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時明朝是什麼樣的,明朝的鄭和是什麼民族

2022-10-14 18:41:02 字數 4707 閱讀 5970

1樓:匿名使用者

那個時候明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 當時在一代政治兼軍事家朱棣的帶領下 國家安定且強大 連朝鮮等國也來朝拜我們大明

大明成為了一個強盛的國家,經過長期的戰亂和恢復,以及幾位堪稱勞動模範的皇帝的辛勤耕耘和工作,此時的華夏大地已經成為了真正的太平盛世,人民安居樂業,國家糧銀充足

鄭和的船隻 也就是無敵艦隊 據史料記載,當時鄭和的船隻中最大的叫做寶船,這船到底有多大呢,「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大家可以自己換算一下,按照這個長度,鄭和大可在航海之餘舉辦個運動會,設定了百米跑道絕對不成問題。這也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國力

2樓:齋龍靖武

永樂時期全國範圍階級矛盾相對緩和,但由於國家支出過大,賦役徵派繁重,使有些地區發生了農民流亡與起義,十八年山東發生的唐賽兒起義是其中規模較大的一支。

不過總體來說,永樂朝還是明朝程序中為數不多的好時代之一啊~……

3樓:唐巨集勝

鄭和下西洋式式明朝的最繁盛的時期,既是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間,當時明朝的國力達到最盛時期。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時,雖然不是明成祖,但是當時明朝依然是東方的霸主

4樓:滄滄泱泱

相當強大,萬國來朝。

樓下,首先,張居正是萬曆朝的,比鄭和晚了上百年,其次,永樂一朝宦官專權還真沒有。

5樓:小措

鄭和下西洋前幾次國家還是比較富庶安定的,到了最後,國家就出現了一些動盪。

6樓:匿名使用者

很強大富有,鄭和就是散財童子,到海外炫富的。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僅僅用「繁榮」,「鼎盛」等字眼來形容特定的一個時期是不夠嚴謹的,我們很容易忽略一些小的細節,像關於鄭和下西洋,陳存仁《被誤讀的遠行》考證非常細緻,文筆流暢,與我們官方接受的那些東西有一定的差距,雖非是顛覆性的,但是對我們有合理的啟發。

鄭和時,明朝表面上確實非常繁華,但這僅僅是從經濟一個方面去看的。另外還有思想文化方面,官方對於思想的禁錮,然而民間思想卻又是另外一種景象了。另外,社會風俗方面,明朝更加發展。

我們可以從幾部古典**的成書以及內容中就可以窺得一二。

因此我們很難從一個巨集觀的角度去合理的把握一個時代的。

8樓:得奴

鄭和是永樂年下西洋的 當時中國正處於明朝初期 興盛繁榮 舉個例子比較一下就可以看出中國當時的強大 當時歐洲的葡萄牙西班牙剛開始他們的航海大業 鄭和七下西洋:1405-1433 每次隨行人數約27000人 船260只 大中型寶船60艘,排水量1500噸左右。哥倫布:

船最少3艘最多17艘 排水量100-200噸 隨行人最少90人最多1200-1500人

9樓:東逝欲收

鄭和的一生經歷過明朝的五位皇帝,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鼎盛時期是在朱棣在位的永樂年間,和朱瞻基在位的宣德年間。

至於這五朝是什麼樣的,應該是在明朝最鼎盛的時期。

10樓:小明清

鄭和時期是明成祖朱棣時期,朱棣通過靖難之役奪得了帝位,遷都北京,屢次親征蒙古,國力比較強盛,在經濟方面已經復甦,為鄭和下西洋貯備了物質基礎,這個時期是明朝國力的奠基和上升時期為永宣盛世的開創取得了好的開端

11樓:飯_悅

繁榮昌盛。屬於鼎盛時期。

12樓:匿名使用者

很強,但那時的政治水很深,宦官和士大夫暗地鬥爭激烈,鄭和代表內廷得寵幸得下西洋但最後被倒了,寶貴的航海資料被毀,而鄭和去光顧著宣揚國威了,啥好處都沒撈到。電視上鼓吹怎麼怎麼強都沒用。

13樓:匿名使用者

財政不支 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但是永樂年間明朝的國力還是挺強大的

14樓:曌珺

是十分昌盛的。那時的皇帝是朱棣。

15樓:匿名使用者

永樂年間算是很繁榮了,鄭和前幾次下西洋時還好,後幾次就不行了

16樓:潸潸的愛

鼎盛時期呢!!

堪稱「萬國來朝」

17樓:深寒之夢

洪武時期,永樂初期國家繁榮,之後國立走向沒落,本來七個對外港口逐漸都關閉了

18樓:浩瀚

總得說軍事很強大!經濟也空前繁榮,永樂年間中國真的很不錯,

19樓:匿名使用者

大明永樂年間為主,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等方面都比較不錯。

明朝的鄭和是什麼民族

20樓:採雲之南的南

漢族、彝族、苗族、蒙古族都有可能。

但唯獨不可能是回族,因為洪武初年還沒回族呢。回族是由於明朝禁止色目人內部通婚,導致少量的色目人男性和不斷和大量漢族女性通婚才形成的。鄭和出生在洪武初年,那時候雲南還不歸明朝管,明朝大規模向雲南移漢民則還沒開始,明朝的禁止色目人內部通婚禁令也還禁不到雲南,**來的回族?

