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會計假設和原則,有哪些會計假設和原則?其意義是什麼?

2022-04-01 04:15:32 字數 6457 閱讀 8665

1樓:匿名使用者

1、違反會計基本假設中的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主體是會計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的空間範圍。簡單一句話,你說服務的公司就是會計主體,只有公司發生的業務才能入賬。

2、會計分期只有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而沒有半月這一說法,所以編制半個月的報表也是屬於有問題

3、違反的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中的可比性原則,同一企業前後各期資料不可比。同一業務的會計處理原則和方法不能前後各期不一致,如果會計處理方法確實需要變更的,應將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的累積影響數在會計報表附註中予以說明。

4、違反會計資訊質量要求中的謹慎性原則。企業中對於使用期限較長,價值較高的資產應計入固定資產,以後各項攤銷計入累計折舊。

5、以盈利為目的而成立的企業,一般情況下采用權責發生製為記賬基礎,那麼收入的確認就應以收入是否發生為作為確認收入的依據。而預收的服務費不符合收入的確認條件。

6、某些企業不計提壞賬準備,所以在財務報表中就沒有壞賬準備專案

2樓:南通陽光帥哥

1、該費用不得作為公司費用支出,與公司經營無關,請規避稅務關於企業所得稅的風險;

2、月中期是不需要編制公司財務報表的;

3、固定資產折舊法、殘值率一旦選定,不得隨意更改;

4、對於金額大於2000元且使用年限超過12個月的一定要記入固定資產科目並按規定計提折舊;

5、①如果當初收到2800元時已開票,那麼會計的做法是對的,如果收到錢時未開票,那麼應作「預收賬款」處理,出具收條,掛往來賬;

6、在現實操作中,企業一般不計提壞賬準備(除非上市公司或者是準備上市的公司和完全按照會計準則操作的企業),因為企業計提的壞賬準備稅務部門是不承認的,到年終企業所得稅會算清繳時還是要全部衝回,會計避免麻煩,一般在操作時不計提壞賬準備。

3樓:匿名使用者

lz你的具體問題是什麼?解釋會計建設和原則還是這些業務怎麼入賬?

有哪些會計假設和原則?其意義是什麼?

4樓:成都最棒劉律師

1、會計主體 會計上假設企業法人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

2、持續經營 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不會面臨破產和清算

3、會計分期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物件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的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便提供會計資訊,是正確計算收入、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 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

5、權責發生制 將權責發生制放到假設的層次突出了權責發生制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權利或責任是否發生為依據來判定、安排經濟業務是否進入會計資訊系統以及進入會計資訊系統後的位置,它高於其他的會計確認原則

論會計假設原則 意義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會計假設就是持續經營麼!

如果不能持續經營了那不是就是破產或者清算了!

那會計其他就沒意義了!

6樓:匿名使用者

1、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上假設企業法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會計主體假設產生的原因在於恰當地維護業主投入到企業的資本的需要。

2、持續經營假設。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為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式。

3、會計分期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物件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不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提供會計資訊,是正確計算收、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示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5、權責發生製假設。將權責發生制放到假設的層次突出了權責發生制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權利或責任是否發生為依據來判定、安排經濟業務是否進入會計資訊系統以及進入會計資訊系統後的位置,它高於其他的會計確認原則。

十三條會計原則: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進行會計核算的指導思想和衡量會計工作成敗的標準

1、衡量會計資訊質量的一般原則

①、客觀性原則:會計核算要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沒有強調合法性

②、可比性原則:(掌握)

要求會計核算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企業之間指標口徑一致,橫向之間相互可比

③、一貫性原則:(掌握)

要求會計核算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變更條件:a、法律、法規要求;b、更恰當反映

④、相關性原則:要求會計資訊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要。

⑤、及時性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後,

⑥、明晰性原則:是要求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應清晰明瞭,便於理解和利用

2、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

①、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的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作為本期收入或費用;凡不屬於當期的收入或費用,即使款項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當的期收入或費用。

收付實現制是以實際收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或費用的依據。(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的非經營業務)

②、配比原則:同一會計期間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在同一會計期間確認

權責發生制原則與配比有關,它是為配比準備條件的,以便配比結果正確。

③、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一律不得自行調整資產帳面餘額。

******資產發生減值的,可按規定提取相應的減值準備

④、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掌握)

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為收益性支出;使幾個年度受益的,作為資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則

①、謹慎原則:(掌握)

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可提八項準備,但不得設定密祕準備!

②、重要性原則:(掌握)

在會計核算中應當區別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的會計事項應單獨核算、單獨反映;不重要的會計事項,可適當簡化處理

③、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掌握)

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不能僅根據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例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售後回購、關聯方關係的判斷等。

對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裡面具體內容還是分不清楚,就客觀性,相關性,重要性之類的會計原則還是分不出來?

7樓:資深高階經濟師

會計假設有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

1、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定物件,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會計核算應當集中反映某一特定企業的經濟活動,並將其與其他經濟實體區別開來。

具體要求: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其本身發生的交易或事項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企業本身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和其他相關活動。

會計主體不一定是法律主體,法律主體一定是會計主體。

2、持續經營,是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企業將會按當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下去,不會停業,也不會大規模的削減業務。

具體要求:在持續經營假設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前提。

3、會計分期,是指將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一個個連續的、長短相同的期間。

目的:是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成連續、相等的期間,據以結算盈虧,按期編報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資訊。

4、貨幣計量,是指會計主體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時以貨幣計量,反映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

業務收支以外幣為主的企業,可以選定某種外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折算為人民幣。

會計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可靠性原則;相關性原則;分期核算的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按實際成本計價的原則;一致性原則;重要性原則。

