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太平天國西征鞏固了什麼

2021-08-08 04:05:35 字數 5023 閱讀 4361

1樓:東莞羅猛

西征是通過佔領長江中上游軍事據點來鞏固其首都天京吧。歷史上征服江南都是順江而下,所以要想天京鞏固,中上游的城市必須佔領,後來安慶陷落,天京也獨木難支就是例子。

2樓:匿名使用者

鞏固天京革命大本營望採納

太平天國的北伐和西征 簡介,謝謝

3樓:奧古斯都世佳

北伐西征

2023年3月太平軍攻佔南京,改名「天京」並定都在此,隨即北伐及西征。

2023年5月洪秀全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2萬多太平軍將士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後援不繼,最終在2023年全軍覆沒。但北伐軍廣大將士英勇奮戰,震撼清朝心臟地區,牽制大量清兵,客觀上對太平軍西征起到了支援作用。

與此同時,洪秀全派春官正丞相胡以晃、夏官副丞相賴漢英等率戰船千餘艘,兵員兩三萬人,自天京溯江而上西征。西征軍的進展比較順利,先後攻下安慶、九江、武昌等地。2023年秋,翼王石達開奉命出鎮安慶,節制西征。

2023年西征軍在湖南遭遇新建立的湘軍抵抗,湘軍**至九江附近。2023年初,石達開大破湘軍,復陷武昌。

2023年3月,石達開在江西樟樹大敗湘軍,至此,湘軍統帥曾國藩所在的南昌城已經陷入太平軍的四面合圍,對外聯絡全被切斷,可惜石達開適於此時被調回天京參加解圍戰,令曾國藩免遭滅頂之災,未能給湘軍以殲滅性打擊,軍事上潛伏著巨大隱患。5月石達開與秦日剛會師天京,參加天京解圍戰,大破清軍江南大營,解除了清軍對天京三年的包圍,太平天國在軍事上達到了全盛時期。

4樓:匿名使用者

太平軍北伐

2023年(清咸豐三年)5月至2023年5月,在太平天國運動中,太平軍為攻取北京而進行的作戰。 2023年5月8日,太平天國派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率軍自揚州西進,會合自天京(今南京)出發的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全軍2萬餘人,遵天王洪秀全「師行間道,疾趨燕都,無貪攻城奪地糜時日」之命,於13日由浦口北上,迅速入皖,連克滁州、臨淮關、鳳陽、懷遠、蒙城、亳州等地,進入河南,敗河南巡撫陸應轂部,6月13日克歸德府(今商丘),獲大量鐵炮火藥。後北上劉家口,擬於此渡黃河,取道山東北上。

時清廷已偵知太平軍意圖,急調兵遣將,燒燬船隻沿河防堵。太平軍乃棄歸德,循河西走,接連攻下寧陵、睢州(今睢縣)、杞縣、陳留,19日全軍至開封府城外,攻城未克,移營於朱仙鎮。23日撤離,經中牟、鄭州、滎陽,26日至汜水、鞏縣地區,28日開始渡河。

7月4日,主力渡過黃河。擔任阻擊任務的數千名太平軍被清軍截斷,未及渡河,折入鞏縣南下,轉戰於河南、湖北,損失大半,後於安徽併入西征軍。太平軍渡過黃河後,即攻破河南溫縣,7日進圍懷慶府(今沁陽)。

懷慶知府餘炳燾督率兵勇死守待援,太平軍久攻不下。下旬,清軍各路援軍先後趕到,兵力達2萬餘人。太平軍內攻堅城,外拒援敵,與清軍相持50餘日。

9月1日主動撤圍,取道濟源入山西,連克垣曲、絳縣、曲沃、平陽(今臨汾)、洪洞,轉而東向,經屯留、潞城、黎城,復入河南,克涉縣、武安(兩地今屬河北)。29日間道突襲河南、直隸交界的臨銘關,擊敗欽差大臣、直隸總督訥爾經額部萬餘人;乘勝北上,連破直隸沙河、任縣、隆平(今隆堯)、柏鄉、趙州(今趙縣)、欒城、晉州、深州(今深縣)等地。10月13日抵張登鎮,距保定僅30公里。

太平軍長驅直隸,震動京師。咸豐帝將訥爾經額革職,命勝保為欽差大臣,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贊大臣,會同勝保「進剿」。15日,僧格林沁領京營禁兵、蒙古馬步軍4500人屯紮涿州,遮蔽京師,並策應勝保軍。

林鳳祥在深州休整後,於22日率軍東進,克獻縣、交河、滄州等地,29日佔領天津西南靜海縣及所屬獨流鎮,前鋒抵達距天津城5公里的稍直口村。太平軍佔靜海的當日,勝保即率軍趕到,11月5日入天津城,僧格林沁也移營天津西北的楊村(今武清),天津知府錢忻、知縣謝子澄等率兵勇7000餘人守天津,並破壞運河堤岸,引水環城,阻滯太平軍行動。林鳳祥等見前後臨敵,且兵力不足,便未攻天津,於靜海、獨流築壘挖壕,堅守待援。

