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大不孝是什麼

2022-01-04 20:05:56 字數 6464 閱讀 7690

1樓:匿名使用者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我們經常都能聽到的,並且隨著90後成為社會的主力軍了,那麼很多家長都開始催婚,但是因為時代在改變思想就是不同的,所以有些90後一直都是遲遲不肯結婚,甚至沒有談戀愛,所以很多父母都會說這句話。

而我們知道無後是不孝的首位,那麼另外兩個不孝則很多人是不知道究竟是什麼的。而這句話出自於孟子,原文則是說不算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由告也。其實這是孟子在批評舜的不孝順行為。

而其實無後並不是說沒有後代的意思,是指沒有盡到自己作為後輩的本分。那麼其實原本的意思就是說不孝的表現有很多,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是最大的不孝。而後有人又把孟子的這句話再次分解就將其分為三孝了。

而古人所講的三大不孝就是明知自己的父母有錯,但是卻一味的順從於他,使自己的父母陷於一種不仁不義的地位,其次就是因為家裡非常貧窮,沒有辦法去奉養自己的父母,但是自己還不知道上進,也沒有去讀書,做官掙錢來養家餬口。第三就是不娶妻生子,然後沒有延續自己的後代,使自己的家裡無法延續香火。

那麼直到現在的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也就成了千百年的父母們催婚的一個口頭禪了。也是許許多多90後聽到就很頭痛的原因,但是卻又沒有辦法去辯駁,如果再反駁的話又成為了一個不孝的現象。

2樓:北慕影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家都聽過,那另外兩不孝指的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不能愚昧地聽信父母錯誤的地方,把父母陷於不義,第二,明明有工作能力卻不出去工作,在家裡啃老。

4樓:琴姐侃情感

一種就是無論父母對錯都對父母言聽計從,還有一種就是父母年事高了,卻對父母不顧不問。

5樓:叮叮入

第一不孝就是自己有能力,不出去工作在家啃老,第二不孝是愚昧的效忠父母。

6樓:老陳聊文化

另外兩大不孝是: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是三不孝。

7樓:

一個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另一個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8樓:瀟瀟姐姐的百度

這個是句古代的俗語,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另一個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人們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大不孝是什麼?

9樓:淘氣的大象寶寶

其實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當時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即不能事親,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是三不孝。這三個不孝裡面,包括,不能孝順父母,尊重父母,愛護自己的的家人,不能恪守本分,侍奉自己的君主,對自己的國家有忠心,不能立身行道,沒有自我追求,自我理想,自我完善。

後來孟子評價: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

君子以為猶告也。意思就是說孟子指出舜是因為要娶親生子,承繼先祖,所以雖然沒有提前告知父母,他要娶親這件事,雖然不太合乎禮儀,但相對來說,這一行為是符合道義的,是可以被理解的。

有人說另外兩個不孝就是,不能立身行道,不對自己的君主有誠心,但是也有人說另外兩個不孝是,陷人於不義之中,沒有自己的品德操守,還有是對自己的國家不忠誠。

其實大致意思都是差不多的。也沒有太多的界限,因為這幾件事情總的來說,都是不孝順的事情,但是其中都包括對自己的國家,還有君主的真誠,因為古代都是君主是天,是應該受到萬人景仰的,應該受到別人敬佩愛戴的,所以他們從小就被教育,如果不愛護自己侍奉的君主,就是不孝,雖然要愛護自己的國家,但是這有些不太公平,這是多年流程下來的習俗,不是說改就能改的。不孝有三,大致就是這麼個意思。

10樓:諾基亞小蘋果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

11樓:職場桔子

一個是對朋友不忠不義,一個是為人不正直。

12樓:筱雅的殤

對父母不好,不贍養老人就是最大的不孝。

13樓:情感隨風說

另外兩大不孝大概就是不養老,不養小吧。

14樓:匿名使用者

不結婚,不贍養老人,這就是所謂的不孝。

15樓:生活達人小盧

我感覺確實也是的,另外一個就是不贍養老人,不懂得感恩。

16樓:耳朵耳朵

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長河中,人們都知道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人們都理解「無後」理解為沒有後代的傳承是最大的不孝。

