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的路線

2022-04-08 12:14:46 字數 4464 閱讀 5198

1樓:首藝

( 唐貞觀元年 ) 八月自長安出發―秦州(今天水)―蘭州―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蘆河(窟窿河)。

至唐玉門關(安西縣城東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雙塔堡)―沿葫蘆河上溯十里許過關―過五烽。行八十餘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開第二烽(紅柳園)第三烽(大泉)。

直抵第四烽(馬蓮井)―繞過第五烽(星星峽),便出了當時大唐帝國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餘里沙漠,水盡,險些喪命。

行徑八百里瀚海(莫賀延磧)到達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魯番)―無半城(布乾颱)―阿父師泉(托克遜縣阿拉本布拉克) 。

宿於泉側―西上銀山(天山南脈庫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線)―入阿耆尼國(焉耆縣)―王城(焉耆縣城四十里舊城)。

渡孔雀河,過鐵門關,輪臺,入屈支國(龜茲,今輪臺,庫車縣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祿迦國(阿克蘇)。

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爾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稱熱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

拓展資料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進入北印度境, 從那揭羅喝國(阿富汗之賈拉拉巴德)東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羅國都城布路沙布羅(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東北行百餘里。

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羅伐底城―東南三百多裡,至烏鐸迦漢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餘里,入烏仗那國(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

至坦叉始羅國(巴基坦拉瓦爾品第周附近)―東南山行五百里,至烏刺屍國 ( 巴基斯坦東北境 ) ―東南登危道度鐵橋行千餘里。

至迦溼彌羅國(故都在今克什米爾印度控制區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澗行七百餘里,至半 嗟國(今克什米爾的朋奇)。

東行四百餘里, 至遏羅�^補 羅國(今克什米爾西南端的拉加奧利)―東南下山渡水行七百餘里至磔迦國(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

北至阿耶穆法國(印度北部貝拉和賴巴雷德一帶)―東南行七百餘里,至缽羅耶伽國(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無遮大會在此舉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

至僑賞彌國(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約五十公里的柯散)―東行五百餘里,至 索迦國(印度畢塞浦爾)。

東北行五百餘里,至室羅伐悉底國(舊稱舍衛城,印度北部巴爾蘭普爾西北約二十公里處,有給孤獨園,為中印度。

2樓:匿名使用者

貞觀元年(627年)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

唐太宗貞觀二年(628年),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

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

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3樓:康廣銘

由長安(西安)經蘭州到涼州(姑藏),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哈密),至高昌國(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碎葉城、迦畢試國、赤建國(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

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溼彌羅國(今克什米爾),行程13800餘里。

4樓:名無盡

627 年 ( 唐貞觀元年 ) 八月自長安出發―秦州(今天水)―蘭州―涼州(武威)―甘州(張掖)―肅州(酒泉)―瓜州(安西)―渡葫蘆河(窟窿河)。至唐玉門關(安西縣城東五十公里疏勒河南岸雙塔堡)―沿葫蘆河上溯十里許過關―過五烽。行八十餘里到第一峰(白墩子)―避開第二烽(紅柳園)第三烽(大泉)。

