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詐騙還是民事欺詐,是民事欺詐行為還是詐騙犯罪

2022-06-19 09:40:22 字數 3556 閱讀 3994

1樓:愛喝粥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則是指在民事活動中,一方當事人故意以不真實情況為真實的意思表示,使對方陷於錯誤認識,從而達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關係的不法行為。兩者都可表現為在經濟活動中採用欺騙方法取得對特定財物的不法佔有狀態,主要區別在於:

一是民事欺詐行為的當事人採取欺騙方法,旨在誘使對方陷入認識錯誤並與其交易從而獲取一定的經濟利益,不具有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而詐騙罪實施欺騙的目的是讓對方陷於錯誤認識而處分財產,從而達到非法佔有公私財物的目的。

二是民事欺詐行為人在簽訂合同之後,總會以積極的態度創造條件履行合同;詐騙行為人根本無履行誠意或履行能力,即使有一點履行合同的行為,也是象徵性的「虛晃一槍」。

三是民事欺詐行為人為了減輕責任可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辯解,但不會逃避承擔責任;而詐騙行為人則是要使自己逃避承擔責任,最終使對方遭受損失。

其中,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的目的是二者相區分的關鍵所在。除非常典型的情況下,非法佔有的目的通常都是根據一定的客觀事實來推定的。儘管「非法佔有目的」屬於行為人的主觀心理狀態,但它必然通過一系列外化的客觀行為表現出來,我們可以根據其客觀行為表現以及行為效果推定行為人的主觀心理態度。

筆者認為,詐騙犯罪非法佔有目的的推定,必須以行為人實施的客觀行為活動為基礎事實,綜合考慮行為人事前、事中以及事後的各種主客觀因素進行整體判斷,只有從行為人的詐騙技術過程、各個行為環節著手,綜合所有事實,經過周密的論證,排除其他可能,才能得出正確結論。

一般來講,藉助合同實施詐騙犯罪的行為,在訴訟證明和司法認定非法佔有目的過程中,須綜合考慮、審查分析以下幾個要素:

1.要看合同主體身份是否真實;2.要審查行為人有無履約能力;3.

要審查行為人有無採取詐騙的行為手段;4.要審查行為人有無履行合同的實際行動;5.要審查行為人未履行合同的原因;6.

要審查行為人的履行態度是否積極;7.要審查行為人對財物的主要處置形式;8.要審查行為人的事後態度是否積極。

2樓:自省

這種行為屬於合同欺詐行為。

3樓:

那就是看你發的是什麼法出的什麼法律你犯了什麼錯幹什麼呢

4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涉及到錢財,不能構成詐騙罪。

是民事欺詐行為還是詐騙犯罪

5樓:戚廣利

刑事詐騙犯罪行為與民事欺詐行為分別歸屬於不同的法律調整範圍,二者具有本質區別。某些特定情況下,刑事詐騙犯罪行為中可能包含一定程度的民事欺詐,而民事欺詐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有可能轉變為刑事犯罪行為。

詐騙罪是指行為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採用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民事欺詐行為是指在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和民事義務過程中,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做出錯誤的表示行為。

刑事詐騙犯罪行為與民事欺詐行為二者在主觀方面均具有故意,但這二者「故意」的具體內涵存在明顯區別,具體表現在故意的時間、內容、形式、形態及目的上。從故意形態上看,刑事詐騙犯罪行為有且僅有一種故意形態即直接故意,民事欺詐行為的故意形態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間接故意;從目的上看,刑事詐騙犯罪必須以「非法佔有」為犯罪目的,而民事欺詐行為不考慮行為人是否非法佔有他人財物,僅要求行為人因採取了欺詐的手段導致相對人陷入錯誤認識或做出了錯誤的意思表示;從故意產生的時間來看,刑事詐騙犯罪故意產生的時間可以是事前、事中或者事後三種情形,而民事欺詐行為因受故意內容的限制,其故意產生的時間可能是事前也可能是事中,但不能是事後。

6樓:張偉傑律師

可以報警,派出所審查決定是否作為刑事案件偵查辦理。

請問以下是屬於民事欺詐行為還是刑事詐騙犯罪?

