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沼澤的形成原因

2021-05-02 08:47:19 字數 4802 閱讀 6440

1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沼澤的科學定義,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看法。因為沼澤是一種複雜的自然綜合體,各地沼澤的成因和型別不同,加之研究者從不同的目的和角度出發,所以給它下的定義也就不同。有的學者認為,沼澤是地表經常過溼,水分停滯或微弱流動的地段,其上部主要生長著特殊的沼澤植被,有泥炭的形成和累積。

有的學者認為,泥炭不僅是沼澤最主要的特徵,還必須有一定厚度的泥炭層,即沼澤植物活根達不到泥炭下部的礦質土層時才是沼澤否則,就是沼澤化土地。甚至有人提出泥炭的具體厚度,即地表覆蓋的泥炭層,在自然狀態下至少有30釐米厚,或疏幹狀態下有20釐米厚的地段才是沼澤。但是,有的學者則認為,形成沼澤的關鍵是水分條件,沼澤可能有泥炭的形成和堆積,也可能沒有泥炭的堆積。

上述種種對沼澤看法的主要不同點在於強調有無泥炭。我們認為沼澤不一定有泥炭形成,在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都分佈著沒有泥炭的沼澤,有泥炭的沼澤應是沼澤中的一種型別。經過多年的考察實踐,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我們認為沼澤應具有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的3個特徵:

地表多年積水或土壤處於過溫狀態;主要生長著沼生植物和溼生植物;有泥炭的形成和累積,或土壤僅具有嚴重潛育化形成的明顯潛育層。如果只有地表積水或土壤過溼,沒有沼澤植被的生長,只能成為湖泊或鹽鹼溼地。如果地表或土壤中沒有足夠的水分條件,也就不可能生長沼生和溼生植物,也就不成其為沼澤了。

所以,沼澤的定義應該是,地表多年積水或土壤過溼的地段,其上主要生長著沼生植物,其下有泥炭的堆積,或土壤具有明顯的潛育層。

沼澤地的形成,有各種原因。

首先 在氣候溼潤的地區,河水挾帶著泥沙流入湖泊,由於水面突然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泥沙在湖邊沉積下來,形成淺灘。一部分細小的物質,隨著水流漂到湖泊開敞的地方,沉澱到湖底。這樣年深月久,就使湖泊變得越來越淺。

並且隨著湖水深淺的不同,各種水生植物逐漸繁殖起來。在沿岸淺水區,生長著蘆葦、香蒲;在較深的地帶,往往生長著睡蓮、浮萍、水浮蓮;在湖泊的深處,生長著眼子菜等各種藻類。這些植物不斷生長、死亡,大量腐爛的植物殘體,不斷地在湖底堆積,逐漸形成泥炭。

隨著湖底的逐漸淤淺,又有新的植物出現,並從四周向湖心發展,湖泊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淺。當湖泊中的沉澱物增大到一定的限度時,原來水面寬廣的湖泊就變成淺水汪汪、水草叢生的沼澤了。

沼澤除了是由湖泊演變而成的,還有以下幾種情況:

低窪平原上的河流沿岸,在河水淺、流速慢的情況下,可以生長水草而逐漸形成了沼澤。在沿海的低地,反覆被海水淹沒,海灘上雜草、蘆葦叢生,也可形成鹽沼澤。有些高原、高山地區,由於冬季地面積雪,到次年春夏季節冰雪融化,地面積水,短草和苔蘚植物雜生,也可形成沼澤。

在森林地區,枯枝落葉在林下不斷堆積,好像給地面蓋了一層很厚的被子,它既能大量積蓄雨水,又可減少土壤蒸發,保持著過度溼潤的狀態。又因為碳化過程的進行,土壤中大部分的礦物養分被淋失,造成草木死亡,而代之以繁茂的苔蘚植物。苔屬植物能保留大量水分,使植物殘體的分解過程減慢,泥炭開始堆積,逐漸形成沼澤。

在我國大、小興安嶺的森林中,就可以看到這種森林沼澤化的現象。

在有些過於溼潤的地區,雜草大量繁殖,形成厚實的草層,使土壤通氣狀況變壞,碳分逐漸減少,原有植物漸趨衰亡,生長莎草、水蘚等植物。這些喜溼性植物,有很強的蓄水能力,因此更加強了溼潤狀況,草甸沼澤化得以迅速發展。四川西部的草地,有一部分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然,地質演變,湖泊由於堆積植物、沙土形成沼澤。森林因為樹頁或草木堆積和貯水作用形成沼澤。

下面是我國的一些沼澤分佈及分類:

(1)沼澤溼地。中國的沼澤約1197萬公頃,主要分佈於東北的三江平原、大小興安嶺、若爾蓋高原及海濱、湖濱、河流沿岸等,山區多木本沼澤,平原為草本沼澤。?三江平原位於黑龍江省東北部,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沖積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淡水沼澤分佈區,2023年尚存沼澤約113萬公頃。

