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
2樓:百度網友
天生, 19醫大專說
春天有哪些風俗
3樓:梓宸爸爸科學育兒
元 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變的生機勃勃,我們春天都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帶你們去看看。
1、句芒神
句芒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主春事。立春時分抬著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時又祭太歲。因此民間春天有些地方會貼“春風得意”等年畫,廣州地區則在立春前後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2、鞭春牛
鞭春牛又稱鞭土牛,春天時分,把土牛打碎,人們爭搶春牛土,謂之搶春,以搶得牛頭為吉利。
3、咬春
春天有春餅、蘿蔔、五辛盤等,南方一般為春捲,民間在春天有些地方會吃這些東西。
4、踏青
又稱春遊、探春等。現在一般的學校在春天會組織學生出去春遊。
元 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會變的生機勃勃。
4樓:**座美妝達人
立春:春耕 打春 春社 朝賀 春遊 咬春。
雨水:雨水這天在民間有一項特具風趣的活動叫"拉保保"。
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 驚蟄吃梨 蒙鼓皮 "打小人"驅趕黴運 抒發內心不忿。
春分:在每年的春春分豎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
清明:禁火、掃墓、踏青、盪鞦韆、踢蹴鞠。
穀雨:南方穀雨摘茶習俗 北方穀雨食香椿習俗。
擴充套件資料。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自秦代以來,我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
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雨水節氣的含義是降雨開始,雨量漸增,在二十四節氣的起源地黃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氣寒冷。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
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到了驚蟄,我國大部地區進入春耕大忙季節。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
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春分後,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清明在每年公曆4月4日或5日,民俗於此日掃墓。
清明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這天,民間有踏青、寒食、掃墓等習俗。
穀雨雨生百穀。
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谷雨時節的南方地區,"楊花落儘子規啼",柳絮飛落,杜鵑夜啼,牡丹吐蕊,櫻桃紅熟,自然景物告示人們:時至暮春了。
低海拔河谷地帶業以進入夏季。
5樓:沫沫不漓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
"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顓帝以孟夏正月為元,其實正朔元旦之春 ”。
2.除夕:
又稱大年夜、除夜、歲除、大晦日,是農曆一年最後一天的晚上,即春節前一天晚。農曆十二月多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稱為大年三
十、年三
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
3.春節:
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其次還有舉家團圓,走親訪友等活動內容。
4.路神生日:
元月初五,“路頭神”是吳地地區民間所信奉的一位財神。俗以此日做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頗為壯觀。“路頭”又稱“五路神”。
據說元末有一何五路,為抵禦外寇而死,人們因此祀他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與作為財神的“路頭五路神”無涉。
5.二月二龍抬頭:
民間以刀尺、百穀、瓜果種籽、迎富貴果子等相問遺,並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動
6.元宵節:
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7.國際勞動婦女節:
全稱"聯合國婦女權益和國際和平日",在中國又稱"國際婦女節"、"三八節"和"三八婦女節"。
8.植樹節:
