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令 擬古決絕詞》詞中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和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語文問題

2021-07-28 18:15:17 字數 5692 閱讀 3923

1樓:匿名使用者

1、該詞運用最多的表現手法是用典。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閒置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南北朝樑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

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表現了被遺棄者的憤懣之情,感嘆自己遭棄的不幸命運。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白居易《長恨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

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後明皇從四川返回長安時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

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表面了被遺棄者坦然面對的堅定決心。

該詞運用的第二種表現手法是化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二句:化用唐代李商隱《馬嵬》詩中「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

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

2、該詞的表達方式,是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悽婉,屈曲纏綿。而表達「閨怨」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閨怨」只是一種假託。

所以有人認為此篇別有隱情,詞人是用男女間的愛情為喻,說明與朋友也應該始終如一,生死不渝。

2樓:匿名使用者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如古辭《白頭吟》:「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唐元稹有《古決絕詞》三首等。這裡的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詞情哀怨悽惋(婉),屈曲纏綿。

汪刻本於詞題「擬古決絕詞」後有「柬友」二字,由此而論,則這「閨怨」便是一種假託了,這怨情的背後,似乎更有著深層的痛楚,無非借閨怨作隱約的表達罷了。故有人以為此篇是別有隱情,無非是借失戀女子的口吻,譴責那負心的錦衣郎的。

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方法、表達效果有什麼區別?

3樓:匿名使用者

1、文字運用本質的不同:

表現手法是具體的方法形式。

表達技巧包含了表現手法。

表達效果是最後的結果、影響和作用。

2、表達物件的主要不同:

表達方式:表述特定內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語言方法、手段,也就是指你說話的內容。

表現手法:是指表現你的主題時採用了什麼樣的手法,來更好的表現你要傳達的意思。

表達技巧:是指在說話時,為了更好的突出夠的效果,使用的一種方式。

3、具體運用種類的不同:

(1)表達方式大體可以分成五種,記敘,說明,議論,抒情,描寫。

記敘是寫作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表達方式,它是作者對人物的經歷和事件的發展變化過程以及場景、空間的轉換所作的敘說和交代。

描寫是把描寫物件的狀貌、情態描繪出來再現給讀者的一種表達方式。

抒情就是抒發和表現作者的感情。具體指以形式化的話語組織,象徵性地表現個人內心情感的一類文學活動,它與敘事相對,具有主觀性、個性化和詩意化等特徵。

議論就是作者對某個議論物件發表見解,以表明自己的觀點和態度。它的作用在於使文章鮮明、深刻,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和理論深度。

說明是用簡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狀、性質、特徵、成因、關係、功用等解說清楚的表達方式。

(2)表現手法大體包括:託物言志、借景抒情、敘事抒情、直抒胸臆、卒章顯志、照應、寓情於景、反襯、烘托、託物起興、以樂襯哀、渲染、虛實結合等。

寓情於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

這樣的情景配合,在電影或其他藝術中與寫詩時相類似。這叫做「情景陪襯」或「情景交融」。

(3)表達效果大體包括:擬人、對比、對偶、排比、反問、比喻、反覆等。

擬人把物品人格化,給予人的思想,人的活動和行為,使要說明的內容更生動、形象。

比喻使抽象的物體具體化,使文章更具有感染力,使這個事物生動形象。

對比為了強調兩者之間的不同突出了一方的優點。

對偶結構整齊,富有韻律感和節奏感。

排比壯闊了文章的氣勢,也使內容層層深入,讀起來朗朗上口。

4、包含大小的不同:

表達技巧包括表達方式、表現手法、表現方法、表現效果。

所以寫作手法是總括,表達方式是根基,修辭和描寫等是招式,表現力是效果。

4樓:匿名使用者

表達技巧和表現手法、表現方法是同一個東西 都指寫詩或作文時所用到的方法

這些方法包括:

描寫方法——如由上到下,由近及遠等(從順序區分)白描,彩繪等(從顏色上分)

動靜結合,虛實結合等(從狀態區分)

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 間接抒情(就是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記敘方法——倒敘、插敘等

等等表達方式指這幾樣——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等表達效果指的是運用了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表現方法後的結果

5樓:徐源底一

表達方式 應當為在用語言、藝術、**、行動把思想感情表示出來時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

表現手法:

託物言志 寫景抒情 敘事抒情 直抒胸臆等,數量不限

6樓:ivy琪

裡面有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解釋和賞析?

7樓:

釋義: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

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賞析: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裡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一段感情,如果在人的心裡分量足夠重的話,那麼無論他以後經歷了哪些變故,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而這個初見,詞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戀的美好記憶中去了。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

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納蘭不是一個負心漢,只是當時十多歲的少年還沒主宰自己的命運。

其實像李隆基這樣的大唐皇帝都保不住心愛的戀人,更何況是納蘭。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七夕的時候,唐楊二人在華清宮裡山盟海誓。山盟海誓言猶在,馬嵬坡事變一爆發,楊貴妃就成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

