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孔融什麼樣的品質

2022-08-25 17:41:25 字數 3922 閱讀 5053

1樓:汽車影老師

孔融懂得遵守公序良俗的優秀品質。

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大家都誇他是奇童。孔融很懂禮貌,父母非常喜愛他。

一天,父親的朋友帶了一盤梨子,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最小的小弟挑,小弟挑走了一個最大的。父親讓孔融挑,孔融挑了個最小的梨子。

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大梨該給哥哥們。」父親聽後十分驚喜,又問:

「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

」 孔融讓梨的故事,很快傳遍了中國。小孔融也成了許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人物背景:

孔融魯國人。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學淵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元城(今河北大名縣)縣令、泰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異才,勤奮好學,與平原陶丘洪、陳留邊讓並稱俊秀。

漢獻帝即位後任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北海相,時稱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學校,舉賢才,表儒術,經劉備表薦兼領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譚攻北海,孔融與其激戰數月,最終敗逃山東。

不久,被朝廷徵為將作大匠,遷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賓客,喜抨議時政,言辭激烈,後因觸怒曹操而為其所殺。

2樓:淵源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

孔融什麼樣的品質

孔融讓梨」的故事中,

在孔融身上體現的品質是

[c ]

a.樂於助人

b.熱愛集體

c.謙遜禮讓

d.熱愛祖國

全文分三層。

第一層寫洛陽李元禮名氣很大,尋常人等都無緣登門拜訪。這裡對李元禮名氣之盛的描寫,為後文孔融成功地以年僅十歲、無官無名之身成為李元禮的座上賓提供了一個背景和基礎。

第二層寫孔融聰明機智地拜訪了李元禮,人皆稱奇。這裡孔融巧妙地運用了「親戚關係」這個概念,將孔夫子與老子二人之間的師生關係延伸到自己與李元禮的關係上,不可謂不機巧,其思維不可謂不敏捷。

第三層寫孔融機智地反駁陳韙的刁難,再次表現出他聰明機智的特點。

陳韙顯然是輕視孔融,認為他不過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孩童,故意出語刁難,意為:你這時年齡小,雖然聰明,也別得意太早了,長大後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

正所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至此,孔融年齡雖小但機智異常的性格已體現得淋漓盡致。

3樓:孤獨踐行

謙讓是肯定的還有長幼有序,尊敬長輩

四歲就稱霸語文課本的別人家的小孩-孔融,長大以後是什麼樣的呢?

4樓:照見古今

人之初性本善,小的時候品性純良,但生在亂世,孔融也有很多不得已,更不用說言語之間得罪了敏感善猜忌的曹操,最後沒有好下場。

5樓:后羿撒了謊

史書上記載,恐龍最後與曹操見面,最後被曹操所殺,也是非常可悲的一個故事,

6樓:

孔融自認為自己身份高貴,是孔子的24氏孫,非常看不起宦官的養孫曹操,經常跟曹操唱反調。

7樓:筆削春秋

作為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由於政見不和,被曹操殺害了。戰爭年代生命都不值錢呀,

8樓:

從小就被人所知道,正是因為他那個孔融讓梨的故事他的品德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在政治上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政治上需要手腕,需要權謀。

9樓:愛樓蘭女神

雖然孔融四歲就能讓梨,但是並一定能在官場遊刃有餘,最後還因為不能喝曹操政見一致,而被殺。

10樓:好姑娘不善良

孔融的名氣還是比較大的,只不過長大之後和曹操發生了矛盾,最後被曹操弄死了,不過他留下的名聲還是好的。

11樓:

孔融品學兼優,後來被派遣到地方做**,教化人民,地方的人民對他非常的愛戴,留下了千古流芳。

12樓:杭夢槐

孔融後來名氣很大,特別是張儉去他家那次。後來因為和曹操矛盾,被曹操給殺了。

13樓:文娛吃瓜

孔融的讓梨的故事確實薰陶了人的品格,只是後來孔融下場不是很好,不得不讓人唏噓。

都說孔融是被曹操所殺,為什麼我們語文老師說,曹操派孔融去勸降某個

14樓:死神他不留我

曹操指使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奏孔融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將孔融處死,並株連全家,孔融時年五十六歲

15樓:赤眸兔仔

你們語文老師也是個半吊子二百五,他說的那個人似乎是倪恆

語文古文中虛詞,古今意義詞的用法

孔融讓梨 我讓不讓

16樓:淵源

素材是「孔融讓梨」的故事,題目中有一道是「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學生回答「我不會讓梨」。

反對:不應該要求人人做聖人

在網上熱議中,大部分網友認為「老師判錯了」。一位網友說,這是一道好題,但需要老師去引導孩子。這個紅叉很粗暴,其實孩子答案原本無可厚非。

第一,孩子是講規則的,父親授權,嚴格按照年齡大小來分,自己的比弟弟的梨大,可以不讓。道德教育不應該要求人人都做聖人。第二,這個孩子至少說了真話,比那些口是心非回答「讓梨」的好。

還有人表示,老師不讓孩子說真話,「怎樣才能使整個社會有誠信呢?不管是作為語文題還是德育題,這樣判都不合適。」還有人質疑:

題目明明問「你會怎麼做?」只要答出自己做法就可以了,只要沒答非所問,怎麼能打叉呢?如果題目改成「你認為應該怎麼做?

