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哪次戰役,破釜沉舟什麼時期

2023-05-11 12:15:15 字數 2103 閱讀 6702

1樓:芊芊和你說民生

破釜沉舟出自鉅鹿之戰。鉅鹿之戰,是秦末大起義中,項羽率領數萬楚軍(後期各諸侯義軍也參戰),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鉅鹿(現屬邢臺市平鄉縣地區)進行的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畏縮不進時率先猛攻秦軍,帶動諸侯義軍一起最終全殲王離軍,並於八個月後迫使另二十萬章邯秦軍投降。從此項羽確立了在各路義軍中的領導地位。經此一戰,加之劉邦西路大軍攻破武關、藍田,秦朝主力盡喪,名存實亡。

2樓:風劉才子愛生活

破釜沉舟指的是鉅鹿之戰。

破釜沉舟,漢語成語。

拼音是pò fǔ chén zhōu。

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表示下定決心,為取得勝利準備犧牲一切。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

成語辨析:近義詞 :義無反顧、背水一戰、決一死戰、背城借。

一、孤注一擲、濟河焚舟。

反義詞:優柔寡斷、瞻前顧後、舉棋不定,抱頭鼠竄,望風而逃。

破釜沉舟什麼時期

3樓:hello暴走

破釜沉舟典故出自秦末的鉅鹿之戰。

項羽為報叔父項梁之仇,親率二萬精兵進攻章邯。渡江前命令兵士打破煮食用的釜鑊,渡江後鑿沉舟只,只帶三天干糧。最後於鉅鹿大敗秦軍。後以「破釜沉舟」表示下定決心,義無返顧。

成語典故:

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今河北邢臺市)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鉅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

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鉅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4樓:木炭

應該是在秦朝末年,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

破釜沉舟出自於哪場戰役

5樓:承吉凌

破釜沉舟我們都知道是項羽所為,那麼這是哪一次戰爭你知道嗎?

破釜沉舟出自於鉅鹿之戰,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鉅鹿開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又攻破邯鄲,反秦武裝趙王歇及張耳被迫退守在鉅鹿,被秦將王離率20萬人圍困。

而趙將陳餘率軍數萬屯於鉅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宋義兵至安陽後,一直按兵不動,引起項羽的不滿,被項羽殺掉。

隨後,項羽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將船隻鑿破沉入河裡,相當於隔絕了後路,令大家把鍋碗砸碎,每人只帶三天干糧,表示必須一舉得勝,否則沒有戰死也會餓死;此外項羽還將營帳、屋舍全部燒燬,更加表明瞭如果不得勝,連居住的地方也沒有了。

項羽的一系列舉動大大鼓舞了軍心,所有士兵都明白已經沒有退路了,如果不想死,唯一的出路就是戰勝敵人,於是全力以赴,勇猛殺敵,逆轉局面,最終打得秦軍落花流水。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講的是什麼道理,破釜沉舟這個成語講的是一個什麼道理

當人沒有退路,沒有跟多選擇的時候,就會竭盡全力,甚至挖掘出自己都不知道的力量 破釜沉舟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我想要知道這 破釜沉來 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 自到底。拼音 p f ch n zh u 出處 明 陳孝逸 與羅杓庵書 秋間姑且破釜沉舟 持三日糧 為射賊擒王計 必不敗 而後杜門卻軌。...

破釜沉舟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破釜沉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比喻戰鬥到底的決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 破釜沉舟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破釜沉舟這個故事告訴你們一定要把自己逼上絕路,然後拼死一搏。不成功,不罷休呢意思!項羽將船隻,營房等都毀掉,讓士兵沒有退路,下決心打贏這場戰爭。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下定決心並義無反顧地去做,就一定會一成...

破釜沉舟的讀音,「破釜沉舟」的古文讀音是什麼?

破釜沉舟 拼 音 p f ch n zh u 解 釋 釜 古代的一種鍋 舟 船.砸碎鍋子 鑿沉船隻.比喻戰鬥到底.出 處 明 陳孝逸 與羅杓庵書 秋間姑且破釜沉舟 持三日糧 為射賊擒王計 必不敗 而後杜門卻軌.破釜沉舟 的古文讀音是什麼?破釜沉舟 的古文讀音是 p f ch n zh u 破釜沉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