據說後來唐明皇從四川回長安的路上,在棧道上聽到雨中的鈴聲,又勾起了他對楊貴妃的思戀,就寫了著名的曲子《雨霖鈴》。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全詞以一個女子的口吻,抒寫了被丈夫拋棄的幽怨之情。詞情哀怨悽婉,屈曲纏綿。「秋風悲畫扇」即是悲嘆自己遭棄的命運,「驪山」之語暗指原來濃情蜜意的時刻,「夜雨霖鈴」寫像唐玄宗和楊貴妃那樣的親密愛人也最終腸斷馬嵬坡,「比翼連枝」出自《長恨歌》詩句,寫曾經的愛情誓言已成為遙遠的過去。

原詩:《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一作:淚雨零 / 夜雨霖)

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註釋:1、柬:給……信札。

2、「何事」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班婕妤為漢成帝妃,被趙飛燕讒害,退居冷宮,後有詩《怨歌行》,以秋扇閒置為喻抒發被棄之怨情。

南北朝樑劉孝綽《班婕妤怨》詩又點明「妾身似秋扇」,後遂以秋扇見捐喻女子被棄。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

3、故人:指情人。卻道故人心易變(出自娛園本),一作「卻道故心人易變」。

4、「驪山」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太真外傳》載,唐明皇與楊玉環曾於七月七日夜,在驪山華清宮長生殿裡盟誓,願世世為夫妻。

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作連理枝。」對此作了生動的描寫。

後安史亂起,明皇入蜀,於馬嵬坡賜死楊玉環。楊死前雲:「妾誠負國恩,死無恨矣。

」又,明皇此後於途中聞雨聲、鈴聲而悲傷,遂作《雨霖鈴》曲以寄哀思。這裡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

5、「何如」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中「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之句意。薄倖:薄情。錦衣郎:指唐明皇。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1685),清代詞人,與朱彝尊、陳維崧並稱「清詞三大家」。字容若,號楞伽山人,大學士明珠長子。出生於滿州正黃旗。

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諱,改名性德。

8樓:韓琴

《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白話文解釋: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如今輕易地變了心,你卻反而說情人間就是容易變心的。

我與你就像唐明皇與楊玉環那樣,在長生殿起過生死不相離的誓言,卻又最終作決絕之別,即使如此,也不生怨。但你又怎比得上當年的唐明皇呢,他總還是與楊玉環有過比翼鳥、連理枝的誓願。

賞析:此詞描寫了一個為情所傷的女子和傷害她的男子堅決分手的情景,借用班婕妤被棄以及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的典故,通過「秋扇」、「驪山語」、「雨霖鈴」、「比翼連枝」這些意象,營造了一種幽怨、悽楚、悲涼的意境,抒寫了女子被男子拋棄的幽怨之情。

這首詞的作者是清代著名詞人納蘭性德,全詩原文如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擴充套件資料

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決絕詞》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態與之決絕。納蘭性德的這首擬作是借用漢唐典故而抒發「閨怨」之情。

用「決絕」這個標題,是因為這首詞是模擬被拋棄的女性的口吻來寫的。第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見」是整首詞裡最平淡又是感情最強烈的一句,初見的一剎那,永遠是清晰難以忘懷的。而這個初見,詞情一下子就拽回到初戀的美好記憶中去了。

「何事秋風悲畫扇」一句用漢朝班婕妤被棄的典故。扇子是夏天用來趨走炎熱,到了秋天就沒人理睬了,古典詩詞多用扇子的來比喻被冷落的女性。這裡是說本應當相親相愛,但卻成了相離相棄。

又將詞情從美好的回憶一下子拽到了殘酷的現實當中。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二句:因為此詞是模擬女性的口吻寫的,所以從這兩句寫出了主人公深深地自責與悔恨。

「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零鈴終不怨」二句用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典故,借用此典說即使是最後作決絕之別,也不生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二句化用唐李商隱《馬嵬》詩句,承接前二句句意,從另一面說明主人公情感之堅貞。

納蘭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全篇解釋

它是清代納蘭性德的一首詞,擬古 是指模仿古代文人所作詩詞以作新詩詞,在這首詞中,納蘭性德是模仿唐元稹有 古決絕詞 三首,決絕 意思是堅絕拒絕,在這首詞中則用來表示女子要與男子斷絕關係。詳解見下面的內容吧!詞題說這是一首擬古之作,其所擬之 決絕詞 本是古詩中的一種,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訴男子的薄情,從而表...

納蘭性德《木蘭花 擬古決絕詞》的全詩解釋是什麼

猜得到故事的開頭,卻往往料不到故事的結局,世事太多變數,時間,經常將一切美好的東西摧毀,感情,最是經不住時間的熬煮 全詩多處用典,漢朝的班婕妤被棄,空悲畫扇,李隆基楊玉環驪山初見,馬嵬坡斷腸,都只是為了說明一句,美妙的初見,卻是意料之外的可悲的結局 這首 木蘭花令 常被我們當 情詩來讀,其實只要稍微...

木蘭花宋祁賞析木蘭花宋祁賞析

東城漸覺風光好,彀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雲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賞析 此詞是當時傳誦的名篇。上片寫在爛漫的春光中,蕩起小舟到城東波紋輕細的小溪上探春。綠楊二句,描繪所見之景。綠楊垂柳籠聚著霧氣如煙,四處瀰漫著拂曉的輕寒,唯見紅豔的杏花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