勝保、僧格林沁率2萬清軍在天津各縣地主武裝二三萬人配合下圍攻靜海、獨流,太平軍憑堅固工事頑強抵抗,堅持百天。但終因被困日久,援軍不至,糧械匱乏,隆冬缺衣,不得已於次年2月5日自靜海、獨流,突圍南走。6日佔據河間府束城鎮及附近村莊,堅守一月,糧彈難以補充,乃於3月7日乘大霧再次突圍南走,經獻縣,於9日抵阜城,旋又被清軍包圍。

25日,吉文元戰死,太平軍處境更艱。幸此時北伐援軍已過黃河,清廷令勝保率萬餘清軍赴山東防堵,方使阜城太平軍壓力減輕,得以堅持。太平天國領導人原擬俟北伐軍到達天津後即派援軍北上,由於天京外圍及西征戰場吃緊,由夏官又正丞相曾立昌、夏官副丞相陳仕保、冬官副丞相許宗揚統率的北伐援軍7500人,遲至2023年2月4日才從安慶出發,經桐城、舒城、六安、正陽關、潁上、蒙城入河南永城、夏邑。

3月11日抵盤龍集《蟠龍集),旋在江蘇蕭縣(今屬安徽)包家樓、蔡家莊一帶渡黃河,19日佔豐縣,北入山東境。沿途吸收大批捻軍、遊民,隊伍不斷壯大。魯西地區清軍兵力空虛,北伐援軍如入無人之境,連下金鄉、鉅野、鄆城、陽谷、莘縣、冠縣。

4月12日克臨清,尋因城中存糧軍火被焚,未得補充且清軍紛紛趕到,形勢不利。23日,曾立昌被迫下令放棄臨清南撤至李官莊,25日退清水集。清軍迅即追擊,北伐援軍旋又撤離冠縣,新附之眾大部潰散。

曾立昌渡黃河時落水死難,陳仕保率餘部退至安徽鳳臺縣展溝集陣亡,許宗揚隻身逃回天京。5月5日,阜城太平軍突圍東走,佔領東光縣連鎮,堅守待援,旋由李開芳率騎兵千餘人突圍南下接應援軍,至山東高唐後知其已敗,遂據城固守。由此,太平軍兵分兩地,勢更孤弱。

連鎮跨運河分東西兩部,林鳳祥率六七千人拒守。僧格林沁率二三萬清軍於其四周掘壕築城圍困,同時進行誘降活動。太平軍困居一隅,先後出降達3000人。

2023年3月7日,清軍發起總攻,連鎮失陷,林鳳祥受傷被俘,15日就義於北京。李開芳襲佔高唐的當天即為勝保部所圍。太平軍依城固守,清軍先後用雲梯、呂公車攻城,並挖地道埋地雷,均未得逞。

連鎮失守後,僧格林沁移師高唐,圍城清軍增至2萬餘人。李開芳得知林鳳祥部覆沒,決意突圍南返。僧格林沁獲悉,於17日夜令南路清軍故作疏防之勢,誘太平軍突圍。

李開芳中計,當日午夜突圍,至距高唐約25公里的茌平縣馮官屯,又掘壕立柵,嚴密防守。僧格林沁引運河水淹灌馮官屯,同時誘降。太平軍堅守兩月餘,,糧彈告罄,陷入絕境。

李開芳見勢難再守,於5月31日詐降突圍,不幸被清軍俘獲,6月11日在北京遇害。

點評:此戰,北伐軍在艱苦條件下,長驅6省,轉戰2500公里,連克數十城,震撼清朝心臟地區,牽制大量清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天京地區和西征戰場的軍事壓力,推動了北方人民的反清鬥爭。但太平軍大部分將士都英勇犧牲,表現了革命的農民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在太平天國革命史上寫下了極其悲壯的 一頁。

究其失敗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戰略決策不當。太平天國領導人在佔領南京不久,即派出2萬餘人的部隊遠離後方作戰,深入清朝心腹之區,孤軍作戰,意圖佔領天津後,再派援兵合攻北京,完全是輕敵冒險,很難成功。

第二,援軍派出過遲。第三,作戰指揮不靈活。北伐軍進至天津外圍後,即遵照洪秀全的命令停止待援, 從而失去了機動作戰的時機,陷入被動挨打的困境。

終致失敗,使太平天國自金田起義以來遭到了最嚴重的失利和挫折。

西征是太平天國於2023年攻克南京,改名為天京並定都在此之後,為鞏固天京地位的一次軍事行動,時間上與北伐約略相同,對太平天國後續發展有莫大的影響。

太平天國另有2023年至2023年間的第二次西征,由陳玉成及李秀成兵分兩路合取武漢,可是功虧一簣。陳得才在2023年向陝西進軍之役也有人稱之為第三次西征。

2023年3月太平軍攻克南京,易名為天京。此後由東王楊秀清策劃,在5月派兵北伐及西征,北伐軍目標為北京,西征軍目標為長江中游。太平軍從廣西進軍湖南時,楊秀清解釋他的意圖說:

「今日上策莫如舍粵不顧,直前衝擊,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專意金陵,而據為根本。然後遣將四出,分擾南北。即不成事,黃河以南,我可有也」。

