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就是人學,那麼我們怎麼看待文學作品創造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呢?簡言之就是「文品與人品」的關係

2022-11-11 05:55:25 字數 5240 閱讀 9518

1樓:匿名使用者

我考研時正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我說說我的理解吧。

中國古代就有「文如其人」的說法,「言為心聲,書為心畫」,從詩文中可以看出人格高尚來。但人格和文格並不是一回事,不能一味地以文觀人。元好問在《論詩三十首》中便舉出潘安的例子來說明文品與人品不一致這個問題(心畫心聲總失真,文章寧復見為人。

多情自古《閒居賦》,爭信安仁拜路塵?)

法國作家布封也說過「風格即人」,其實也是指作家的創作個性,但他也是隻重視生成風格的主觀方面,而忽略了風格與客觀內容的聯絡。

總之,人格品質是先天遺傳、後天習得,以及在生活中通過日積月累而逐步形成和確定下來的;而文學風格是通過審美創造的昇華,從而形成的獨特的藝術品格。作家對世界進行審美把握,進而自然而然的轉化成了風格。

兩者是一致與不一致的統一體。

2樓:空谷四季

文品即人品,一個人的人品在他的作品中會絲絲流露出,體現出他對事的看法,對人的態度,還有他的品德修養與藝術氣質等等,所以文品即人品。

3樓:星光伴我心

因為文學離不開人的因素

文學理論課後答案

4樓:匿名使用者

文學理論教程

第一章基本概括:

5樓:子良

恩恩。。。。。。。頭疼。。。。。搜搜哈。。。。。。。。。。。。。。。。。。

6樓:君臨天下

這個似乎有點難度哈,慢慢來,好好想想,嘻嘻!

比較文學試題及答案

7樓:愛心教堂

比較文學是通過兩個以上的文學內容的比較來發展自己的文學觀點,而文學比較則是則是單純的對兩個文學的比較,而且是從原本的內容上發展。 通俗地講,前者是一個文學範疇的種概念,後者則多為一種鑑賞文學的方式。兩者含以上有所交叉。

8樓:匿名使用者

我的理解:比較文學是通過兩個以上的文學內容的比較來發展自己的文學觀點,而文學比較則是則是單純的對兩個文學的比較,而且是從原本的內容上發展。

9樓:匿名使用者

通俗地講,前者是一個文學範疇的種概念,後者則多為一種鑑賞文學的方式。兩者含以上有所交叉。

10樓:048玄月

比較文學可以算作是一個學科,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是兩個不同國度、不同民族文學間的一種比較,從不同的民族心理比較出發,考察具有相似的文學形象、文學意境、情節,從而考察人物背後的心理因素。而文學的比較久沒有這麼深入,並且可以是同一民族的文學的比較,所以,一定意義而言,文學的比較範疇會更寬泛一些。而比較文學也並不應就是單純的文學意義的簡單比較,它還會包括文學的母題研究,比如對中國古代神話與古希臘神話中的死亡意識的比較,有時,又會包含一些創作層面的比較,比如,比較曹禺與奧尼爾創作中的悲劇意識等。

怎樣看待文學理論與美學,比較文學,及藝術原理之間的關係

11樓:瞎起個破名吧

文學理論與美學、比較文學及藝術學理論存在著一定的交叉或親源關係。

(1)文學理論與美學原理的關係 美學在其學科創始人鮑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2)那裡被定義為研究「感性認識的科學」和「自由藝術的理論」,它奠基於西方人對人的心理結構所作的知、情、意的劃分與對各門藝術統一性的追求。研究情感或感性認識的完善的便是美學。藝術是美學的主要研究物件。

但與文學理論不同,美學主要偏重於對審美與藝術現象的思辨研究,並不**文學活動及文字解讀中的具體問題,因此更偏於哲學。

(2)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的關係 比較文學也注意尋找與把握不同民族文學的共同點與問題,在這方面與文學理論有相通之處,但無論是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還是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都主張對文學進行跨國別、跨學科、跨文化的研究,與文學理論在研究物件與方法上有別。美國比較文學學者亨利·雷馬克(henry remak)認為,「比較文學是超出一國範圍之外的文學研究,並且**文學與其他知識和信仰領域之間的關係,包括藝術(如繪畫、雕刻、建築、**)、哲學、歷史、社會科學(如政治、經濟、社會學)、自然科學、宗教等等。簡言之,比較文學是一國文學與另一國或多國文學的比較,是文學與人類其他表現領域的比較。

