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傳統俗樂舞《清商樂》指的是什麼

2021-04-22 03:53:16 字數 6180 閱讀 2820

1樓:漫閱科技

《清商樂》是漢

copy、魏、晉、南

bai北朝時期中原傳統

du俗樂舞的總稱。「清zhi商」的名稱,漢代就已dao經有了。《後漢書·仲長統傳》載:

「彈南風之雅操,發清商之妙曲。」《清商樂》名稱的**歷來說法不一。一種說法是「清商」原名「清樂」,是「九代遺聲」,並且和「相和歌」中的「相和三調」有關,即平調、清調、瑟調。

另一說法是「清商」**於古代的《商歌》。《漢書·禮樂志》記哀帝時有罷樂府之舉,其中就有商樂鼓員14人。魏晉之後,《清商樂》成為傳統樂舞的代表,所以《樂府詩集·清商曲辭》才說:

「《清商樂》……並漢魏以來舊曲,其辭皆古調及魏三祖所作。」這裡的「古調」,當為先秦時期的民間俗樂舞。張衡在《西京賦》裡記載漢代女樂表演《清商樂》時說:

「歷掖庭,適歡館。……祕舞更奏,妙材騁伎,妖蠱豔夫夏姬,……嚼清商而卻轉,增蟬娟以此豸。」薛綜註釋曰:

「清商鄭音,鄭音即俗樂也。」

由此,說明《清商樂》是一種以「古調」為依據,濫觴於先秦,發端於漢,盛於曹魏時期的樂舞,其特點是集中了漢魏以來民間俗樂舞的精華。

歷史上隋唐樂舞《清樂》有過哪些記載?

2樓:漫閱科技

即《清商樂》。《舊唐書·**志》中記載:「《清樂》者,南朝舊樂也,永嘉之亂,五都淪覆,遺聲舊制,散落江左,宋、樑之間,南朝文物,號為最盛,人謠國俗,亦世有新聲。

後魏孝文、宣武,用師淮、漢,收其所獲南音,謂之《清商樂》。隋平陳,因置清商署,總謂之《清樂》。」又有,「《清樂》者,九代之遺聲,其始即相和三調是也,並漢魏已來舊曲。

其辭皆古調及魏三祖所作。自晉朝播遷,其音分散,苻堅滅涼得之,傳於前後二秦。……故王僧虔論三調歌曰:

今之《清商》,實由銅雀。魏氏三祖,風流可懷。京洛(魏晉)相高,江左(南朝)彌重。

而情變聽改,稍復冷落。十數年間,亡者將半。」由此可知,《清商樂》主要是漢、魏、兩晉及南北朝以來長期流傳民間而後被宮廷採用的中原傳統樂舞。

隋代的《持鼓雙舞伎》陶俑,二人均作謙恭禮讓之態,似乎在同一**節拍裡撤步後退,但二舞者手臂姿態稍有不同。有學者認為可以將其視作《清商樂》的形象。與此類似的還有江蘇揚州唐城出土的「斷臂舞俑」、湖北武昌唐代墓中的女樂舞俑等。

隋唐時期的樂舞分為幾種型別

3樓:飛喵某

隋唐時期樂舞就型別上來分主要為健舞和軟舞兩種。

唐朝是中國舞蹈發展的繁盛時期,不僅有自娛的民族舞蹈還有大量的表演性舞蹈,朝廷設教坊司,專門訓練舞優,唐皇室亦有不少成員喜愛舞蹈。

1、風格特點劃分的。

唐代對歌舞的分類比前代更為細膩有按風格特點來分的健舞和軟舞類別,軟舞動作偏柔,健舞則剛健有力,常會以刀劍等兵器作為道具。

軟舞還有讚美龍女的凌波曲,由盛唐著名舞人謝阿蠻依舞曲編舞表演的,深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喜愛;又有唐懿宗的伶官李可及編創的「菩薩蠻舞」是表現佛國仙女的美音妙舞,還有驚鴻舞等。

2、以結構劃分。

有以結構的嚴謹和統一歸類的歌舞大麴,楊太真(楊貴妃)其中霓裳羽衣舞最為著名,據說就是唐玄宗在夢中看到仙女們的翩翩舞姿,又聽到仙樂飄飄,而記載流傳下來的。

3、以故事情節劃分。

有以故事情節歸類的歌舞戲;有從用途和表演方式歸類且用於宮廷朝會、宴饗的宮宴舞,如七部伎、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等。

