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成吉思汗這部電視連續劇。發現蒙古族也很崇尚海東青,也信薩滿教,我記得一直都是滿族人信這些啊

2021-05-04 13:45:24 字數 5242 閱讀 6300

1樓:匿名使用者

①薩滿教的問題: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逐漸豐富與發達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出現時間非常早,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宗教。它的歷史可能與現代人類出現的時間一樣長久,甚至在文明誕生之前,即當人們還用石器打獵時這種宗教就已經存在。

它曾經長期盛行於我國北方各民族。

由於薩滿教曾流行於中國北方阿爾泰語系各民族,如通古斯語族的滿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赫哲族、錫伯族,突厥語族的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以及蒙古語族的蒙古族和達斡爾族等。

我就是蒙古族,在薩滿教的定義上,目前分為廣義和狹義兩種,讓我給你解釋:

廣義:薩滿教是原生性宗教。薩滿教不是創生的,而是自發產生的。

廣義上的薩滿教是世界的。薩滿文化是個世界性的文化現象,其流行區域集中在亞洲北部和中部,乃至歐洲北部、北美、南美和非洲,這是廣義的薩滿教。

狹義:狹義上的薩滿教為阿爾泰語系,如:維吾爾、哈薩克、塔塔爾、蒙古、錫伯等民族所信仰,最早為蒙古族信仰,其信仰主要是萬物有靈論、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

薩滿教的基本特點是沒有始祖、沒有教義、崇拜多種神靈,沒有組織、沒有固定的廟宇教堂、沒有專門的神職人員。薩滿教的主要活動是跳神。另外薩滿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薩滿教者多為女性。

②:滿族和蒙古族信仰:

語言:滿文起源於蒙文,滿文為清朝定了天下的國文.見努爾哈赤傳:

女真文到明朝中期之後逐漸失傳了,滿洲沒有文字,滿族沒有文字。釋出政令什麼怎麼辦,就用蒙古文釋出,同朝鮮一些公文用漢文,他說是說滿語,當時叫女真語,把女真語翻譯成蒙古語向蒙古釋出,又翻譯成漢語同朝鮮進行公文來往,很不方便。2023年,努爾哈赤說不行,要創立滿文,讓額爾德尼和噶蓋,說你們倆創立滿文,他們說怎麼創立,我不會呀,他們說你就把蒙古字母借用來,來拼寫滿語語音不就行了嗎,就創立了滿文。

但是剛創立不太完善,皇太極的時候又改進了一下,原來的滿文叫老滿文,無圈點的滿文,皇太極改進之後,叫加圈點滿文,也叫新滿文。這個事情不得了,滿族有了自己的文字,當時整個東北亞地區,滿-通古斯語的各個民族都沒有文字,靠著滿文記錄的材料,才使的那個時期整個滿-通古斯語的各個民族,人文社會的資料得以記錄下來。

宗教信仰:

滿族人與蒙古人共同信仰佛教和薩滿教。滿族人的家中供奉著佛各匣、祖宗板、祖宗架、木條等。在滿族人家中院裡,迎著大門立著一根六尺高神等,竿頂是風磨銅頂,包一塊紅布,竿的根部故有三塊石頭,俗稱「神石」,傳說,這些是為祭祀努爾哈赤的。

滿族人以鴉為「神」,把它供為「神鳥、聖鴉」。祭祀時要把殺下的豬鎖骨掛在神竿上讓烏鴉吃,以示祭祀烏鴉。

原始信仰:滿族人原始信仰敬狗,不殺狗,不吃狗肉,到滿族家中做客,不能把狗皮帽子放在西坑上,因為滿族人多用西炕供奉祖先,有北炕為夫,西炕為貴之俗。

薩滿教:薩滿教主張萬物有靈,以薩滿作為人靈交通的使者。崇拜的神靈包括自然神(如山神)、動物神(如馬王)、祖先神以及人間神(如關帝)。

後來滿族雖崇信佛教,然薩滿祭祀未廢,而且佛教神祗也被納入薩滿祭祀中。清初開國伊始,主祭天神。「順治初,定雲、雨、風、雷,既配饗圜丘,燕建天神壇位於先農壇南,專祀之。

雍正六年諭建風神廟」。這些受祭的物件天、地、雲、雨、風、雷都是自然神,顯然是薩滿教萬物有靈論的體現。「跳神之舉,肖初盛行,其誦祝辭者曰薩嗎,迄嘉慶時,罕用薩嗎跳神者,然其祭固未嘗廢也」。

這裡提到的薩嗎即薩滿,亦即專業巫師。說明薩滿教在嘉慶以前一直盛行,在滿族宗教信仰中佔有主導地位。滿族以西為貴,一般滿族家庭皆於西屋西坑牆高處置一木架,叫祖宗板,上供一木匣,裝有家譜和神書,神偶,祭規。

