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有哪些建議

2022-01-05 17:15:58 字數 5826 閱讀 9413

1樓:奧奧聊遊戲

《人民**》曾說:教育好孩子,才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但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智慧"的父母,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那麼,什麼樣的父母才是「智慧」的父母?怎樣做「智慧」的父母?

一、瞭解自己的孩子。教育專家孫雲曉說:「教育孩子的前提是瞭解孩子。」

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有的父母對孩子的愛太沉重,把自己所有期望都放在孩子身上,不管孩子的能力如何,不遺餘力地逼迫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

有的孩子有能力可以達到父母的要求,可有的孩子能力達不到,父母對他過高的要求,只會成為壓在孩子身上的大山,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以致造成孩子的反抗,親子關係的緊張。

而「智慧『』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實事求是,清楚自己孩子的能力和興趣,自己的孩子擅長做什麼,並且鼓勵他去發展自己的興趣。

被稱為「矽谷鋼鐵俠」的埃隆.馬斯克,是當今最傑出的科技大亨之一,在27歲時,就創辦了劃時代的支付工具paypal,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路支付平臺,比馬雲的支付寶早了整整6年。

埃隆曾多次公開表示:「母親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都來自她的培養和影響。」

母親發現埃隆對電腦很感興趣,在埃隆十二歲的時候,他用**寫了一個計算機遊戲,母親非常重視,把這款遊戲投稿給電腦雜誌,雜誌寄來了五百美元。

也是說,他的遊戲得到了認可,這無疑給埃隆帶來更大的信心和勇氣。而這一切都來自於母親對其興趣表示支援的一個舉動。

因此,養育孩子,只有父母瞭解了孩子能力和興趣,才能支援孩子,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兒童心理和腦力開發研究造詣頗深的日本傑出教育家多湖輝認為,

增強孩子能力的最好辦法,就是使父母成為「教育的實踐者」。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獨特的心理動態,而且應該針對不同孩子的個性特徵,不斷地在生活和學習實踐中摸索瞭解教育孩子的方法。

二、真正滿足孩子的需求。

作為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但對孩子喜歡什麼?孩子的心理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有些父母並不是真正清楚。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子勳說,孩子的需求無非集中在三個方面:陪伴,探索,確認自己的重要性。

在孩子的需求的三個方面裡,陪伴是孩子的第一個需求,如果孩子陪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兒童心理學家發現,幾乎多有令父母頭疼的兒童問題,如暴力、沉溺網遊、孤僻、消極牴觸等,都能找到一個相同的源頭:父母陪伴的缺失。

因此,養育好一個孩子,「智慧」的父母,會滿足孩子陪伴的需求。

如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於父母很重要。在陪伴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被足夠的愛滋養,生活會更從容淡定。」

詩詞才女武亦姝,當年以理科總分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新雅書院錄取。

武亦姝的優秀得益於父母的教育和陪伴。武亦姝的父親每天4:30關掉手機。

父母堅持陪著武亦姝讀書、繪畫、學習。平時愛玩的遊戲是「詩詞接龍」,誰輸了就要做家務。

教育家陶行知說:愛和陪伴,是父母最應該給予孩子的。「智慧」的父母,滿足孩子真正心理需求,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三、瞭解未來的形勢,幫助孩子做好未來的規劃。

諸葛越在《魔鬼老大,天使老二》裡說到:

劃時代的教育變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資訊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趨勢,已經將「師承」和「知識」兩大傳統的核心理念擊倒。我們面臨著面向未來的教育。

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很多行業面臨著淘汰,孩子學習什麼樣的技能,怎樣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才能更好地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這恐怕是每個父母要考慮的問題。

有個朋友的孩子從小就喜歡畫畫,朋友一直給予最大的支援和鼓勵。即使,學習緊張時,也沒放棄。中考時,孩子的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因為美術的特長,參加高考美術生招生考試,結果以高分考入了名校。

不得不說,父母的開闊的眼界和開放的心很重要,因為這些都能幫助孩子看清未來的發展形勢,在關鍵節點做正確的決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並檢驗自己的人格。

好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起跑線,為了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父母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成長,成為「智慧」父母。

2樓:dj林林

有智慧的父母都會去引導孩子不會去強迫讓孩子做任何事情,第1個建議就是讓孩子慢慢的去接受新鮮的理念,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要強求,第2個建議就是對孩子溝通的時候要講究平易近人,不要去指責孩子。

3樓:娛宙之大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都會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發現孩子的優點,並鼓勵孩子去發揚自己的優點。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總是打擊他,那樣容易讓孩子變得自卑。

