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矮星 白矮星 紅矮星 黑洞怎麼形成的

2021-05-04 14:15:55 字數 3149 閱讀 9977

1樓:匿名使用者

黑矮星 (black dwarf) 是類似太陽大小的白矮星繼續演變的產物,其表面溫度下 黑矮星降,停止發光發熱。由於一顆恆星由形成至演變為黑矮星的生命週期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因此現時的宇宙並沒有任何黑矮星。 假如現時的宇宙有黑矮星存在的話,偵測它們的難度也極高。

因為它們已停止放出輻射,即使有也是極微量,且多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所遮蓋,因此偵測的方法只有使用重力偵測,但此方法對於質量較少的星效用不大。 和黑矮星不同的是,褐矮星質量太少,其重力不足以把氫原子產生核聚變,黑矮星由於有足夠質量,在它們主序星的年代能夠發光發熱。棕矮星  棕矮星(browndwarf)是類恆星天體的一種,質量約為5至90個木星之間。

與一般恆星不同,棕矮星由質量不足,其核心並不會融合氫原子來發光發熱,無法成為主序星。 棕矮星但它們的內部及表面均呈對流狀態,不同的化學物質並不會在內部分層存在。現時人們仍在研究棕矮星在過往是否曾經在某位置發生過核聚變,已知的是,質量大於13個木星的棕矮星可融合氘。

棕矮星原先被稱為「黑矮星」,代表在字宙間漂浮的類恆星天體或質量不足以發生核反應的天體。但「黑矮星」一詞現時是指一些停止發光,並已死亡的白矮星。   早期的恆星模型指出,一個天體欲成為真恆星,必須擁有80個以上的木星質量,以產生核反應。

「棕矮星」的理論最初於2023年代早期提出,指其數量可能比真恆星多,由於未能發光,要尋找也頗為困難。它們會釋出紅外線,可憑地面的紅外線偵測器來偵測,但由提出至證實發現足足用了數十年。 白矮星  白矮星(whitedwarf)是一種低光度、高密度、高溫度的恆星。

因為它的顏色 白矮星呈白色、體積比較矮小,因此被命名為白矮星。 白矮星屬於演化到晚年期的恆星。恆星在演化後期,拋射出大量的物質,經過大量的質量損失後,如果剩下的核的質量小於1.44個太陽質量,這顆恆星便可能演化成為白矮星。

對白矮星的形成也有人認為,白矮星的前身可能是行星狀星雲(是宇宙中由高溫氣體、少量塵埃等組成的環狀或圓盤狀的物質,它的中心通常都有一個溫度很高的恆星──中心星)的中心星,它的核能源已經基本耗盡,整個星體開始慢慢冷卻、晶化,直至最後「死亡」。 褐矮星  褐矮星是構成類似恆星,但質量不夠大,不足以在核心點燃聚變反應的氣態天體。其質量在恆星與行星之間。

褐矮星是處於最小恆星與最大行星之間大小的天體,由於這一原因褐 褐矮星矮星非常暗淡,要發現它們十分複雜,因此要確定它們的大小就更加複雜。但是最近天文學家成功地發現了組成雙星系統的兩顆褐矮星,在確定它們圍繞共同重心執行的引數之後,計算出這兩顆褐矮星的重量和大小。   天文學家花了12年研究才發現這兩顆褐矮星,總共觀察了300多個夜晚和進行了1600次測量,結果計算出兩顆相當年輕褐矮星(還不滿100萬年)全部必需的引數,它們位於離開地球1500光年的獵戶星座。

雙星系統中較大一顆褐矮星直徑超過木星50倍,而較小一顆褐矮星直徑比木星大30倍,也就是說,它們的直徑分別為太陽直徑的70%和50%。儘管它們初看起來不算矮小,但是它們的質量分別僅為太陽質量的5.5%和3.

5%。   褐矮星被稱為「失敗的恆星」,它由於質量不足無法成為燃燒的恆星,但其質量仍遠大於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木星。天文學家在這些古怪的星球上發現了巨大的類似行星的風暴,這種風暴足以與木星上的大紅斑風暴媲美。

由於褐矮星會隨時間的推移冷卻下來,該星球上氣態的鐵分子就會濃縮成液態的鐵雲和鐵雨。隨著進一步的冷卻,巨大的風暴就會掃過這些雲層,讓明亮的紅外線逃逸到宇宙中。 紅矮星  根據赫羅圖,紅矮星在眾多處於主序階段的恆星當中,其大小及溫度均相對較小和低,在光譜分類方面屬於k或m型。

它們在恆星中的數量較多,大多數紅矮星的直徑及質量均低於 紅矮星太陽的三分一,表面溫度也低於3,500k。釋出的光也比太陽弱得多,有時更可低於太陽光度的萬分之一。又由於內部的氫元素核聚變的速度緩慢,因此它們也擁有較長的壽命。

