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蘇轍評價蘇軾詩的原句和出處。意思大致是 我們二人詩歌差距不

2021-04-19 09:27:42 字數 6368 閱讀 1237

1樓:匿名使用者

亡兄子瞻端明墓誌銘

嘗謂轍曰:「吾視今世學者,獨子可與我上下耳。」既而謫居於黃,杜門深居,馳騁翰墨,其文一變,如川之方至,而轍瞠然不能及矣。

關於蘇軾的

求:蘇軾的詳細個人簡介

蘇軾的資料(生平.文章.性格.)

2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贈太師,追諡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親蘇洵的長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和詩人。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籤書鳳翔府判官。

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

元豐二年(1079),罹「烏臺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哲宗立,高太后臨朝,被複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

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他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舊黨。

能表現蘇軾處世態度的詩句有哪些? 10

3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處事胡秉言

清淡極為美,

簡單最順祥。

裝憨人幸福,

計較會癲狂。

4樓:

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鬃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意氣風發,豪氣干雲,發前人未發之語,寒風烈酒,盡洗綺羅香澤之態,大歌慷慨豪越之曲,此詞也須執鐵板唱來,方能入耳。

氣勢如挾風雷,東坡為人豪爽豁達,才能作此等佳篇流傳於世。

還有好多~

根據分析來理解他得處世觀吧!~

總之就是豪放拉!

5樓:『流浪豬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蘇軾的一生分為哪幾個時期

6樓:喵喵喵

蘇軾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少年時代的蘇軾

蘇軾出生在一個富有教養的家庭,父親蘇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母親程氏 有一定的文化且深明大義,當時的蘇家,說得上是蜀中的名門望族。在這樣的家庭裡,蘇軾必然受到各種文化元素的薰陶,加之父母的精心培育,蘇軾從小就勤奮好學,博通經史,小小年紀就成為一方才俊。

當時的北宋王朝表面上歌舞昇平,號稱「百年無事」,經濟文化十分繁榮,實際上各種社會矛盾已日趨尖銳,外有遼、夏擾邊,內有豪強兼併、人民怨聲四起,改革的呼聲在統治集團上層漸次高漲。深受儒家經時濟世思想影響的蘇軾,從小就立下以身許國的鴻鵠之志。

2、青年時代的蘇軾,

初入仕途,躊躇滿志。二十一歲那年,蘇軾隨父進京參加會試,深得主考大人歐陽修賞識,與弟蘇轍同科及第,一時名噪京師,連當朝皇帝見了二人的文章,都讚不絕口,稱「朕又得二宰相之才」。授河南主簿,時其母程氏去世,蘇軾悲痛欲絕,回鄉奔喪而未前往就職。

嘉佑六年,二十六歲的蘇軾應中制科考試,即通常所謂的「三年京察」,以「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入第三等(入三等者全國僅有四人) ,授大理評事,籤判鳳翔府,從此步入仕途。這時的蘇軾,胸懷浩浩之氣,以雄文豪詞目空天下。

3、壯年時代的蘇軾

負濟世安邦之志,卻仕途不暢,奔波往返朝野。任鳳翔府三年返京,差判登聞鼓院,又授直史館。時王安石推行新法,蘇軾雖有改變北宋積貧積弱狀況之意,在變法的思想和內容上與王安石存在較大分歧。

他堅決反對劇變,抵制「求之過急」之舉,接連上書神宗皇帝,公開反對王安石變法方案,於是蘇軾遭到了王安石一派的打壓和排斥。此時的蘇軾,空有一腔報國熱情,卻無施展治國才華的平臺, 可以說連一絲機會都沒有。

4、外放時期及晚年時代的蘇軾

神宗熙寧四年,為避身禍,蘇軾請求外任,先後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在此**年間,蘇軾輾轉遷徙,每到一處必興修水利,賑濟災民,減免租稅,體察民間疾苦,深受民眾愛戴。同時他雖在地方上任職,卻時時對新法實施中的一些弊端「不敢默視」,卻又無進言之道。

於是就「託事以諷」寫了一些感言新政的詩文,被何正臣、舒亶、李定等人**為「包藏禍心」、「指斥乘輿」。

蘇軾在湖州任上突然被逮捕史臺治罪,其在獄中受盡詬辱和摧殘,差點丟了性命,幸得友朋多方營救,加上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定有不斬大臣的規矩,才得以脫罪。

隨後,蘇軾再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雖有官職,卻無官權,任上不得簽押公事,成了說話不算數的閒人。宋制,如此處置**,實際上近於流放。

擴充套件資料

後世評價:

1、唐圭璋《從東坡樂府裡看蘇軾和農民的情誼》:「蘇軾是宋代偉大的現實主義文學家,他以卓越的天才,廣博的學識,開朗的胸襟,寫出了大量輝煌的詩、文、詞,表達了自己一生的真實經歷和豐富的思想情感。