4樓:hi茉莉姐

不打罵孩子,注重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善於和孩子溝通,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去嘗試,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應謹記,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想象,大人應該給予孩子尊重和包容,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5樓:社會小達人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從來不會採用讓孩子感到不舒服的教育方式。第一條建議不要過多要求孩子,第二條建議讓孩子養成正確的價值觀。

6樓:九怪啊

有智慧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般都不會選擇命令孩子做事情,而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和決定,自己在旁輔助,身為家長其實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沒必要過於焦慮。

7樓:蘋果園龔琳娜

真正有智慧的父母是從來不會對大喊大叫。要經常和孩子溝通聽聽孩子的心裡話,並且引導孩子走正確的道路。

8樓:小小女生的生活

智慧的父母都是以身作則,用自己實際行動照顧孩子。建議就是每次孩子遇到困難大人可以細心的教導,讓孩子不要放棄,還有就是不可以只為了自己,還要替別人考慮。

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生活中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9樓:張小張

首先培養孩子的自律習慣,讓孩子從小就有個時間觀念,還有就是從小就給他樹立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嘛。

10樓:問一問解答大師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急於讓孩子去記憶多少基礎知識。而是注重培養孩子的思維,做人的格局,和增長他的見識。

11樓:天才人物我無敵

通常那些真正有遠見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會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對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聰明的父母是怎麼教育孩子的?教育寶寶有哪些誤區?

12樓:淘氣的小魚仔

校門口,一個8歲左右的女孩,一邊揮舞著手中的試卷,一邊大聲說,「媽媽我數學得了98分」。可媽媽卻並沒有很開心,反問「班上有幾個得100的?為什麼你只有98分?

」孩子眼中的光芒瞬間暗淡了說,「全班只有小佳得了100分。」「你看,別人可以得100分,為什麼你不可以?」「我努力了,可是還是錯了一道題。

」孩子帶著哭腔說。

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成了多少人心中的夢魘,不管自己怎麼努力,總有一個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強。無獨有偶,在一期《少年說》裡,一位女孩吐槽媽媽老是拿自己和學霸閨蜜比,吐槽媽媽打擊她,希望媽媽能看到自己的努力,孩子不是隻有別人家的好。媽媽卻說「我知道你也很棒,但是。。。。

我知道我一直在不斷地打擊你,因為我認為你的性格里頭,其實你要不打擊,你就有點飄。」

為什麼我們的父母喜歡打擊孩子呢?這和傳統文化有關,有句古話叫謙受益,滿招損。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謙虛不驕傲自滿,就處處打擊孩子,並誤以為是挫折教育。那父母們都有哪些誤區呢?

誤區1:打擊教育=挫折教育

每個家長都期待自己的孩子勇敢堅強,於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斷打擊孩子,希望孩子能變得堅毅,剛強,但是這樣過度的打擊,只會讓孩子變得悲觀,自卑和無助。

據統計,我國目前中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疾患中,30%左右是源於年幼時經歷的挫折和打擊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孩子在經歷挫折時常會產生比較消極的情緒和牴觸心理。

誤區2:越挫才能越勇

曾有一個叫思竹的女孩《四大名助》求助,12歲的她成績優秀,但是媽媽卻從來沒有表揚過她。從她記事起,就經常受到媽媽的打罵,一週三四次,每次得打兩三個小時。除了打,媽媽還會用其他的方法來折磨她,有一次竟然讓舅舅把她扔到沙漠裡去荒野求生。

那三天兩天裡的經歷,讓思竹每次想起都會顫抖。媽媽卻說,女孩子就是要多磨練,要獨立,要堅強,不能太嬌氣,不能太寵慣她,要儘量多地給她挫折,要不然她將來受不了打擊。

人為的挫折,並不能讓讓孩子越挫越勇,反而會把孩子越推越遠,越挫越弱。就像思竹在節目中說的,「我考上大學後一定會遠遠地離開家,再也不回來。」

其實打擊教育≠挫折教育,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打擊和否定,而是孩子遇到挫折時,給與鼓勵和建議,幫助孩子積極解決問題,跨越困難,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

父母的打擊教育會帶來什麼後果?