每逢家祭,此處便是掛神位的地方。供祖宗板反映了滿族的祖先崇拜觀念。

藏傳佛教:滿族還信仰佛教。由於歷史的原因,蒙古族在清朝的地位僅次於滿族,且滿蒙允許通婚。

故而,蒙古族信仰之藏傳佛教(喇嘛教)很快傳入滿族中。另外漢傳佛教對滿族也發生了影響。滿族信仰佛教出家為僧者少,信徒多居家唸佛。

供奉如來佛、觀世音菩薩等佛教神祗,建有觀音閣等佛教寺院併到佛教寺院中禮佛燒香,還願換鎖。如前所敘,佛教神祗還被納入薩滿祭禮中,甚至為孩子取名「觀音保」、「菩薩保」,可見其佛教信仰之深廣。

2樓:七色土

一樓正解!

滿族人和蒙古人在好多文化和生活方式有著共同點。有些語音詞彙也是相通的。

蒙古族的資料

3樓:匿名使用者

蒙古族是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佈,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蒙古祕史》、《蒙古**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鉅著,其中《蒙古祕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詩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蒙古族主要聚居區在內蒙古自治區,全區有蒙古和漢、回、滿、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朝鮮等50多個民族,2023年全區總人口為2386萬人,其中蒙古族421萬人。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我國北部邊疆,東西直線距離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1700多公里,面積118.3萬平方公里,約佔我國國土總面積的12.3%。

全區以高原為主,有地域遼闊的內蒙古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山脈由東到西有大興安嶺﹑陰山和賀蘭山,沙漠主要集中於西部,有巴丹吉林和騰格裡沙漠,另還有一些山地和丘陵。

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的內蒙古高原和黃河大灣以南的鄂爾多斯高原地勢平坦,海拔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大部有植物覆蓋,分佈著呼倫貝爾﹑錫林郭勒﹑科爾沁﹑烏蘭察布﹑鄂爾多斯和烏拉特等全國著名的草原,是我國著名的天然牧場。全區草原面積達8700公頃,可利用的草場面積6800公頃,佔全國可利用草場面積的1/5。畜群以羊、牛為主,其次為馬、駱駝等。

4樓:匿名使用者

湛藍的天,潔白的雲,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星星點點的蒙古包點綴其中。這就是世上少有的未被汙染的內蒙古大草原。

在內蒙古,你可以零距離接觸草原民族,體驗草原文化,感受民族風情。在這個成吉思汗曾馳騁過的地方,還有更多令人神往的古老傳說,以及許許多多神祕的地方。

歐洲人的「東方神話」——元上都

七百多年前,蒙古貴族在大草原上建立了一座都城,它就是後來的元朝陪都——元上都。幾經擴建,元上都逐漸成為當時中國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

每年從初夏到深秋,元朝皇帝都來此消暑、狩獵、處理政務,前來朝覲的各國使節、王公大臣、鉅商大賈雲集上都,使其成為一個影響亞、歐兩大洲的國際性大都會。馬可·波羅父子就曾在這裡受到忽必烈的召見。

《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上都是忽必烈大汗建造的都城,大理石和各種美麗的石頭建造的宮殿設計精巧,裝飾豪華,令人歎為觀止。該宮殿的所有殿堂和房間裡都鍍了金,裝飾得富麗堂皇。」元上都也因此被歐洲人稱為「東方神話」。

中原漢文化、北方蒙古族文化,在這裡做到了完美結合。漢人設計的這座都城,佈局合理、選址絕佳、守備設計合理。一個專門研究元上都遺址的專家稱,它在總體佈局上即體現了漢族傳統的城市佈局觀念,又考慮了蒙古族遊牧生活的特點,是富有遊牧文化特色的草原都市。

罕見的冰川石林

大興安嶺餘脈向西部草原過渡的時候,岩漿活動、冰川運動以及自然風蝕,最終就形成了世界罕見的花崗岩石林——克什克騰旗的阿斯哈圖花崗岩石林。

還沒看夠銀白色的白樺樹和雜花片片的草地構成的景色,平坦的草地上就突然巍峨高聳起許多石柱。或是三五成群,或是獨柱擎天。臥駝、箭石、拴馬柱、秀女望月,天然造化加上後人的想象,便成了種種獨特景觀。

這裡的石林通體為堅硬的花崗岩石,遠看恰似千層餅。石林頂部有冰臼分佈,這在海內外尚屬首次發現。在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的同時,它也已成為研究古地質和古地貌變遷難得的科研資料。

因為人跡稀少,森林面積大,這裡的人說,他們現在還能經常看到野生的狍子、黃羊、鹿、狼。雨後,在樹林中採摘蘑菇,或者尋找野鹿角也是很有情趣的事。話音末了,當地人指著遠出的一片片山脈說,那邊就是著名的大興安嶺。