」這才可以憑價值觀來判斷正誤。當下,在21世紀,我們強調個人權益較多,或許「不讓」才更符合主流。

有人表示感同身受,他舉例說:我小外甥上小學時遇到一道語文題,說,把「大」字加上一點,是什麼字?我外甥寫成「犬」,被老師判了「×」,據說唯一正確答案是「太」。

還有不少人認為,這道題出得有問題,「教改這麼多年了,語文這門學科仍偏重於德育,真正的語文知識卻很弱,文言文、世界文學、閱讀能力、獨立思考能力……這些核心點反倒沒人重視,看看成年人平均每年讀幾本書,知識面多窄,還有以讀書為興趣的人少得可憐。」

贊成:小學語文課和德育無法脫節

並非所有人都認為這道題有問題,也有不少網友認為,在小學階段,語文課和思想道德課其實無法完全脫節,在語文試卷裡出現這樣的題無可厚非,「中國教育的問題確實很多,可拿這個說事就很無聊了。人和獸的區別是人有抑制力,有是非觀,懂謙讓和禮貌。這題本身就包含了對孩子是非觀的培養和引導,和教人說謊根本無關。

教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搶最大的,就是釋放人性嗎?」

中立:這不是一道「語文題」

有人猜測,也許這是一道邏輯題,「這題沒毛病,孔融是讓梨的,如果你是孔融,那你就得讓梨,這是基本的邏輯。如果題目問:如果是你,會怎麼樣?

那可以答:我不會讓梨,也可以回答:會讓梨。

」因此,這道題和德育、智育、誠信、啟蒙……都沒有關係。

還有一些網友直接指出,這道題並不是語文題,而是思想品德題,或者是心理測試題……

家長:德育應在生活中教導

讓記者有些驚訝的是,這位孩子家長也不完全認為問題出在老師一方,「語文老師在試卷上打叉沒有錯,換位思考的話,我也會在錯誤答案上打叉。正因為是語文課,教會孩子如何閱讀,正確理解短文中心思想很重要,我也認為這樣回答確實是錯的。」

不過,他對題目本身,即「是否需要用這個典故來教育下一代中華美德」這件事,則持保留意見。他認為,德育課和語文課很難完全分開,德育教育是貫徹在所有行為習慣和細節方面的,不是喊口號,不僅可以在語文課上體現,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導,「如果要教育孩子,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比如告訴孩子『安全帶不繫,車就不動』,『出電梯,幫忙按住開門鈕,讓別人先走』等」。在他看來,教孩子這些規範,都要比讓梨更貼切、更有效。

他還表示,打算一直保留著這條微博,「可能過10年後給兒子看,會非常有意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有哪些人物,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有哪些

一次次抄的看透。快樂襲是人人都渴望的心情,但他們都不知道,其實他們都擁有,沒有快樂的人生不是真正的人生。快樂對於成長是不可缺少的催生劑,也只有快樂能充實一個人的成長。如果說一個人沒有煩惱只有快樂,那我可以說那不是真正的快樂。就像有黑就有白,有黑暗就有光明一樣。快樂和煩惱是2個靈魂,只有當一個靈魂照撤...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生字,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第22頁生字

識字1 萬 丁 冬 百 齊 1 說 話 朋 友 春 高 2 你 們 紅 綠 花 草 3 爺 節 歲 親 的 行 4 古 聲 多 處 知 忙 識字2 洗 認 掃 真 父 母 5 爸 全 關 寫 完 家 6 看 著 畫 笑 興 會 7 媽 奶 午 合 放 收 8 女 太 氣 早 去 亮 識字3 和 語 ...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詞樂園暖花

春暖花開 拼音 ch n nu n hu k i 釋義 春天氣候溫暖,百花盛開,景 回色優美答。比喻遊覽 觀賞的大好時機。出處 明 朱國禎 湧幢小品 南內 春暖花開,命中貴陪內閣儒臣宴賞。例句 我好引著孩子們園裡做活。清 李綠園 歧路燈 第40回 春暖花開,面朝大海 一年級語文下冊課文鮮花和落葉 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