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什麼意思

2022-01-10 23:36:18 字數 5248 閱讀 3888

1樓:風雨過後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有與空是哲學中的一對重要範疇,也是佛法中重點討論的內容之一。《心經》中色受想行識的五蘊法門,是代表著有的存在。與有相對的是空,在一般人經驗中,總以為有與空是對立的,他們認為有不是空,有在空外。

本經闡述了有與空的關係,說明有空不二的道理。

要認識有與空的不二,先得說明有。有,在我們常人觀念中,它與『實在性』往往聯絡在一起,當我們說到有時,便會覺得自體有,實在有,人類對事物的實在感是根深蒂固的,它具有普遍和相通性。如原始野蠻人不知夢境是不實的,一旦做了一個惡夢就驚恐萬狀,以為災難就要降臨了,於是要祈禱三天。

嬰孩不知道鏡裡的影像是虛假的,他們見到鏡裡影像,就會亂抓亂笑。

至於文明人雖然知道夢境的不實,但卻以為認識的一切物件都是實在的;科學家雖然擺脫了常人的錯覺,但他們在分析物質現象時,由於智慧不夠,往往就會認為構成物質的元素是實在的,如原子說,極微說;哲學家的智慧,似乎又高一疇,他們已能透視到現象的虛假性,但他們卻又執著隱藏在現象的背後,有個永恆不變的本體,如泰勒士的『水』,巴門尼德的『存在』,柏拉圖的『理念』。從原始幼稚人到現代文明人,乃至科學、哲學家,他們對存在的認識雖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所產生的實在執卻是一樣的。

人類的對『有』所產生的實在感,是『自性見』的表現。須知『自性』一詞,或譯自體,含有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自已,本來如此,實在,恆常的意義。從自性見出發。

我們對『有』的一切,必然會有實在感。然而,以般若中觀的智慧來看。『有』是緣起有,世間一切有的現象,莫不是眾緣所生。

也就是說:任何一種有為現象的存在,都是由眾多條件和合,由條件決定它的存在性。

緣起與自性是勢不兩立的。世人無知,不瞭解『有』的緣起性,才會出現自性見,實在感,假如認識到『有』的緣起性,必然知道無自性。因為自性:

是以『有』的一切現象,為自已有,自已成,自已規定自己;而緣起:是以『有』的一切,為條件有,條件成,條件規定。因此,緣起的『有』不是本來如此,更非恆常的,實在的。

由此可知,對『有』的實在感,是錯誤的。

《大智度論》卷十二說到有,從程度上分三種不同:一曰相待有,二曰假名有,三曰法有。

相待有:是相待而有,離開相待的物件就無法說明。比如說我們認為這個花瓶很大,那是相對小的花瓶說的;說這個人胖,那是相對瘦人。

高是相對低說的,長是相對短說的,美是相對醜說的,善是相對惡說的,離開大,小是什麼?離開胖,瘦是什麼?離開高,低是什麼?

因為大小、胖瘦、高低、長短、美醜、善惡都相待假立,是為相待有。

假名有:事物的存在不過是一種假名安立,隨著不同的因緣安立不同的名稱。正如我們眼前的臺子,人們稱它曰桌子。

桌子只不過是一大堆木料的組合,離開木料,請問桌子是什麼?這一大堆木料古人將它叫桌子,它便是桌子;古人將它叫椅子,它便是椅子了。可見桌子或椅子不過是一個假名。

同樣的我們說人,也是一個假名。如果古人把我們這個有情生命叫做豬,把豬叫做人,那麼現在要是不稱你為豬,閣下聽了,恐怕會生氣,你竟然瞧不起我,不把我當豬看待,真是豈有此理。可見人、豬乃至世間一切都是假名安立,假名而有。

法有:是指世間萬物萬事名稱雖然假立,但也不是什麼都沒有,因為事物除了名稱之外,尚有形成現象的種種因緣。這些因緣雖無自性,但假相宛然,這因緣法的有,便是法有。

《金剛經》對有的實質也作了深刻的說明,認為有,只不過是假有。經中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有為是具有生滅、造作的一切現象。如夢:夢境虛假,這是眾所周知的,可是夢中人卻執以為實,覺醒了才覺得可笑。

諸法如夢,虛妄不實,但世間有情無明妄想故,執以為實,智者從無明夢中覺醒,乃知諸法無實。如幻:幻,是由幻師用幻術,幻現種種事物,如馬、車、房舍、人物等,客觀上雖然沒有實物,但卻宛然存在我們眼前,有色可見,有聲可聞,『有』的存在也是這樣,雖空無自性,而假相宛然。

