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禪宗的基本哲學思想的什麼,它在當代有何影響

2022-03-17 13:41:01 字數 5349 閱讀 1623

1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說的都不正確,回校問老師吧,明早找丁老師要他的講義,上面講了這個題

佛學禪宗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2樓:安清澈

禪宗是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宗派。禪宗因主張修習禪定而得名。 它的宗旨是以參究的方法,徹見心性的本源。

禪宗所蘊含的對本性的關懷,以及由此出發而的處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覺觀照、審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現著人類精神澄明高遠的境界,從而保持了持久魅力。

禪宗哲學象徵,表徵著禪宗思想。而要全面深入瞭解禪宗思想,又必須要追溯其淵源。《禪宗思想淵源》具體地論析了佛經對禪宗思想的影響。

這些經典有《楞伽經》、《起信論》、《心經》、《金剛經》、《楞嚴經》、《維摩經》、《華嚴經》、《法華經》、《圓覺經》、《涅盤經》等。該書指出,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的如來藏思想、揭示本心迷失緣由的唯識思想、以遣除掃蕩之不二法門為特色的般若思想、強調事事無礙的華嚴圓融思想,對禪宗思想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對禪宗思想體系的每一層面,作者又分別使用三組話語材料來加以闡說:大乘佛教經典話語、禪宗哲學象徵話語、禪宗詩歌境界話語。「本心」、「迷失」、「開悟」、「境界」基本上囊括了佛教禪宗的要義。

對境界論的四個主要型別,作者也以翔實的材料和客觀的分析,說明各自的側重點及其內在的關聯。這樣就形成了既相對獨立,又圓融互攝的闡釋體系,開放而縝密。

請問佛教的禪宗在中國是否是影響最大的,還有說禪宗是結合了道家的思想,請舉例說明一下

3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佛教大乘有八個宗派,皆尊龍樹菩薩為祖師。其中以禪、淨土、密宗影響最為久遠。禪宗以唐宋時期最為興盛,六祖慧能以後,一花開五葉,五家七宗隨後而來,明清以後日漸式微。

以禪宗接引上上根人,時值末法,去聖時遙,傳燈者希,承擔者少。個人感慨,非為法末,實乃人末。淨土宗三根普被,密宗方便法多,近現代佛法以淨土和密宗最為興盛,尤其淨土。

要說禪宗結合了道家思想,不如說道家受到了佛教禪宗思想影響更為確切。據資料所載,南祖紫陽真人,是閱《祖英集》,而發明心地,其《悟真篇》中若干首西江月詞,一派禪宗證道氣象。呂祖見黃龍慧南禪師而悟道,內地有些寺廟還供奉有呂祖造像,而道教在呂祖手中大興。

個人以為,從修行者角度,沒必要糾結誰影響了誰,所謂東方有聖人,西方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修學方法有千萬,其理則一也。《維摩詰所說經》乃維摩詰大士所說,《六祖壇經》乃慧能大師所述,並皆入藏經。

4樓:匿名使用者

前,會被外界的聲色所迷惑,當證悟之後,人便變成紅爐,請問大家有沒有見過紅爐上的雪?雪就是人的執著。開悟後的人沒有執著,等如紅爐上沒有雪。

所以「紅爐一點雪」的意思,是世上根本沒有這種東西,只要我們進入「無想」,放下「執著」,放棄顛倒夢想,自身能從迷境抽離,人便能活得自在,我們就能夠得到心靈上的快樂,我們的人生就會豐盛精彩!

佛法博大精深,關於執著的答案,怎麼寫也寫不完,但是禪宗強調「頓悟」,只要你能於彈指之間領悟,就能夠把煩惱化為菩提,所以我選擇精要之處和你解說,就是禪宗所說「直指人心,明心見性」的方法。其實根據佛家理論,有情物有情說法,無情物無情說法,宇宙間不論有生命或無生命的事物,都是「法」,研修佛法,最重要循序漸進,每一個階段,就有不同的領悟,你就會發覺「執著」只是一個詞句而已,就像玫瑰花,就算不叫玫瑰,也依然芳香的原理!

金剛經上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就是一個人能做到一念淨信,了知一切無相,連無相也無,你就能找到人生的究竟!所以簡單說法就是,開悟人沒有執著,執著就是紅爐上的雪!

有感則通,千江有水千江月;

無機不破,萬里無雲萬里天。

一法通,萬法皆通,你只要瞭解上述道理,道家「清虛無為」的理論,我也不用跟你細說了!