紅矮星的內部引力根本不足把氦元素聚合,也因此紅矮星不可能膨脹成紅巨星,而逐步收縮,直至氫氣耗盡。也因為一顆紅矮星的壽命可多達數百億年,比宇宙的年齡還長,因此現時並沒有任何垂死的紅矮星。人們可憑著紅矮星的悠長壽命,來推測一個星團的大約年齡。

因為同一個星團內的恆星,其形成的時間均差不多,一個較年老的星團,脫離主序星階段的恆星較多,剩下的主序星之質量也較低,惟人們找不到任何脫離主序星階段的紅矮星,間接證明了宇宙年齡的存在。 目前太陽所處的主序星階段,通過對恆星演化及宇宙年代學模型的計算機模擬,已經歷了大約45.7億年。

據研究,45.9億年前一團氫分子云的迅速坍縮形成了一顆第三代第一星族的金牛t星,即太陽。這顆新生的恆星沿著距銀河系中心約27,000光年的近乎圓形軌道執行。

  太陽在其主序星階段已經到了中年期,在這個階段它核心內部發生的恆星核合成反應將氫聚變為氦。在太陽的核心,每秒能將超過400萬噸物質轉化為能量,生成中微子和太陽輻射。以這個速度,太陽至今已經將大約100個地球質量的物質轉化成了能量。

太陽作為主序星的時間大約持續100億年。   太陽的質量不足以爆發為超新星。在50~60億年後,太陽內的氫消耗殆盡,核心中主要是氦原子,太陽將轉變成紅巨星,當其核心的氫耗盡導致核心收縮及溫度升高時,太陽外層將會膨脹。

當其核心溫度升高到 100,000,000 k時,將發生氦的聚變而產生碳,從而進入漸近巨星分支,而當太陽內的氦元素也全部轉化為碳後,太陽將不再發光,成為一顆死星(black dwarf)。   地球的最終命運還不清楚。太陽變成紅巨星時,其半徑可超過1天文單位,超出地球目前的軌道,是當前太陽半徑的260倍。

然而,屆時作為漸近巨星分支恆星,太陽將會由於恆星風而失去當前質量的約30%,因而行星軌道將會外推。僅就此而言,地球也許會倖免被太陽吞噬。然而,新的研究認為地球還是會因為潮汐作用的影響而被太陽吞掉。

即使地球能逃脫被太陽熔融的命運,地球上的水將被蒸發而大氣層也會散逸。實際上,即使太陽還是主序星時,它也會逐步變得更亮,表面溫度緩慢上升。太陽溫度的上升將在9億年後導致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造成目前我們所知的生命無法生存。

其後再過10億年,地球表面的水將完全消失。   紅巨星階段之後,由熱產生的強烈脈動會拋掉太陽的外殼,形成行星狀星雲。失去外殼後剩下的只有極為熾熱的恆星核,它將會成為白矮星,在漫長的時間中慢慢冷卻和暗淡下去。

這就是中低質量恆星的典型演化過程[3]。

2樓:匿名使用者

黑洞是一種引力極強的天體,就連光也不能逃脫。當恆星的史瓦西半徑小到一定程度時,就連垂直表面發射的光都無法逃逸了。這時恆星就變成了黑洞。

說它「黑」,是指它就像宇宙中的無底洞,任何物質一旦掉進去,「似乎」就再不能逃出。由於黑洞中的光無法逃逸,所以我們無法直接觀測到黑洞。

3樓:匿名使用者

我靠 好深的題目 太陽會成超級賽亞人吧

什麼叫白矮星,白矮星是什麼

1 白矮星是恆星的一種。一個質量不超過1.4個太陽質量的主序星 恆星的中青年階段,即從恆星的中心核開始發生核聚變到恆星演變為紅巨星的階段 可能會發生超新星爆發,最後的產物就可能是白矮星。2 中子星也是恆星的一種。中子星,即是脈衝星。它們的質量與太陽相當,但半徑只有10千米,是一種具有超高密度 超高壓...

超行星中子星白矮星紅巨星黑洞各種天體之間的關係

按這個順序超新星 黑洞 中子星 紅巨星 白矮星 死亡的恆星質量是遞減的,太陽的結局是紅巨星溫度降低變成白矮星,再降變成黑矮星。超新星是恆星最輝煌的死亡方式 超超新星大 具體的恆星質量你可以參考其他的回答,但不一定對我這裡只說一定正確的,恆星的特點是質量越大,溫度越高 發藍光,溫度較低的像太陽發黃光,...

如果中子星遇到白矮星會怎麼樣,黑洞如果吸到了中子星,會怎麼樣?

不一定會怎麼樣,要看它們的質量。中子星與白矮星都是是恆星演化到末期,形成的高溫 高密度 小尺度天體,區別在於中子星的密度高於白矮星,尺度小於白矮星。中子星是經由引力坍縮發生超新星 之後,可能成為的少數終點之一。一顆典型的中子星質量介於太陽質量的1.35到2.1倍,半徑則在10至20公里之間。而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