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三國演義,按人物概括情節

2022-02-09 07:16:03 字數 5446 閱讀 6129

1樓:匿名使用者

①曹魏: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官渡打敗袁紹,統一北方。不久在赤壁大敗,形成鼎立之勢。

曹丕在曹操死後逼漢獻帝禪位,建立魏國。曹丕,曹睿繼位,司馬懿逐漸得勢,並在高平陵政變中擊殺大將軍曹爽。司馬懿之後,司馬師、司馬昭廢曹芳,殺曹髦,後曹奐「禪位」於司馬炎,曹魏亡國。

②蜀漢;皇叔劉備得到諸葛亮的幫助,在赤壁之戰中打敗曹操,奪取荊州和益州。不久關羽被孫僅殺死,劉備稱帝伐吳,被陸遜擊敗。劉備在永安託孤給諸葛亮後死去。

諸葛亮結好孫權,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為司馬懿所困,在五丈原死去。姜維九伐中原,無功而返。不久,鄧艾、鍾會來攻,劉禪出降。

③孫吳:孫堅之子孫策在周瑜等人的幫助下平定江東後遇刺身亡。繼位的孫權聯合劉備,在赤壁打敗曹操。

後來因為荊州問題與曹魏聯合,設計捕殺關羽,並派陸遜大敗來犯的劉備。不久孫權稱帝建立吳國。孫權死後,孫亮、、孫休、孫皓相繼繼位,朝政動盪。

孫皓暴虐無道,於280年為西晉所滅。

2樓:豬豬說遊戲

劉備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劉備少年與公孫瓚拜盧植為師求學,而後參與鎮壓黃巾起義。與關羽、張飛結拜後先後救援過北海孔融、徐州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

劉備早期顛沛流離,投靠過多個諸侯,後於赤壁之戰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政權。陳壽評劉備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自己也曾說過,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史稱蜀或蜀漢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

關羽字雲長,河東解良人,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赤壁之戰後,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後,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張飛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劉備長阪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強、張達刺殺。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琅邪陽都人,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遂向他陳說了三分天下之計。章武三年二月,劉備病重,召諸葛亮到永安,與李嚴一起託付後事,四月,劉備逝世,劉禪繼位,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設官府辦公。建興三年,諸葛亮率軍南征,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

於建興六年至建興十二年數次北伐無果,八月,病故於五丈原。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

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後為魏王,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楊修是楊彪的兒子,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洩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孫權,字仲謀。吳郡富春人,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權十九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建安十三年,孫權與劉備聯合於赤壁打敗曹操軍隊,建立了孫劉聯盟。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派呂蒙偷襲劉備的荊州成功。黃武元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黃龍元年孫權稱帝。

孫權稱帝后,設定農官,實行屯田,平定山越,設定郡縣,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

周瑜字公瑾,廬江舒縣人。長壯有姿貌、精音律,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建安十四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被諸葛亮氣死,年僅36歲。

100分~!三國演義劉備,關羽,張飛的人物簡介,經典情節(五篇),情節概括(五篇),形象分析(五篇)。

3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史家多稱其為先主。

劉備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其臨死前舉國託付給諸葛亮的行為被陳壽贊為古今之盛軌,後世眾多文藝作品也多以劉備為主角。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廟為之紀念。

張飛(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張飛(165年-221年)字益德(《華陽國志》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他勇武過人,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

關羽(漢末三國時期蜀漢名將、中國武聖)

關羽(?-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被稱為「美髯公」。

早年跟隨劉備顛沛流離,輾轉各地,和劉備、張飛情同兄弟,因而雖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關羽仍然藉機離開曹操,去追隨劉備。赤壁之戰後,關羽助劉備、周瑜攻打曹仁所駐守的南郡,而後劉備勢力逐漸壯大,關羽則長期鎮守荊州。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民間尊其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中的「義絕」。

1、煮酒論英雄:

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請劉備在小亭對飲,論天下英雄只有劉備和他倆人。劉備驟然一

驚,將筷子掉落地上。幸好當時雷聲乍起,劉備急中生智,沉著地俯身拾筷,說道:「一震

之威,乃至於此!」巧妙地掩飾了過去。

2、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官軍聞風喪膽。不抵抗黃巾,幽州太守劉焉出榜招兵。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為國出力之心,所以一見

