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是什麼意思 請朋友們幫忙解釋一下

2021-04-24 22:53:57 字數 5724 閱讀 9905

1樓:西大柚子吖

處暑就是「出暑」,意思是炎熱的暑天結束了,天氣開始轉涼。

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十四個專節氣,時間是在每年公曆8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0°。處屬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溫度逐漸下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黍、稷、稻、粱類農作物開始成熟。

2樓:匿名使用者

就是熱到底了,開始天氣轉涼

3樓:網資精英黎明

應該就是最熱的時候吧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是什麼意思?

4樓:卑微式迷戀

處暑即為「出暑」,是抄

炎熱離開的意思bai,意味著即將進入du氣象意義的秋zhi天。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dao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5樓:匿名使用者

處暑,bai即為「出暑」,是炎熱離du開的意思。

zhi處暑是農

dao歷二十四節氣之版

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權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6樓:放風箏與貓

處暑的意bai義是"夏天暑熱正du

式終止"。所以有俗zhi語說:爭dao秋奪暑,是指立秋版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權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

儘管早晚已有些濃重的涼意,北京地區白晝的時間也減少到了13小時25分鐘。

處暑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林果和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民加緊採摘,搶抓農時,進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處暑以後,氣溫日夜差別增大,由於夜寒晝暖,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因而莊稼成熟很快。

7樓:匿名使用者

公務員常識,二十四節氣中,「處暑」的意思是什麼

8樓:匿名使用者

「處暑」表示炎熱的天氣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起來。「處」表示終止、躲藏之意。

9樓:匿名使用者

表示天氣不熱了,變得涼爽。

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是什麼意思?

10樓:匿名使用者

公務員常識,二十四節氣中,「處暑」的意思是什麼

11樓:出綠柳本燕

處暑copy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

太陽到達黃經150°時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我國將處暑分為三候:「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此節氣中老鷹開始大量捕獵鳥類,天地間萬物開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類農作物的總稱,「登」即成熟的意思。

12樓:鹹玉花翠午

處暑,即為「出復暑」,是炎熱

制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處暑節氣,單單用氣溫開始走低來描述是不夠的。氣溫走低僅是其中的一個現象。產生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首先應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出拳出腳,小露鋒芒。

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雲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雲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其間就有「出遊迎秋」之意。

13樓:蔡芙勵庚

「處暑」表示炎熱的天氣結束,天氣將變得涼爽起來。「處」表示終止、躲藏之意。

二十四節氣中處暑屬於哪個季節呢?

14樓:輝兔兔

二十四節氣中處暑屬於秋季,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的意思。

處暑,回二十四節氣之一,為每年的答8月23日或24日。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50°,雖然氣溫仍高,但是冷空氣南下次數開始增多,氣溫下降會逐漸明顯。

處暑以後,中國除華南和西南地區外,大部分地區雨季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尤其是華北、東北和西北地區必須抓緊蓄水、保墒,以防秋種期間出現乾旱而延誤冬作物的播種期。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也就是說是炎熱的夏天將過去,到此為止了。處暑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雨季將結束,降水逐漸減少。

15樓:幾米

屬於秋季。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內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容歷8月23日。處暑時氣溫下降,有雷暴天氣。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16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處暑的氣候特點

二十四節氣中處暑屬於那個季節呢

17樓:匿名使用者

處暑的「處」字,為結束的意思,至暑氣即將結束,天氣逐漸變涼,在節氣上的意義是指夏季暑天的結束,秋季的開始。

俗語說:爭秋奪暑,是指立秋和處暑之間的時間,雖然秋季在意義上已經來臨,但夏天的暑氣仍然未減,尤其是南方,在處暑節氣的時候仍然會覺得十分炎熱,甚至還可能再度體驗高溫。

古人將處暑節氣分為三候,其中一候鷹乃祭鳥;二候天地始肅;三候禾乃登。」意思是到了處暑節氣以後,老鷹就要開始大量捕食飛鳥了。之後秋意漸濃了,天地萬物也因為感受到了涼意而開始凋零了。

等到十天以後像黍、稷、稻、粱等禾類農作物馬上就要成熟了,即將要迎來豐收季了。

18樓:摩羯

處暑屬於秋季,處暑是溫度下降的一個轉折點。處暑前後,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還處於夏季,但是這時冷空氣南下次數開始增多,氣溫下降逐漸明顯。

處暑時節,由於氣候漸乾燥,很多人會感到早晨起床時嗓子發乾,**乾燥,即使飲用一大杯水,也難以解渴。人們往往對夏秋之交的冷熱變化不很適應,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呼吸道、腸胃炎、感冒等疾病,故有「多事之秋」之說。

19樓:詠love米

二十四節氣分別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   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隻差一兩天

24節氣的由來及其意義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文化遺產,它能反映季節的變化,指導農事活動,影響著千家萬戶的衣食住行。由於2023年來,我國的主要政治活動中心多集中在黃河流 域,二十四節氣也就是以這一帶的氣候、物候為依據建立起來的。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多變,故二十四節氣對於很多地區來講只是一種參考。

從二十四節氣的字面含義來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四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

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後。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

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長短相等。「分」即平分的意思。

這兩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公曆每年的2月18日前後為雨水。

驚蟄——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動物。這時氣溫回升較快,漸有春雷萌動。每年公曆的3月5日左右為驚蟄。

清明——含有天氣晴朗、空氣清新明潔、逐漸轉暖、草木繁茂之意。公曆每年大約4月5 日為清明。 穀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穀類作物的生長。

公曆每年4月20日前後為穀雨。 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大約每年公曆5月21日這天為小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種開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 小暑、大暑、處暑——暑是炎熱的意思。

小暑還未達最熱,大暑才是最熱時節,處暑是暑天即將結束的日子。它們分別處在每年公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

每年公曆的9月7日前後是白露。 寒露——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開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

小雪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大雪則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氣進一步變冷,小寒還未達最冷,大寒為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公曆1月5 日和該月的20日左右為小、大寒。

為什麼是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太陽在黃道(即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來劃分的。視太陽從春分點(黃經零度,此刻太陽垂直照射赤道)出發,每前進15度為一個節氣;執行一週又回到春分點,為一迴歸年,合360度,因此分為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4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

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名稱和順序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裡面。

二十四節氣各是什麼意思,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夏至和立夏不是一個意思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 仲夏 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 太初曆 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執行15度所經歷的時...

二十四節氣歌什麼意思,二十四節氣歌的含義

二十四節氣歌是指 原產生於黃河流域一帶,它具體地反映了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和氣候關係。但由於二十四節氣能反映農時季節,便於人們分段掌握農事活動,便在全國各地流傳開了。各地農民在應用二十四節氣的過程中,結合本地地區氣候情況來安排農事,充實和豐富了二十四節氣的內容,使二十四節氣在各個地區都得到了因地制...

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有什麼特性,二十四節氣中的驚蟄是什麼意思啊?

驚蟄在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345度時為 驚蟄 蟄 是 藏 的意思。驚蟄 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於土中冬眠的動物。我國各地春雷始鳴時間各不相同,驚蟄始雷 說法則與沿江江南地區氣候規律相吻合。驚蟄時節正是 九九 豔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 西北地區仍是銀裝素裹的冬日外,大部分地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