5樓:匿名使用者

1、禪宗對知識分子影響大,對中國文化影響大!

但是信眾最多的應該是淨土宗!

2、關於禪宗和道教的關係很複雜。

南懷瑾有個書裡面說:

由於東方學者們偏愛老子、莊子思想文學的哲學境界,於是承虛接響,便認

為禪宗是受老莊思想的影響:換言之,所謂禪宗,就是融會老莊思想的道家佛學而已。

其實,禪宗與佛學,很多名辭語句,都借用於老莊與儒家的術語,但那隻屬於借用而已,

禪宗本身的精神,並不因為借用老莊的名言,就認為是老莊或道家思想的加工改裝,譬

如我們翻譯中國文化或佛學,在某些地方,必須要借用外文的宗教哲學的術語,但只能

說有類同可通,並不能說這就是外文某一宗教哲學的思想,又譬如我們使用臺幣,只在

某種環境中,借用美金單位做計算的代表,不能說我們就是使用美金的國家。

6樓:索南倫珠

不是,禪宗跟不可能結合了道家的思想。漢地禪宗初祖是達摩,但是達摩其實是禪宗第十四代祖師,前幾代祖師都是在印度。所以根本不可能有和道家思想相交叉的可能!

7樓:吾道以一貫之

禪宗是佛文化和中華文化結合的產物,其本質還是天人合一之學。

8樓:定莉

現在淨土宗是影響最大的,最適合末法時代眾生。淨禪雙修也挺好的。

9樓:南無佛陀耶

佛說的一切法無非禪法。所以禪宗為宗門,其它各派為教下。禪宗是佛陀以心印心傳下來的,其它法門是佛陀說出來的。然一切法門方法有別,目的皆為禪定。

10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的禪宗在中國是有很大影響。禪宗修行以靜為主要形式。這就和道家提倡的清靜無為不爭等觀點不謀而合了。

但現在佛教的淨土宗是中國最有影響的,信眾也最多。也淨土宗修行方法簡便容易掌握,也容易修行。

11樓:小腳威爾

中國影響最大的是淨土宗,世界範圍來說,也是淨土宗。

至於禪宗是否結合道家思想,其實不用糾結,因為宇宙間的真相只有一個,無論是由佛家發現,還是由道家提出,都不重要,就像兩個坐在不同考場的學生,同時都考了100分,都得出了最終答案,你能說誰抄襲誰,誰影響誰麼?

客觀而言,佛道兩家都有融合,但這個融合僅限於入門起步,在通往高層次的境界中,就不能輕易下結論,就像一杯水,是冷是熱只有自己喝了才知道,別人說了不算。

12樓:千與千尋

現在淨土宗是影響最大的,最適合末法時代眾生。

13樓:匿名使用者

阿彌陀佛!現在是淨土宗影響比較大。禪是修心法,性空明覺。

14樓:老家的燴麵

法界無定法,

萬法總歸一;

心中空如也,

何來律淨禪?

禪宗思想對佛教的影響

15樓:匿名使用者

相連時意義的情況也有。本文中為敘述方便,對二者通常不嚴格區分。那麼,「禪」的主要含義究竟是什麼呢?為了便於把握,我們再舉一些印中佛教文獻中的說法來考察。

《長阿含經》卷八中在論述四禪時說:「復有四法,謂四禪。於是比丘除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入於初禪。

滅有覺觀,內信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離喜修舍念進自知身樂,諸聖所求,憶念舍樂,入第三禪。離苦樂行,先滅憂喜,不苦不樂,舍念清淨,入第四禪。

」在這裡,禪主要是對人情感和意念的控制或抑制。

《妙法蓮華經》卷四中提到:「文殊師利言:有娑竭羅龍王女,年始八歲,智慧利根,善知眾生諸根行業,得陀羅尼,諸佛所說甚深祕藏,悉能受持,深入禪定,了達諸法。

」從這段話看,禪或禪定是認識諸法的必要條件。

在印度佛教發展的各個主要階段中,都存在著禪思想。甚至在印度佛教外的一些主要宗教中,相當於禪思想的宗教修持也相當發達。只是在印度佛教中,沒有形成一個專門以禪思想為主要弘揚內容的佛教流派或宗派。

但在佛教傳入中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禪思想在中國的發展後來逐步走上了重視「心性」理論、「佛性」理論的道路。禪宗的核心思想是如何「見性」的問題。