太平天國攻佔南京後,為推翻清政權須派兵北伐,為穩固天京地位須派兵西征,以此太平軍分擾南北並進。

2023年5月,太平天國夏官副丞相賴漢英,國宗石鳳魁,殿右十二指揮白暉懷、土官正將軍林啟容等率水師開始西征。太平軍船千餘號,由天京出發。6月重新佔領安徽江防重鎮安慶。

太平軍在此分兵駐守後,繼續順著長江逆流而上,6月下旬到達江西的南昌,開始圍攻該城,與清湖北按察使江忠源激戰,不克,9月撤離南昌,分軍兩路,一路向東重回安慶以經略安徽,另一路向西謀九江及武漢。

安慶的太平軍由春官正丞相胡以晃代領,目標廬州(今安徽合肥)。10月克集賢關,11月克桐城,最後在廬州和剛上任安徽巡撫的江忠源再次遭遇。太平軍首先打退清軍援軍,然後埋火藥用地雷攻城。

2023年1月克廬州,江忠源投水死。於是安徽有二十餘縣歸入太平天國版圖,成為今後主要統治區域。

西路軍佔領九江,繼續西入湖北,復佔領漢口、漢陽並圍困武昌。另一支部隊分兵南進湖南,再佔嶽州,繞過長沙攻下湘潭。太平軍雖然在靖港擊敗由曾國藩新建的湘軍水軍,可是在湘潭大敗。

湘軍乘勢收復嶽州、武漢,直指九江。天京當局派翼王石達開前往江西督師,2023年初先後在湖口及九江大破湘軍水師,太平軍乘勝收復武昌。

石達開認為江西是湖南屏藩,在2023年11月率兵入江西,數月間攻佔江西八府五十餘州縣,包圍省會南昌。在江西戰場形勢大好之際,天京被清軍江南大營圍困多時,石達開奉命領兵回救天京,太平軍第一次西征告一段落。

北伐和西征是太平天國前期最重要的兩項軍事行動。和北伐不同的是,太平軍西征在長江上游頗有收穫。長江沿岸重要江防據點如安慶、九江、田家鎮和武漢都被攻克。

爾後的天國重要領地江西、安徽為天京重要錢米補給出產地,都是在這段時間所奠定的基礎。

對於長江上游的重要性,幹王洪仁玕曾這樣說:「自古取江山,屢先西北而後西南,蓋由上而下,其勢順而易,由下而上,其勢逆而難。況江之北,河之南,自古稱中州漁米之地,前數年京內所恃以無恐者,實賴有此地屏藩資益也。

……長江者,古號長蛇,湖北為頭,安慶為中,而江南為尾。今湖北為得,倘安慶有失,則蛇既中折,其尾雖生不久。」其後太平天國興衰亦可說和長江上游是否能守息息相關。

2023年底武漢復為清軍奪回,2023年九江復失,2023年最後的遮蔽安慶見奪。這段其間內太平軍雖在它地仍有所得,如1860—2023年李秀成取得天京以東今常州、蘇州一帶幷包圍了上海,和今浙江省大部份。以此建立蘇福省為天國新領地。

從經濟意義上來看,這些地方足以代替失去的江西、安徽等地。但從軍事上來說,這些成就終不能與失卻長江上游、陷入戰略上的被動情況相比擬。終以2023年天京失陷為結局。

也因為太平軍分兵北伐和西征,以致於在這兩個方面都未能取得完全的優勢。北伐完全失敗,而在西征時遇到新興湘軍勢力時,也未能趁機一鼓作氣將其消滅,終成為日後心腹大患。

寫出太平天國運動西征和北伐的經過

1853年5月13日,天官副丞相林鳳祥和地官正丞相李開芳等率領2萬餘人由浦口出發,奉命 師行間道,疾取燕都 太平軍經安徽 河南 山西 直隸 河北 長驅北上,於1853年10月29日進抵天津西南的靜海 獨流鎮,駐守待援。清廷震驚,以勝保為欽差大臣,後又任命惠親王綿愉為奉命大將軍 科爾沁郡王僧格林沁為參...

太平天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

馮友蘭晚年說過他的真實想法 太平天國是一場極具破壞性的農民暴動 我們不能太崇拜過去的農民戰爭,在我眼裡 石達開和曾國藩都是英雄 洪秀全與我國的開國領袖很相似 太平天國運動為什麼會失敗 過早建都喪失銳氣。太平軍攻克南京後楊秀清率文武百官迎洪秀全入城。遂決定建都於南京,並改南京為天京。在太平軍攻佔武昌時...

太平天國 根源,太平天國是如何滅亡的?

不是。因為洪秀全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看見了上帝,上帝說 你是我次子。醒後,他決心反清。你到安太平莊我祥細告訴你。廣西啊,帝國主義侵略的最前沿 法國 小農經濟破壞,帝國主義封建勢力的雙重壓迫。看看這個其他的不多說!要我說他們就是一幫草寇 反賊死有餘辜!太平天國是如何滅亡的?天京陷落與太平天囯敗亡。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