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束」這個姓氏的起源,葉這個姓氏的起源

2022-08-16 10:45:23 字數 3373 閱讀 9918

1樓:

一、姓氏源流

姓源流純正,源出出有二: 出自媯姓,由疎氏所改。據《晉書·束皙傳》載,古代戰國時,齊國有一個部族姓疎(古「疏」字的異體字)。

漢代時候有個叫疎廣的人,宣帝時任太子太傅,東海蘭陵(今山東省棗莊東南)人。到了疎廣曾孫孟達時,自東海為了避王莽之難,遷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縣境內)。遂去疋改為束氏,稱束姓,世代相傳

得姓始祖:疎廣。從《晉書·束皙傳》記載考證,束姓是西漢高士漢疎廣是後裔。

王莽末年,疎廣的曾孫孟達,對王莽篡政不滿,莽「立新」後,孟達避難逃至東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現了束姓。望族居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縣),故束氏後人奉疎廣為束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佈.

束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束姓起源於古代戰國時,和頤姓等一起派生出的,當時屬於皇家姓氏。當時齊國有一個疎姓家族,很昌盛,他們是束姓最早的起源。

後來到了西漢時,博士疎廣是當時有名的賢大夫,他就是齊國時候疎族的後代。他的曾孫叫孟達,為了避王莽之難,從東海一帶遷居到陽平(今山東省境內,一說遷居到河北省沙鹿,在今河北省大名縣一帶)。遷居以後,就去疋改疎姓為束姓,世代相傳,是為今天束姓的起源。

束姓主要分佈在江蘇鎮江和射陽一帶,沐陽也有小部分,江陰也有一分支。( 三、歷史名人

束 皙:晉代學者,「二十四史」之一《晉書》的《帝紀》就是出自他的手筆。據載,他是當時多聞博識而精於古文的學者,他生性恬淡,不慕名利,曾作《玄據釋》以擬《客難》,從不拿學問作為爭取榮華富貴的工具。

因此,其學術造詣頗深,他撰寫的《七代通志》、《三魏人士傳》、《五經通論》、《發矇記》等韉著作,均被後世學者推崇備至。gxaa

此外,束姓名人還有:宋代有樞密都承旨束嘉,元代有畫家束宗庚,明代有清官萬載縣令束清……等。 四、郡望堂號 河南郡:

漢置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陽市 南陽郡:設定於秦昭王三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為秦國奪取楚國之地而設,治所在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南陽郡轄境在漢代相當於今河南省熊耳山以南葉縣內鄉之間和湖北省大洪山以北應山、鄖縣之間的大部分地區。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大業三年(607年)復置。唐初復廢,天寶至德年間又曾改鄧州為南陽郡。g

2、堂號

束姓的主要堂號有:「河南堂」、「南陽堂」、「補經堂」等。

2樓:智殘殺千里

束(shù)姓源流純正,源出出有一:

出自媯姓,由疎氏所改。據《晉書·束皙傳》載,古代戰國時,齊國有一個部族姓疎(古「疏」字的異體字)。漢代時候有個叫疎廣的人,宣帝時任太子太傅,東海蘭陵(今山東省棗莊東南)人。

到了疎廣曾孫孟達時,自東海為了避王莽之難,遷居沙鹿山(在今河北省大名縣境內)。遂去疋改為束氏,稱束姓,世代相傳。

得姓始祖:疎廣。從《晉書·束皙傳》記載考證,束姓是西漢高士漢疎廣是後裔。

王莽末年,疎廣的曾孫孟達,對王莽篡政不滿,莽「立新」後,孟達避難逃至東海沙鹿山,遂去疋改姓束,自此出現了束姓。望族居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縣),故束氏後人奉疎廣為束姓的得姓始祖

3樓:匿名使用者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也有不少姓束的,誰曉得束姓的輩份請告訴我我的[email protected]

葉這個姓氏的起源

4樓:要當技術宅

葉姓,中國姓氏之一,源自羋姓,顓頊為其遠祖,尊葉公沈諸樑為始祖。望出南陽、下邳,堂號有下邳堂、梅州堂、遼東堂、南陽堂等。人口主要集中分佈在廣東、浙江、福建、臺灣、海南、江蘇、江西、四川、安徽、湖南、湖北、廣西、河南和河北等地。

在宋人編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2023年11月,根據第六次中國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公安部對全國戶籍人口的統計資料,葉姓人口總數全國排名第49位。截至2023年07月,葉姓人口全國排名42位。