如泡:泡是水因汽體出現了,華而不實,瞬間即逝,諸法如泡,剎那生滅。如影:

影是陽光投射下顯現的,太陽落山影也隨之消失,諸法如影但隨緣現,緣散即無。如露、電:喻諸法存在的短暫性。

應作如是觀,是要這樣的去看待『有』的一切。

與《金剛經》同一思想體系的《維摩詰經》維摩大士假示疾為大眾說無常、空的道理:『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炎,從渴愛生;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夢,為虛妄見;是身如影,如業緣現;是身如響,屬諸因緣;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這是從色身,說明有為法的無常、空,顯示存在的虛假性。

明白了有,再來說明空。通常我們以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對立。

可是以般若中觀智慧來看,空有不但不對立,而且是一體的。所謂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毀滅了始談空;因為有是緣起有,有的當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體。

2樓:匿名使用者

回答1.色即世間永珍 空就是不實際,不得永恆。2.

此是佛祖教化我等放下對世間形象的執著,放對『有』的追求。而從『無』中求永恆。3.

所謂永珍皆空是成佛的必備條件。此句是對佛教原教義的領會。

如果對您有幫助,歡迎贊鼓勵一下~謝謝

3樓:小咦叨叨

在佛學界,對心經的評價是很高的,認為心經是佛經的總括,讀懂了心經,讀佛經就入門了。《心經》裡有幾句車軲轆話很出名: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但出名並不代表它好懂,事實上,很多人都誤解了它。

4樓:

其實這個很好解釋!好色是人類的天性,七情六慾的本能反應!想著色情而得不到,那就是空想,也就是空;寂寞時,空想、幻想色情,也是一種好色的表現;做人就是這樣周而復始!

5樓:開發自性

色:形形色色之色,指「有」一物。空:「無」一物。

色即是空:雖有物象而不著相,心裡清清淨淨。空即是色:

心中清淨無染,但為度眾生而做種種示現。所以空色是一,沒有相對,才入一真法界。後兩句:

「受,想,行,識」同「色」一樣都是空,空也是受想行識。

6樓:法華三昧

色,狹義指眼根所取之境,是物質現象,延伸為一切存在、萬法萬相。空,就是與有相對,無,無時間、無空間、無時空內的一切,自然無宇宙無山水空氣,無星球無花草樹木,無佛菩薩、天人鬼畜,無風雨寒暑,總之空,無法想象,因為想象是有。此處之空非但無形無相,卻又活活潑潑,能現出時空及時空內的一切,也現出一個你。

你不要以為空只是個概念,空就是你和萬物的本來,是真正的你,就是這個能空能有的靈性,就是一個念,盡虛空遍法界就是一個念。

一個念非空非有,隨緣現空現有,就好像水與冰,是一不是二,遇冷成冰,遇熱化水,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所以,色與空是一個,就是你的本來面目,就是一個念。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什麼意思?

7樓:猴鉀寡

色即是空。 『色'是指有形質的一切萬物。此萬物為因緣所生,並非本來實有,因此其當體是空。

此謂之『色即是空'。 玄奘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名句,其文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小乘以人為五蘊之假和合,無獨立自存之實體,故說『人無我';大乘不但認為人無我,且以為五蘊自身亦虛假不實,而說『法無我'。

所謂五蘊皆空,意謂不論物質現象(相當於色)或精神現象(受、想、行、識)均屬因緣所生法,無固定不變之自性;若以其為實有自性,則是虛妄分別,故色之本質為空。' 法藏在《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疏》中,曾就二乘對色空之二疑及菩薩的三疑,加以闡釋。其次又建立色空相望之三義。

即∶(1)相違義∶空中無色,色中無空,以空害色,以色害空。(2)不相礙義∶若此色為幻色,則不礙空;若此空為真空,則不妨色。(3)相作義∶此幻色之全體若非空,則不成幻色;真空之全體若非色,則不成真空。

亦即依色即空而有色,依空即色而有空。然後法藏又約觀行而釋,謂觀色即空,則為止行;觀空即色為觀行;而色空無二,一念頓現為止觀俱行。 附∶印順《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講記》(摘錄) 佛明五蘊皆空,首拈色蘊為例。