成吉思汗的「天賜之石」

巴林石是巴林右旗的特產,質地純淨而溼潤,色澤豐富而豔麗,被稱為「中國四大印石」之一。其中,巴林雞血石算的上是其中的極品,質地溫潤堅實,石上「血跡」斑斑,聚散有致,光彩照人,猶如紅霞映月,錦上添花。它更是難得的欣賞、雕刻、收藏用石。

相傳,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各部的慶功宴上,屬下獻上一隻巴林石碗,大汗用它盛滿美酒,頻頻舉杯,不住地稱讚,「天賜之石!」。

蒙古族的風俗

5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祭騰格里汗蒙古語音譯,騰格里汗意為「天帝」。蒙古人薩滿教觀念之一。指上層世界,即天上;又指主宰一切自然現象的「先主」;還包含「命運」的意思。

祭天帝「騰格里汗」是蒙古族人要祭典之一。祭天分以傳統奶製品上供的「白祭」和以宰羊血祭的「紅祭」兩種祭法。近代東部盟旗的民間祭天活動,多在七月初七或初八進行。

祭火蒙古人的牧民、獵民十分崇拜火,這是因為他們的祖先篤信具有自然屬性和萬物有靈觀念的薩滿教,認為火是天地分開時產生的,於是對「渥德噶賴汗·額赫」(火神母)更加崇敬。祭火分年祭、月祭。

年祭在陰曆臘月二十三舉行,在長者的主持下將黃油、白酒、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裡,感謝火神爺的庇佑,祈禱來年人畜兩旺、五穀豐登、吉祥如意。月祭常在每月初

一、初二舉行。此外還有很多有關火的禁忌反映蒙古人對火的崇敬,如不能向火中潑水,不能用刀、棍在火中亂搗,不能向火中吐痰等。

祭敖包祭敖包是蒙古人自古流傳下來的宗教習俗,在每年水草豐美時節舉行。敖包是石堆的意思。即在地面開闊、風景優美的山地高處,用石頭堆一座圓形實心塔,頂端立繫有**布條或牲畜毛角的長杆。

屆時,供祭熟牛羊肉,主持人致禱告詞,男女老少膜拜祈禱,祈求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祭祀儀式結束後,常舉行賽馬、射箭、摔跤等競技活動。敖包祭是蒙古人為紀念發祥地額爾古納山林地帶而形成,表示對自己祖地的眷戀和對祖先的無限崇敬。

這一信奉薩滿教時最重要的祭掃儀式,現已演變成了一年一度的節日活動。

蒙古族,是主要分佈於東亞地區的一個傳統遊牧民族,是中國的少數民族之一,同時也是蒙古國的主體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羅斯等亞歐國家也有分佈,鄂溫克族和土族也有時被認為是蒙古族的分支。

蒙古族始源於古代望建河(今額爾古納河)東岸一帶。13世紀初,以成吉思汗為首的蒙古部統一了蒙古地區諸部,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民族共同體。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為生計。過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儘管這種生存方式在現代社會被弱化,但仍然被視作蒙古族的標誌。

蒙古族在科學文化事業上比較發達,而且**、舞蹈也在藝術上居於相對顯赫的地位。

《蒙古祕史》、《蒙古**史》、《蒙古源流》被稱為蒙古族的三大歷史鉅著,其中《蒙古祕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世界著名文化遺產。英雄史詩《江格爾》是中國的三**詩之一。

新加坡電視連續劇《浮沉》,新加坡電視連續劇《浮沉》劇照及演員名單

新加坡電視劇 浮沉 的主題歌 不夜城傳奇 徐小鳳 大地不曾沉睡過去 仿似不夜城這裡燈火通明 是誰開始第一聲招呼 打破了午夜的沉寂 空中瀰漫著海的氣息 叫賣的吶喊響著生活的迴音 遍地忙忙碌碌的腳印 寫的是誰人一生的傳奇 傳奇將改變命運 要在忙忙人海中掀起風雲 有誰明白 高飛的心 狂笑聲中依稀見舊影 莫...

介紹幾部連續劇,給介紹幾部電視連續劇

你爸爸 都是差不多你說的那類 暗算。潛伏。羊城暗哨。血色迷霧。征服 幾部 你 有些有點舊,但是好看嘛 洗冤錄12 歐 談判專家 歐 大唐雙龍傳。隔世追兇。尋秦記。法政2 歐 賭場風雲 歐 施公奇案 歐 緝私群英 陀槍師姐3 聊齋 賭場風雲 給介紹幾部電視連續劇 功夫熊貓。暮光之城 暮光之城2新月 經...

電視連續劇《神話》的演員表

胡 歌 易小川 bai蒙毅 張 世 du 高要 zhi趙高 現代任 泉 dao易大川 張內 萌 高嵐 徐 敏 易所容 長許娣 易媽媽 趙聰 羅拉 古代白 冰 玉漱公主 張 萌 虞姬 小月 譚 凱 項羽 李易祥 劉邦 陳紫函 呂雉 金 莎 呂素 陳啟國 呂公 周野芒 范增 董子午 項梁 丁子峻 蒙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