4、不能歸類的。

其他不能歸類的名舞如「何滿子」、「嘆百年」等都是在當時興盛有深遠影響力的。健舞著名有公孫大娘的刀舞及由西域朝人傳來的胡旋舞、胡騰舞等。

4樓:喵古醬

軟舞健舞,健舞是從外面傳進來的。。

唐代的九部樂,十部樂是建立在隋代的什麼基礎之上

5樓:匿名使用者

1、《十部樂》是唐朝初期,在隋末《九部樂》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宮廷宴樂。在貞觀十六年完成。

2、歷史形成

1)隋代開皇初(約581~585)制七部樂:

①《國伎》、

②《清商伎》、

③《高麗伎》、

④《天竺伎》、

⑤《安國伎》、

⑥《龜茲伎》、

⑦《文康伎》(即《禮畢》)。

2)隋大業中(605~608),增《康國伎》、《疏勒伎》成九部樂,並將《清商》列為首部,改《國伎》為《西涼伎》。

3)唐初,繼承隋《九部樂》,樂制舞制依舊。

貞觀十一年(637)廢《禮畢》。

貞觀十四年(640)將唐代創作歌頌唐朝興盛的《燕樂》列為第1部。貞觀十六年唐太宗宴百寮,加奏《高昌伎》,始成十部樂。

宮廷設定這些樂部的目的,是為了顯示國力的強盛。樂部安排,除《燕樂》、《清商》兩部外,其餘八部都是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但是代表中原傳統樂舞的《清商》部,內容十分豐富。

武則天時尚存60多曲。另8部,總共22曲。這些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大多在南北朝時代已經傳入中原。

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地方色彩。以地名、國名為樂部名稱,絕大部分曲名是音譯。舞蹈服飾是美化的民族服裝。

6樓:半塘無水

南北朝是一個戰亂動盪的時代,漢族的政治中心轉移到江南,其他民族大量湧入中原地區。由於民族的遷徒雜居,文化交流頻繁,互相滲透融化,為隋唐樂舞的繁盛提供了重要條件。

隋朝統一中國後,集中整理了魏晉及南朝盛行的《清商樂》,和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的兄弟民族及外國樂舞,制定了七部樂,後來又增為九部樂。唐代繼承了隋的九部樂,並在此基礎上增刪成十部樂。

隋、唐宮廷設定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的目的,一方面是供統治者娛樂,更重要的是顯示國家強盛。這些樂部於太常寺而不屬於教坊,就更說明它們的政治作用大於娛樂作用,禮儀性重於表演性。

凡是宮廷舉行大宴,都要奏十部伎。如群臣朝賀皇帝舉行宴會,招待兄弟民族使者,為皇帝祝壽,慶豐收舉行大宴(即賜酺),為皇后立寺,歡迎玄奘從西域返長安……等,都要整套地演出各部樂舞。而每部樂舞的演出制度,如舞者大數、服裝、樂人服飾、人數、所用樂器,以及哪一部樂採用哪些舞曲、歌曲、解曲等,都有所規定。

七部樂、九部樂、十部樂中所包括的節目,大都是各地的民族民間樂舞,弘以地名、國名為樂部名稱,因而儲存了相當濃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它們雖用於宮廷宴享、典禮,卻都來自民間。其制定、增刪和變遷的情況是這樣的:

隋代開皇(公元581至600年)初制定了七部樂,包括

一、《國伎》;

二、《清商伎》(即漢代傳統樂舞);

三、《高麗伎》;

四、《天竺伎》;

五、《安國伎》;

六、《龜茲伎》;

七、《文康伎》(《禮華》,漢族面具舞)。

隋煬帝大業(公元605至618年)中,又增加了《康國伎》和《疏勒伎》,成為九部樂。並把《清樂》列為第一部,《國伎》改為《西涼伎》。

唐高祖武德(公元618廷626年)初,繼承了隋代的九部樂,樂制、舞制都依歸。到唐太宗貞觀十一年(637年),廢除了《禮華》;貞觀十六年十一月,他宴百寮,加奏《高昌伎》,自此以後,才成為十部樂,包括

一、《燕樂》;

二、《清樂》;