他所作的《東坡樂府》,內容廣闊,氣魄雄偉,語言樸素,一反過去綺羅香澤及離情別緒的侷限,是宋詞空前的劃時代的革新,也是宋詞進一步的發展。」

2、吳世昌《詞林新話》:東坡是大作家,不能限以「詞人」,更不能限以豪放派詞人。他的詞像郭老的詩,做得很不經意,很隨便,時有妙語警句,深刻至情的話,而全篇精美者少。

7樓:到永久

蘇軾的一生可以分為四個時期:

1、讀書、應舉與入仕時期。 蘇洵帶著二十一歲的蘇軾、十九歲的蘇轍,自偏僻的西蜀地區,沿江東下,於嘉祐二年(2023年)進京應試。當時的主考官是文壇領袖歐陽修。

蘇軾的《刑賞忠厚之至論》獲得主考官歐陽修的賞識,卻因歐陽修誤認為是自己的**曾鞏所作,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2、蘇軾自請離朝,出任地方官時期。 這一時期蘇軾主要經歷了出離**、歷任四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熙寧四年(2023年),蘇軾上書談論新法的弊病。

王安石頗感憤怒,於是讓御史謝景在神宗面前陳說蘇軾的過失。蘇軾於是請求出京任職,被授為杭州通判。

3、蘇軾重回朝廷及連放外任時期。 元豐八年神宗逝世,年僅十歲的哲宗即位,高太后聽政,大力起用司馬光等反王安石變法的舊黨人物,史稱「元佑更化」。蘇軾這次在朝期間,主持過學士院考試和進士貢舉,為國家振興擢拔人才。

4、蘇軾被貶惠州,儋州時期。紹聖四年(2023年),年已六十二歲的蘇軾被一葉孤舟送到了徼邊荒涼之地海南島儋州(今海南儋州)。蘇軾把儋州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他在這裡辦學堂,介學風,以致許多人不遠千里,追至儋州,從蘇軾學。

擴充套件資料

蘇軾歷代評價

林語堂: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新的畫家、造酒試驗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祕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的人。

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慧優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這種混合等於耶穌所謂蛇的智慧加上鴿子的溫文。

錢穆:蘇東坡詩之偉大,因他一輩子沒有在政治上得意過。他一生奔走潦倒,波瀾曲折都在詩裡見。

但蘇東坡的儒學境界並不高,但在他處艱難的環境中,他的人格是偉大的,像他在黃州和後來在惠州、瓊州的一段。

那個時候詩都好,可是一安逸下來,就有些不行,詩境未免有時落俗套。東坡詩之長處,在有豪情,有逸趣。其恬靜不如王摩詰,其忠懇不如杜工部。

蘇氏兄弟的學術因罩上一層極厚的釋老的色彩,所以他們對於世務,認為並沒有一種正面的、超出一切的理想標準。

他們一面對世務卻相當練達,憑他們活的聰明來隨機應付。他們亦並不信有某一種制度,定比別一種制度好些。但他們的另一面,又愛好文章辭藻,所以他們持論,往往渲染過分,一說便說到儘量處。

近於古代縱橫的策士。

蘇軾的生平及經典詩句

8樓:名偵探の百合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3.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回答者:清風厭倦漂泊 - 舉人 四級 11-30 20:09送別【唐】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渭城曲【唐】王維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送梓州李使君【唐】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幢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賢。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唐】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送友人【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孟浩然之廣陵【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渡荊門送別【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送魏萬之京【唐】李 頎

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

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

莫是長安行樂處,空令歲月易蹉跎。

送陳章甫【唐】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虯鬚虎眉仍大顙。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沽酒飲我曹,心輕萬事皆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雲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鄭國遊人未及家,洛陽行子空嘆息。

聞道故林相識多,罷官昨日今如何。

芙蓉樓送辛漸【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別董大【唐】岑參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李端【唐】盧綸

故關衰草遍,離別正堪悲。

路出寒雲外,人歸暮雪時。

少孤為客早,多難識君遲。

掩泣空相向,風塵何所期。

蘇東坡的詩有哪些?四句話,蘇軾的四句古詩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 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 蘇仙。漢族,眉州眉山 今屬四川省眉山市 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 書法家 畫家。嘉祐二年 1057年 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 杭州 密州 徐州 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 1080年 因 烏臺詩案 ...

蘇軾的赤壁懷古描寫赤壁經過的一句詩是哪一句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句話說的是在赤壁之戰時,豪傑 們在淡定從容的 談笑間 使戰場敵軍 灰飛煙滅 一言即寫出了 火攻水戰 的特點。整句話具有時間感 過程感,可以從中體會到原本安然的場景轉瞬即成為塵埃的感覺。反觀本詩,描寫 當年 場景的句子在於下闋前兩句,即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

求形容竹子的兩句詩,一首描寫竹子的詩

1 石竹詠 唐代 王績 萋萋結綠枝,曄曄垂朱英。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嘆息聊自思,此生豈我情。昔我未生時,誰者令我萌。棄置勿重陳,委化何足驚。譯文 翠綠枝條生長茂盛,垂掛著繁盛美麗的紅花。常常擔心寒冷的露珠降臨,無法保住它那美好的生命。嘆息石竹時也思考自身,此生難道是我衷情的嗎?在我尚未降臨人世的...