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大學語文的意義,為什麼要學習大學語文?

2023-05-25 15:00:10 字數 3843 閱讀 2610

1樓:小馬哥

大學語文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

大學語文不是一門寫作課,也不僅僅是幫助學生普及一些文化知識。這門課通過對古代文化經典的閱讀與理解,根本上具有承載了人文精神傳承、塑造未來中國的民族文化形象的功能。我們今天沒有從這樣的高度來理解大學語文,所以就不可能上好這門課。

大學語文是針對大學生的,這是首要意義。目前中學語文課程被應試教育破壞到了毫無美感可言,中學語文課程放棄了語文作為普及人文精神的第一要義。其次是大學生從應試教育陰影下的中學教育升到大學教育,開始擺脫應試教育,創造了全面發展的條件。

這也就是說,大學教育除了專業知識教育以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中學教育所缺失的人文教育補課,讓學生獲得一個全面發展的機會。這個全面發展指的是人格的教育培養,是多方面的教育培養,而不是唯一的知識教育或者職業教育。一般來說,如果一個接受比較健全的教育的人,他不一定就是某種專業的專門人才,更不一定是終身從事某學科研究的專家。

目前的教育體制決定了真正的專家型人才必須通過後續的研究生學位教育來完成。所以普通的大學教育中,不管是什麼專業畢業的學生,他走上社會後不一定是從事本專業的工作,不一定會成為本專業的專門人才。那麼,他所學習的專業知識可能在他未來人生道路上沒有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但是,他仍然是一個本民族文化承傳過程中的一個成員,仍然是未來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成員。普通高校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對於學生未來人生的重要性,將會超過他的專業知識。這也是社會上通常說的:

首先要做一個好人,其次才做一個有成就的人。

所以我在主持中文系工作時,曾經多次呼籲,高校的大學語文不是可有可無的點綴,應該把它與大學英語放在同等的重要地位,一個國家對於本國的民族文化的普及型教育的重視度還不及對一門外語的培養訓練,至少在課時上就沒有達到同樣的標準,這種教育制度的設定本身就是駭人聽聞的。但是如果這樣做的話,就必須有大量的師資和其他資源配套,而且也涉及文史哲多種人文學科的配合,不僅僅是中文專業的課程。這本身就目前高校的資源分配以及急功近利的指導思想來說,也是難以做到的。

唯一可行的縫隙就是隨著通識教育的普及推行,大學語文可以轉化為多種人文學科的普及型課程,藉助通識教育來發展自身的責任。(上文作者系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

2樓:網友

一大學語文的意義就是能夠培養語文在實際當中的應用。

為什麼要學習大學語文?

3樓:小採聊生活

因為如果不學大學語文,將不利於大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理解力是學習任何一科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大學語文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大學開始選擇專業了,有的專業不會再涉及到國學,中文的學習,比如土木工程、計算機程式設計等。

如果提起工科男,理科男就覺得他們情商不高,不善言辭呢,因為他們對語言的組織能力有限,更難以體會到語言的魅力,不能夠將內心的真實情感準確地表達出現。大學語文的學習並不像初中、高中那樣純粹是背誦,更多的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培養看書的興趣。

文學分析。在外來文化、網路文化的衝擊下,中國的漢語受到了影響。近幾年陸陸續續出現了各種網路詞彙,一方面豐富了人們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讓很多人忘記了中國漢語的本來面貌。

而且大學語文還涉及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其中的儒家思想的學習還可以提高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如果摒棄了大學語文,很難想象,大學生在網路文化的衝擊下,會不會忘記了日常最基本的語言素養。

從人與人之間的交談,用詞造句都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素質。有的人說話如沐春風,非常有水平,但有的人說話則詞不達意,重複囉嗦。學習大學語文則能夠提高學生們的用詞造句水平,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對以後的求職就業都非常重要。

4樓:香菜不香

漢語是我們中國的母語。學習語文也是很重要的。大學學習語文,能夠提升我們的文化水平和知識涵養。

大學學語文嗎?

