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蘇聯力壓美國,為何還是被美國活生生的給拖垮

2022-02-05 08:30:26 字數 5623 閱讀 9984

1樓:職場村長華仔

總起來說還是實力不行,綜合國力比老美差一大截,積重難返,導致最後解體的結局。

2樓:多肉控阿琦

因為蘇聯當時發展不均衡,一味的發展**,忽視了輕工業的發展。

3樓:

當時的美國利用冷戰的方式是蘇聯在製造**上面投入了非常大,但是輕工業製造上面沒有一點兒發展。

4樓:玩轉鋼筋人

蘇聯是一家獨大,美國是有很多小弟,地理位置比蘇聯好,適合發展經濟。

曾經無比強大的蘇聯,為什麼後面會迅速奔潰解體?

5樓:和藹的小銘

蘇聯從最開始是幾個國家的組建起來的國家,到最後成為了世界第二大國家,能夠和美國媲美,但是最後迅速的解體,其中的原因還是和蘇聯本身的政治制度和階級矛盾有關的。

首先對於蘇聯來說,一個好的領導才能夠領導蘇聯走向好的方向,但是對於一個不好的領導就是走向崩潰。蘇共本身的矛盾以及個別領導人比如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的胡作非為或者沒有預見性。戈爾巴喬夫在改革中將希望全部寄託於體質全盤西化上面,自身失去了信仰,結果造成嚴重的經濟問題,然後又把這鍋甩給了蘇聯的舊體制,蘇聯的根本矛盾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且還越來越深。

當時的蘇聯的結構也是非常的矛盾的,當時**集團控制的集體經濟註定是走不遠的,而不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自由競爭或者市場經濟。蘇聯當初的計劃經濟,雖說在蘇聯恢復戰後重建過程中確實立下不少功勞,但不可否認它具有嚴重的侷限性和封閉性,在和平建設乃至冷戰時期,仍堅持這種僵化的制度模式,只可能走向失敗

最後就是蘇聯當時非常嚴重的階級矛盾了,因為當時出現了一些特權階級,這種階級對於其他階級的矛盾非常大。他們僅擁有遠高於他人的工資和福利,還擁有著奢華的別墅和特供商品,但是卻不幹實事,只注重享受,而且這些特權階層還掌握著國家大量的資源,甚至將其任意變賣,造成蘇聯內部階層矛盾,為解體埋下炸彈。

6樓:搜溲叟

曾經無比強大的蘇聯,為什麼後面會迅速奔潰解體?原因很複雜,貼上下面自己慢慢看。

2023年12月30日,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立。二戰後,蘇聯迅速崛起,其依靠紅色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影響著全世界,同時,打造出來的社會主義陣營也威脅著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2023年華沙條約組織成立,標誌著兩極格局的形成,蘇聯與美國進入了冷戰對峙局面。

而到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美蘇爭霸的格局演變為蘇攻美守。之後,美蘇格局反轉,美國變守為攻,蘇聯迅速走向沒落,直至2023年解體,蘇聯短短近70年的壽命也劃上了句點。

導致蘇聯盛極而衰的原因很多,如體制僵化、政治腐敗,經濟結構失衡、戰爭消耗、石油財政破產等。那麼,還有那些重要原因呢?雲石君將從以下三方面做具體分析。

第一、美攻蘇守,美強蘇弱的格局。

雖然,蘇聯是唯一一個有能力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但美蘇的實力懸殊還是較大。就拿2023年版的「蘇聯基本數字手冊」的一些資料來說,人口:蘇聯26450萬人,美國22260萬;國民總收入:

蘇聯7054 億美元,美國:10528億美元,蘇聯是美國的67%;人均國民收入:蘇聯2667美元;美國4730美元,蘇聯是美國的56%,可以看出美蘇之間的實力差距。

冷戰早中期,蘇聯還可以靠紅色意識形態強勢滲透西方世界來取得與美國爭霸的些許優勢。不過,到了70年代末,國際共運也迅速走下坡路,蘇聯的優勢越來越小,到最後被美國強勢壓倒。

當然,形成美強蘇弱這種整體格局,除開美國太強大以外,最重要的是蘇聯自身的後勁不足。

二戰後,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蘇聯也一度使美國被動防守,不過,蘇聯卻沒能將這種戰略格局維持很久。那麼,蘇聯為什麼後勁嚴重不足呢?

