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鬼節」,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有名

2022-01-07 07:42:36 字數 6043 閱讀 1649

1樓:匿名使用者

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流行?

奇怪的是,即使在沒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況下,清明節在民間的地位和名氣一直勝於後兩者。大多時候後兩者都沉寂在地域的區域性地區,或者年長人的記憶中,而非漢民族統一的民間節日。

以中元節為例,對比其他幾個傳統節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

第一,缺乏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談到嫦娥奔月、屈原投江、勤勞善良的古代人民大戰年獸,你不會想不到他們代表的節日,想要從眾多節日中脫穎而出,一個好的故事,就像一個好的招牌,有助於節日的傳播和存續。盂蘭盆節「目連救母」的故事,不算一個壞故事,但由於它沒有納入中國古代神話體系,與宗教聯絡又較為密切,所以流傳範圍有限。

第三,缺乏獨特的節日形式和象徵物。春節有什麼?餃子;端午有什麼?

粽子;元宵節有什麼?元宵;中秋有什麼?月餅。

國外的萬聖節之所以能夠抓人眼球,最鮮明的就是南瓜燈,以至於大家看到南瓜燈,就會想到萬聖節。

而且,傳統節日今天遭遇的普遍危機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漸漸讓人失去了身體參與感。傳統節日從「過節」變成了「看節」,身體逐漸被抽離出去,人們不用再去注意那些死板的形式,不再動用體力勞動做「無用功」,而往往只用雙眼去看,而這,確實會少很多趣味。

2樓:

第一,中元節缺乏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第二,與其他節日功能重合。清明節的出現要早於中元節。

3樓:我姓空山

清明節有文化傳承,也有好多詩詞歌賦所以清明節很有名。

4樓:秀兒

因為三個「鬼節」中,只有清明節在2023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中元節缺乏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與其他節日功能重合,缺乏獨特的節日形式和象徵物。

5樓:大哥都知道

清明節是法定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清明節我們會對死去的親人進行思念,燒紙,掃墓等

6樓:九木突發

同是「鬼節」,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有名?

7樓:我愛媽媽

三個「鬼節」中,只有清明節在2023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可能大家對放假的節日比較熟悉

8樓:你罵我我吃虧

因為清明節有屈原的典故。

9樓:必須約

清明節是為了紀念先人。中間覺得意義不一樣。

10樓:那叫一個小可愛

清明節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中元節與其他節日功能重合,缺乏獨特的節日形式和象徵物。

同是「鬼節」,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有名?

11樓:綜合真善美

中國有三個鬼節,分別是清明節、中元節和寒衣節。今天農曆七月十五,恰好是中元節。

從節日功能來說,一年一個「鬼節」加上死者祭日的祭拜,就能滿足需求,為什麼要設定三個節日就值得人深究了。

先來說說中元節。

一般認為,中元節,又名「盂蘭盆節」、「鬼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

鬼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民間俗信的「鬼節」中,整個農曆七月都應當是「鬼節」,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把鬼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群鬼又得返回陰間。

所以,使用「中元節」這個詞彙指代的七月十五,其實是「地宮赦罪日」,而民間俗信中,這一天祭祀的鬼並不專為祖先親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但在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

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在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要定居在寺院,安心參悟,不得外出,安居首日(也就是四月十五)是結夏,圓滿結束為解夏。七月十五日,和尚們終於能夠出來了,很多和尚修行圓滿,佛看到這一切,和和尚一樣歡喜,故稱「歡喜月」。

我們很容易發現,中元節與清明節不同,清明的「鬼」其實就是先人,但中元節的鬼卻有餓鬼和祖先兩種含義。

北師大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劉鐵樑教授提出,中元節中關於「鬼」的分類與祭祀儀禮包含了親屬制度的結構套用。既不是單一的孤魂野鬼們,也不單純是先人。

寒衣節不同於這兩個節日,它的意義更為單調,對於先人思念的切入點更小。

寒衣節在農曆十月初一,已經進入寒冬時節,其主要形式就是送寒衣。《詩經·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說天逐漸冷了,人們該為逝去的親人添置禦寒的衣裳了,因此農曆十月初一又稱授衣節。

12樓:九塹睬

一般清明節都是祭拜自己的親人的,民間俗信中,這一天祭祀的鬼並不專為祖先親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所以人們沒有那麼的重視。

13樓:晚七戀

因為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自然是比不上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國家的規定有所差別,清明節畢竟是傳統節日。

15樓:九木突發

同是「鬼節」,為什麼中元節不如清明節有名?

16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中元節又不是。

17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清明節是法定的假日啊,中元節是傳統習俗

18樓:貓西北和狗東西

因為國家的規定有所差別

19樓:無法說服我

你說錯了,其實也是很有名的。

20樓:搜突兩怯諶鋅

可能是都沒有好好的關注。

21樓:麓貪馴毓依貌

我倒覺得中原節很有名呀。

22樓:浪子一個寶寶

這一天祭祀的鬼並不專為祖先親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同樣是「鬼」節,為什麼中元節沒有清明節出名呢?