各個會計原則要結合實際業務來統籌考慮,有的業務有可能涉及多個會計原則。比如個別業務人員用購買的假髮票來報銷,就違反了合法性原則,同時也違反了可靠性原則。

建議把各個會計原則的定義記住,在答題時緊扣定義,把實際業務的實質內容與定義相比較,是哪條就卡哪條,拿不準的就卡多條。

初學者不容易理解,但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業務能力慢慢會得到提高。

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

8樓:

真實性是會計資訊質量的要求。

也是要求會計資訊的真實可靠,內容完整,資料準確,還要客觀的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關於會計假設和會計原則的理解

9樓:生活知識分享小達人

一、對會計假設的理解:

會計假設即會計基本假設,是指會計人員對會計核算所處的變化不定的環境和某些不確定的因素,根據客觀的、正常的情況或趨勢所做的合乎情理的判斷。

會計假設是組織會計核算工作應當明確的前提條件,是建立會計原則的基礎,也是進行會計實務的必要條件,所以又叫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個基本前提。

會計假設不是一成不變的,由於它們本身是會計人員在有限的事實和觀察的基礎上做出的判斷,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會計假設也需要不斷的修正。

二、會計原則是會計工作的指導性規範。對財務會計基本規律的概括與總結。主要包括:

1、客觀性原則。

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2、實質重於形式原則。

是指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

3、相關性原則。

亦稱有用性原則,是指企業會計提供的資訊應當能夠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要。

4、明晰性原則。

亦稱可理解性原則,是指企業的會計核算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瞭,便於理解和利用。

10樓:匿名使用者

1、會計主體假設。會計上假設企業法是一個獨立的實體,會計關注的中心是企業而不是業主、合夥人。會計主體假設產生的原因在於恰當地維護業主投入到企業的資本的需要。

2、持續經營假設。即假定每一個企業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為會面臨破產和清算,因而它所擁有的資產將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被耗用或**,它所承擔的債務,也將在同樣的過程中被償還。若企業不能持續經營,就需要放棄這一假設,在清算假設下形成破產或重組的會計程式。

3、會計分期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物件的時間界限,將企業連續不斷不經營活動分割為若干較短時期,以及提供會計資訊,是正確計算收、費用和損益的前提。

4、貨幣計量假設。這一假設規定了會計的計量手段,指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及其成果可以通過貨幣反映。它暗示含了兩層意思,即幣種的唯一性和幣值的不變性。

5、權責發生製假設。將權責發生制放到假設的層次突出了權責發生制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中的地位。以權利或責任是否發生為依據來判定、安排經濟業務是否進入會計資訊系統以及進入會計資訊系統後的位置,它高於其他的會計確認原則。

十三條會計原則:

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是進行會計核算的指導思想和衡量會計工作成敗的標準

1、衡量會計資訊質量的一般原則

①、客觀性原則:會計核算要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沒有強調合法性

②、可比性原則:(掌握)

要求會計核算按國家統一會計制度核算,企業之間指標口徑一致,橫向之間相互可比

③、一貫性原則:(掌握)

要求會計核算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變更條件:a、法律、法規要求;b、更恰當反映

④、相關性原則:要求會計資訊能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金流量,以滿足會計資訊使用者的需要。

⑤、及時性原則:要求企業的會計核算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後,

⑥、明晰性原則:是要求會計核算和財務報告應清晰明瞭,便於理解和利用

2、確認和計量的一般原則

①、權責發生制原則:凡是當期已經實現的收入和已經發生的或應當負擔的費用,不論款項是否收付,都作為本期收入或費用;凡不屬於當期的收入或費用,即使款項在當期收付,也不應當當的期收入或費用。

收付實現制是以實際收付現金作為確認收入或費用的依據。(行政單位、事業單位的非經營業務)

②、配比原則:同一會計期間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成本、費用在同一會計期間確認

權責發生制原則與配比有關,它是為配比準備條件的,以便配比結果正確。

③、歷史成本原則:要求各項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一律不得自行調整資產帳面餘額。

******資產發生減值的,可按規定提取相應的減值準備

④、劃分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原則:(掌握)

凡只使本年度受益的,作為收益性支出;使幾個年度受益的,作為資本性支出

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則

①、謹慎原則:(掌握)

不得多計資產或收益、少計負債或費用,可提八項準備,但不得設定密祕準備!

②、重要性原則:(掌握)

在會計核算中應當區別重要程度,採用不同的核算方式。重要的會計事項應單獨核算、單獨反映;不重要的會計事項,可適當簡化處理

③、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掌握)

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不能僅根據法律形式進行核算和反映。例如: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售後回購、關聯方關係的判斷等。

會計科目的設定原則有哪些,設定會計科目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會計科目設定的原則 1.合法性原則 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當符合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 2.相關性原則 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為提供有關各方所需要的會計資訊服務,滿足對外報告和對內管理的要求 3.實用性原則 所設定的會計科目應符合企業自身特點,滿足企業的實際需要。設定會計科目必須適應會計物件的特點 設定會計...

會計基本假設是什麼意思,請問會計四大基本假設是什麼

會計基本假設是企業會計確認 計量 記錄和報告的前提,是對會計核算所處時間 空間環境等所作的合理設定。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 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vid 20190421 152133 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 會計分期 貨幣計量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 持續經營 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就像一個...

編制合併會計報表一般應遵循的原則有哪些

合併會計報表的編制除在遵循會計報表編制的一般原則和要求外,還應當遵循以下原則和要求 1 以個別會計報表為基礎編制 2 一體性原則 3 重要性原則。會計中的編制合併財務報表應具備的條件有哪些?編制合併會計報表應注意哪些事項?1 合併會 bai計報表編制du要注意前提準備zhi事項合併會計報表的編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