5樓:匿名使用者

葉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四一。

尋根溯源

1、出自顓頊後裔。據《風俗通義》及《通志·氏族略·以邑為氏》等資料所載,顓頊後人沈諸樑被封在葉(今河南葉縣南舊城),其子孫以封邑為氏。

2、據《姓氏考略》所載,我國古代南方少數民族日南郡(今越南境內)蠻有以葉為姓者。如春秋時吳國人葉雄即出此支。

3、其他源流。滿族納喇氏、葉赫勒氏、德昂族亥氏,臺灣土著、彝、蒙、土家、錫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均有葉姓。

得姓始祖

葉子高。上古時代,顓頊的後裔陸終有六子,其中幼子名季連。季連的後裔曾做過周文王的老師,被周成王追封在荊山(今湖北西部)一帶,立國為荊,定都丹陽,後遷都於郢,改國號為楚。

春秋時,楚莊王曾孫戌,在楚平王時任沈縣(今安徽臨泉縣)尹,其後人便以沈為氏。戌後任楚國左司馬,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的敬重。楚昭王十八年,在與吳軍打仗時英勇戰死,楚昭王遂封他的兒子沈諸樑在葉為尹。

沈諸樑承其父志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復惠王,為楚國立下大功,被封到南陽,賜爵為公,世人尊為葉公。於是其後人便以邑為氏,沈諸樑則被尊為葉姓始祖,因其字號子高,後人也習慣稱其為葉子高。

6樓:匿名使用者

【葉】1、出自羋姓沈氏,為帝顓頊的後代。據史書所載,帝顓頊的後裔陸終有一子名季連,賜姓羋。他的後裔鬻熊很有學問,作過文王的老師。

後成王便追封其曾孫熊繹於荊山(今湖北西部)一帶建立荊國,定國號為楚。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曾孫叫戌,任沈縣尹,有稱沈尹戌。其後代就有人以沈為姓。

沈尹戌後來任楚國左司馬,他為人正直,疾惡如仇,深得楚人敬重。楚昭王十八年戰死沙場,昭王封他的兒子沈諸樑在葉(今河南葉縣南舊城),稱為葉公。葉公曾平定白公勝的叛亂以復惠王,有功於楚,得封南陽,更獲賜為公,後委其事於子,而退休於葉。

其後人便以邑地為姓氏,稱為葉氏。由上可見,沈、葉本為同宗。是為河南葉氏。

2、據《姓氏考略》所載,在我國古代的所謂南蠻之中,也有以葉為姓的。如春秋時吳國的葉雄是也。

束 這個字的姓氏音該怎樣讀?

7樓:愛伯賢小天使

我也姓束,念kun三聲

8樓:立憲

我有個便宜,他的名字就是這個捆kun讀音,可是在現在沒有人知道束(kun)(shu),都有讀的

"張"這個姓氏的**

9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張揮為該姓始祖。歷史上,西漢時期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張耳的十七世孫張軌(255年-314年)建立前涼國 。

張姓在宋版《百家姓》位列第24位。至2023年,根據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對中國戶籍人口的統計分析顯示,張姓人口在中國姓氏中排在第3位,共有8750.2萬人,佔中國人口總數的6.

83%。

10樓:大咖說史

「張」姓的演變史是怎樣的?姓張的快看看你的先祖是誰!

11樓:由詩柳

張由弓和長組成,在姓氏排名第三

彭這個姓氏的由來,「彭」姓氏的起源

彭姓何來 1 為祝融之後,以國為氏。相傳陸終為古祝融之後,生有六子,三曰彭祖帝堯封彭祖於彭 今江蘇徐州市 為大彭氏國。大彭氏國於商朝被滅後,子孫以國為氏,就是彭氏。彭祖原姓籛名鏗。據說他年輕時做了一碗野雞肉羹獻給上帝,上帝吃得高興,就賜他長壽。他經歷夏商兩代,活了八百多歲,所以人們稱他彭祖。商朝時,...

請問一下這個什麼成語,字的,請問一下這個什麼成語,四個字的

不足為怪 b z w i gu i 成語解釋 不足 不值得。不值得認為奇怪。成語出處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 灤陽消夏錄 眾鬨然一笑曰 是固有之,不足為怪。麻煩幫忙查一下,這是什麼成語,打四個字 無時無刻 拼音 w sh w k 釋義 時時刻刻。表示毫不間斷。出處 明 凌濛初 初刻拍案驚奇 卷六 自...

姓氏「趙」,這個姓的起源是什麼?

源流一。趙姓出自嬴姓,嬴姓的出現是因為舜帝 姚姓,後代以姚為姓 賜姓給他的女婿伯益 顓頊帝孫 為 嬴 並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兒嫁給他。雖然使用嬴姓的祖先是伯益,但趙姓的具體始祖是造父。源流二。周孝王傳至周幽王時,因幽王無道,造父的7世孫趙叔帶離周仕晉,從此趙氏子孫世代為晉大夫,掌握晉國大權。到戰國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