色與空的關係,本經用不異、即是四字來說明。不異即不離義,無差別義。色離於空,色即不成;空離於色,空亦不顯。

色空、空色二不相離,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有人聽了,以為空是沒有,色是有,今雖說二不相離而實是各別的,空仍是空,色仍是色。為除此種計執,所以佛接著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即表示空色二不相離,而且相即。 佛法作如是說,有其特殊意義。印度的一分學者,以為涅盤與生死,煩惱與菩提,是不相同的兩回事,離了生死才能證得涅盤,離了煩惱才能獲得菩提。

生死和煩惱是世間雜染法,涅盤、菩提是出世清淨法,染淨不同,何得相即?這種見地,是從他們的宗教體驗而得來。宗教體驗,世間的一般宗教,如耶、回、印度教等,也都有他們的體驗,如上帝、真宰、梵我等。

若說他們都是騙人的,決不盡然,他們確是從某種體驗,適應環境文化而表現出來的。不過體驗的境地,有淺深,有真偽。佛法的目的,在使人淨除內心上的錯誤——煩惱,體驗真理,得到解脫——涅盤。

一分學者依佛所說去持戒修定淨除煩惱,體驗得『超越'現象的,以此為涅盤。於是,以為世間和涅盤,是不同性質的。在修行的時候,對於世間法,也總是遠離它,放身山林中去,不肯入世作度生的事業。

這種偏於自了的超越境,是不究竟的,所以被斥為沈空滯寂者。真正的涅盤空寂,是要在宇宙萬有中,不離宇宙萬有而即是宇宙萬有的。因此,修行也不同,即於世間利生事業中去體驗真理,淨化自己。

古德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覺悟即在世間法而了達出世法,由此大乘能入世度生,悲智雙運。有所得的小乘,體驗到偏於『超越'的,於是必然地走入厭離世間的道路。

龍樹菩薩在《智論》裡,講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時,即以《中論》生死涅盤無別去解說。大乘的體驗,不妨說是『內在'的。論到宗教的體驗,有人以為這是一種神祕經驗,既稱為神祕的,此中境界就不是常人所能瞭解。

因之,經驗的是否正確,也無從確論。現見世間一般宗教,他們依所經驗到而建立的神、本體等,各不相同,如耶教的上帝,印度教的梵我,所見不同,將何以定是非?依佛法,這是可判別的,一方面要能洗盡一切情見,不混入日常的計執;一方面要能貫徹現象而無所礙,真俗二諦無礙的中道,即保證了佛法的究竟無上。

佛法是貫徹現象與本體,也是貫通宗教與哲學,甚至通得過科學的,所以有人說佛法是科學而哲學的宗教。 從理論上說,色(一切法也如此)是因果法,凡是依於因緣條件而有的,就必歸於空。如把因果法看成是有實自性的,即不成其為因果了。

因法的自性實有,即應法法本來如是,不應再藉因緣而後生起;若必仗因緣而能生起,那法的自性必不可得。由此,一切果法都是從因緣生。從因緣生,果法體性即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故佛說一切法畢竟空。

反之,果法從因緣有,從果法的作用形態又不即是因緣,可從因緣條件有,雖有而非實有,故佛說一切法緣起有。可知色與空,是一事的不同說明∶所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常人於此不瞭解,以為空是沒有,不能現起一切有?

不知諸法若是不空,不空應自性有,即一切法不能生。這樣,有應永遠是有,無應永遠是無。但諸法並

即是的即的成語是什麼,即是的即的四字成語是什麼

即是的即的四字成語是什麼 稍縱即逝 一拍即合 不即不離 轉瞬即逝 一觸即發 非此即彼 若即若離 瞬息即逝 轉瞬即是 一觸即潰 棄同即異 即溫聽厲 一蹴即至 搖筆即來 聞呼即至 即興之作 旋踵即逝 一目即了 麾之即去 過頰即空 招之即來 即窮驗問 即鹿無虞 一呼即集 四字成語 即 第三個字是 即 的成...

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什麼意思

這句話是講佛之心法。無求即心不生,是指心不向外求馳,則不生妄,心即清淨 無著即心不滅,不著於相則生清淨心,故心不滅。不生不滅之清淨自性既是諸佛如來清淨本體。佛法是心法,修行就是修清淨心。原文是唯直下頓了自心本來是佛,無一法可得,無一行可修,此是無上道,此是真如佛。學道人只怕一念有,即與道隔矣。念念無...

心之安處即是吾家出自何處,此心安處即吾家是什麼意思啊

出自蘇軾的 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此心安處即吾家是什麼意思啊?此心安處即吾家 的意思是這個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鄉。這句話化用自蘇軾的 定風波 南海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