如果說色目人是回族祖先之一就是回族的話,那中亞五個斯坦不都成了回族了?

明朝時期遠航西洋的鄭和是什麼族人

鄭和下西洋在明朝什麼時期

21樓:

和下西洋在明朝自明代永樂三年(2023年)至宣德八年(2023年)時期

2023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士兵和船員組成的遠航船隊,訪問了許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聯絡。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202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裡時,在船上因病過逝。

民間故事《三保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為三保太監下西洋。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阿丹、天方(阿拉伯國家)、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海岸,紅海、麥加(伊斯蘭教聖地),並有可能到過今天的澳大利亞。 下『西洋』的定義:

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汶萊為界,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為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東海,稱為漲海。 從2023年到2023年,從劉家港出發,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

22樓:匿名使用者

明永樂朝到宣德朝這個時期。

明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2023年7月11日)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至明宣德六年(1430)十二月,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

23樓:楊張呂

永樂三年(2023年)至宣德八年(2023年)

24樓:匿名使用者

在朱棣的那個朝代,有人說其實鄭和下西洋還有 一個目的就是尋找朱允炆的下落,因為當年的那場大火中並沒有發現建文帝朱允炆的屍體,於是便成了朱棣的心病。雅歌網

25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7月11日

26樓:囧rz君

大明成祖永樂三年(2023年)至宣宗宣德八年(2023年)

27樓:匿名使用者

前六次在永樂年間(朱棣),最後一次在宣德(朱棣的孫子朱瞻基)年間,鄭和也在最後一次病卒於古裡

28樓:來自薄刀峰真摯的白背兀鷲

從明永樂三年到宣德八年

29樓:班玲琳

明成祖時期至明宣宗時期,1405到1433

明朝期間,鄭和的船隊回國時帶來了一些「麒麟」,那「麒麟」是什麼?

30樓:三條橋聚星

明朝期間,鄭和的船隊回國時帶來了一些「麒麟」,那「麒麟」是長頸鹿。

在鄭和七次下西洋中,一共訪問了36個國家,前三次幾乎都是到達汶萊、泰國、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最遠也就抵達印度;而第四次下西洋,鄭和船隊繞過了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到東非的麻林迪,當時麻林迪的特使還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而第五次下西洋,鄭和船隊途徑占城、爪哇,又一次抵達了東非的木骨都束、喇哇、麻林迪等地。

31樓:

明朝期間,鄭和的船隊回國時帶來了一些「麒麟」,麒麟指的是長頸鹿。

中國自古不出產長頸鹿。六百年前明代的鄭和遠航世界,史有定論的遠達非洲。之所以跑那麼遠,據說就是為尋找中國人心目中的吉祥神獸「麒麟」。

明永樂十二年(公元2023年)九月二十日,鄭和手下的楊敏帶回榜葛剌國(今孟加拉)新國王賽弗丁進貢的一隻長頸鹿,明朝舉國上下為之喧騰。

因為長頸鹿的形態、習性與中國古籍中描述的麒麟太過吻合,進一步瞭解後更發現長頸鹿的原產地在東非一帶,當地的索馬利亞語稱之為「基林」(giri),發音與麒麟非常相近,使得中國人確信長頸鹿就是麒麟。

於是鄭和的船隊第四次下西洋前往西亞後,繞過阿拉伯半島,首航東非,到了長頸鹿的故鄉,時間是永樂十三年。

32樓:彼岸殤情

長頸鹿。 就因為音相似。。。

33樓:王皓

山海經裡提到過很多上古異獸,麒麟為一。顯然鄭和帶回來的不是麒麟,只不過錯把長頸鹿當成了麒麟。

34樓:晨曦丶已落幕

是長頸鹿......不是獅子

鄭和是個什麼樣的人

35樓:陌上芳菲

鄭和是個勇於探索、遇到困難鎮定自若的人

鄭和下西洋根本目的是什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有兩個目的 一明成祖派他去跟各國建交。二尋找在靖難之役後失蹤的明惠帝。見初一下學期歷史課本第16課即 93頁 根本目的 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絡。鄭和於1405年 1433年前後共七下西洋,遠達紅海沿岸及非洲東海岸!要不要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啊?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實現海內外大一統的太平盛世。在這...

明朝時期女子和男子的衣著是什麼樣的?怎麼用語言描述

明代男子的便服 多用袍衫,其製為大襟 右衽 寬袖,下長過膝。貴族男子的便服面料以綢緞為主,上繪有紋樣,也有用織錦緞製作的。袍衫上的紋樣,多寓有吉祥之意,比較常見的團雲和蝙蝠中間,嵌一團型 壽 字,意為 五蝠捧壽 這種形式的圖案在明末清初特別流行,不僅在服裝上使用,在其他的器皿及建築裝飾上也大量反映。...

明朝的軍戶是什麼介紹一下明朝的軍戶制度

明朝為了加強對北方邊境的控制,實行大規模的移民,將中原地區的剩餘勞動力遷移到北方,並且實行軍屯制度,就是將百姓設定為軍戶,軍戶的作用是戰時為兵,平時為民,作戰和生產兩不耽誤,同時相對的還有民戶,民戶則只是生存不參加作戰,軍戶和民戶有嚴格的控制,不許人民隨便改變自己的戶籍制度,軍戶的人家,在戰時不論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