把禪思想和心性或佛性問題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是中國禪思想的一個特色

禪主要是人的一種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種體悟真理或最高實在的方法,是其擺脫外界干擾,保持內心平靜的方法,是其明心見性的方法,是其思維修煉的方法,是其獲得神通,獲得功德,獲得智慧,獲得解脫的方法。禪有不同層次或等級。禪主要是佛教內的,也有佛教外的。

禪思想是印中兩國佛教文化中的重要內容。它產生於印度,又從印度發展至中國,在融匯印中兩國文化要素的基礎上形成了一個獨立的佛教宗派,對印中兩國的佛教以至其他宗教的發展影響極大。它由最初的控制人的感官活動,使人心神安寧的精神修持方式,發展成為一種體悟真理的方式,一種思維方式。

「禪」不僅在古代東方為人們所重視,而且在現當代被世界上許多地區的人們所廣泛喜愛。在當代,它在大量佛教寺廟中仍是僧眾的基本修持手段,同時也被眾多普通人作為一種修身養性的鍛鍊方式。因此,當代的「禪」既有宗教性的一面,也有超越宗教的一面。

總的來說,是在朝著積極適應社會前進的方向發展。

16樓:匿名使用者

教自東漢明帝時,由印度傳入我國後,近二千年來,經過歷代高僧大德的護持、譯述與弘揚,不斷演變和發展,並與我國的傳統文化密切結合,宗派紛呈,妙諦流佈,逐步形成了中國化的佛教。其中以六祖『頓悟自性,見性成佛』為代表的禪宗的傳播,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典型,而且是佛法的心髓,成道的關鍵。自達摩初祖航海東來,以『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為其禪法的標誌;五傳至六祖惠能大師,一花五葉,心心相印。

六祖以樸質簡捷、清新明快的傳教風格,創頓悟成佛之說,從而使頓教法門,風行天下。他的流風餘韻,影響深遠,曾發展成為各具特徵的溈仰、臨濟、曹洞、雲門、法眼五家宗派,陶冶龍象,人才輩出,使後世學人能捨末究本,一門深入,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從現實生活中,直接體認本具的無住心態,去除妄想的繫縛,獲得解脫的喜悅。

佛教的中心思想和禪宗的中心思想各是什麼

17樓:靜之簡單

禪宗屬於佛教的一個分支,用術語來說屬於佛教的一個修行法門,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通過各種方法《也就是修行法門》達到最完美的內心境界

18樓:

佛教的中心思想,估計是:六道輪迴、三世因果、自作自受。

禪宗的中心思想,估計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19樓:餘潔霞

佛教和禪宗是一體,思想就是度眾生,慈悲為懷

20樓:匿名使用者

禪宗是佛教的宗派之一,中心思想自然沒有區別。

21樓:性空

都是一樣的。主要就是自性自度,自度度人。共證菩提佛果。阿彌陀佛。

22樓:繁星流動

佛教的中心思想就是四聖諦。佛陀的根本教法,是純正完美的解脫道,是煩惱及苦的止息,即四聖諦:苦,苦集,苦滅,滅苦之道。

實踐四聖諦,是親證涅槃的唯一捷徑:八聖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核心是正見,如實知見,親證四諦,時時徹知五蘊的三相:

苦、無常、無我,以戒律為根基,止禪(修定)為助緣,觀禪(修慧)為實踐。

禪宗的中心思想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簡述孔子的哲學思想孔子的哲學思想概述

1 以 仁 為核心的 哲學思想。2 以 德 為核心的 政治思想。3 以 仁 得 觀點貫徹始終的倫理思想。4 以 有教無類 為核心的 教育思想。孔子建構了完整的 德道 思想體系 在個體層面主張 仁 禮 之德性與德行。德道思想體系是以性善論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為基礎,以立人極 三極...

孔子哲學的精髓,孔子的哲學思想是什麼

一 人與人相處的基本方式和孔子相互支援 相互諒解的道德思想。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如何對待。這些矛盾,卻有不同的態度和方式。只強調妥協友好。的一面,自然是不對的,但是把人與人之間只看成是。鬥爭的關係,只看到對抗鬥爭 武力解決問題的一。面,也是不全面的。縱觀和橫觀人類歷史,戰爭的 時。間要...

哲學思想如何影響法學內容的變化?

亞里士多德在 形而上學 中的第一句話是 每一個人在本性上都想求知。亞里士多德用這一格言來說明哲學的起源。與這句格言相類似的一句格言是 哲學起源於閒暇和詫異。亞里士多德解釋說 人出於本性的求知是為知而知 為智慧而求智慧的思辨活動,不服從任何物質利益和外在目的,因此是最自由的學問。哲學的思辨最初表現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