三江平原無泥炭積累的潛育沼澤居多,泥炭沼澤較少。沼澤普遍有明顯的草根層,呈海綿狀,孔隙度大,保持水分能力強。本區資源利用以農業開墾,商品糧產出為主。

大、小興安嶺沼澤分佈廣而集中,大興安嶺北段沼澤率為9%,小興安嶺沼澤率為6%,該區沼澤型別複雜,泥炭沼澤發育,以森林沼澤化、草甸沼澤化為主,是我國泥炭資源豐富地區之一。?若爾蓋高原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邊緣,是我國面積最大、分佈集中的泥炭沼澤區。特別市黑河中、下游閉流和伏流寬谷,沼澤佈滿整個谷底,泥炭層深厚,沼澤率達20%--30%。

本區以富營養草本泥炭沼澤為主,複合沼澤體發育。若爾蓋高原是我國重要的草場。?海濱、湖濱、河流沿岸主要為蘆葦沼澤分佈區。

濱海地區的蘆葦沼澤,主要分佈在長江以北至鴨綠江口的淤泥質海岸,集中分佈在河流入海的沖積三角洲地區。我國較大湖泊周圍,一般都有寬窄不等的蘆葦沼澤分佈。另外,無論是外流河還是內流河,在中下游河段往往有蘆葦沼澤分佈。

(2)湖泊溼地。中國的湖泊具有多種多樣的型別並顯示出不同的區域特點。據統計,全國有大於1平方公里的天然湖泊2711個,總面積約90864平方公里。

根據自然條件差異和資源利用、生態治理的區域特點,中國湖泊劃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東部平原地區湖泊,主要指分佈於長江及淮河中下游、黃河及海河下游和大運河沿岸的大小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696個,面積21171.

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3.3%。著名的五大淡水湖-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和巢湖即位於本區。

該區湖泊水情變化顯著,生物生產力較高,人類活動影響強烈。資源利用以調蓄滯洪、供水、水產業、圍墾種植和航運為主。?蒙新高原地區湖泊。

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724個,面積19544.6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21.5%。

本區氣候乾旱,湖泊蒸發超過湖水補給量,多為鹹水湖和鹽湖。資源利用以鹽湖礦產為主。?雲貴高原地區湖泊。

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60個,面積1199.4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1.3%,全系淡水湖。

該區湖泊換水週期長,生態系統較脆弱。資源利用以灌溉、供水、航運、水產養殖、水電能源和旅遊景觀為主。?青藏高原地區湖泊。

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091個,面積44993.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9.5%,本區為黃河、長江水系和雅魯藏布江的河源區,湖泊補水以冰雪融水為主,湖水入不敷出,幹化現象顯著,近期多處於萎縮狀態。

該區以鹹水湖和鹽湖為主,資源利用以湖泊的鹽、鹼等礦產開發為主。?東北平原地區與山區湖泊。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140個,面積3955.

3平方公里,約佔全國湖泊總面積的4.4%。本區湖泊汛期(6-9月)入湖水量為全年水量的70-80%,水位高漲;冬季水位低枯,封凍期長。

資源利用以灌溉、水產為主,併兼有航運發電和觀光旅遊之用。

(3)河流溼地。中國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多條,流域面積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約1500條。因受地形、氣候影響,河流在地域上的分佈很不均勻。

絕大多數河流分佈在東部氣候溼潤多雨的季風區,西北內陸氣候乾旱少雨,河流較少,並有大面積的無流區。從大興安嶺西麓起,沿東北、西南向,經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岡底斯山,直到中國西端的國境,為中國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界線。分界線以東以南,都是外流河,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65.

2%,其中流入太平洋的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58.2%,流入印度洋的佔6.4%,流入北冰洋的佔0.

6%。分界線以西以北,除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屬內陸河,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34.8%。

在外流河中,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河流,都是源遠流長、水量很大、蘊藏巨大水利資源的大江大河,主要有長江、黃河、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等;發源於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豫西山地、雲貴高原的河流,主要有黑龍江、遼河、灤海河、淮河、珠江、元江等;發源於東部沿海山地的河流,主要有圖們江、鴨綠江、錢塘江、甌江、閩江、贛江等,這些河流逼近海岸,流程短、落差大,水量和水力資源比較豐富。我國的內陸河劃分為新疆內陸諸河、青海內陸諸河、河西內陸諸河、羌塘內陸諸河和內蒙古內陸諸河五大區域。內陸河的共同特點是徑流產生於山區,消失於山前平原或流入內陸湖泊。

