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對三國時期概括性的描寫。三國演義章節概括

2023-02-01 22:55:34 字數 2903 閱讀 9579

1樓:木子村的小呆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主要有曹魏、蜀漢及東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中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形成了三國鼎立的雛型。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

次年劉備在成都重建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駕崩,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恢復國內生產。

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鼎立。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後期曹魏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掌控。

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國號「晉」,史稱西晉,曹魏亡。280年,西晉滅亡東吳,統一中國。

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

2樓:皋蕭

三國時期是一個混亂和割據的時期,形成了以魏、蜀、吳三足鼎立的局面。也是從漢代四百年太平時期到四百年混亂的過渡時代,也可說是魏晉南北朝大紛亂的開端。三國形成於公元220年,曹丕篡漢稱魏文帝始,後歷明帝、魏齊王、高貴鄉公、元帝;蜀則歷蜀漢昭烈帝劉備及後主劉禪;吳則歷孫權大帝、會稽王、景帝、烏程公。

三國同時並存時間約三十四年(公元229年至公元263年),但紛爭局面長達九十年之久(公元190年至公元280年)。三國時期雖然仍有不斷的戰爭,但已和東漢末期軍閥混戰的性質不同,相對而是歷史的進步。是有順應民心所向的統一戰爭性質。

三國的軍事實力以魏國最強,吳國次之,蜀國最弱。因此最終魏晉完成統一大業。三國中以吳國的時間最長,共52年;次為魏,共45年;再次為蜀,共43年。

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晉滅吳。至此,三國時代宣告終結。

簡要概括三國演義的主要內容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

《三國演義》介紹: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家羅貫中。《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是歷史演義**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

4樓:路盡野花處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逐鹿中原。經過黃巾起義、官渡之戰等戰爭之後,曹操統一北方,孫權坐定江東,劉備進駐西蜀,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了。赤壁之戰之後,西蜀聯合東吳共同抵抗曹操。

曹操去世後,其子曹丕即位稱帝,建立魏國。後劉備、孫權也先後稱帝。後來東吳攻打荊州,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殺害,劉備意氣用事,率軍攻打東吳,在夷陵與東吳年輕將領、白衣秀士陸遜交戰,被陸遜用火攻,打敗劉備。

劉備逃到白帝城後沒幾天就病故了。臨終之前將幼子劉禪託付給孔明輔佐。後來魏國大將鄧艾等攻破蜀國,蜀國滅亡。

司馬家族篡權,建立西晉,西晉又滅掉東吳,統一了全國。大概線索就是這樣,希望對你有幫助。

5樓:亢龍丿不悔丨

得人心者得天下 人心所向是人的信仰 群雄皆是棋子。

6樓:山谷的松

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分爭的故事。

求三國演義失街亭的概括,要求:故事情節,人物形象,追根溯源.1000字

7樓:好多錢呀呀呀

三國演義》取材於三國曆史,這是沒有疑問的。但歷史在這裡只不過是一個故事框架,一個時空斷限。歷史人物已被重新塑造,歷史事件已被重新安排。

它不再像歷史典籍那樣去真實地記錄歷史、敘述歷史,而是根據作者的創作意圖去塑造歷史、虛構歷史,把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愛憎、對歷史規律的把握和對歷史精神的闡釋全都融合到一起,將三國曆史加以演義、虛構、渲染,或者改頭換面。由於**藝術本身的侷限,在《三國演義》中作者只是選取了三國歷史上最具藝術效果的方面棗軍事鬥爭,而對同樣具有重大歷史價值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措施則沒有涉及。

具體而論《三國演義》的歷史真實性,有人開了個七分真三分假的單子。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是**,歷史是歷史,不好用派比例的辦法來區別真假。如果要派個比例,我認為從歷史科學的角度嚴格要求,《三國演義》最多隻有五分真。

與三國曆史的真實相比,《三國演義》中的史事經過、典章制度、生活習俗、人物功過、人物性格、官制、禮儀、時間、地域等或是不準確,或是弄錯,或是有意虛構,或是過分渲染,因。

三國演義章節概括?

求三國演義第十一回人物的性格概括!

求三國演義120回每回的概括

求三國演義第二十九回概括

8樓:網友

孫策在江東欲求大司馬之職,操不許,策欲代操。因向操告密而被殺的吳郡太守許貢三家箭策面,又用刀砍之。袁紹派使陳震結連東吳拒操。策喜。

孫策怒斬于吉之後而亡。以印綬孫權。周瑜向孫權薦魯肅。魯肅要孫權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並薦琅琊南陽人諸葛瑾。權從肅計拒紹從操。

三國演義第二回300字概括…急需!!

9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要不? 劉關張與朱孫堅打敗黃巾,朱詔封車騎將軍,河南尹;孫堅除別郡司馬上任,唯劉備聽候日久,不得除授,後被封為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署縣事一月,與民無犯,民皆感化;與關張情同手足。

督郵至縣索賄,張飛鞭督郵後三兄弟離去。

玄德助劉虞平黃巾,劉虞,公孫瓚奏備功,薦為別郡司馬,守平原縣令。

宮中何進與十常侍周旋。

三國時期的名人人,三國時期名人

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諸葛亮,周瑜,黃蓋。等 諸葛亮 周瑜 曹操 司馬懿 呂布 劉備 張飛 郭嘉 三國時期名人 呂布,趙雲,典韋,關羽,馬超,張飛,黃忠,許儲,太忠慈,夏侯淵,夏侯敦,張遼,張頜,徐晃,龐德,甘寧,周泰,魏延,張鏽,文丑,顏良,劉備,曹操,諸葛亮,曹丕,曹衝。呂布,趙雲,典韋...

三國時期人名問題,三國時期人名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東漢的名字分姓,名,字三部分,另外還有別號,職位,爵位也可以出現在名字中。具體如下 一,意義!如劉 姓 備 名 字玄德 字 但是那個時代的名和字必須意義相同或相似,如備字在當時是厚道的意思,玄德2字是有很高的德行的意思。再如劉禪字子嗣,禪本身就有繼位的意思,子嗣是後代的意思,也是...

要三國時期寫的詩,三國時期的詩句

白馬篇。曹植 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並遊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