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是否是到了晚年的人最高階的活法

2022-01-20 08:11:59 字數 5316 閱讀 2821

1樓:侃聊新鮮事

人活一世,從牙牙學語到步履蹣跚,時間悄然走過,留下了滿頭白髮,皺紋也悄悄爬上了面頰,佈滿了額頭。人生在世,活了短短几十載,很多事情,我們已經從最開始的懵懂到後來的了熟於心。我們嚮往熱鬧繁華,對孤獨予以厭煩恐懼。

很多人都以為,不合群,不僅僅意味著你沒有談天論地的玩伴或是好友,也意味著你這個人將與孤獨為伴,直到最後走出了時間。只是,人到晚年,走過這一生,更該明白生命的意義。

很多事情都是身外物,虛假的東西就不要在人生的後半場纏繞於身。有時候人們不看好的不合群,也許才是一個人最高階的活法。

人到晚年,度過人生春秋幾十載,體會了一生的酸甜苦辣,聚散離合。我們不再如幼童一般懵懂,也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滿腹激情。

漫長的時間和人生的閱歷教會了我們謹慎小心。淺水歡騰,是因為淺薄的內心,掩藏不住情感的外洩。深潭微瀾,才該是人到晚年的表現。

因為這一生的經歷,讓我們思想成熟。年輕時的失敗坎坷,或者遺憾,教會了人們無數大道理。

年輕的時候,掩藏不住內心的情感,總是嚮往熱鬧,希望有人陪伴。希望有人能與他一起,走過一段又一段的歲月,看過一次又一次的風景,經歷一次又一次的人生大事。

那時候我們的心,容忍不了孤獨的存在。片刻的寂靜,彷彿寒冷的冰窖,能夠輕而易舉冰冷了我們熾熱的心。

只是熙熙攘攘這麼多人,常伴在你身側,又有幾人是真心實意。總是渴望交朋友來填補內心的空缺,只是慢慢地經歷多了,你才會發現,其實一個人的世界,能和孤獨為伴,也是一種高階的活法。經歷了太多的悲歡離合,一個人的相處,一個人的孤獨,反而更容易看清自己,更容易看清生命的意義。

慢慢走到了人生的暮年,此刻你的心,是你一生裡最成熟的時候。你看盡了世事,體會了世態炎涼,也學會了辨別人心。於是你慢慢享受起了孤獨,也慢慢的開始不合群。

虛假的熱鬧只是喧囂,人們的心與心並沒有真正連在一起。掀開炙熱的表面,裡面是能寒冷人心的虛偽。

不合群的生活,才能遠離喧囂,遠離虛假的人心和無用的社交。更能專注你一個人,回顧一生,理清思緒,回味過去,回味遺憾。

不去合群,是因為要審視自己的內心,感謝自己的心滿意足,也能去尋找內心的遺失,填補心中的空缺。這一生走過,究竟有沒有落下什麼東西,是否有過虛度年華,蹉跎歲月的荒誕之舉。

眾人聚集處的喧囂,太容易埋沒自己心底的聲音,太容易迷失前進的方向,卻不容易找到真正的自我。

活了這一輩子,自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不要到臨走那一刻,還懵懵懂懂,樂在其中。和孤獨為伴,找尋內心的聲音,內心才會有所成長,才會有真正地看透和睿智。

有的人到了集體中,會為了那所謂的群體感和歸屬感,刻意迎合,丟失自我。即使內心苦楚,也得逼著自己面上笑容燦爛。有的人裝了一輩子,若是到晚年,即將抵達生命的終點,還要去刻意逢迎,那該是多麼可悲!

活了一輩子,有千千萬萬種模樣,你卻唯獨沒有活出自己該有的樣子。倘若集體這麼容易埋沒自我,何不遠離群體?不合群才是最高階的活法,因為那樣更容易找尋自我,成為自己。

世俗是一個大染缸,很多人原本是一張白紙,卻硬生生地沾染上了汙穢。年輕時為了事業和家庭,不得不和一些內心骯髒不堪的人相處,面上陪笑,心裡卻是咒罵了無數遍。可是沒辦法,在社會裡打拼,免不了要和討厭的人打交道,最終,很多人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

不合群,就是希望,前半輩子都已經如此勉強自己,如今已到晚年,又何必重蹈覆轍。學會了看人心,就該知道哪些人該成為好友,而哪些人必須敬而遠之。人到晚年,就要活得透徹,過得孤獨。