在內陸河區內有大片的無流區,不產流的面積共約160萬平方公里。中國的跨國境線河流有:額爾古納河、黑龍江干流、烏蘇里江流經中俄邊境;圖們江、鴨綠江流經中朝邊境;黑龍江下游經俄羅斯流入鄂霍次克海;額爾齊斯河匯入俄境內的鄂畢河;伊犁河下游流入哈薩克境內的巴爾喀什湖;綏芬河下游流入俄境內經海參崴入海;西南地區的元江、李仙江和盤龍江等為越南紅河的上源,瀾滄江出境後稱湄公河,怒江流入緬甸後稱薩爾溫江,雅魯藏布江流入印度稱布拉馬普特拉河,藏西的朗欽藏布、森格藏布和新疆的奇普恰普河都是印度河的上源,流經印度、巴基斯坦入印度洋。

還有上游不在中國境內的如克魯倫河自蒙古境內流入中國的呼倫湖等。

(4)淺海、灘塗溼地。中國濱海溼地主要分佈於沿海的11個省區和港澳臺地區。海域沿岸約有1500多條大中河流入海,形成淺海灘塗生態系統、河口灣生態系統、海岸溼地生態系統、紅樹林生態系統、珊瑚礁生態系統、海島生態系統等六大類、30多個型別。

濱海溼地以杭州灣為界,分成杭州灣以北和杭州灣以南的兩個部分。?杭州灣以北的濱海溼地除山東半島、遼東半島的部分地區為岩石性海灘外,多為沙質和淤泥質型海灘,由環渤海濱海和江蘇濱海溼地組成。黃河三角洲和遼河三角洲是環渤海的重要濱海溼地區域,其中遼河三角洲有集中分佈的世界第二大葦田--盤錦葦田,面積約7萬公頃。

環渤海濱海尚有萊州灣溼地、馬棚口溼地、北大港溼地和北塘溼地,環渤海溼地總面積約600萬公頃。江蘇濱海溼地主要由長江三角洲和黃河三角洲的一部分構成,僅海灘面積就達55萬公頃,主要有鹽城地區溼地、南通地區溼地和連雲港地區溼地。杭州灣以南的濱海溼地以岩石性海灘為主。

其主要河口及海灣有錢塘江口-杭州灣、晉江口-泉州灣、珠江口河口灣和北部灣等。在海灣、河口的淤泥質海灘上分佈有紅樹林,在海南至福建北部沿海灘塗及臺灣島西海岸都有天然紅樹林分佈區。熱帶珊瑚礁主要分佈在西沙和南沙群島及臺灣、海南沿海,其北緣可達北迴歸線附近。

目前對淺海灘塗溼地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式有:灘塗溼地圍墾、海水養殖、鹽業生產和油氣資源開發等。

(5)人工溼地。中國的稻田廣佈**帶與熱帶地區,淮河以南廣大地區的稻田約佔全國稻田總面積的90%。近年來北方稻區不斷髮展,稻田面積有所擴大。

全國現有大中型水庫2903座,蓄水總量1805億立方米。另外,人工溼地還包括渠道、塘堰、精養魚池等。

大致就是這樣了,不知是否符合你的要求,願你好運

沼澤和溼地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形成積沼澤 溼地 的原因

沼澤地的形成,有各種原因。由湖泊演變而成。在氣候溼潤的地區,河水挾帶著泥沙流入湖泊,由於水面突然變寬,水流速度減慢,泥沙在湖邊沉積下來,形成淺灘。一部分細小的物質,隨著水流漂到湖泊開敞的地方,沉澱到湖底。這樣年深月久,就使湖泊變得越來越淺。並且隨著湖水深淺的不同,各種水生植物逐漸繁殖起來。在沿岸淺水...

沼澤的形成條件,沼澤是怎麼形成的?

1 沼澤中生長有大量喜溼性和喜水性的沼生植物。由於水多,沼澤地土壤缺氧,在厭氧條件下,植物黴爛後分解緩慢,呈半分解狀態,最終形成泥炭,再加上泥沙的大量堆積,就會逐漸演變成沼澤。2 在一些高原山地等地區,因為地面長時間被積雪覆蓋,到次年春夏季節積雪冰川融化,形成大量的積水,使得大面積的短苔蘚植物雜生,...

沼澤是怎麼形成的,沼澤是如何形成的?

沼澤溼地是地表陸域與水域雙向生態演化過程的表現形式,按沼澤的初始形成原因可分陸域沼澤化和水域沼澤化,陸域沼澤化又分草甸沼澤化和森林沼澤化兩種途徑。通常,在構造格局未發生大變動的情況下,氣候向溼潤方向轉化時,陸域沼澤化得以拓展,氣候向乾旱方向轉化時,水域沼澤化過程更利於進行。1 草甸沼澤化,陸域草甸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