」這種觀點有一定的代表性。

(3)文學理論與藝術學原理的關係 藝術學理論固然要研究文學,但只是一個方面,它還要研究包括繪畫、雕刻、**、舞蹈、戲劇、電影等各門藝術中的理論問題,與文學理論的研究範圍與物件不同。

文學和語言的關係

12樓:匿名使用者

語言是符號系統,是

以語音為物質外殼,以語義為意義內容的,音義結合的詞彙建築材料和語法組織規律的體系。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進行思維和傳遞資訊的工具,是人類儲存認識成果的載體。語言具有穩固性和民族性。

文學是指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戲劇、詩歌、**、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稱作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和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

語言與文學的關係是個很大的問題,目前學界主要有兩種主要的觀點,一種是傳統的工具論,一種是後起的本體論。兩種觀點相持不下,誰是誰非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但我們至少可以這樣看,兩種觀點實際上分別強調了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綜合起來,也許我們能夠把這個問題看得更清楚一些。

大體而言,中外古典文論所持的基本上是「工具」論,即認為語言只是一種「形式」、「工具」、「媒介」、「載體」,它的功能在於表達生活和情感的內容,內容具有「優先權」,而包括語言在內的形式則處於被內容決定的被動位置。文學用語言作為自己的構造手段,並以語言的超常使用所能達到的最佳藝術效果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詩人卡西爾說:

「詩人不可能創造一種全新的語言。他必須使用現有的詞彙,必須遵循語言的基本規則。」簡言之,語言是文學實現表達的載體。

從這種觀點出發自然觸及到中國文學裡一個古老的問題——「言不盡意」。往大了說即文學表達因為語言自身的侷限而受到某種限制。這就要求文學家創造性地使用語言,使得文學語言具有一些與常規語言不同的特點。

也正是由此出發,一部分文論家提出了文學的語言本體論。

文學理論研究中的語言本體論認為文學的本質特徵在於語言形式,作為藝術品的文學創造,其價值在於他是一個特殊構造的語言事實,如同雕塑,**等藝術形式一樣,它本身就是一種目的,一種美,而不是為了表達什麼,即所謂:「為藝術而藝術」。不同之處只在於文學選擇而且只能選擇語言作為其載體。

正如戴昭銘在所言,文學的本體不在於對生活的模仿,不在於對作者心靈的表現,而在於文學的語言形式本身,文學的變革也不是對社會變革的反映和社會變革的副產品……文學以語言組成自己的形式,這種形式有時候是一種對現實的普通語言陌生化和疏離化的結果。文學作品是一個特殊的語言等級,是與普通的語言相對立的。普通語言的的首要功能指向世界的存在以溝通訊息,文學語言以自我為中心,它的功能是排除外向指稱,只把注意力放在形式和技巧方面,使事物顯示出自身的特殊性,從而改變人們的感覺方式,使之獲得一種審美效果。

各種文學樣式都必須以語言材料作為自己的構造手段,但是不同的文學樣式對語言材料的各種功能在使用上各有側重。戲劇側重於語言的會話功能,**側重於語言的敘事功能,詩歌則側重於語言的抒情功能。但無論側重什麼,語言的各個功能是文學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條件。

語言對文學的影響由上文可見一斑。同時文學反過來也對語言產生了一系列影響。

最明顯的莫過於文學對共同語形成的影響。從人性角度講,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兒文學的傾向。優秀的文學作品是民族文化的瑰寶,往往成為民族文化的重要象徵,它在全民族中的崇高威望,廣泛流傳和深遠影響,使得這些作品的語言對民族語言的統一和共同語的形成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文學的終極目的並不在於語言的完美運用,而且,由於語言自身的侷限性這也是無法達到的。文學的最終目的在於擺脫語言的桎梏,使作者與讀者進行直接的語義交流,從而分享一種**於生活而又超越生活的美的感受,即讓讀者與作者「感同身受」,進而引發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引發思考。然而由於語言本身的侷限和人個體間的相對獨立和特殊,所謂「感同身受」是無法達到的,所以目前的文學是通過語言的運用進**境的不完全創設,進行有意或者無奈的「留白」,讓讀者進行再創作,進而達到文學引發思考的目的。