美國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狗關在一個籠子裡面,在電擊狗前的時候,先響起蜂鳴聲,再給難以忍受的電擊,開始狗受到電擊才會狂奔哀嚎,幾次實驗後,只要蜂鳴音一響起,狗就倒地呻吟顫抖,即使籠門是開啟的,狗也不會逃跑,這就是心理學裡所講的習得性無助。

父母常年累月的使用打擊式教育,孩子就會習得性無助,讓孩子覺得自己不管付出多少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得不到認可,乾脆就放棄努力,自暴自棄。

還有一種後果是讓孩子自卑不自信。通常身體的皮肉傷害是顯性的,精神上的傷害是隱性的,父母的挖苦,諷刺,打擊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嚴重的傷害,讓孩子一生都自卑不自信。

胡歌帥氣多金,演技好是妥妥的人生贏家,但他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中,坦言自己很不自信,原因在於胡媽媽崇尚挫折教育,從小對胡歌很嚴厲,很少表揚。

教育家蔡元培在《中國人的修養》裡說,「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那怎樣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樂觀的性格來面對挫折呢?

首先,父母要改變說話的方式和教育方式

很多父母喜歡用否定式來教育孩子。比如:「我知道你很棒,但是。。。

」「你考了98分就嘚瑟,人家隔壁孩子考了100呢。」父母的質疑和否定,只會讓孩子的自信越來越差。不如換成「考了98分,很棒哦,等一下我們一起分析一下錯題,看看到底是**沒有搞懂。

」多用積極的話語鼓勵孩子,並全力支援他。在電影《阿甘》中,阿甘的智商低,腳也需要帶腳蹬才能正常走路,當別人投來異樣的目光時,媽媽告訴他,你和其他人是一樣的,你並沒有什麼不一樣。當校長拒絕他去正常學校時,阿甘的媽媽並沒有放棄阿甘,而是堅持認為阿甘應該受到一樣的待遇。

阿甘的媽媽一直保護孩子的尊嚴,把他可能受到的傷害,儘量降到最低,鼓勵阿甘迎接人生的各種挑戰,給他最多的母愛,讓他能做最好的自己。

其次,給與孩子足夠的關注和安全感

美國心理學家哈利.哈洛曾做過一系列實驗來研究安全感對嬰兒養育的重要性。他製作了兩個猴媽媽,一個猴媽媽是鐵絲網做的,能不斷提供牛奶,另一個猴媽媽是絨布做成的,能提供溫暖卻沒有食物。

研究結果發現,小猴子除了喝奶,其他時間全部待在絨毛媽媽身邊,絨毛媽媽能給小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想要兒童具備安全感,父母就要保持持續穩定的關愛。如果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時冷時熱,就會讓孩子產生困惑和不信任。這對他以後的人際關係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在童年時期,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是無條件的,孩子乖巧懂事要愛,孩子調皮搗蛋更要關愛。讓孩子不管做了錯事還是得100分,都能感受到父母的愛和尊重,他們才能從心底相信父母,並擁有穩定的安全感。

最後,學會人前誇子,人後教子

想要孩子樂觀自信,一定要在別人面前表揚孩子,讓他覺得父母為他而感到驕傲,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犯了錯,也不要當眾斥責辱罵孩子,最好把孩子帶到偏僻的地方,單獨批評教育,這樣既給了孩子面子,保護了自尊心,教育的效果也會好。

這一點,英國王妃凱特就做得特別好,在她妹妹pippa的婚禮上,**抓拍到一個有趣的小細節:花童們站在拱門前迎接新人,小王子喬治作為花童一員,忽然走到新娘小姨的後面,把她婚紗給踩了。凱特王妃看到後,立馬把喬治和女兒夏洛特拉走,在一個小角落裡,嚴肅的教訓了兒子。

什麼是智慧教育學院,怎樣才是真正的智慧教育

大資料應用是智慧教育 的表徵之一。金鵬資訊專家分析 智慧教育 或將帶來以下4方面的變革。1 教學模式從固定時空教學向線上線下混合型轉變 可以不再是先教後學,學生先不受時空所限自主學習,再把問題帶到課堂,在老師帶領下進行 學習,這將有助於提高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能力。2 課程更加 化 視覺化 ...

怎樣才是真正地愛孩子,父母怎樣做才是真正地愛孩子?

我想你要先瞭解到,什麼是成功。所謂成功是一個人在確定一個目標之後,通過自身的一系列行動而達成這個目標從而產生的結果。社會上我們經常說什麼成功人士云云,那都是我們眼中的成功,都是脫離人物本身的,成功在這時候實際上變成了 強 他比.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他在什麼階段我們父母親應該怎麼做給他引導還是全盤的...

父母該怎樣教育孩子講禮貌

我們正在用這些 莫名的禮貌規則 傷害我們的孩子 綿媽從小就被要求當一個懂事講禮貌的好孩子,於是從很小時候開始,聽著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要如何如何才是有禮貌的話語,雖然不明白有些 禮貌 為什麼一定要做,但也兢兢業業地遵循著這個道理。不過年歲漸長,再細細回味兒時某些關於禮貌的細節,卻很不是滋味,明明有一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