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人轉是如何產生的?請簡述一下其歷史過程

2021-07-03 12:16:59 字數 4143 閱讀 2755

1樓:徐亦遙

是各地融合的……

東北是清朝的「龍興」之地,自古以來除遼東、遼西有少量漢人外,以白山黑水為中心的廣袤地區則是少數民族特別是滿、蒙等騎射、遊牧民族的天下。在康雍乾盛世期間,清朝實習嚴厲的「封關」政策,嚴禁漢人進入關東。康雍乾盛世過後,清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國力日弱,加上外敵入侵,「封關」政策名存實亡,導致清後期和**初年出現「闖關東」大潮,大批山東、河北人進入東北,「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的二人轉就是「闖關東」的人從關內帶至關外的。

1.二人轉是在東北大秧歌的基礎上,吸取了河北的蓮花落,並增加了舞蹈、身段、走場等演變而成

2.二人**草創至今,大約有近300年的歷史,藝人師承關係可上溯到清朝嘉慶末年。

3.二人轉在歷史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

4.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

5.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

6.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

7.北路以黑龍江北大荒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

8.曾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的諺語。

2樓:齊天大聖李冠星

html     2023年1月10日 參加黑龍江省電視臺《又是一個幸福年》春節聯歡晚會錄製  2023年1月18日 參加瀋陽省電視臺《轉星大拜年》春節聯歡晚會錄製  2023年1月19日 參加黑龍江省綏化地區春節聯歡晚會錄製  2023年1月20日 參加林業系統迎新春聯歡晚會  2023年1月21日 參加黑龍江省電視臺咱村也有文藝人《春節大聯歡》晚會錄製

東北二人轉的由來

3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轉據說已經有三百多年曆史了 其實比那還早就有二人轉了 只是不叫二人轉 樓上還滿清 又闖關東的 快拉倒吧 按照你說的那個也就不到二百年曆史 那是不對的朋友 二人轉 最早發源於 過去的青樓窯子 青樓女子唱的小曲 和過去說書的 還有一些才子改編 才有了後來的二人轉 要不為什麼說二人轉是下九流那 還有按照傳統二人轉的演員見到青樓女子要叫姨 具體因為什麼 無從考證了說法眾多 具體多少年了 根本無從考證 二人轉唱的歷史根本不對 只能說是野史 二人轉在舞臺上有個大師兄 名字就不說了 他的兩旁有福對聯 就是二人轉的發源時間 但是不知道 這個莊王是誰 我懷疑是莊子那個時候的筆名叫莊王 那副對聯是這樣寫的 莊王老祖劉此行 七塊毛竹唱江陽 橫批 是四海為家

東北二人轉文化介紹

東北二人轉的基本特點

4樓:___耐撕

二人轉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車店"、"唱秧歌會"、"唱茶社"、"唱屯場"等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場"。每年秋後三大時節,掛鋤,冬閒,都有"唱屯場",通常按以下順序表演:

1、"打通":指秧歌鑼鼓的頭鼓,二鼓,三鼓來招引觀眾。

2、"三場舞":丑角上場喊"要想賣,頭朝外,船家打漿划過來",以此引旦角上場,兩人共舞"三場舞"。

3、"喊詩頭":"三場舞"後,旦角下場,丑角"起霸"接"喊詩頭"。"詩頭"類似戲曲的"自報家門"或"定場詩",多數"詩頭"與正劇無關,只是為了靜場。

4、"說口":旦角上場,與丑角"說口"。"說口"可分為零口、定口和套口。

"零口"是演員見景生情,逢場做戲,現編現說的口語;"定口"是與劇情緊密相關的唸白,包括交代情節,人物對話;"套口"多為與劇情無關聯的民間故事及笑話。

5、"唱小帽":這是正文前唱的民間小調。

6、"唱正文":演員用唱、說、做、舞等各種手段來演示劇情。

5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轉起源並流行於東三省,至盡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但由於清末的社會動盪以及戰爭的緣故,文獻記載大多不全,長期以來僅是在民間的流傳,具體無從考證。 有記載,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懷德縣八家子老爺廟(普濟寺)的廟會上就曾演出過蹦蹦戲。

早期的二人轉沒有女演員,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二人轉」的叫法才得以流傳。四平、遼源、吉林、長春、鐵嶺等大、中城市,及西豐、榆樹、梨樹、德惠、雙遼、扶余、鎮賚等縣,相繼成立地方戲隊(演出二人轉)。

一九五五年,女演員開始逐漸增多,二人轉的演出基本結束了男扮**的歷史。自此,男女開始分腔,演唱講求科學發聲方法。六十年代,「二人轉」的劇種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加強了編導工作,開拓了二人轉的新劇目,豐富了**伴奏,改進了服飾,充實了舞蹈美術,演員手持道具的種類有了發展變化。在內容上對古典劇目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剔除「紙級、庸俗、醜惡的表演」;發展「健康、幽默、風趣的優良傳統」。**唱腔要克服「單調、貧乏的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唱的好聽,舞的優美,逗的風趣,扮的逼真,絕活精湛」,五功綜合,雅俗共賞。