從這個方面看,雖然語言對於語義的表達具有一定的侷限,但是正是這種不完全表達、不完全架構使得讀者對文學的思考和闡釋呈現多樣化和個性化,體現出文學的美感,並使文學進一步發展下去。因此,對於文學而言,語言的侷限或許並不重要。

中國文學理論為什麼要正式20世紀西方文論的挑戰?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文學領域裡面,

無論是任何時候的挑戰,

其實都不是一個文學理論,

像另外一個文學理論的挑戰,

都是某一些人他們自己引起的,

因為文學

大家都是要互相尊重的,

然後互相進步,

才會有一個更燦爛的文學氛圍。

外國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14樓:

具體的難找,你看看這些吧

15樓:孜虞

我認為有一個相同的地方,他們都是借人和事來批判當時的黑暗社會,表達對當時社會的不滿.

16樓:話

外國文學不包含本國文學

世界文學包含本國文學

套用一句俗近幾年來,王吉鵬在魯迅比較研究領域開墾出一片沃土,在魯迅與外國文學、文化比較方面,有同李春林合作的學術著作《魯迅世界性的探尋——魯迅與外國文化比較研究史》、《魯迅與外國文學關係研究》;在魯迅與中國文學、文化比較方面有學術著作《魯迅民族性的定位——魯迅與中國文化比較研究史》、《魯迅與中國文學比較研究》、《魯迅與中國作家關係研究》; 話: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世界的不是中國的!個人認為,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學的區別,總結起來就以下幾點:

1 文化底蘊

2 文化階級

3 大眾層次

4 政治區別

5 國力差異

6 民族差異

7 地域侷限性

8 社會潛藏的消極面與公開的不公平現象象徵主義正式於十九世紀六兒十年代,當時西歐各國社會形態已基本進入現代化,人的傳統生存意識和觀念面臨了深刻衝擊。讓.鮑話根源與理念世界因之產生了破裂,人類固有的生存適應能力與生命活動範圍的應有距離消失。

到了二十世紀中期以後,西方國家在經歷了許多經驗教訓後才復右盲目擴大城市會千萬一定的災難性後果,因為都市化既可被視為社會有機體發生作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容易導致人與自然失望的歧途。法國著名文學家福樓拜當時尖銳指出了熱心擴建城市的動機:大量由直線和篇章平面構成的城區,大量無生命感的單調建築,是追求利潤的結果,它使建築普遍下降為「技術」,喪失了應該有的神化夢想空間。

他也認為慶藝術上為了追名,畫家只是想著繪畫本身的可塑成分的操作,最終影響到各藝術門類都去尋求奇聞趣事,或盲目創造某種語言風格。

分手就是不愛了嗎,你是怎麼看待的?

情侶如果分手了,是不會完全斷開的,他們還是會在心裡惦念著對方的。兩個人有的時候分手,不是彼此不愛了。而是兩個人都覺得太累了。任何人在一起相處的時間久了,感情都會變得淡泊。兩個人也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矛盾,兩個人在一起也沒有剛開始的新鮮感了。所以彼此就很想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可是你們的感情不會一...

怎麼看待我們之間的感情呢,男朋友問我怎麼看待我們之間感情是什麼意思

既然你知道,就該理解他,他現在這麼努力為的就是你們的將來,你也可以好好何他談談,說不定你們感情會更好,真心祝福你們!呵呵 呵呵,這就是男人和女人的不同了。男人不會是女人那麼纏綿,柔情似水,發現沒有?剛談的時間,他很愛你,很纏綿,但是時間長了,就不會再是以前的樣子了,為什麼?因為男人比女人更容易戀愛疲...

大家怎麼看待這些錢,錢真的有那麼好嗎?可我怎麼不覺得呢

錢只不過是一張紙,經過反反覆覆的機器弄啊弄,就變成所謂的錢 兄弟,太有錢了麼,有錢人感覺沒怎麼樣,我們沒錢的人感覺真的好多,如果是我的就不用出來打工了,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有時候錢很多,但內心卻很空虛,因為你活得不充實,因為你沒有信仰。錢多有時確實比沒錢好,但有時卻也是煩心事。有錢你可以做一點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