5樓:小伊不長肉

並且不是所有的專業都要學習語文,只有部分專業類別需要學。大學專業有13種分類,不需要學大學語文的是理學、工學、醫學、軍事學4類,其餘9類都需要學大學語文。

6樓:時光擾人清夢

其實大學學語文的話,其實競爭力根本就不是很大,並且就是就業率就是很低的,而且就業面也比較窄。

大學語文的作用和意義

7樓:砂粒

大學語文教學在培養學生高層次語文能力的同時,還著力培養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分析力和綜合力,進行全面的思維訓練,使得學生具有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精一兼數、由多邊而突出一面、開拓一面的能力。而這些能力又是決定一個學生能否成為高質量的科技與文化人才的基礎條件之一。

大學語文的意義,體現在對傳承文化傳統;培養大學生具有人文氣息;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技巧,以適應將來工作之需要;平衡大學中語言的地位,提高大家對漢語的重視。在無紙化這個大趨勢下,語言的退化似乎是無可避免的,特別是書寫和寫作方面問的退化。另一方面,自己的語言都沒學好,而熱衷其他語言,也答是本末倒置、得不得不償失的做法。

所以在大學重拾語文課,有助於提醒大家重視漢語的存在。大學語文不僅僅對學生的國學素養有很大的提升,而且對民族自信心同樣有很大的提升。

對大學語文課的認識

8樓:網友

大學語文不是以培養學生運用語文工具的能力為主要目的而設定的,它主要是為提高大學生文化素養而設定的。這是它同中學語文的重要區別。徐中玉先生早在十年前就說過「《大學語文》教材的內容應以本國優秀的文學遺產為重點,這正是它不同於中學語文教材的地方。

這種不同正是由它們各自不同的任務所決定的。那麼,難道大學生語文能力就不需要提高了嗎?不是。

大學生語文能力應當通過多種渠道來提高,不可能讓大學語文全部承擔。比如閱讀能力,課堂上有限學時和篇目的講解分析,主要是起示範引導作用,學生應當在教師指導下有計劃地進行課外閱讀,通過擴大閱讀來提高能力。更加專門化的閱讀需要開設專門課程或講座來指導,那更不是大學語文這門公共文化基礎課所能完成的。

如《資本論》導讀,醫古文選讀,歷史要籍選讀,自然科技文獻選讀等等。另外,大學的各門課程都負有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責任。至於寫作能力的提高,同樣不能由大學語文包攬,列入大學語文課堂教學計劃的寫作訓練是有限的。

它只能在中學語文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議論和記敘這兩種基本寫作能力進行提高,佈置適量作文(一般開設一年的佈置4—6次)。而在中學,每學期有計劃的作文訓練不少於8次,且期期連續如此。

對大學語文的認識

9樓:miss西瓜頭

我國高校的語文課程幾經沉浮。30年來,課程忽冷忽熱。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國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蘇聯教育模式而取消,2023年,在教育家匡亞明、徐中玉、蘇步青等倡導下,「大學語文」復開。

2023年釋出的《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提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教育部的質量工程為高等數學、大學英語、計算機基礎、大學語文立了4個建設專案。

在過去,大學語文是得不到這種「待遇」的。

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國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蘇聯教育模式而取消,大學語文作為公共課程從此消失,中斷了近三十年。

蘇步青教授2023年發表任復旦大學校長宣言時說:「如果允許復旦單獨招生,我的意思是每一堂先考語文,考後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科目就不考了。語文你都不行,別的是學不通的。」

2023年秋天,南京大學恢復了大學語文課程,校長匡亞明對當時的語文教材不滿意。徐中玉剛剛摘掉「右派」帽子,匡亞明主動和他聯絡,希望兩校合作,編寫一本高水平的教材。

為什麼要學習大學語文?什麼是大學語文

因為如果不學大學語文,將不利於大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理解力是學習任何一科都需要具備的基本能力,而大學語文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大學開始選擇專業了,有的專業不會再涉及到國學,中文的學習,比如土木工程 計算機程式設計等。如果提起工科男,理科男就覺得他們情商不高,不善言辭呢,因為他們對語言的組織能...

我們為什麼要學習語文,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作為一箇中國人,肯定要學語文。學習是為了考個好大學,過上好生活,聽聽老師怎麼說。語文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科學,是人們相互專交流思想等屬的工具。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特點。語文 也是中國的學校等教育機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中國語文教科書一般講授的是中國通用語言文字。...

為啥要學習語文,為什麼要學習語文?

通過學習語文可以提高與別人的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提高對語言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提高對其他學科表述的理解能力,為更好的學好其他學科和專業奠定基礎。試想,連別人說一句話都不能理解是什麼意思,還怎麼和別人溝通呢。將來涉足社會,簽定一個勞動合同 就業協議 求職書或者是最起碼的請假條都需要一定的語文基礎吧!學好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