第二、美蘇兩國不同的擴充國家實力的方式,為他們的結局埋下了伏筆。

蘇聯地大物博,而且大部分未開發,或開發程度較低。戰後,蘇聯可以借科技來加大對北亞、中亞地區的開發力度和程度,資源的開採利於財富的大量積累,提升了國力。

美國底盤遠遠沒有蘇聯大,而且工業化起步早,國土開發已到了一定程度,不能走蘇聯的路子。但美國國土質量原因高於蘇聯,而且可以憑藉高度的工業化質量和文明程度來獲得金融霸權和科技主導權取勝,再加上作為海上霸主,美國可以將利益觸手伸到全球絕大部分精華地區,從而推動全球化,挖掘自己主導的經濟鏈條 。

當然,美國在搞全球化的同時,獲利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其它經濟鏈條中利益相關方,這也就是說,美國在這個過程中並不能一口吞掉所有的好處,而蘇聯的國土開發卻可以將財富都聚攏在自己手中。

可是,蘇聯雖大,但大部分國土開發潛力不佳,而且這種在一個封閉的內部環境中所產生的效益遠遠不及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的精華地區,再加上美國變相獲取的資源和財富,蘇聯更是不能企及。

蘇聯這樣的典型大陸文明國家決定了其沒有與美國在海上爭霸的地緣條件,而陸上的影響力拓展,又受到強烈的地緣和政治因素限制。這就如同地主和商人,地主沒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也就沒了活路,而商人離開了自己的土地,還可以走天下生財路。經濟觸角的限制,決定了蘇聯經濟影響力橫向拓展能力不及美國。

這也就是為什麼六七十年代,處於蘇攻美守的格局,那是因蘇聯的國土開發有了成效,國力提升,而在石油危機下,蘇聯靠石油得到的財富也大大增加,這些都縮短了美蘇差距。不過,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國際共運勢頭走低,美國鞏固了傳統勢力範圍,同時也取得了在第三世界的絕對優勢。隨著經濟全球化在亞非拉地區的延伸,美國獲利巨大,國力增長迅速。

反觀蘇聯,因經濟橫向拓展能力的限制,早已被美國甩在了身後。

第三、從經濟的縱向發展角度來看,第三次科技革命拉大了美蘇差距。

20世紀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興起發展,它影響著人類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而蘇聯卻對這次革命有些習慣性的不適應。

俄羅斯所在的東歐板塊,地緣環境惡劣,導致了俄羅斯文明的發展程度長期落後於世界主流文明體系。一旦文明出現跨越式進步時,就會使得俄羅斯在接受先進文明上有嚴重的滯後性。這在俄羅斯歷史發展上也屬於常態,如第

一、第二次工業革命集中爆發期所顯現出來的,19世紀中期沙俄的由盛轉衰,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俄在帝國主義列強競爭中的頹勢,都是具體的體現。俄羅斯在先前的兩次工業革命都是憑藉地大,可開發區域多的特質,在工業革命成功普及後,加大利用,來實現反超的。

不過,第三次科技革命卻使得蘇聯不能再套用以前的方式來應對。

這是因第三次科技革命,本質上是一次基於後工業時代環境下的知識革命,在相當程度上依賴於人的知識創造,超越了有型的物質資源,這就讓蘇聯沒轍了。美國通過知識開發和利用,一系列脫離傳統工業製造範疇的高新技術和經濟模式應運而生,加快了創造財富和資源的迅速。而蘇聯,還是隻能守著傳統的工農業,和美國創造財富速度相比,猶如老牛拉慢車。

同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力時步步推進,環環相扣,一個環節的進步就可能帶動整個文明的發展 ,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直至今天,整個社會依舊處在這種文明遞進式跳躍演進過程中。而面對這種遞進式跳躍,俄羅斯文明處在一直在追趕,但卻永遠趕不上尷尬中。

而美國卻在這種跳躍中如魚得水,越來越強,最終蘇聯只有被耗死的份兒。

7樓:百小度

蘇聯解體原因:

1、思想理論上,教條主義禁錮、思想僵化,照抄照搬脫離本國國情;政治領域中,長期實行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忽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官僚主義盛行、嚴重脫離群眾;

2、在經濟發展上,計劃經濟體制一統天下,經濟結構嚴重失衡,片面發展重工業特別是國防工業,收入分配長期搞平均主義,人民生活改善十分緩慢;

3、在對外關係上,搞大國主義、霸權主義,干涉其他社會主義國家內政,全面擴軍備戰,與美國爭霸,消耗和削弱自身實力,等等。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蘇聯不承認私有財產也不尊重和保護一切私有財產與公民權利,違背了國際歷史文明的發展潮流。

8樓:慕碧白

因為那時的蘇聯只是,徒有其表,外強中乾,對外有美國與其冷戰,限制其發展,對內不能很好的處理國家各階層的矛盾,而且使其矛盾激化,各聯邦領導人各懷心思,力不能用在一起。

9樓:黎明之神劍

蘇聯的斯大林經濟模式過於單一,不注重發展手工業,農業和輕工業,不注重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不平衡,這種經濟發展的觀念在當時的蘇聯領導人心裡根深蒂固。

冷戰時間,為什麼蘇聯輸給了美國?

