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紅軍為什麼要長征,紅軍為什麼要長征

2022-02-15 13:08:23 字數 4946 閱讀 5775

1樓:京城「老炮兒

在2023年10月以後,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中國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跨越兩萬五千裡,最紅成功在陝北會師。

2樓:匿名使用者

哎呀,講那麼多大道理有啥子用。說句實在話,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這很正常嘛,打不贏不跑那不是等死嗎。曹操打不贏跑,是英雄;劉備打不贏跑,也是英雄;那紅軍打不贏跑,有啥子不可以的。

說通俗點叫撤退,躲開敵人追捕,說好聽點叫戰略轉移。

從軍事角度上來說,當時紅軍最大的問題是無法建立穩固的地盤和根據地,好不容易有了幾塊蘇區,又被國民黨圍剿。撤退到西北地區後,在日本,國民黨,晉綏軍的夾縫中間,可以利用各方關係爭的一塊地盤發展,這就是紅軍版的隆中對。

3樓:華商天下

回答你好,長征原因:2023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根據地。

2023年9月~2023年夏,**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領導人博古(秦邦憲)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2023年4月,**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簡稱中革軍委)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

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

10月初,國民黨軍向**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

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戰略轉移(即長征)。

更多3條

4樓:網號

當時國民黨圍繳共產黨又由於王明的「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以及敵強我弱,**革命根據地(亦稱**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戰爭遭到失敗,紅軍第一方面軍(**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爭。8月,中共**和**軍委為了給**紅軍戰略轉移探索道路,命令紅六軍團撤離湘贛蘇區,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10月,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合,並建立了湘鄂川蘇區。

5樓:芹以何菜娛樂法

1直接原因: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

2重要原因:軍事指導思想的錯誤導致。

3間接原因:共產國際的不守諾言。

4根本原因:瑞金作為中共根據地的經濟基礎受摧毀,需另覓。

6樓:蟄伏的期待

為了逃命,也為了儲存實力,你看37年到47年人家實力增長了多少。那可是很多的。國民黨做的就很差勁。

不懂這個,就算你不打他也會去山溝裡的,因為日本人要來了,這下找到好的藉口走了。要是日本來了他還那麼跑不早被國人嗎死了。總之跑是必須的,只是蔣成為了替罪羊。

7樓:漁夫嘚啵嘚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8樓:匿名使用者

為了躲避國民黨的圍剿,哪是五次反圍剿以後的事了!!!當時共產黨在蘇區已經沒有什麼生存空間了。所以要想不被國民黨吃掉,只能突圍

9樓:天地遊魂

錯誤的指揮和政策導致反圍剿失敗,如果不走就要面臨全軍覆沒的危險。

10樓:匿名使用者

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跑的太遠了就是長征。

11樓:匿名使用者

戰略性轉移。。就是跑路唄。。

12樓:夜海棠未眠

都是博古他們瞎指揮唄,搞的反圍剿失敗,不戰略轉移咋辦麼

紅軍為什麼要長征

13樓:

紅軍長征的原因:2023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根據地,進行長征。

背景如下:

1、2023年9月~2023年夏,**蘇區紅軍第五次反「圍剿」作戰,由於中共**領導人博古和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又名華夫,原名奧托·布勞恩,德國共產黨黨員),先是實行冒險主義的進攻戰略,後又實行保守主義的防禦戰略,致使紅軍屢戰失利,蘇區日漸縮小。

2、2023年4月,**紅軍(1月,由紅一方面軍改稱)在江西省廣昌與國民黨軍進行決戰,損失嚴重,形勢危殆。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紅軍第7軍團組成北上抗日先遣隊,向閩浙皖贛邊挺進,建立新的蘇區;命令紅軍第6軍團從湘贛蘇區突圍西征,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

3、中革軍委派出兩個軍團分別北上、西征,意在調動國民黨「圍剿」軍,以減輕**蘇區的壓力,但未能達到目的。10月初,國民黨軍向**蘇區的中心區域進攻,迅速佔領了興國、寧都、石城一線。紅軍的機動迴旋餘地更加縮小,在蘇區內打破國民黨軍的「圍剿」已無可能,於是被迫退出蘇區,進行長征。

擴充套件資料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裡。

紅一方面軍於2023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2023年10月,紅

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紅一方面軍,即**紅軍。2023年10月初,博古等中共**和**革命軍事委員會領導人決定放棄**蘇區,將**紅軍主力及中共**機構向西轉移至湖南西部與紅

二、六軍團會合,這一決定未經中共**政治局討論。

10月10日晚,中共**、中革軍委率**紅軍主力紅

一、三、五、八、九軍團及機關直屬隊共七萬五千至八萬一千人,從長汀、古城向西轉移,由此開始了**紅軍歷時兩年的二萬五千里長徵。紅二十四師和地方部隊共1.6萬餘人則被留下在項英、**等人領導下進行游擊戰,開始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紅2、紅6軍團長征,同缸四方面軍在甘孜地區會師2023年9月,國民黨軍130多個團對湘鄂川黔蘇區進行新的「圍剿」。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和軍委分會決定,紅軍轉到外線尋求機動,建立新蘇區。11月19日,紅2、紅6軍團共1.

