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大的孩子容易與父母產生代溝呢

2022-03-05 17:17:10 字數 1405 閱讀 5792

1樓:學予明天

引起親子關係疏離,導致代溝產生,除了來自孩子方面的原因,父母方面當然也有責任。

當孩子們進入青春期時,父母的年齡一般都已過四十歲。對成年人來說,45歲左右是一個多事之秋,人們往往把這一段時期稱為「中年危機」。

研究者發現,處於中年危機時期的父母與處於青春期的子女在很多方面的變化都是相對立的。

在生理方面,這一階段的孩子與父母都對自己的身體表現出極大關注。作為子女,孩子在這時正經歷著一個身體飛速成長和性成熟的時期,處在就將到健康、力量與性吸引力的高峰。而這時他們的父母則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和吸引力失去自信,儘管他們的健康和魅力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衰退跡象。

在對將來的發展上,這一階段的孩子與父母都在對未來進行重新思考。孩子們是開始有能力展望自己的未來,他們對明天充滿了憧憬,心裡激盪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而這時期大多數的父母們對未來的希望開始降低,認為自己的生活不會再有奇蹟出現,他們開始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重新估計。

中年以前,人們習慣展望將來的美好時光,但中年之後,人們考慮更多的是自己還能活多久,這是因為中年人自己的父母已進入老年,而自己也逐漸變老,引了了他們對死亡的思考。

父母的中年危機對家庭關係會產生很大影響。在自身與孩子的雙重壓力下,使接近2/3的父母認為,青春期是孩子最難教養的時候。因此對這種兩代人之間的代際衝突,心理學又把它戲稱為「兩期鬥爭」,也就是指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和他們漸漸步入更年期的父母之間產生的溝通障礙和矛盾。

伴隨青少年的成長,父母在孩子心中逐漸失去「權威性」,心理學家盧布斯曾用「去理想化」表示孩子對「父母也會失敗」的理解。

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很少再把父母看作是每件事上的權威,「因為這是爸爸媽媽說的」已經不能成為一個讓孩子信服的理由。此時的孩子們要求徹底搞清自己為什麼要受到種種約束,而不再是一味服從父母的各種命令。孩子們甚至在一段時期內會對父母過度「去理想化」,他們的完美和理想主義傾向使他們不斷拿自己的父母與自己心目中認為理想父母進行比較,當然越比較就越不滿了。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在10歲以前是對父母的崇拜期,很好教育,他覺得爸爸媽媽老師英雄。但是10歲到20歲進入對父母的輕視期,開始瞧不起父母,他們崇拜的人是電視明星,覺得父母天天嘮嘮叨叨的、胸無大志。20歲到30歲開始對父母有所理解,進入理解期,40歲之後才到了「常回家看看」的年齡,進入對父母的深愛期,他們這個時候才能理解父母原來不簡單,平平淡淡才是真。

因此,10~20歲的青少年最易與父母產生代溝。

2樓:有趣娛樂雜談

剛進入青春期,十五六歲的孩子最容易和父母產生代溝,因為他們不喜歡和父母交流。

3樓:說教育

我覺得13歲左右的孩子容易與父母產生代溝,因為13歲的孩子他們已經懂了很多事情,而且接觸到了很多的人,肯定會與父母有不同的想法。

4樓:花花就是我

一般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特別是在14歲左右,容易與父母產生代溝。

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影響有多大呢

曾有一家兒童心理研究機構對3000餘名學齡兒童進行了一次心理狀況調查,其中有一條是 你最怕爸爸媽媽的是什麼?回答得最多的是 我最怕爸爸媽媽生氣,怕他們吵架。有一個答卷寫得很生動 我最怕爸爸生氣,他生氣的樣子可凶啦!把媽媽都氣哭了,我嚇得像一隻小老鼠,心裡直撲騰,飯也吃不下去 吵架,在家庭裡是一件再正...

父母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功能有多大影響呢

如果父母只是口頭上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對這些道理根本就是半懂不懂,不是很能夠理解的情況下,他如何去實施就是一個巨大的問題。到時候無法正確的表現出來,而父母又不做出相應的榜樣的力量,此時孩子就會特別的矛盾,最終孩子的發展方向和我們想要傳授給他的相關的素質,會存在較大的偏差。誠信是立人之本,對於父母來說...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大有多大,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傷害有多大?

父母離婚對孩子的影響是一生的,如果你和戀人離婚了又顧慮到孩子的問題,相信下面的五個建議能夠幫助你。第一 針對孩子這樣的問題,跟他獨處時他問我 為什麼不能跟我一起生活?既然你也搬到了離孩子學校較近的地方居住,建議考慮把孩子接回來。第二 傾聽溝通,正面回答孩子的問題。孩子這樣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像其他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