三、《西涼樂》;

四、《天竺樂》;

五、《高麗樂》;

六、《龜茲樂》;

七、《安國樂》;

八、《疏勒樂》;

九、《康國樂》;

十、《高昌樂》。

隋朝禮樂機構是什麼

7樓:蘇嘉愛娛樂

是太常寺。

太常寺是封建社會中掌管禮樂的最高行政機關,秦時稱奉常。漢景帝六年 (公元前151年)改稱太常(《漢書·百官公卿表》)。漢以後改稱太常寺、太常禮樂官等。

太常卿下屬職官與**密切相關的為太常博士,協律都尉(校尉),太樂署的令、丞,以及漢以後建置的鼓吹署令、丞,清商署(部)的令或丞等。

與禮樂儀制有關的**為太常博士,或稱太樂祭酒、太樂博士。兼及樂制和歷算的**。視地位高低稱協律都尉(校尉)、協律中郎將、協律郎、雅樂部、鐘律令、鐘律郎等。

其中的協律都尉、鐘律令常常就是太樂令。太常所屬個署、局、部的分並關係,因朝代和主管。

擴充套件資料

太常是中國古代朝廷掌宗廟禮儀之官。本名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為太常;一說西漢初名太常,惠帝改為奉常,景帝時恢復舊稱。新莽改名秩宗。

東漢複稱太常。秦時稱奉常,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為太常,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

其屬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藥、太醫(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博士祭酒。九卿之一。其主要職責,一是主管祭祀社稷、宗廟和朝會、喪葬等禮儀。

祭祀時充當主祭人皇帝的助手。二是主管皇帝的寢廟園陵及其所在的縣。

太常每月要巡視諸帝陵墓一次。漢代因太常事重職尊,其位列於諸卿之首。西漢時多以列侯任該職。由於該官涉及宗廟和典禮,在其位者動輒見咎。

8樓:匿名使用者

隋朝的官廷燕樂

隋朝設立的禮樂機構「太常寺」中,有掌管**的部門「太樂署」(雅樂)、「清商署』(俗樂)和「鼓吹署」(禮儀**)。開皇二年(582),隋文帝下令整理**,引起了一場關於樂律的爭論。這時由於國內民族之間以及中外之間**文化的交流,樂律的差別問題引起**家的注意。

鄭譯上書閘述龜茲樂律,把中原樂律和西域樂律結合起來。這種龜茲樂律大概是西域廣泛流行的屬於西域樂系的一種古老樂律。因用琵琶定律比較方便,所以傳入中原之後,就被一些**家採用。

它對隋唐燕樂樂律有一定的影響。所謂燕樂是因為常用在宮廷宴會(燕通宴)上而得名,後來也泛稱隋唐新興起的**為燕樂。

隋代初年,宮廷燕樂置七部樂:(1)國伎,即西涼伎,出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一帶;(2)清商伎,指中原和江南地區的傳統**;(3)高麗伎,高麗在今朝鮮;(4)天竺伎,天竺指古印度;(5)安國伎,安國即今中亞布哈拉;(6)龜茲伎;(7)文康伎,是最後的一個結束節目。此外,又雜有疏勒(今新疆喀什噶爾)、扶南(今柬埔寨)、康國、百濟(朝鮮古國)、突厥、新羅(朝鮮古國)、倭國(指日本)等伎。

隋煬帝時又加以調整,定為九部:清樂(即清商伎)、西涼、龜茲、天竺、康國、疏勒、安國、高麗、禮畢(即文康伎)。這些專案可以反映,當時朝廷已經廣泛地蒐集到國內外的多種樂舞。

但這些只是朝廷舉行宴會時樂舞表演的節目次序單,目的在炫耀皇帝的「威德」,不能反映當時社會上新**的內容。

9樓:幾粒米飯

隋唐時期,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國樂強盛。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燕樂成為它的主要標誌。燕樂是當時宮廷俗樂的總稱,包括各種聲樂、器樂、舞蹈乃至散樂百戲等,其主體是歌舞**。

歌舞**中,大麴(包括法曲)又居於重要地位。燕樂大麴較以前的相和大麴和清樂大麴更細緻,更復雜多變,其結構也龐大得多,標誌著歌舞**發展的一個高峰。燕樂在樂器運用上也較前代有了很大發展,以琵琶為中心,同時引用諸多從邊疆和國外傳入的新樂器。