7樓:匿名使用者

合同詐騙罪,如果a\b沒有往來的記錄。

8樓:實習律師鄭

一般只能當做民事糾紛處理,b沒有盡到充分說明義務,違反了誠信原則,a可以主張b在簽訂合同時存在欺詐的故意,撤銷合同,讓b賠償損失就是!

詐騙屬於刑事還是民事?

9樓:野馬幫何莫

詐騙可能是刑事案件,也可能是治安案件,同時,涉及民事責任

10樓:匿名使用者

詐騙性質屬於刑事案件,有具體底線標準,如果設計金額或情況不嚴重,police是不會立案的。

詐騙案是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

11樓:四哥有法說

詐騙行為只要涉案數額達到刑事立案標準,就是刑事案件。達不到刑事立案標準的按治安案件處理。詐騙是一種違法行為,就追究其法律責任來說,不是民事案件。

但不管是刑事案件還是治安案件,行為人都有賠償受害人的義務,這一塊屬於民事案件範圍。

法律依據:

1、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23年4月8日起施行)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和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與「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

騙公私財物達到上述規定的數額標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能夠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的規定酌情從嚴懲處:

(一)通過傳送簡訊和撥打**或者利用網際網路、廣播電視、報刊雜誌等釋出虛假資訊,對不特定多數人實施詐騙的;

(二)詐騙救災和搶險、防汛、優撫、扶貧、移民、救濟、醫療款物的;

(三)以賑災募捐名義實施詐騙的;

(四)詐騙殘疾人、老年人或者喪失勞動能力人的財物的;

(五)造成被害人自殺、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後果的。

詐騙數額接近上述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的標準,並具有前款規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屬於詐騙集團首要分子的,理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其他嚴重情節」、「其他特別嚴重情節」

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本法另有規定的, 依照規定。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12樓:戚廣利

1、詐騙是不是刑事案件,主要看是否涉嫌犯罪,如果涉嫌犯罪就是刑事案件。是不是涉嫌刑事犯罪的標準不是詐騙數額的大小。

2、根據刑法第266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的,應當立案。詐騙罪是數額犯,行為人採用詐騙的方式騙取公私財物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標準,才構成詐騙罪,予以立案追究。

3、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00元以上的,屬於「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於「數額巨大」。

4、犯詐騙罪,數額較大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民事欺詐與刑事詐騙的區別,民事欺詐與刑事詐騙的區別是什麼?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隱事實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公私財物的行為。欺詐是指當事人一方故意編造虛假情況或者隱瞞真實情況,使對方陷入錯誤而為違背自己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詐騙罪與民事欺詐行為的本質區別 1 主觀目的不同。主觀目的是從客觀行為推斷出來的,刑法 對詐騙罪目的規定的很明確,即...

因欺詐訂立的合同與因欺詐實施的單方民事行為有什麼區別嗎

從法律效力上,bai因欺詐 脅迫和 du乘人zhi 之危做出的單方民事行 dao為應屬 版無效,比如甲掉進河裡,正權好遇債務人乙路過,甲求救,乙說只要你免除我5萬元債務,我就拉你上來,甲無奈,答應免除債務,免除債務屬單方行為,因此,屬無效。因欺詐 脅迫和乘人之危做出簽訂的合同,屬雙方的民事行為,因為...

這算是民事經濟糾紛還是刑事詐騙?該上法院起訴還是去報案

詐騙罪 刑法第266條 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本罪往客觀上表現為使用欺詐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首先,行為人實施了欺詐行為,欺詐行為從形式上說包括兩類,一是虛構事實,二是隱瞞真相 從實質上說是使被害人陷入錯誤認識的行為。欺詐行為的內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