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心經》的內容,我想知道 心經 的內容

2022-03-01 08:39:58 字數 3368 閱讀 6685

1樓:佛教徒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

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

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究竟涅盤。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

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

真實不虛故。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帝揭帝 般羅揭帝 般羅僧揭帝菩提僧莎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我想知道全部<心經>的內容 20

2樓:遊雲兒

觀自在菩薩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

菩提薩陲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礙無礙故無有恐怖

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所表達的真正內涵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佛說三藏十二部經,總而言之,皆是說心。這部《心經》則是心法諸說的精華。大凡,人有七個心,而人卻迷昧不知。

前六個心是凡夫心,即六道輪迴心,每日流轉不停。忽而天道心,忽而人道心,忽而修羅心,又忽而三惡道心,總是無主地著境,不停地流浪。下根人並不知道什麼是心;中根人才知道有善心、噁心的分別;上根人則知道有第七個心——超越的心。

這第七個心是真空妙有的心,是無上心,是無住心,是清淨自在的心。這個心若沒修證到,就不會知道它存在,連二乘人和權乘菩薩也不會知道。眾生的心到處可緣,可就是不肯向般若上去緣。

所以,他就不知道這第七個心。這個心若能明瞭,就立地成佛了。

眾生在此岸是前六個心。超登彼岸則是第七個心,即妙有真空之心。它是毫無掛礙、妙用無盡的空明心。

但人若不從前六個心上下手,就不能證到這第七個心。所以,要從煩惱上參透,從掛礙上開啟,才能成佛。譬如,人落在泥坑裡,還須從泥坑裡爬出來,這樣才能得救。

所以說,世間法正是出世間的資糧。

人要除煩惱,就必須知道煩惱究竟是什麼?煩惱即是自己的前六個心。你若能把前六個心都息下來,心空無住,那麼,煩惱不除也自除了。

第七個心,即那無心的心,不要求見而自見了,此即謂之見性。

但是,從來修道的人,往往把世間法看得很輕,以為不值得理它,以為出世法就是遠離世法。於是,日常動用就不在人事上練心,於做人的道理全不講究。哪知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忠信是做人的法用,均是盡人道的基礎。

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為人的基礎就不牢固。人格尚不夠,如何能成就比人更圓滿的佛呢?所以,盡人道正是成佛的資糧,要成佛先需盡人道。

人格尚不夠,要成佛,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六祖所言:「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

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要成就大乘佛法,必須首重做人的根本。只有基礎牢固了,才能一路直入、一竿到底,中間才不會背失忘道、自入歧途。

請想:五蘊法已盡,都空了,根本已斷了,那麼,名利心又附在何處呢?

所以,奉勸世人,讀經要照經上所說的義理去做,不是誦幾遍就算完事了。要正信、正修,才能得正果。第一步,先求得明心見性的法門。

得到法後,就一門深入。切不可見異思遷、朝三暮四地胡亂修行。見到了般若實相,智慧自然就開了。

第二步,悟後真修,勤除習氣。開啟般若之後,就有辦法在人事上磨練自己了,以掃蕩多生的習氣汙染。這時,般若智慧只進不退,直到成佛。

但此生可能只是見性成佛;除盡習氣,圓成果地佛,還需多世方能成就,若不用功,還會延遲。不過,見性後,就生生世世不會退轉了。

《心經》是文字般若,指示我們用功的方法。我們明白了行法之後,要於二六時中勤作觀行,此即觀照般若。啟發般若之後,見到自性,開了智慧,則是實相般若。

這是歸宗唯一的門路,由此永斷無明、了脫生死。此經雖然只有二百六十個字,但足以蕩空掃有、實證菩提,菩提薩埵與三世諸佛,均不能離此而成就。此經雖有契意,有義理,但卻是不二法門,匯萬法以歸一,更破一以歸宗,實是無心可行、無經可說。

釋迦世尊說法四十九年,未曾說過一字,就是點明性空之理。故願行者需從自性之道上領會,而不要執著在文字道理上。只有把心空掉了,才可以和《心經》相應,是為「印心」。

4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佛經的意義都是引人向善.

5樓:匿名使用者

總的來說就是心境 不為雜念所動

如何理解<<心經>> 來提升自己的覺悟

6樓:泥頌

從文字般若 進入觀照般若 真修實證每一句話的真實義。了達諸法實相。

心經雖短小義理十分深刻、悟佛之見 入佛之見從五蘊入手 破除我相 重現自性光明、

南無阿彌陀佛

我想問一下,<<心經>>是佛說的麼? 還是觀世音菩薩說的?作者是誰呢? 請大師開示

7樓:匿名使用者

《心經》是屬於大乘經典中的般若系列經書的總綱,相傳是玄奘法師翻譯的.般若。智慧也。波羅蜜。

到彼岸也。多。定也。

經。徑也。言此經乃定心之徑路也。

此經以單法為名。實相為體。觀照為宗。

度苦為用。大乘為教相。此五者。

經中所說之旨也。單法者。即般若波羅蜜多也。

實相者。即諸法空相也。觀照者。

即照見五蘊皆空妄也。度苦者。即度一切業報苦厄也。

大乘者。即菩薩所行甚深般若也。

8樓:六月黃花

心經是觀音菩薩的經卷

9樓:匿名使用者

說一切事物都是空的,

<<般若心經>>是誰所作,說的有是什麼意思

我想知道心理學和精神病學的區別是什麼

心理學研究的是一般心理和 心理,也就是說研究物件有清醒的意識,有一定的自知力,而精神病屬於異常精神狀態,區分精神病和心理疾病,一般常用病與非病三原則,就是主客觀世界是否一致,心理活動的內外協調,人格的相對穩定,正常人對心理學,那就一個精神病 應用心理學和精神病學 那就要看copy你自己的興趣了。因為...

我有心靈感應怎麼辦,我想知道心靈感應怎麼解除?

心靈感應,是您能用過心靈感應到你面前人的心理狀態,包括想法情緒。每個人 都是個體的能量場,你內心能連結對方的內心,說明你能瞭解對方內心的狀態,不是對方瞭解你。有很多人都有心靈感應,修行得神通的人,心靈感應也算一種神通。但是他感應任何事,不是所有人都能感應他。簡單給你講,一個很懂個人心理知識,很輕易就...

我想知道非常的,我想知道 非常 的區別,希望附帶有中文解釋啊,謝謝啊

非常十分 非常 是一個形容動詞 也是非常的意思 是一點一點 版 相當的怎麼樣權 是副詞 數量多相當 多形容數量 也是相當非常 表程度的 其實這些詞語大多同意 只是場合不一樣 我是一名福岡留學生 說實話,在日本,很多詞彙咱們學過,而人家根本不用的!記住 就足夠了!呵呵 抄 良 很好 預想之外,或者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