隋唐燕樂(泛指宴享娛樂的歌舞)主要就是由樂舞伎人表演的。其形式品種之豐富,技藝之高超,隊伍之龐大,以及在社會上流傳之普遍與深入,都可以說是既空前又絕後的。娛樂性更強的是坐、立部伎和歌舞大麴。

坐部伎在堂上演奏,規模較小;共六部。立部伎共八部,在堂下表演,規模較大。主要節目有《破陣樂》、《慶善樂》、《聖壽樂》、《鳥歌萬歲樂》、《龍池樂》等。

《新唐書.禮樂志》載:太常(主管樂舞的大臣)考核坐部伎,不合格的轉去立部,立部也不行,就送去學雅樂。

可知坐部伎人的藝術水平是最高的。

《新唐書.禮樂志》載:唐朝盛時,隸屬宮廷樂舞機構太常寺和鼓吹署的樂人、音聲人、太常樂戶子弟等樂工舞伎總數竟有數萬人。開元二年,唐玄宗把演出燕樂的伎工從太常寺分離出來設立了內教坊,又在長安、洛陽兩地設定了四處外教坊。

另外,宮中還有特選的尖子三百名,由玄宗親自參予培訓排練,人稱"梨園**"或"皇帝**"--這也是我國戲曲界習稱"梨園行",演員稱"梨園**"的由來。

宮廷燕樂所表演的節目主要有

九、十部伎,其中除繼承中原傳統的《燕樂》、《清商樂》,大多是來自外地、外族的樂舞。如《西涼樂》--來自西涼(今甘肅敦煌)。《天竺樂》--天竺即今印度。

《高麗樂》--朝鮮傳入。《龜茲樂》--古龜茲國,在今新疆庫車一帶,是唐代最盛行的舞種之一。《安國樂》--今烏茲別克布哈位一帶的樂舞。

《疏勒樂》--傳自今新疆喀什一帶。《康國樂》--古康國,在今烏茲別克撒馬爾罕。《高昌樂》--今新疆吐魯番一帶的樂舞。

從這些樂舞的傳入地區可以看出,大多來自古西域,這和唐時絲綢之路的繁盛是分不開的。這些樂舞不僅供燕享娛樂,也有顯示國威的典禮儀式意義。

隋唐燕樂是應宮廷貴族的燕享之需發展起來的,與雅樂的儀典、教化功能相反,它體現的是樂文化的娛遣功能。盛唐燕樂的最高成就是宮廷燕樂,安史亂後,宮廷**散落民間,燕樂盛於豪門、幕府、市井、民間,席捲了社會各個階層。文人、女伎逐漸成為燕樂的主角,燕樂沿著文人化、娛遣化的方向向狹深發展。

其結果之一即是導致了詞的誕生。

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有哪些物品傳到中原,中原有哪些物品傳到西

鐵器製作技術,坎兒井,絲綢等都是從中原傳入西域的,而西域的苜蓿,葡萄,胡餅,汗血馬也傳入了中原 絲綢之路開通後,西域哪些物品傳到中原,中原又有什麼傳到西域,從中又獲得什麼啟示 西域有汗血馬,毛皮,葡萄,核桃,魔術,西域 等傳入中原。中原有絲綢,瓷器,茶葉,冶鐵,鑿井技術等傳入西域。啟示 當時中原的經...

鄭州中原區有哪些好的初中,鄭州中原區有哪些好的初中?

其實英語的學習歷來都把單詞的學習作為重點,初中也不例外。我們一定要記住,單詞記憶切忌孤立地,單純地背誦單詞。這個問題我就可以回答你哦,我覺得天材這個補習機構很好的,我弟弟就是在那裡學習的,我看他學的效果很好的。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鄭州市中原區有哪些好的中學 鄭州市中原區有下列高中 鄭州市106中學...

古人說的中原大地指什麼,古代中國所說的中原指的是什麼範圍呀?

中原地區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主要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今天的河南省。主要地區有 鄭州 洛陽 開封 商丘 安陽 南陽 濮陽。武俠 中的中原大概囊括了包括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中原復是一個地域概念,是制指以河南省為核bai心延及黃河中下游的廣大地區du,這一地區是中zhi華文明的發源地,被華夏dao民族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