直抵第四烽(馬蓮井)―繞過第五烽(星星峽),便出了當時大唐帝國控制的疆域―往西北行百餘里沙漠,水盡,險些喪命―行徑八百里瀚海(莫賀延磧)到達伊吾(哈密)―白力城(鄯善)―高昌王城(吐魯番)―無半城(布乾颱)―阿父師泉(托克遜縣阿拉本布拉克) , 宿於泉側―西上銀山(天山南脈庫木什山,南北疆之界線)―入阿耆尼國(焉耆縣)―王城(焉耆縣城四十里舊城)。渡孔雀河,過鐵門關,輪臺,入屈支國(龜茲,今輪臺,庫車縣境)―西行六百里,至跋祿迦國(阿克蘇)―西北行三百里至凌山(阿克蘇境內烏什城西部的天山別迭裡山口,海拔 4284 米,出山口即出今中國境,經七晝夜翻越險峻的冰山,從高昌帶來的小徒弟死 2 個,兵卒凍斃十之三四)―山行四百里,至大清池(吉爾吉斯斯坦西北部伊塞克湖,亦稱熱海)―沿湖西北行五百里,至素葉城(亦稱碎葉,今吉爾吉斯之託克馬克西南八公里處)―西行四百里,至千泉―西行一百五十里,至邏斯城(今哈薩克江布林城)―南行十餘里,至小孤城(三百餘戶的小城,均為突厥劫掠而來的中國人)―西南行兩百里,到白水城(烏孜別克斯坦塔什干東北)―西南行兩百里,至恭御城―南行五十里,至�@赤建國(烏茲別克塔什干地區汗阿巴德)―西行兩百里,至赭時國(今烏茲別克塔什干城西五十公里處)―南行千餘里,至沛汗國(烏茲別克與吉爾吉斯斯坦之 間) ―西行千餘里,至�@堵利瑟那國(塔吉克費爾幹納盆地)―西北行入大磧(今錫爾河與阿姆河之間大沙漠)―行五百餘里,至颯秣建國(烏茲別克撒馬爾罕北三公里處,其內城東門叫中國門)―西行三百餘里,至屈霜你迦國(烏茲別克撒馬爾罕西北一百公里處)―西行兩百里,至喝捍國(烏茲別克扎木博爾)―西行四百里,至捕喝國(烏茲別克布哈拉)―西四百里,至伐那國(烏茲別克篾爾甫)―西五百里,至貨利習彌迦國(烏茲別克基華城)這裡已近鹹海,為玄奘行程中的最西之地―西南三百餘里,至羯霜那國(烏茲別克以南的沙赫裡夏勃茲)―西南行兩百餘里入山,重登帕米爾高原,先前翻越蔥嶺是走的高原東北邊緣進入西突厥,現在則要翻越它的西部邊緣才能到達北印度―山行三百里,至古代中亞向南的重要交通孔道,帕米爾高原的險要隘口―鐵門關(烏茲別克南部達爾本特之西) ― 出鐵門,至睹貸羅國故地,沿河岸而行至坦蜜國(烏茲別克南界鐵爾梅茲)―東南行數百里至活國(阿富汗北部昆都士)―西行數百里,至縛喝國(阿富汗馬紮裡沙夫以西之巴爾赫)―南行入揭植國(阿富汗得哈斯城)―東南入大雪山,山行六百里,入梵衍那國(阿富汗之巴米揚,有被塔利班炸燬之一百四十五尺的巴米揚立石佛像)―東南行兩百餘里度大雪山,至小川澤出梵衍境,翻越黑山,至迦畢試國(阿富汗喀布林流域)―東行六百里,越黑嶺,進入當時的北印度境,至濫波國(阿富汗東北的拉格曼省)―南行渡河,至那揭羅喝國(阿富汗之賈拉拉巴德)。