10樓:座標北偏東

底子薄,被人牽著鼻子走了。本來坦克大戰是佔上風的,被裡根的星球大戰計劃給帶歪了,開始比拼自己不擅長的東西。其實美國也是虛晃一槍。

帝俄時期,只是列強中的二流國家,主要靠的還是人猛地大,到了蘇聯時期,一躍成為世界兩霸之一,而實力並沒有真的達到這個水平。

金帳汗國之後,對各民族的征服基本都是生吞活剝,消化不良,而俄羅斯人佔總人口40%以下了,國家失去凝聚力。

而新生代的技術官僚和企業家形成新的利益團體,迫切希望重新洗牌,把手中的權力變成家族財富。

勃列日涅夫時期,計劃經濟達到高峰,加上農業減收,經濟滑坡,所有的矛盾都爆發出來。

實際上,冷戰初期美國是節節敗退的,以退出越南為最高峰。

11樓:ringer唄唄

(1)20世紀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蘇聯開始在全球範圍內與美國爭霸。美蘇關係既有緩和,又有緊張,爭霸優勢在美國。2023年古巴導彈危機的發生。

(2)70年代-80年代初。美蘇爭霸達到高潮。蘇聯處於攻勢,美國轉為守勢。

蘇聯推行同美國爭奪霸權的的積極進攻戰略,在亞洲、非洲進行擴張,2023年入侵阿富汗;美國從戰略進攻轉為戰略收縮,從越南撤軍,與中國建交。

(3)80年代中期-90年代初。美蘇爭霸趨向緩和,雙方爭霸態勢表現為美國處於優勢,蘇聯全面收縮,如從阿富汗撤兵、恢復蘇中關係等;美國最初繼續推行強硬政策,提出「星球大戰計劃」,後來美國同意實現有限的緩和;2023年12月底,蘇聯解體,美蘇爭霸局面結束。

希望採納

12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實力遠遠不是美國的對手,還和美國死拼各種實力,尤其是軍備競賽,最終崩潰。

13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資金空缺嚴重 軍費投入巨大 國內基本上成為一個空虛狀態

14樓:匿名使用者

爆正輸給明煮!民心所向,歷史大流,反洞勢力不能阻擋也!

美蘇之間的軍備競賽為什麼只拖垮了蘇聯,而美國能卻全身而退?

15樓:去吧三星德萊文

美國和俄羅斯一直都是世界上的超級大國,而且一直在明裡暗裡的較勁。俄羅斯的前身就是蘇聯,蘇聯和美國之間經常在進行軍備競賽,但是蘇聯卻被拖垮,美國卻全身而退,是因為美國能保持國家的持續發展

其實蘇聯所有的強大武備,都是科研和生產人員全部封閉和半封閉狀態下研發和生產出來的,所有技術都是一直保密,相關技術都不會流入任何民間機構和企業,所有資金也都是單向投入,不講效益,唯一的產出就是**本身。

蘇聯一直以軍事為核心的重工業絕對優先,在其它方面實行低收入低消費和**提供福利的政策,同時民間經濟,商業發展算是幾乎停滯了,蘇聯時期分配的住房還是我們80年修建的那種六層板樓樣式的「赫魯曉夫樓」。蘇聯的高技術都被用在軍事領域,同時房產教育醫療等都是由國家發福利,免費提供的,所以就比較落後。蘇聯能拿得出手的出口產品就是**和石油,但是蘇聯還要在核**、對外援助、擴大勢力範圍、太空競賽等等方面對標美國,所以時間一長,在經濟和財政上根本就維持不下去。

「可持續發展」,永遠是一個國家前進的金科玉律,看不到這一點是會吃虧的。美國的成功之處就在於,要麼能讓這筆投資產生經濟效益,可以夠通過民用市場收回來,要麼通過形成軍力保護好海外利益,可以通過商貿再賺回來,也能讓軍工科教和經濟領域之間的良性迴圈。所以所,美國能一直保持下去,全身而退。

70年代80年代的流行經典歌曲跪求602023年代的經典老歌要有名和好聽的

70年代 80年代的流行經典歌曲有 鐵血丹心 愛拼才會贏 美酒加咖啡 甜蜜蜜 難忘今宵 等。1 甜蜜蜜 是由鄧麗君演唱的歌曲,歌曲曲譜取自印度尼西亞民謠,由莊奴作詞。1979年9月20日收錄在 難忘的一天 中於臺灣等地發行,同年11月15日收錄在 甜蜜蜜 中於香港等地發行。此歌曲於1979年11月第...

20世紀70年代,美國自身的戰略利益是什麼

我來幫您一下吧。本人在冷戰方面非常在行 不喜歡抄襲,完全原創手打,希望您能夠尊重。美國在70年代自身的戰略利益得從多個方面來分析。1969年尼克松接替林登 約翰遜成為美國 當時美國面臨著多項挑戰。美國的利益,需要區分為。核心利益,戰略利益以及次要利益。核心利益是要確保美國的自由 體制在全球佔據優勢,...

70年代的大熊貓為何還會被拿出去街頭賣藝?

因為當時70年代沒有專門的保護國寶類動物的部門和機構,以及當時人們還沒有太多保護熊貓的意識,在70年代中,熊貓的數量是很多的,所以一些人會將熊貓拿去街頭賣藝,後來熊貓的數量越來越少,更是成了我們國家重點的保護物件。因為70年代還沒有保護大熊貓的意識,兵且那個年代的大熊貓數量很多,所以出現了大熊貓在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