23樓:哈哈噠噠麼麼哈

一般認為,中元節,又名「盂蘭盆節」、「鬼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鬼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民間俗信的「鬼節」中,整個農曆七月都應當是「鬼節」,閻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開啟鬼門把鬼放出來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七月最後一天,重關鬼門,群鬼又得返回陰間。

而中元節中的「中元」二字源於道教的三元說,在唐中後期才正式被固定節名。中唐詩人王建(767~830年)《宮詞》寫道:「看著中元齋日到,自盤金線繡真容。」

東漢末年,道教有「三官」之說,在北魏的時候,道士寇謙之杜撰了三元節神話,有一位叫陳子禱的人,與龍王三公主結為夫婦,分別於正月十

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日生下了天官、地官、水官三兄弟,分掌賜福、赦罪、解厄。中元節是地官赦罪之日,道士在這一天誦經作法事,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

所以,使用「中元節」這個詞彙指代的七月十五,其實是「地宮赦罪日」,而民間俗信中,這一天祭祀的鬼並不專為祖先親人,也包括了孤魂野鬼。

但在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在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七月十五日,僧人要定居在寺院,安心參悟,不得外出,安居首日(也就是四月十五)是結夏,圓滿結束為解夏。

七月十五日,和尚們終於能夠出來了,很多和尚修行圓滿,佛看到這一切,和和尚一樣歡喜,故稱「歡喜月」。

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

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

所以,中元節沒有清明節出名

24樓:餘生

中元節與清明節不同,清明的「鬼」其實就是先人,但中元節的鬼卻有餓鬼和祖先兩種含義,人當然會記住和自己更相關的東西(節日)。

25樓:阿芯

清明節祭奠的亡者是自己的祖先親人;中元節主要是祭祀遊魂野鬼,扔饅頭啊燒紙啊放河燈啊唸經啊超度這些無人祭奠的亡魂。

26樓:愛射手青雲

鬼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

27樓:丨擇城

清明節可是國家四大傳統節日之一,而中元節就不是,肯定不會出名。

28樓:微微辣

三個「鬼節」中,只有清明節在2023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其他兩個處在漸漸被人遺忘的境地。即使在沒有法定假日加持的情況下,清明節在民間的地位和名氣一直勝於後兩者。大多時候後兩者都沉寂在地域的區域性地區,或者年長人的記憶中,而非漢民族統一的民間節日。

29樓:

誰更出名沒有比較意義,也許眾人知道清明節是因為有法定節假日吧,不管怎樣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地位應該同等。

30樓:

中元節沒有假期,現代人們一般只關注有假期的節日,清明節有假期所以比較讓人們記得住。

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區別?同樣都是為了拜祭先祖,拜祭逝去的人,有什麼分別?為什麼要弄兩個節?

31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是祭祀的自己的親人,而中元節這天鬼門關開啟,出來的都是一些孤魂混野鬼。生前有怨氣,跟你還不是一家人,祭拜一下免得禍害你。

32樓:你的彩虹

清明節主要是在墓地裡祭祀自己的親人,看望一下親人們在陰間過得如何。而中元節不一樣了,中元節是指鬼門關開了,陰間的鬼魂們在這天晚上會趕來陽間的世界看望親人,感受一下陽間多年以後的狀況。同時,那些存留在陽間的黑暗角落的孤魂野鬼,也會在這天晚上光明正大的飄在大街上,衚衕裡,因為到處都是鬼魂。

凡人在這天晚上要出門會有種種禁忌,比如不能穿紅色的衣服…

33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地說:

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

另外兩個鬼節(中元節也叫盂蘭節、清明節)則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

不過也就是大部分人信仰,少數民族群眾大部分不信這一套!!

34樓:

清明節屬於鬼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所祭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親近者的亡魂,重在表達孝思親情。

中元節連惡鬼、野鬼也一併祭祀,重在安撫鬼魂,不讓它們作祟。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元節 ,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35樓:梔幻

感覺中元節更可怕一點

有了中元節,為什麼還要有清明節?

36樓:綜合真善美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把祖先。

中元節是古代節日三元之一,正月十五上元節,慶賀正月元宵。七月十五中元節,祭祀先祖。十月十五下元節也是寒食節,紀念古代先賢每年七月十五的中元節,是我國主祭祀的傳統節日。

它與寒食節、清明節合稱我國古代的三大鬼節,每年主要集中在在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舉行祭祀活動,但時間並不是固定的,在我國的南方地區,人們也有在七月十四祭祀的傳統。也有一些地方從七月初就開始祭祖的儀式,在夜裡將祖先接引回家中,然後一日三頓茶飯的供奉直到七月結束。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節氣是按照陰曆制定的,陰曆沒有閏年。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源於晉文公紀念忠臣介子推,以示不忘「清明」之志,於老百姓而言,是祭奠先人的一種的形式。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中元節和清明節有什麼區別,清明節和中元節,意義有何不同?

區別1 節日時間不同 清明節 公曆四月五日前後,春分後第15日。中元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 2 俗稱不同 清明節 俗稱踏青節 行清節。中元節 俗稱施孤 鬼節 齋孤 地官節,佛教稱盂蘭盆節。3 祭祀的物件不完全相同 清明節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禮敬祖先 慎終追遠...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是什麼節日?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 盂蘭盆節 也稱 中元節 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 有些地方俗稱 鬼節 施孤 又稱亡人節 七月半。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又叫七月半 七月。十。四 祭祖節 盂蘭盆節 地官節,是中國一大傳統節日。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 放河燈 祀亡魂 焚紙錠 祭祀土地等。中元節...

清明節是鬼節嗎

清明節不是鬼節。7月14才是鬼節。農曆七月十四被叫做 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則是我們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中元節 兩廣地區民間過 七月十四 的氣氛是相當濃厚的,是眾多傳節氣的一個大節。應節的時辰是中午,在廣東 廣西的許多地方,是用鴨子來祭祀祖先的。據傳說,鴨子是背祖先靈魂過河的靈物,殺鴨子過節是為了讓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