一些國家以法律規定宣傳保護樹木,並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
時間為每年3月12日。
9.寒食節:
在夏曆冬至後105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為節時,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中國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10.清明節:
祭祀祖先、掃墓,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拓展資料:
春天,又稱春季,是四季中的第一個季節,指立春至立夏期間,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是萬物復甦的季節。在北半球的公曆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亞)則是9—11月。
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10℃以上為春季的開始。春天氣候溫暖適中,中國內陸大部分地區有降雨,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
春天的習俗
6樓:驀然回首共此時
春天不束髮,有助於生髮。春天播種。
春天有哪些習俗(除了潑春水)
春天有哪些民族風俗?詳細些的!(除了'搶春水")
7樓:百度網友
meitingshuoguo
立春習俗有哪些
8樓:秒懂星課堂
黃景瑜:立春的習俗有這些
9樓:獅子
主要習俗有吃春餅、春盤等。
春盤:春盤是春季食品習俗之一。主要用於取蔬菜、瓜類、水果、糕點、糖等,放在盤中送親朋好友上春菜盤(或放在一起)或吃以迎春。
有五種菜餚:水果、蔬菜、糖果、蛋糕和魚餌。蔬菜主要包括:
豆芽、蘿蔔、韭菜、菠菜、生菜、豆類、雞蛋、土豆絲。
杜甫的《開春》:“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
田艾籺:田艾籺是春季常見的時令食品。初春萬物復甦,青草長,鳥兒飛。
這是春耕大田艾草生長的全盛時期。田間艾草高約10釐米,葉子呈粉綠色,花中間白綠色,全身蓬鬆。據介紹,天愛具有祛溼、暖胃、通腸等功效。
田愛珍也是祭祀神、祈求風調雨順的節日貢品。
10樓:s時光不棄
1、戴春雞
戴春雞是陝西銅川
一帶人民的古老風俗。每年的立春日,母親用布製作一個約3釐米長的公雞,縫在小孩帽子的頂端,表示祝願“春吉(雞)”立春日,婦女用線穿豆掛於牛角,或用麻豆撤在牛的身上,認為這樣做,可以使幼兒免患麻疹。前者稱為“禳兒疹”,後者稱為“散疹”。
2、佩燕子
佩燕子是長安、關中一帶人民的古俗。每年的立春日,人們喜歡在胸前佩戴用綵綢剪成的“燕子”,這種風俗起自唐代,現在仍然在農村中流行。因為燕子是報春的使者,也是幸福吉利的象徵。
所以許多富有人家,都在自己廳房正中或房簷下,修建燕子窩。
3.吊春穗
吊春穗是一種傳統的習俗,流傳在陝西澄城一帶。每年立春日,婦女用各色布綹編成布穗,或用彩色線纏成各種形態的“麥穗”。然後吊在小孩或青年人的身上,也可掛在牲口如驢、馬、牛的身上,藉以祝福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收。
11樓:6688小溪流
習俗有:
1、趕春牛:
打牛前一天,先把土牛放在東郊,稱為立牛旁邊放攜帶農具鞭牛的假人為耕夫然後農民向其拜擊鼓打牛之後人們把土牛的土塊帶回自家牲圈,象徵收成好促進牛的繁殖。
2、春勝貼門窗:婦女剪春燕花鳥簪(或有專門買的春燕簪花鳥簪),用紅紙剪雞貼屋門。
3、縣裡派報春送春牛帖子和立春帖子:一個人站在田間敲鑼打鼓(找小男孩穿青衣戴青帽),唱著迎春的讚詞,到每家去報春,挨家挨戶送上一張春牛圖或迎春帖子。
4、民間互相饋送春牛(小泥牛)、春牛圖、春娃(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
5、糊春牛:在家裡用米或紙糊成春牛,擺放在家中。
6、貼春字畫:家家在門上張貼迎春的字畫字和春字有關的畫,如臘梅迎春之類。
7、搭燕子窩:給花樹戴燕子勝帛條。
8、種迎春花:種植迎春花卉。
9、春勝貼門窗:婦女剪春燕花鳥簪(或有專門買的春燕簪花鳥簪)用紅紙剪雞貼屋門
10、迎句芒神並撒豆消災;
11、做春餅:餅餡以蘿蔔,豆芽和豆子為主。
12、擺春盤:主要是蔬菜取生菜瓜果餅糖放盤中為春盤或拼成盤,饋送親友或自食。
13、咬春:吃蘿蔔。
春天疾病有哪些,春天有哪些疾病
1樓 匿名使用者 春天氣候復甦,細菌和病毒漸漸活躍起來,是肝炎的多發季節。醫學專家建議,春季要特別注意衛生,避免惹上肝炎。 甲肝的發病季節為...
春天的古詩有哪些啊,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
1樓 羽毛和翅膀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宋 張栻《立春偶成》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 孟郊《遊子吟》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春天的古詩有哪些
1樓 談露風聲 憶江南,春來江水綠如藍, 描寫春天的詩句有哪些? 2樓 匿名使用者 1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