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中書省和唐朝中書省有什麼區別

2022-01-09 12:56:01 字數 1339 閱讀 9339

1樓:張得帥

元朝中書省總領百官,與樞密院、御史臺分掌政、軍、監察三權。由於尚書省時置時廢,門下省不復置,故中書省地位較前代尤為重要。中書令通常由皇太子擔任。

中書省除為決策機構外,還負責直接管轄首都大都附近的腹裡地區。在腹裡地區以外,在全國各地設定有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初為中書省派出機構,掌管所轄地區內的軍政事務,「行中書省」概念其後發展成為省級地方**。

唐朝中書省僅僅是決策機構,他們可以就省內所討論的軍國大政及報上的奏狀,發表自己的初步處理意見,並簽上自己的名字,謂之「五花判事」。省內的意見經中書令、侍郎彙集後,再交付中書舍人,然後根據皇帝的意旨草成制敕,這個專門負責執筆草詔的舍人稱為「知制誥」,其餘舍人也要分別在制敕上署名。在舍人中選擇一個資格最老的,稱為「閣老」,負責處理本省雜事。

舍人六人分押尚書省六部,並輔佐宰相判案。

2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皇帝┌———————╂——————┐

門下省 尚書省 中書省

┌—┬——┬——┴—┬——┬——┐

工 刑 兵 禮 戶 吏

部 部 部 部 部 部

元朝大政委於中書省,今冀、晉、魯、內蒙及河南的黃河以北地區稱「腹裡」,由中書省直轄。中書省也稱都省,為全國行政中樞。總領各行省,又兼轄腹裡。

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制,凡有重大軍事,則遣中書省**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書省建制,故稱「行中書省」。《元史·地理志》中載: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漢、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鹹不逮元。」

元朝設定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有何不同?元朝為什麼實行行省制?

3樓:簡園壺翁

在**,

來元朝實行一源省制——

中書省制,唐朝實行三省制——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同為中書省,名同實不同。唐朝的中書省是決策機構,負責撰擬詔旨敕令,而審議、執行則由門下、尚書兩省分別執行,這叫分權制衡。分權往往帶來行政效率的降低,所以唐朝以後就逐漸過渡為一省制。

當然,無論是三省,還是一省,其長官都是宰相。直到明初中書省和宰相才被朱元璋廢除。

元代在**設立中書省,在地方設立十個左右的行中書省,職官設定同**,以總攬地方庶政。元代的行省制很好地解決了古代經濟文化落後條件下龐大帝國內**和地方的權力分配問題,所以後來被長期沿襲。直至今天。

4樓:晁愷斐婉靜

元朝的中書省是行中書省,行省是長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是擁有經濟,軍事大權,但行使權利是受到**的節制.

唐朝的中書省是一名宰相,負責決策.

行省制度便利了**對地方的管理,加強了**集權,鞏固國家的統一

簡述元朝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的盛況,簡述元朝經濟繁榮的景象?

元朝疆域遼闊,國力強大,對外交通發達,元朝統治者在對外交往中採取主動。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頻繁。元朝和朝鮮 日本經濟文化聯絡密切。元朝和歐洲 非洲經濟文化交往空前繁盛。馬可波羅行紀 對中國富庶的描述,成為新航路開闢的誘因之一。簡述元朝經濟繁榮的景象?1 元朝統治階級沒有受到漢文化的影響,沒有把商業認為是...

關於唐朝中期發生韋后之亂和太平公主之亂

太平最失策的就是扶植李隆基!然後李隆基稱帝被他團滅了!想想就氣啊!要是在李隆基羽翼未豐的時候想殺死他輕而易舉,那時候太平公主已經權勢滔天了!當朝大官基本都是出自她門下,還有御林軍也聽命與她!想除掉李隆基真的不要太簡單!沒想到她居然還要幫助李隆基!真是養虎為患啊!不知道公主怎麼想的!應該是李隆基比較聰...

唐朝中期人物畫的發展走入平緩低谷的原因

自中唐周昉之後,唐代的人物畫在極長的一段時間內不能擺脫唐代人物畫模式的桎梏,人物畫的發展,一度走入了平緩的低谷中。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下列幾點 1 以勾染為主的用筆設色形式限制了人物造型的進一步發展。2 唐畫已完成了以人物自身作為題材的各方面繪畫的模式化法則。3 中國畫的透視方式對人物畫的發展不像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