公元六二八年秋,玄奘進入北印度境, 從那揭羅喝國(阿富汗之賈拉拉巴德)東南山行五百里,至健陀羅國都城布路沙布羅(巴基斯坦白沙瓦市西北)―東北行百餘里,渡印度河至布色羯羅伐底城―東南三百多裡,至烏鐸迦漢荼城(巴基斯坦阿托克之北,印度河渡口)―北涉山川行六百餘里,入烏仗那國(巴基斯坦西北邊境省杜西里山西北)―南渡印度河。至坦叉始羅國(巴基坦拉瓦爾品第周附近)―東南山行五百里,至烏刺屍國 ( 巴基斯坦東北境 ) ―東南登危道度鐵橋行千餘里,至迦溼彌羅國(故都在今克什米爾印度控制區之斯利那加)―西南逾涉山澗行七百餘里,至半 嗟國(今克什米爾的朋奇)―東行四百餘里, 至遏羅�^補 羅國(今克什米爾西南端的拉加奧利)―東南下山渡水行七百餘里至磔迦國(巴基斯坦旁遮普地區)。故城奢羯羅(錫爾亞科特)―東行五百里,至那僕底國(印度旁遮普邦費羅茲普爾)―東北行百五十里,至�^爛達那國(印度旁遮普邦賈朗達爾)―東北行七百餘里,至屈露多國(印度北部西姆拉之西北)―南行七百餘里,越山度河至設多圖盧國(印度北部沙特累季河流域)―西南行八百餘里,至波里夜坦羅國(印度北方邦貝拉特地區)入中印度境―東行五百里,至秣兔羅國(印度馬土臘西南的馬霍里)―東北行五百餘里,至薩他泥溼伐羅國(印度旁遮普邦的塔內沙爾)―東行四百餘里,至�@祿勤那國(印度北部羅塔克之北)―河東行八百里,渡河東岸至秣底補羅國(印度北部羅希爾坎德的曼達瓦爾)―北行三百餘里,至婆羅吸摩補羅國(印度北部加爾瓦爾地區)―東南行四百餘里, 掣坦羅國(印度北部拉姆那加爾)―南行兩百餘里、渡河,西南至毗羅那拿國(印度北方別爾沙爾)―東行兩百餘里,至劫比他國(印度法魯卡巴德)―東南行兩百餘里,至時稱霸五印的戒日王直接統治的羯若鞠�^國(曲女城國,印度恆河與卡里河匯流處的卡瑙季)―東南行六百餘里,渡恆河,南至阿喻陀國(印度法特普爾的阿普依)―東行三百餘里,北至阿耶穆法國(印度北部貝拉和賴巴雷德一帶)―東南行七百餘里,至缽羅耶伽國(印度北方邦阿拉哈巴德,戒日王每五年一次的無遮大會在此舉行)―西南入大森林,行五百里,至僑賞彌國(印度阿拉哈巴德西南約五十公里的柯散)―東行五百餘里,至 索迦國(印度畢塞浦爾)―東北行五百餘里,至室羅伐悉底國(舊稱舍衛城,印度北部巴爾蘭普爾西北約二十公里處,有給孤獨園,為中印度,佛說法行道的重要場所)―摩揭陀國(印度比哈爾邦的巴特那和伽耶(格雅)地區,都城為王舍城今印度臘季吉爾以北數公里處)。

摩揭陀國的王舍城和拘薩羅國的舍衛城為佛陀一生居住,傳道時間最長的地方。

公元六三一年,玄奘終於到達他嚮往已久的摩揭陀國那爛陀寺,時約十月初,這是他離開長安的第五年,那爛陀寺故址在今印度比哈爾邦巴特那縣的巴爾貢村。今遺址旁建有玄奘紀念堂,為 1956 年***訪印時中國捐資三十萬建的。

玄奘西行的歷史短劇,玄奘西行的歷史意義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師,漢傳佛教歷史上最偉大的譯師。俗姓陳,本名禕,出生於河南洛陽洛州緱氏縣 今河南省偃師市南境 佛教法相宗創始人。高僧,佛教學者 旅行家,與鳩摩羅什 真諦並稱為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唯識宗的創始者之一。幼年出家玄奘家貧,父母早喪。十三歲出家,之後遍訪佛教名師,先後從慧休 道深 道嶽 法常...

唐玄奘取經後有什麼著作唐玄奘西行取經是哪個朝誰寫的哪一些情節他與弟子們寫了一部大唐西域記

主要學說 五種姓說 玄奘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 緣覺種姓 如來種姓 不定種姓 無種姓。認為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唯識哲學 玄奘對唯識學說的整理和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力量。他在印度求學時,在杖林山勝...

玄奘西行要經過當今中國的哪些地區

玄奘西行要經過當今中國的陝西,甘肅,新疆。貞觀元年 627年 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 冒越憲章,私往天竺 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唐太宗貞觀二年 628年 二十九歲的玄奘,玄獎為究竟瑜伽唯識學,始道途西行。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 姑藏 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