如果前半生有太多的勉強和無奈,如今已走到人生暮年,就要清楚人生的意義,不要勉強自己。晚年的時間格外寶貴,不要把生命浪費在不重要的人和事上。

不合群,就是要你拒絕虛假的繁華和熱鬧,學會和孤獨相處,學會傾聽內心的聲音。一個人理清前半生的思緒,回顧前半生的經歷。摘下虛假的面具,學會去做真正的自己。

要學會拒絕平庸,拒絕社會這個大染缸。

人生短短几十載,如今只剩下最後的年頭,不要刻意去合群,那樣只是在浪費你餘下的生命。最高階的活法,就是不合群。愛惜自己,珍惜自己,這才是對生命的尊敬。

2樓:30秒不

確實如此,晚年的人如果能夠讓自己生活的特別充實,一個人活得特別精彩也是非常不錯的。晚年的人很多時候能夠達到這種境界,也會覺得特別幸福。

3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我覺得不是,我覺得人到了晚年以後,還是應當有屬於自己的圈子,有自己的老夥伴,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有趣。

4樓:讖述社會

我認為不是的,一個人只有與社會產生關係才能成為人,當你與身邊人沒有關係,而只從自己內心中尋求發展是不正常的,

5樓:百科達芬奇

我覺得不合群並不是一個到了晚年的人最高階的活法,因為到了晚年的生活是應該多和別人走動走動的,不能封閉自己。

什麼是煩惱

6樓:匿名使用者

煩惱就是可以讓你笑不出來、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坐不安穩的事情。

其實很多煩惱都是自己強加於自己的,有很多煩惱到最後都不會出現自己想象的壞結果。所以遇到煩惱的時候放開一點自己的心情。

人生就是不斷遇到煩惱和拋開煩惱的過程。

人生除了煩惱還有快樂。

所以人生還是追尋快樂,製造快樂的過程。

不要太悲觀,不要煩惱,不要哎了,笑一下,尋找快樂去吧。

7樓:阿從陽稅冬

有煩惱,是因為自己在意某些人某些事,是因為他們影響了自己~想拋開煩惱,就要學會豁達一些,不要輕易讓外界決定自己的情緒,做自己想做的、喜歡做的東西,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有問心無愧,自己覺得開心就行。

要學會知足常樂,不要讓慾望控制自己,平時對別人的要求少一些,對自己的要求少一些,自己自然會過得開心,煩惱也會少很多。

多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罷,多去想寫開心的事情吧,這樣煩惱也會少很多的~

8樓:贈豆縛豫

自己獨自出遠門離開父母做生意,但是自己在遠門沒有朋友親戚,面對陌生人的計謀吃了虧,就是煩惱。

煩惱的條件是,喜愛不能選擇多隻能一個。

9樓:費莫剛豪寸繡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都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盡力做就好,不管結果怎樣,無愧於心方可~~開心、輕鬆度過每一天,善待自己、享受生活!

10樓:千葉爵士

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語出《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

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眾生。」

梵語klesa的意譯。據《大智度論》卷七解釋:「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

」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解釋:「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眾生),故名煩惱。」經上關於「煩惱」的分類、解說很多,如根本煩惱、隨煩惱、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等。

最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痴「三毒」。南朝梁·寶誌《大乘贊》認為:「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

」後因以泛指憂愁苦悶,心緒不寧。如《京本通俗**·志誠張主管》:「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奩,卻嫁一個白鬚老兒,好不生煩惱!

」又如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詩:「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的還沒來呢!」

11樓:享受不悔人生

可能你有煩惱事和壓力了吧。人生的路很長,煩惱也好多。要調好心態。

人生沒有筆直路,坎坎坷坷過一生。人生在世,煩惱無量。好的心情就是天堂,憤怒的情緒就是地獄、要想快樂的事,忘記不愉快的事,不愉快的事過去就是過去了。

不要再去想它了,就像日曆你翻過去就不要再翻回來了。去爬爬山,看看藍天、白雲,聽聽**,跳跳舞了。時間會沖淡一切,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雨過天晴會出彩虹。只要你調好心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12樓:滄海浩波

煩惱是指煩躁、鬱悶、不愉快。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

從精神病理學上講,煩惱是一開始並不太困難就忍受下來卻一直拖延著的挫折感和輕微心理衝突的產物。當面對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會產生煩惱。

13樓:匿名使用者

憤怒是一種反應,這種反應促使你進行自我

保護,這種自我保護不僅侷限於你的肉體,就是說不僅是被揍了會憤怒,這種保護意識也會延伸到對你有價值的任何事物,因為這些事物維繫著你的生活平衡。要知道,在原始時代,你脆弱的生活平衡被打破有可能導

14樓:百度使用者

人的一生不會一帆風順,總會有煩惱圍繞著你,不像小時候無憂無慮地玩耍著沒有煩惱,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懂事,你的煩惱就多了,

生活中,有快樂,有悲傷,更有煩惱,通常人在有心理壓力的時候,會緊張,會煩躁,想不到該怎麼解決,總想著一笑而過,但心裡還是覺得不平衡,這個「不平衡」可能就是你煩惱的起源,

都說煩惱都是自找的,只有你放過煩惱,煩惱才會放過你,退一步海闊天空,換個角度來說,不能總帶著煩惱生活,也適當著去尋找一些快樂,

不要企圖規避煩惱,或許這些煩惱是上帝給你人生的禮物,只有面對過,經歷過,才能留下回味,擁有積澱,而我的煩惱是寫不出好的文章,那麼你的煩惱又是什麼呢?