7萬餘人從湖南省桑植地區出發,退出湘鄂川黔蘇區。

紅二十五軍2023年10月成立於鄂豫皖蘇區,2023年10月按照中共**指示,紅二十五軍主力和鄂豫皖省委從河南省羅山縣向西轉移,進入陝南,11月建立了鄂豫陝革命根據地。此時軍長程子華、副軍長徐海東、參謀長戴季英、政治委員吳煥先、政治部主任鄭位三。

2023年7月,為策應**紅軍,西進甘肅東部,9月到達陝甘蘇區,與劉志丹陝北紅軍紅二十六軍、紅二十七軍會師會於延安附近,成立第十五軍團,共約七千人。在紅

一、三軍團到達陝甘蘇區後,與之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14樓:逯智伏錦

(1)紅軍長征是王明「左」傾錯誤指導下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結果。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和紅軍長征有多方面的因素,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但主觀原因是主要的。不能把敵人重兵「圍剿」及其推行的堡壘政策作為第五次反「圍剿」不能打破和紅軍長征的主要原因,更不能把它視為具有「必然性』』的中國革命「發展規律」。因為:

第一,從客觀條件來說,從第四次反「圍剿」結束到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只相隔半年時間,客觀條件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敵人用於「圍剿」**蘇區紅軍的兵力,第

四、五次「圍剿」中沒有什麼變化;而**蘇區的主力紅軍,卻有明顯的增強。而且在第五次反「圍剿」初期,**蘇區的東線還出現了十九路軍反蔣抗日的「福建事變」的有利形勢。第二,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是把革命力量由城市轉到農村,在農村長期積累力量,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全國勝利。

全國各地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正是這一規律的反映。這些根據地,既有遍佈南方各省邊區的,也有建立在北方的(如陝北、陝甘根據地)。不能把紅軍主力由南方轉移到北方也看做是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

否則,則無法解釋長征後南方八省十四個地區紅軍三年游擊戰爭的支援,也無法解釋抗日戰爭時期大江南北新四軍抗日根據地的建立。

(2)紅軍長征具有歷史的必然性與必要性,它主要的不是由於「左」傾錯誤導致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而被迫舉行長征,而是由當時中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客觀條件的變化和共產黨內主觀方面的原因決定的。

第一,從中國革命的特點看,紅軍長征順乎當時國內變化了的形勢,合乎中國革命的發展規律;第二,從中原軍閥混戰後蔣介石集團對南方根據地和紅軍的態度看,他們決心剿滅紅軍,因此紅軍難以再在南方存在和發展;第三,九一八事變後,救亡圖存是全國人民的共同要求,民族鬥爭的需要決定了黨領導的南方紅軍必須實行戰略大轉移,從南方轉移到北方的抗日前線;第四,從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來看,為了避免在不利時機與敵人決戰,紅軍必須實行戰略轉移,以免在敵人進攻時使自己在軍事上、政治上處於被動地位。因此,紅軍長征是繼大革命失敗後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到農村第一次戰略大轉移後的又一次戰略大轉移,是從敵人力量比較大的南方農村轉移到敵人力量相對較弱的北方農村,這是由中國革命的特點和規律所決定的。

(3)紅軍長征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蘇區地盤縮小,到2023年9月,**根據地由原來的35個縣縮小到只剩瑞金、興國等幾個縣,面積由五萬多平方千米減至一萬平方千米左右,這就使紅軍沒有迴旋的餘地;二是由於敵人的經濟封鎖和王明的「左」傾經濟政策,導致根據地經濟瀕臨崩潰的境地,使紅軍缺乏在根據地繼續堅持鬥爭的物質條件;三是由於蘇區面積縮小和人口銳減,使紅軍兵員得不到補充,只有突圍向外發展。

紅軍為什麼要進行長征?

15樓:京城「老炮兒

在2023年10月以後,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中國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跨越兩萬五千裡,最紅成功在陝北會師。

16樓:冷莫蕭蕭

2023年10月蔣介石對根據地發動第五次圍剿 由於中共臨時**負責人博古和軍事顧問李德的錯誤指揮反圍剿失利 ***被迫放棄**革 命根據地 進行戰略轉移 2023年10月開始了二萬五千裡的長征

當年為什麼要萬里長征中央紅軍為什麼要進行萬里長征?

原因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 圍剿 失敗後,主力紅軍 紅一方面軍 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退出 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鬥,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

為什麼要長征長征的重要歷史意義,紅軍為什麼要長征 長征有什麼意義

在1934年10月以後,紅軍的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為突破國民黨反動派的包圍,中國紅軍爬雪山過草地,跨越兩萬五千裡,最紅成功在陝北會師。1934年10月10日,革命根據地的興國 寧都 石城一線相繼失陷,粉碎敵人第五次 圍剿 的希望完全喪失,於是開始了長征。歷史背景 1933年9月 1934年夏,蘇區紅軍...

紅軍長征的意義是什麼,紅軍長征勝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 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它預示著中國革命新的局面的開始。長征用鐵的事實表明,用馬列主義 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具有戰勝任何困難的無比堅強的生命力,她們是國內外任何反動勢力所不可戰勝的 1 我軍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