 客觀的 不bai 以人們的意du志為轉移的。只有面對生zhi活 適dao應生活,才能感到從容。要想獲得的更多,就要付出努力 艱辛和代價。我們期待生活的更好,但是,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認為生活虧待了我們,是我們期求太高,付出不足。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結合你對孔子思想的理解,談談孔子的思想對構建和諧社會有哪些借鑑意義

孔子思想抄 是歷史的產物襲,是中國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它的光輝思想長期以來受到人們贊同.對當前我們構建和諧社會,調整人與人的關係,遵守公共道德觀念,在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有它的歷史意義和現代價值.至於孔子的政治,法律,哲學思想受全世界人的認可.孔子開創的儒家道德精神與倫理逐漸成為引領民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