15樓:執念之年

有了煩惱,才會懂得尋求解脫之道,才會增長智慧,所以不要害怕煩惱,重要的是要找出煩惱生起的原因,例如:

一、煩惱起於執著:人生的順逆境很多,一般人遇到困境,例如失業、失戀、失意時固然令人沮喪、煩惱;處在順境時,如果執著、害怕失去,也會被順境所困。這就如同鐵鏈子能鎖住人,金鍊子一樣會束縛人的道理是一樣的。

所以人生不管遇順逆之境,要懂得轉境,不可執著;修行最大的功夫,就在於一個「轉」字,要「轉法華」而不要「被法華轉」,也就是不要執著。能夠不怕煩惱,不執著煩惱,自可安然自在。

二、煩惱緣於無明:無明就是不明理,我們與生俱來的無明,就是貪嗔痴慢疑;有了無明,就有貪慾、嗔恚、驕傲、疑惑等煩惱,所以煩惱起於貪嗔痴慢疑等無明。有句話說∶「寧與聰明人打架,不與無明人講話。

」一個人若不講理時,好話、善言、佛法一點也派不上用場,就會有煩惱;反之,如能通情達理、明白因果道理,就能消除煩惱。

三、煩惱由於看不開:世間上有很多煩惱都是自找的,所謂「杞人憂天」,乃至擔心「世界末日」等,煩惱了半天,卻什麼事也沒發生。也有人因為小事看不開,鑽牛角尖,自然「煩惱綿綿無絕期」。

因此,凡事多往正面看,能夠看得開、看得透,能對一切吉凶抱著超然灑脫的態度,就不會自尋煩惱。

四、煩惱出於太自私:人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皆因有「我」;「我」是煩惱的根源,「我愛」、「我要」、「我歡喜」,凡事只想到「我」的需要,就容易與人對立、衝突,因此我多則苦多,我少則苦少。所以,一個人起心動念如果能多想想如何有利於人,就會活得輕鬆踏實。

  其實,人間的是非煩惱很多,追根究柢大都是因為眼耳鼻舌身心「六根」不當向外追逐「六塵」招來的。例如,不當看的亂看,因此「睚眥必報」,惹來殺身之禍;不該聽的亂聽,聽出許多紛爭煩惱;不應吃的亂吃,於是「病從口入」……等等。儒家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這也是佛教所謂的「都攝六根」。

一個人如果能用佛法管理好自己的六根,這就是最大的修行;而有修行的人,自然懂得處理煩惱、化解煩惱,所以「欲除煩惱病,當取佛經讀」.。

對於不合群,大家說說是如何看待的

合不合群,首先要區分一下這個 群 是怎樣的,志趣一致或者利益相關才能合成一群,並且,人需要獨處的時間,我覺得有時候獨處是讓我恢復能量的好辦法。不想勉強自己,也不會去刻意的去融入任何圈子,有時候覺得有自己的小圈子,但有時又覺得這個小圈子裡並沒有自己,不喜歡這樣的孤單,但是又很享受這樣感覺。年紀小不懂事...

面對不合群的孩子,父母要怎麼解決?

慢慢去疏導孩子這方面的事情,還有就是應該讓孩子性格變得活潑一些,也應該多領孩子去一些人多的地方,這樣才會讓孩子變得特別合群,也會有著自己的交際圈。並且告訴孩子怎樣做。父母應該對孩子進行及時的教導,而且要及時疏通孩子的心理,這樣才可以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合群。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要強制性要求孩子,...

同學對我說 不是你不合群,是群不和你,說讓我改變自己的性格

學會開心!開朗面對人生!慢慢適應人群!保持善良就好,不要可以的追求改變,環境會慢慢的改變你。性格還是後天可以改變的,經歷的事情多了自然就會慢慢的變了!為什麼我總是 不合群?你知道其實在社會上大家 根本沒交心,只是講了太多虛偽的話連自己都麻木了,我建議樓主應該適應適應這種心口不一的交際,要知道我們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