如故,被張飛拉到自家莊後的桃源飲酒。最後三人對天盟誓,結拜為弟兄。

3、張飛怒打督郵(張飛的義):

督郵來巡視,劉備出城迎接,極為謙恭。而督郵卻非常傲慢,痛斥劉備詐稱皇帝,虛報

功績,又捏造「縣尉害民」之罪,存心陷害。張飛知道後,大怒,將督郵頭髮揪住,扯到縣

衙門前馬樁上栓住,往督郵兩腿上狠力鞭打,一連打斷了十幾根柳條。劉備趕來,急喝張飛

住手,督郵方的奪路而逃。

4、官渡之戰:

劉關張三人重會之後,曹操點兵進攻袁紹,兩軍對峙於官渡。袁紹不聽許攸分兵襲擊許

都的建議,許攸棄袁紹而投奔曹操。曹操採納許攸之計,領兵燒了袁紹在烏巢積屯的糧草,

袁紹軍大敗,部下張郃、高覓投降了曹操。

5、三顧茅廬:

劉備與關、張前往南陽隆中請諸葛亮出山。

第一、二次都撲了空。第三次去時正遇諸葛亮晝寢未起,張飛忍無可忍,怒氣大發,要放火燒房,被關羽勸阻。劉備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醒來,又去後堂更衣,半晌才出。

劉備向他求教,諸葛亮為劉備禮賢下士之舉所感動,獻以據蜀、聯吳抗曹之策,隨劉去新野。諸葛亮發表了他著名的三分天下見解,稱《隆中對》。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161-223)即蜀漢昭烈帝,字玄德,漢族,涿郡涿縣(今河北涿州)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為人謙和、禮賢下士,寬以待人,志向遠大,知人善用,素以仁德為世人稱讚,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公元221-223年在位。諡號昭烈帝,廟號烈祖,史家又稱他為先主。

關羽(160或162-220)本字長生,後改雲長,河東解(山西運城)人。東漢名將,劉備起兵時,關羽跟隨劉備,忠心不二,深受劉備信任。劉備、諸葛亮等入蜀,關羽鎮守荊州,劉備奪取漢中後,關羽乘勢北伐曹魏,曾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嚇得曹操差點遷都躲避,但是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兵敗被害。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三國演義》尊其為「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絕」。

張飛(?-221),字益德,漢族,涿郡(治今河北涿州)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將領。官至車騎將軍,封西鄉侯。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於**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經典故事:

三顧茅廬的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

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

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空城計的故事

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

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

葛臨危不懼,傳令大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則登上城樓,端坐彈琴,

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

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根據提示概括《三國演義》主要情節

這部長篇 從東漢末年 黃巾 大起義寫起。十八路諸葛討伐 董卓 漢靈帝死,獻帝立,曹操 挾天子以令諸侯 殲滅呂布 袁紹 張秀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劉備以 隆中對 為基本方針,借 荊州 西佔益州兩川。江東孫堅建立基業,歷孫策孫權。經 赤壁 之戰,三分天下。吳偷襲荊州,關羽敗走 麥城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稱帝...

三國演義的主要人物和主要情節,《三國演義》主要人物,及主要人物的主要情節,性格特徵。

主要內容 黃巾亂漢 群雄逐鹿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三足鼎立 夷陵之戰 七擒七縱 北伐中原 司馬篡魏 三國歸晉 主要人物 魏 曹操 曹丕 曹睿 曹彰 曹植 司馬懿 司馬昭 荀攸 夏侯惇 夏侯淵 夏侯霸 曹洪 曹仁 荀彧 鍾繇 郭嘉 賈詡 程昱 蔣濟 典韋 鄧艾 鍾 會 文聘 曹真 曹休 曹爽 司馬師 ...

三國演義回目及梗概,三國演義 回目概括

見這裡 三國演義 回目概括 三國演義 回目概括 注意 主人公是夏侯敦,他沒有吃自己的眼珠而是含在嘴裡。啖是 含著 的意思 第十八回 賈文和料敵決勝 夏侯敦拔矢啖睛 張繡聽從賈詡的計策打敗曹操,曹操又出奇兵戰勝了張繡。曹操因袁紹襲擊許都而回。郭嘉稱讚曹操十次勝而袁紹十次敗,荀彧 郭嘉獻計攻打呂布,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