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圍城必闕的意思是什麼,請問成語圍城必闕是什麼意思

2021-12-19 07:16:25 字數 1783 閱讀 8828

1樓:天天解說法

圍城必闕出自孫子兵法。由來大約是圍城強攻,守城之兵必堅心強守,三國魏國大將曹仁曾向曹操所獻的建議。東漢末曹操擊敗河北袁氏 並圍袁紹之侄子於壺關,當時曹操下令:

「城陷之後盡坑敵軍」結果連月攻不下。曹仁向曹操說道:「圍攻城郭必須向敵軍宣示活門 這為了替其開闢生路。

如今向敵軍宣告城陷必死 那敵人勢將堅心死守。此城堅固糧多 要攻則士卒疲傷 要守則遷延日久;這樣駐軍于堅城之下 強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計。」曹操聽從其言 不久果然城池立降 於是曹操收錄曹仁前後軍功 封為都亭侯。

2樓:絕對秩序

「圍師必闕」是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列舉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其中的「闕」,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闕」寫作「遺缺」,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強調包圍敵人時要虛留缺口。

為什麼勝利唾手可得了,還要給敵人留下逃生之路呢?按常規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然而,如果仔細想一想,便不難理解孫子這一主張的奧妙之所在。

通常,無論在野戰陣地還是在城寨防守作戰中,面臨被圍境地的敵人,很可能出現三種想法,一是投降,二是死戰,大多數則是第三種:觀望,聽命於指揮官。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四面合圍敵人,就可能促使敵軍指揮官下定拼個魚死網破的決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敵軍指揮官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使得敵軍士兵鬥志渙散。

更重要的是,虛留缺口並非放任不管,而是要在敵人逃跑的必經之地預設埋伏,使敵人在倉促逃跑過程中陷入埋伏圈中。

特別是圍困堅守城堡的敵人,一旦敵人棄城而逃,便可免去攻城之苦,在野戰戰場上徹底消滅敵軍。相比之下,與逃竄之敵作戰的難度顯然要比與死戰之敵作戰要小得多,代價也會少得多。稍微有頭腦的將領都能算過這個賬來,所以「圍師必闕」是歷代戰將常用的一個戰法。

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夠率領他的騎兵在東方戰場上所向披靡,無論是野戰還是摧城拔寨,幾乎攻而必克,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多次採用了「圍師必闕」之計,經常將守城部隊誘出城堡,消滅在廣闊而便於機動的野外戰場。

實際上,「圍師必闕」既是一種戰法,更是一種思維方法。其核心是要求人們處理事情時要掌握分寸,留有餘地,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不要做得太絕,給對方或矛盾產生變化的空間和時間,如果超過了一定的限度往往就會適得其反。

請問成語圍城必闕是什麼意思

3樓:假面

「圍城必闕」是說圍城的時候,如果四面合圍敵人,就可能促使敵軍指揮官下定拼個魚死網破的決心。相反,如果故意留一個缺口,就可能使敵軍指揮官在逃跑還是死戰之間搖擺不定,同時也使得敵軍士兵鬥志渙散。

這是《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列舉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原文是,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必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翻譯:所以,用兵的原則是:對佔據高地、背倚丘陵之敵,不要作正面仰攻;對於假裝敗逃之敵,不要跟蹤追擊;敵人的精銳部隊不要強攻;敵人的誘餌之兵,不要貪食;對正在向本土撤退的部隊不要去阻截;對被包圍的敵軍,要預留缺口;對於陷入絕境的敵人,不要過分逼迫,這些都是用兵的基本原則。

4樓:陽光的相愛如初

也叫「圍師必闕」。其中的「闕」,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闕」寫作「遺缺」,意思是一樣的,都是強調包圍敵人時要虛留缺口。

「圍師必闕」是孫武在《孫子兵法·軍爭篇》中列舉的用兵打仗八條原則之一。

圍三闕一是一種心理戰術,具體說來,是指在攻城之時,不可將城池圍死,因為如果敵軍深陷重圍,無處可跑,眼看沒活路,必定會拼死抵抗。要讓對方絕望,必先給他希望,此所謂圍師必缺。

5樓:匿名使用者

意思是在圍城打仗的時候虛留缺口 心理戰術

闕 疊的意思,略無闕處的闕是什麼意思

闋 是量詞,一闋就是一首的意思。詞語解釋 1 猶言一任 官職 出自漢代王符的 潛夫論 邊議 且凡四海之內者,聖人之所以遺子孫也 官位職事者,群臣之所以寄其身也。傳子孫者,思安萬世 寄其身者,各取一闋。2 一度樂終,亦謂一曲。出自宋代歐陽修的 晚泊岳陽 詩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擴充套件資料...

圍城的結局是什麼意思,《圍城》講的到底是什麼啊,結尾是什麼意思啊

圍城的結局是一場留白藝術,並沒有給出最終的結局,要去思考更多關於生活的問題,最後在一陣老式自鳴鐘的 當 當 聲中結束。像過去一切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一樣,它沒有提供什麼關於社會和人生出路的明確結論,但他描寫的生活本身,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方鴻漸和孫柔嘉在返回上海途中結了婚。這對雙方來說,都不能算做...

94799493成語是什麼意思,91969290成語是什麼意思

口蜜腹劍 k u m f ji n 解釋 嘴上說的很甜美,凡裡卻懷著害人的主意。形容兩面派的狡猾陰險。出處 資治通鑑 唐紀 玄宗天寶元年 世謂李林甫 口有蜜,腹有劍 結構 聯合式。用法 用作貶義。多用於兩面三刀的人物。一般作謂語 定語。正音 腹 不能讀作 f 辨形 蜜 不能寫作 密 劍 不能寫作 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