其實會有這個理解並不奇怪,因為從古到今大多數人們都認為香火的傳承最為重要,甚至很多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後代必須為男孩才可以,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重男輕女,他們認為只有後代的傳承人類社會的發展才會得到進步,經濟文化才能更上一層。

現在很多的九零後還有零零後的很多年輕人都改變了這個想法,大多數人注重事業而忽略情感方面,導致很多家長也會拿這句話來給孩子講道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於孟子所說,說到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來給大家講一下,一位名叫舜的男生,從小就不受父親的喜歡,而在父親娶了繼母之後日子就更難過了,所以舜對於父親和吉姆也心有不滿,他在結婚的時候也沒有通知父母,人們就說他沒有盡到後代的本名是最大的不孝。

這就延伸出了對這句話的另一個理解那就是說不孝順的事情的表現很多,而其中之最就是沒有後輩沒有對長輩盡到該盡的本分,該盡的職責。我們現在所說的沒有後代就是最大的不孝,之所以會這樣說很大的原因也是因為現在社會環境的發展引導我們的想法的認知。

那麼還有兩個不孝是什麼呢,我們分別來說一下。第二個不孝就是我們明知父母有錯,卻一味的縱容順從於他們,從而導致父母越陷越深處於不義的局面。第三個不孝就是家境貧苦,條件本來就不好了,父母年齡也大了,孩子仍然不好好學習不進入官場來侍奉父母。

人們都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另外兩大不孝是什麼?

17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從很多的歷史典籍中不難看出古人對於此次的傳承是非常看重的,孕育後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將自己家裡的煙火延續下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總不能從自己這一代之後斷了根,那麼沒有後輩是會被人詬病所戳脊梁骨的。

但是我們只知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這一個還有兩個不孝,其實這句話是孟子在批評一些不孝順的行為,那麼不孝順的表現是有很多的。比如就是沒有盡到自己作為一個後輩的本分,不像我們雖然不會對父母言聽計從,但是應該要在大的事情上順從於父母,在家中長幼有序不可以亂了倫理,不然就會顛覆了原有的含義,也會誤導我們的後人。

還有一部分人認為就是父母是有錯誤的,但是作為子女沒有及時的去糾正他們,反而一味的去順從他們,這就是對自己父母的不負責任,我們應該及時的去糾正父母的錯誤,使他們終止自己犯錯誤,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可以很好的改正。

還有就是由於家裡貧窮沒有辦法去供養自己的父母,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的,但是父母畢竟是從小將我們養到大的,我們就應該是為他們養老,所以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努力的拼搏奮鬥,爭取一個好的家庭環境,讓父母頤養天年。

那麼最後一個就是我們最熟悉的無後為大了就是指沒有後代的延續,這是最重要的,古人本就重視子嗣。不管什麼樣的家庭條件,都要有自己的後代,尤其是到了結婚生子的年紀,我們要去尊重自然要生孩子,不然的話我們的父母也是會為此煩憂的。

18樓:北慕影咖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家都聽過,那另外兩不孝指的是什麼?

19樓:琴姐侃情感

一種是愚孝,就是父母做錯了事,不能奉承,可以委婉勸解,但是也不能非打即罵,還有一種就是贍養老人,當父母年老時,不要棄之不顧。

20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不孝:明明父母做錯了,還愚昧聽從父母,陷父母於不義。第二不孝:家裡窮,父母年老,卻不出去做官賺錢。

21樓:南方讀歷史

這句話是句古語,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22樓:

一個是,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另一個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23樓:瀟瀟姐姐的百度

這個是句古代的俗語,家貧親老,不為祿仕,另一個是,不娶無子,絕先祖祀。

24樓:老陳聊文化

不能事親,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是三不孝。

25樓:叮叮入

個人覺得人孝順父母是理所應當的,不孝順父母就是不敬。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有哪三大不孝

26樓:老巫婆你送後

「三不孝」: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戰國孟子的《孟子離婁上》。

原文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譯文孟子說:不孝順的事有三種,其中以不能盡到後輩的責任最為嚴重的。舜不先稟告父母就娶妻,就因為擔心沒有子孫,因此君子認為他沒有稟告如同稟告過了一樣。

27樓:昱寧說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你知道是哪三種不孝嗎?孝順也是有講究的

28樓:瓊凝陽

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白話問解釋就是:

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人們常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那麼另外的兩個不孝指的什麼?