改革開放以後,「二人轉」曲牌又不斷出新,伴奏樂器增加了揚琴、琵琶等,併兼用武場鼓、鑼、鈸。演員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傘、紗巾、長綢。根據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飾又得到相應的改進。

舞臺演出運用燈光色彩的變幻,烘托戲劇情境,綜合藝術質量不斷提高。此間湧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馬前潑水》、《回杯記》、《包公斷後》、《包公賠情》、《西廂·聽琴》、《雙比武》、《馮奎賣妻》、《水漫藍橋》等。這些作品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久演不衰。

在新的世紀,遼寧省鐵嶺市民間藝術團的二人轉演員趙本山,立志要將二人轉這個在東北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地方戲發揚光大,使其再現輝煌。二○○一年,由趙本山發起組辦的「趙本山杯」二人轉大獎賽,為二人轉在新世紀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趙本山也在本次大獎賽中收了五位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為徒,他們分別是翟波、王小寶、王小力、張小飛、唐鑑君,他們都出演了趙本山自導自演的十八集農村題材輕喜劇《劉老根》。

隨著這部劇的熱播,在全國掀起了「東北二人轉熱」。劇裡二人轉演員的精彩表演,也使全國人民對二人轉這門民間藝術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相信由這些優秀的二人轉演員的努力創新、創作,會出現更多優秀的作品,將二人轉這種東北的藝術推向全國,使更多的人喜歡二人轉。

東北二人轉是什麼意思啊???

6樓:雀壽武嘉悅

數字。傳統的二人轉是由兩個人表演。

東北二人轉算是戲劇的一種麼?

7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二人轉算是戲劇的一種,屬於地方戲。

二人轉,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它植根於漢族民間文化,屬於漢族走唱類曲藝曲種,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

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二人轉是「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

蓮花落亦稱「落子」,是北方地區漢族民間的一種說唱藝術,邊說邊唱,載歌載舞。

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弔孝》、《樑塞金擀麵》、《馬前潑水》、《包公斷太后》等。

8樓:李家思

二人轉曲藝曲種之一(非戲曲劇種)

曲藝區別於戲曲的關鍵點是:「曲藝是用(第三人稱)說唱敘事的表演藝術(即便有時用角色代言體,也是跳進跳出),而戲曲是用(第一人稱)角色代言體的綜合表演藝術。」

9樓:匿名使用者

二人**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雙條邊曲、風柳、春歌、半班戲、東北地方戲等。表現形式為:

一男一女,服飾鮮豔,手拿扇子、手絹,邊走邊唱邊舞,表現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獷,唱詞詼諧風趣。二人轉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盟一市(現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和赤峰市)。

10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二人轉的研究中,一直存在著二人轉所屬的藝術門類的界定問題。有的工具書認為它的表演代言體的成分少,說唱特點鮮明,應該歸於曲藝類藝術。如:

《辭海》的定義,「二人轉,曲藝的一種,流行於東北各地。」有如《二人轉詞典》的定義,「二人轉,東北曲種。舊名蹦蹦,屬走唱類曲藝。

」另外一種則把它劃歸戲曲類藝術。如目前中國最權威的戲曲志書《中國戲曲志》認定二人轉為東北地方戲劇種。藝術門類的劃分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對藝術形式的保護與研究,不應該成為一種人為的界限,我們應當把東北二人轉放到民間戲曲的大視野當中去重新認識與考察。

11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算戲曲的一種了。 屬於地方戲曲

12樓:匿名使用者

我剛選修過戲劇鑑賞這門課,據我瞭解東北二人轉不屬與戲劇。

東北二人轉有哪些,東北二人轉有什麼角色

包公斷後 抄 二大媽探病 bai 回杯記 連心曲du zhi 馬前潑水 樑賽花dao擀麵 皇親夢 攀親家 老漢背妻 單出頭 包公賠情 孫二孃開店 張郎休妻 禪宇寺 雙趕集 送雞還雞 李翠蓮還魂 六月雪 劈山救母 紅月娥做夢 打龍袍 密建遊宮 劉金定探病 羅成算卦 大將名五更 春哥對花 張生遊寺 李桂...

東北二人轉元老人物有哪些,東北二人轉有什麼角色

現目前還在wwe的元老級人物只剩下,undertaker shawn michaels 比較久的有 batista chris jericho triple h big show rey mysterio 東北二人轉有什麼角色 東北二人轉,史稱小秧歌 雙玩藝 蹦蹦,又稱過口 雙條邊曲 風柳 春歌 半...

東北二人轉是什麼,東北二人轉是什麼意思啊???

二人轉,史稱小bai秧歌 雙玩藝du 蹦蹦,又稱過zhi口 雙dao條邊曲 風柳內 春歌 半班戲 東北地容方戲等。它植根於民間文化,屬走唱類曲藝,流行於遼寧 吉林 黑龍江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三市一盟。東北特色二人轉主要 於東北大秧歌和河北的蓮花落。用東北人的俏皮話說 二人轉是 秧歌打底,蓮花落鑲邊 蓮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