29樓:青島小魚聊創業

其中一個是光知道順從父母,不知道指出父母不對的地方,是陷父母不義,是不孝。還有一個就是當日子過得比較困難的時候,不知道努力去考取功名,是不孝。

30樓:有頭沒腦

另外兩個分別是明知道父母有過錯卻不勸說和女的年邁卻不去當官拿俸祿贍養父母。這三種不孝都是作為子女的罪過,趁父母都還健在一定要好好孝順他們。

陸游和唐婉的故事

31樓:涼涼的涼麵

唐琬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陸家曾以一隻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游大約在二十歲左右,與唐琬成婚。

婚後伉儷相得,感情很好。不料唐琬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後陸母認為唐琬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游休了唐琬。陸游曾另築別院安置唐琬,其母察覺後,命陸游另娶一位溫順本分的王氏女為妻。

數年後,陸游去遊覽沈園,正巧遇到唐琬夫婦也在園中。唐琬徵得丈夫趙士程同意,親手向陸游敬了一杯酒。陸游飲後,在沈園題寫了那首《釵頭鳳》,寫罷,擱筆而去。

沈園一會後,唐琬悲慟不已。回家後,反覆玩味陸游的詞,便和了一首同樣的曲牌的詞,不久即怏怏而卒。陸游直至晚年,仍常常憑弔遺蹤,追憶當年,不能忘懷舊情,為此寫下了不少感人的詩篇,人們在感動於這些詩句時,也便記住了他與唐琬的故事。

擴充套件資料

《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縢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譯文你紅潤酥膩的手裡,捧著盛上黃縢酒的杯子。滿城盪漾著春天的景色,你卻早已像宮牆中的綠柳那般遙不可及。春風多麼可惡,歡情被吹得那樣稀薄。

滿杯酒像是一杯憂愁的情緒,離別幾年來的生活十分蕭索。遙想當初,只能感嘆:錯,錯,錯!

美麗的春景依然如舊,只是人卻白白相思地消瘦。淚水洗盡臉上的胭脂紅,又把薄綢的手帕全都溼透。滿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靜空曠的池塘樓閣上。

永遠相愛的誓言還在,可是錦文書信再也難以交付。遙想當初,只能感嘆:莫,莫,莫!

《釵頭鳳·世情薄》

宋代: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譯文世事炎涼,黃昏中下著雨,打落片片桃花,這淒涼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憂傷。晨風吹乾了昨晚的淚痕,當我想把心事寫下來的時候,卻不能夠辦到,只能倚著斜欄,心底裡向著遠方的你呼喚;和自己低聲輕輕的說話,希望你也能夠聽到。難、難、難。

今時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鞦韆索。夜風刺骨,徹體生寒,聽著遠方的角聲,心中再生一層寒意,夜盡了,我也很快就像這夜一樣了吧? 怕人詢問,我忍住淚水,在別人面前強顏歡笑。

瞞、瞞、瞞。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指的是什麼

一般人提到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都認為這是用來規勸人結婚的。其實,在 孟子 一書中,原文是這樣的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重點在於後半句。是說 舜不告訴父母另娶的行為雖然不好,但是因為舜是為了後代,所以反而是孝順父母的表現。那麼,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這 不孝有三,無後...

「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出自 孟子 離婁上 原文是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十三經注疏 中在 無後為大 下面有注云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 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 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

「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全句為 不孝者三,一曰阿意曲叢,陷親不義 二曰家貧親老,不為祿仕 三曰不娶無後,絕其袒祀。三者之中,以無後為大。這是列入中國古代法律的。如果有上列三種不孝的行為要被打板子甚至判刑。父母想幹不仁不義的事,子女不加勸阻是一不孝。父母失去勞動能力,家裡又窮,子女不想辦法掙錢,是二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